第209章 英德角力

自從從德意志號上解脫出來後,漢娜和林漢一樣,爲自己特地造了好幾艘不同的寄靈船,噸位從三百噸到近萬噸不等,以方便在不同的地點行動需要。爲了獲得更多的戰爭資本,這兩年裡她藉助這些寄靈船,滿世界地打撈沉於海底的珍寶,收穫頗豐。唯一的問題就是,全世界每年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是有上限的。海撈撈上來的珍寶,能賣變現的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只能封存於倉庫之中慢慢銷售。

軍工建設要錢,重整軍備要錢,訓練飛行員水兵更是燒錢的無底洞。替身成希特勒後,漢娜在復興德國經濟時所用的手段,就和歷史上希特勒用過的一般無二,大舉外債,透支未來,德國表面的繁榮不過是建立在幾年債務到期,外國(主要是美國)討債,國民經濟大崩潰的基礎上。即使現在的德國成功地開闢了中國潛力無窮的大市場,但是短期內想靠和中國的經貿往來獲取的利潤償還欠下的鉅額外債,也是不切實際的。

很早的時候,漢娜就盯上了西班牙國內的五百噸黃金的儲備。和歷史上出於意識形態而支持弗朗哥的希特勒不同,知道歷史的漢娜這一回是“只認錢”。這幾年德國復興建設,建造的工廠都是軍工型企業,能賣的最大宗的商品也就是軍火。

;1935年的中國驟變,靠大量向中國出售飛機,德國軍工業是獲得了更大利潤和發展。而西班牙內戰。同樣也是德國拋售軍火賺取暴利的好機會。

雖然賣軍火給共和軍可以幫助德國獲得暴利,但是,賣商品獲得的暴利,哪裡比得上“強搶”來得更快捷?

歷史上,西班牙內戰暴發後,西班牙共和軍在蘇聯的鼓動下,很早就將國內庫存的黃金轉移到蘇聯保存,交換的條件是大批蘇聯援助的軍火。知道這段歷史的漢娜,早在一九三二年時就開始佈局,派間諜打入西班牙的黃金儲備庫的管理層中。並在適當的時候加入了共和軍一派。以便能隨時瞭解這筆黃金的動向。

一九三六年六月西班牙內戰暴發後,前期漢娜靠着拋售軍火,從西班牙人手中足足撈走了上百噸的黃金。而慢了一步的蘇聯人也用類似的手法,運走了差不多數量的黃金。而後。由於英法意三國的干涉。西班牙海岸被封鎖。軍火貿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現在的西班內戰,明面上共和軍仍然佔據上風,但是先前的優勢卻正在減弱。在英法意三國撕破臉皮的公開支持下。弗朗哥叛軍的實力正在迅速上升。而西班牙共和軍方面,其外援路線雖然未被完全切斷,但已到不少的阻礙。

西班牙內戰的局勢,現在正在一點一點朝共和軍不利的方向扭轉着。在蘇聯人的慫恿下,共和軍方面的人決定將黃金通過潛艇,避開英法意的海上封鎖,偷運到蘇聯去“暫存”。

這則重要的情報很快被打入西班牙共和軍內部的間諜得知,報之德國總部。早就將這批剩餘的接近三百噸黃金視爲自己囊中物的漢娜怎麼可能任其流入“最危險”的敵人手中,當即就準備啓動預備方案奪取這批黃金。

二月七日這天,漢娜和林漢、喀秋莎、李華梅四人,通過飛機前往意大利。然後在撒丁島那邊,兩人乘上早就準備好的一架水上客機飛往西班牙方向,途中在早就停靠在那兒的一艘新建成下水不久的三千噸級的訓練艦旁降落,除了李華梅外,餘下的三人上了軍艦。

這艘訓練艦是漢娜的備用“身體”之一,上艦時漢娜、林漢還有喀秋莎三人並不是用物理的手段直接上艦,而是三人融合變爲扶他狀態,然後直接虛化瞬移回艦上。而水上客機交由李華梅駕駛操縱。

李華梅自己,在等飛機加油後,繼續起飛西進,飛往西班牙海岸,在那兒有共產國際的人在迎接他。

在過去一年半的戰爭中,中國革命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國際縱隊的全力支持。解放軍能力抗英日兩大帝國主義國家,這些國際縱隊提供的成員承擔了大量技術兵種的任務。今天的西班牙內戰,是國際縱隊的第二次大規模行動,無論是出於道義還是中國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現在都有義務支持西班牙的共和軍。

事實上現在的西班牙內戰中,中國方面也派出了近千人通過蘇聯安排的秘密渠道進入西班牙參戰。

李華梅也報名參戰了國際縱隊,身爲中國最著名的空戰王牌,李華梅的身份非同一般,她加入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

三月七日傍晚,李華梅駕駛的水上客機在巴薩羅斯港降落,在那裡受到了早已在此地迎接她的國際縱隊成員的歡迎。那些人她多數認識,都是昔日在中國一起並肩作戰過的戰友。

西班牙內戰期間,大批非西班牙公民的外國人蔘與了戰鬥和軍事顧問職位。在這個被林漢扭曲的位面,交戰雙方背後的支持者已大不相同。佛朗哥領導的國民軍得到英、法政府大量的財政與軍事援助,而名爲中立卻鼓吹貿易自由的美國政府,其民間企業卻向兩邊大作生意,通用,福特,杜邦等諸多企業財朝交戰雙方拋售了大量的軍用物資。

而英法意三國雖然封鎖了西班牙的海岸線,但封鎖線並不嚴密,尤其是法國,雖然被英國人拖着參加了禁運和封鎖。可是大量地法國貨輪卻明亮張膽地出動大型貨輪幫助共共和派轉手運送軍備。對於世界革命的發源地法國來說,支持一切“絞死國王”或“趕國王”下臺的事都是政治正確的事,對民間來說尤其如此。所以官方雖然被英國拖下水。但自身對參予禁運也是三心兩意——封鎖西班牙海岸線要出動海軍,油錢和零件費用誰出?

其實不光是民間,就算法國官方對禁運也是態度曖日未。歷史上在西班牙內戰中,共和軍曾繳獲一架國民軍的bF109b型,事後卻偷偷轉手交給法國人,由此可見二者私下裡的關係是多麼地“好”了。

也因爲法國方面的三心兩意,西班牙共和軍還是有辦法獲得蘇德兩方的軍火,只是數量無法象開始時那般巨大。

一九三六年的最後幾個月,英國支持弗朗哥叛亂時,由於颶風戰鬥機的設計還在完善中。生產線也在準備中。暫時只能提供現成的格鬥士戰鬥機,但這款戰鬥機在中國時早就被hE51和Fw90打出屎來,甚至面對蘇聯I16-5型也沒有討到便宜。換了一個戰場後,在西班牙上空卻再度遭遇了老對手。其下場一樣十分地悲劇。對面的共和軍的飛行員。有不少都是經歷過在中國滬航空戰的蘇聯飛行員。早就總結出了一整對付格鬥士有效戰術。

結果在一九三六年的最後四個月,格鬥士在西班牙上空被對手再度打出了超過3:1的丟人交換比。所以戰果比在中國戰場會好一點,只是因爲這裡沒有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加成。同樣也沒有李華梅這個破壞空戰戰術非人類的存在。

但是在三六年的最後幾天,弗朗哥領導國民軍的空軍中,出現了一款速度非常快的單翼戰鬥機,性能更在Fw90之上,就算是專爲空優設計的戰鬥機hE51,即使是最先進的F型,和其較量也十分地吃力。

從前線傳回來的報告,漢娜很輕易地就推斷出那是英國著名的颶風式戰鬥機,確切地說,應當是颶風戰鬥機的“早產兒”。

歷史上,颶風戰鬥機要到一九三七年七月後纔開始裝備英國空軍。但在這個位面止,皇家空軍在中國上空的慘敗,大批精英飛行員駕駛着落後的雙翼機在滬航上空持續五個月空戰中,被對手擊落了接近兩千架。天文數字般的損失震動了整個英國,更轟動了全世界。

由此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引發了全世界的“單翼機”革命。

除了德國之外,英,法,日,美,蘇,世界各個航空工業強國,都不約而同地在第一時間,拋棄了正在進行中的“最後一代”雙翼機的開發方案,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末代雙翼戰鬥機”直接胎死腹中。比如蘇聯的I153,意大利的c32後期型,日本的九五式戰鬥機,全在第一時間被各國空軍勒令下馬。

和歷史上正式裝備皇家空軍的颶風I型戰鬥機不同,爲該型戰鬥機配製的一千馬力的,梅林II型發動機還在開發中,暫時只能用九百馬力的梅林I型液冷式發動機頂上。即便如此,其接近四百八十公里的速度,也比現在的Fw90和hE51快得多。

颶風戰鬥機一登場,立刻就扭轉了西班牙戰場上弗朗哥的空軍被動挨打的局面。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共和軍這邊損失了接近一百架飛機,而弗朗哥方面只損失了四十架,多是轟炸機或其他舊式戰鬥機,而颶風僅僅只損失了兩架,西班牙上空的制空權正面臨易手的危機。

身在德國的李華梅得到這個消息後,和國內取得聯繫,決定親去西班牙戰場救急。爲了對付颶風戰鬥機,在二月初,德國人通過“漢堡號”訓練航母進行空中轉場,從航母上起飛了三十架剛造好的bF109b型被送到西班牙共和軍手上,李華梅此次前往西班牙,就是準備在那兒接收bF109戰機。

就德國發動機的開發的進度來說,由於林漢和漢娜這對穿越者的嚴重干涉歷史,今天德國航空發動機開發的速度,已比歷史上快了整整一年。

歷史上的德國航空發動機的前期開發並不順利。德國空軍主力bF109和he112在進行原型開發時,軍方居然無法提供合格的航空發動機,只能向英國進口梅林發動機將就着用。

而到了1937年十月,英國的第一款1050馬力的液冷戰鬥機颶風正式裝備皇家空軍開始服役時。此時的德國戰鬥機,最先進的bF109b型,還在使用可憐的600馬力的發動機,動能只有對手的三分二都不到。一直拖到了1938年三月左右,德國空軍才勉強用上了1000馬力的尤莫發動機,也就是bF109D型。(以上皆爲史實)

而這個位面,由於得到了漢娜的大力支持,早在1931年開始,奔馳公司和尤莫公司這兩大發動機制造廠,其研究部門很早就得到了大筆資金的注入。開始研製新式航空發動機。引進技術,消化技術,開發新技術,全部都沒有拉下。當英國的皇家空軍爲了能儘早地用上新式單翼機而不等新發動機開發完畢。就提前讓颶風戰鬥機使用900馬力的梅林發動機“早產”時。在歐洲大陸中部的德國。也將最新開發出來的900馬力的尤莫211發動機裝在了下一代液冷戰鬥機bF109和hE112的身上。

身爲穿越者,林漢和漢娜當然不可能讓德國空軍同時裝備兩款性能相差不大的戰機。bF109和hE112只是競爭對手,二者取其一。

歷史上。亨克博士由於轉變觀念太慢,其設計戰機hE112最終輸給了bF109,但實際上,在設計後期,he112的最後改良版he100,綜合性能已勝出了bF109不少,可惜誕生得太遲了,最終該機失去了裝備德軍的機會。

但這個位面卻不同。

身爲老牌戰鬥機師設計大師,亨克爾博士受林漢的影響,很早就設計出了he戰鬥機,其飛機設計理念,受林漢和漢娜這對穿越者的影響極深,而中國空戰中,李華梅駕駛着他設計的hE51F型,更是在全世界打響了名氣。李華梅和其受機hE51F的合影照片頻頻地出現在各國出版的雜誌中,各國軍事愛好者和情報人員印象最深的,除了李華梅漂亮的臉蛋外,就是hE51上幾乎塗滿整個機身的擊墜標記。

而在新一代的活塞戰鬥機的開發競爭中,沒有走彎路的亨克爾博士的產品也不負重望,在和bF109戰鬥機的同臺競爭不相上下。

而1936年的中日戰爭的後期,亨克爾博依照漢娜的意見,秘密地將兩架hE112a型打着he51G型的稱號,悄悄地送入中國,由於李華梅試駕直接參予空戰,取得了極珍貴的第一手空呀資料。

而在bF109和hE112二者的選擇中,身爲未來人的林漢並不喜歡bF109,反而對hE112這款在後世只有軍迷中才知曉的失敗者親睞有加。

bF109雖然是架好飛機,但他自身有許多先天上無法改變的缺點。

第一:起落架間距太狹小,起落架位置的設計也有問題,降落時極易拿大頂,對新手飛行員來說,這是個不小的缺點,降落事故很高。

第二:機翼使用的是單翼樑設計,雖然是極大地簡化了飛機的製造的工藝,但是,帶來的惡果之一,就是單翼樑在飛機時速超過600公里時,將因爲蒙皮變形嚴重而操縱困難,俯衝時機頭難以拉起。在飛機最大時速低於500公里的1937年這不是問題,甚至在最大時速低於600公里的1940年,這也不是問題。

但在到了1941年後,各國戰鬥機大踏步地向時速六百公里進發時,這就成了大問題。二戰中後期,德國的bF109戰鬥機有“飛行石板”的外號,主要原因就是單翼樑設計。

噴火戰鬥機在這方面類似的問題,不過由於噴火增加了刀翼的設計,這個問題不象bF109那麼嚴重。

此外由於是單翼樑設計,該機還存在機翼如果安裝機槍,射擊時震動嚴重,對飛行穩定有極不良的影響——所以bF109的武器往往都裝在機身上。

第三就是bF109的機身形狀設計有問題,不夠流線型平直,無法削平機身改善後視性,而在空戰中後視性這一點也極爲重要的。

後世的軍迷在評價梅塞施米特博士時,曾開玩笑地稱其應當是個蘇聯人而不是德國人。bF109雖然有不少缺點。但生產方便性卻是一流的,極便於大批量地生產。在喜歡把簡單的東西往復雜方向設計的德國人中間,這顯得極爲“珍貴”難得。

但是飛機畢竟不是坦克,飛行員比飛機要“難造”幾倍。對於飛機制造的看法上,林漢是無法容忍爲了追生產的一點便捷性,而讓飛行員駕駛性能縮水百分五到十的飛機上天和敵人交手然後因爲性能不如對手而損失掉。

按林漢的算法,一名訓練完善的飛行員最少抵得上三架飛機的成本,一隊十架飛機出動,因爲飛機性能不如人導致在空戰中多損失一架飛機和一名飛行員,加起來等於就是多損失了四架飛機。也就是爲了省一點製造工時本方卻要多付出百分四十的飛機損失。這是怎麼看都不划算的事。

二戰時活塞戰鬥機的生產遠比坦克要容易得多。機翼生產再複雜,又能複雜到哪兒去?又能爲生產增加多少工時?

在設計競爭前,林漢和漢娜派人提醒過梅塞施米特博士,但是梅塞施米特博士依舊我行我素。唯一的改變就是在機身設計時。按削平機背的方式設計飛機。改善了飛機的後視性,但最要命的單翼樑設計依舊沒有改變。

而這個時代的hE112,在林漢的要求下。被造出來飛上天時,漢娜只是瞄了一眼,就忍不住叫出了一個名字。

“噴火!”

毫無節操可言林漢,在1935年離開德國前,和亨克爾兄弟早就是好朋友。他詳細地提供給了兩兄弟不同時代的噴火戰機的結構草圖以供參考。亨克爾根據他給的圖紙作爲參考,設計出來的戰鬥機簡直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噴火。依林漢的要求,亨克爾兄弟一口氣造了整整二十架不同機翼設計的hE112,編號從V1到V20。歷史上噴火戰鬥機同樣也擁有二十多種不同時期的改進型,如果拿出這些改進一比較,很容易就查覺亨克爾博士的產品和噴火的二十多種改型相似度超過了百分九十五以上。

在林漢看來,橢圓形的機翼設計造成的製造成本上升,加工困難,這算什麼?飛行員比飛機難產十倍,不能爲了一點製造困難就讓飛行員駕駛差了一點的飛機上天。按林漢的計算方式,那纔是虧本生意。

在飛機制造方面,林漢是鐵了心準備讓德國戰鬥機抄襲英式飛機的設計和思路。hE112的後繼機型,林漢已經準備好了,到時候拿噴火的替代者“暴風”戰鬥機的草圖扔給亨克爾兄弟“參考”就是了。至於he112和噴火太象的問題,那也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一起頭痛的問題。

關於hE112使用橢圓形機翼問題,林漢和漢娜爭議很大,漢娜是非常反對使用橢圓機翼這種生產麻煩的設計,因爲其爲飛機氣動性能的改善意義並不大,造成的生產工時的麻煩卻不小,英國人在噴火的替代型暴風戰鬥機上最終也放棄了這種設計。不過本着“坑死”可能跟風的蘇聯人的原則,漢娜暫時同意在hE112的早期型使用的橢圓機翼的設計。但私底下卻找到亨克兄弟,明確表示1938年後德國空軍不會接收任何一架使用橢圓機翼設計的飛機,哪怕他性能再好。現在在德國,正在開發中的hE112c型,就已經放棄了橢圓機翼的設計。

(注:歷史上hE112早期型設計也是橢圓機翼,不過在和梅塞施米特博士競爭失敗後。痛定思痛的亨克爾兄弟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設計改進型he100時,乾脆用直不用曲,最終完成了hE100這款經典,可惜該機生不縫時,誕生時二戰已即將暴發。)

出於“欺敵” 因素的考慮,在去年剛結束的評選中,德國軍方根據漢娜意見,有意地向梅塞施米特博士一口氣下了四十架bF109的訂單。而he112則被軍方打着“速度不如bF109”的理由拒絕,但實際上私下裡漢娜卻親自上門安撫亨克爾兄弟,表示這只是煙霧彈,她已內定hE112是下一代的德國空軍主力。

至於bF109。漢娜把他變出口的拳頭產品,利用造價較低的優勢,藉着西班牙內戰的這個契機打響名頭,然後向全歐洲推銷賺錢。

二月初送到西班牙的bF109雖然是b型,但其機翼設計,按軍方提供的圖紙建義爲參考進行改進後,其氣動性能,更接近歷史上bF109的E型。

hE112已經在中國經受過實戰的檢驗,現在該輪到bF109了。

現在的西班牙,已經被英德國兩國當成了下一代戰機的試驗場。雙方都把最新式的戰鬥機投入到了這個戰場上來。

二月八日。李華梅在卡塔赫納,接收到了屬於她的bF109b型戰鬥機,爲了符合李華梅的“習慣”,該機使用的是三挺13毫米機槍。而其編號也是“13”。其機身也漆上了她標誌性的藍白色迷彩。

第一批接收bF109b型的飛行員。有一半都是李華梅在熟人,都曾是在中國和她並肩做戰的戰友,彼此間的配合不是問題。

而當李華梅駕駛着bF109b開始在西班牙上空譜寫新的傳奇時。在距離西班牙海岸線約一百公里的海面上,林漢三人所在坦能堡號訓練艦則在卡塔赫納港外海巡遊。根據內線提供的情況,西班牙人有可能在未來的十天裡將黃金從這裡通過潛艇運走。

水下的感知距離比空氣中要短一些,身爲艦魂的存在,漢娜在這艘名爲“坦能堡”號訓練艦上,其感知力可以輕鬆地掃描周邊一百公里範圍內水下的大形物體的移動,而和林漢、喀秋莎三人合體後,這個距離更加大到了一百五十公里。

“坦能堡”號訓練艦,是1933年後,希特勒下令停建德意志級二號艦後下水新建的“訓練艦”,名爲訓練艦,實際上卻是二戰後開戰後準備的僞裝偷襲艦,其動力系統使用的是原計劃安裝在二號艦上的柴油機組,這也是爲了充份利用這些柴油發動機。類似的襲擊艦德國計劃建造兩艘,目前已全部建好先充當訓練建使用。每艘的噸位在五千噸到六千噸之間,最大速度爲二十一節。由於是“專業設計”的襲擊艦,該艦的上部建築甚至是外形外觀都是活動可以拆卸的。

地中海是個敏感的地點,德國不方便將軍艦派到此地,一艘武裝極弱的訓練艦在此,並不容易引發各方的敏感。在英國人看來,坦能堡號在此也不過是德國人藉此想在這兒訓練水兵而已。

但其真正的目的,卻是爲了方便監視百公里外的卡塔赫納港。而在坦能堡號周圍幾百公里範圍,還有數艘漢娜的備用“身體”在地中海中游弋,只等那艘裝滿黃金潛艇駛入地中海,那些僞裝成貨輪,客輪或遊輪,實爲獵潛艇的軍艦,就會在適當的地點出擊,使用深水炸彈炸沉那條潛艇。

在六月八後的幾天裡,由於西班牙遲遲沒有派出潛艇,坦能堡號只能在卡塔赫納的外海遊弋消磨時光,其間偶爾也遇上在此地巡邏航執行“禁運”命令的英國軍艦。對於這艘武裝能力極差的訓練艦,英國海軍表現出了一定的敵意,在靠近坦能堡號時多次採用往魚雷管加壓,模擬發射的挑釁舉動,雖然引得艦上的德國水兵憤怒莫名,但在漢娜的暗中壓制下,水兵們也只能強忍怒火,而艦長反而藉此事件,加強了水兵們的教育。

坦能堡號在地中海上游弋了四天後,在二月十二日這天,終於等到了那艘裝滿黃金潛艇駛出卡塔赫納港。

坦能堡號並沒有跟上這條船,而是交由漢娜的另一個身體,一艘僞裝成千噸級貨輪的獵潛艇在綴在其身後五十公里外尾隨。而坦能堡號則有意地駛向直布羅陀方向,做出結束海上訓練回國的姿態。

三十年代的潛艇,都是白天潛伏水中,夜裡才浮上水面行駛。靠近上卡塔赫納港周邊幾百公里的水域,來往外國軍艦太多,並不是適合攻擊的地點,事後打撈黃金也不方便。

運送黃金的蘇聯潛艇白天潛伏水下,夜裡浮出水面,其安然無恙地在水上航行了數日。在此期間,爲了避嫌,林漢告別漢娜,又乘水上飛機回到意大利,然後迅速轉場飛回柏林,喀秋莎也跟着他一起走了。在德國,林漢跟隨中國代表團高調地在德國公開行動,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據。

此時的漢娜,已經鎖定了那艘潛艇的確切方位。如今數艘獵潛艇已在前方佈下天羅地網,這艘潛艇的命運已成定局。

十七日上午,在突尼斯吉蘭角以北約一百多公里的海面上,兩艘僞裝成漁船的獵潛艇,在漢娜的指引下,投下深水炸弓單,將這艘裝載着大量黃金的潛艇炸沉在八十深的海底。

由於是白天,且事起突然,遭遇深水炸弓單襲擊時,那艘蘇聯潛艇正在水下潛行,根本就沒有想到突然遭遇攻擊。在漢娜準確地鎖定下,兩艘獵潛艇只投下了九枚沉水火乍彈,就輕鬆將其擊沉。兩個月後,漢娜和林漢聯手,從海底打撈上了超過兩百噸黃金。(……)

第55章 鎮遠迴歸第92章 大賽之前第38章 迅速結束的中國劇情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96章 女神.染色第290章 戰艦少女第360 英德修好第504章 拖延?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179章 軍備第149章 石破天驚第454章 可怕的美國和恐懼的英國第13章 降臨(下)第463章 美國法西斯第288章 即將完工的大和號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226章 日本路在何方第457章 即將換皮的意大利第415章 攔截第332章 壓垮英國的稻草第260章 餘波盪漾第131章 草紙一般的和平協議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42章 會面(下)第404中字路口中的日本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327章 牛咬雞(2)第395章 夏威夷之夢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213章 林漢和斯大林(1)第236章 二鬼拍門(上)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8章 這一回扔的不再是傳單第21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二)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55章 鎮遠迴歸第119章 紅色軸心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74章 遭遇第146章 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80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2)第421章 喜劇和悲劇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246章 丘吉爾的疑惑(續完)第234章 情報和偵察第153章 上海遺恨(3)第365章 戰略欺騙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501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14章 臺爾曼的疑惑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104章 人獸大戰第41章 接頭(上)第52章 喀秋莎第459章 莫妮卡的危機第61章 暗殺(2)第251德國艦隊中的日本來客第148血洗中統總部第144章 被羞辱的英國人第295章 扼住英國人的咽人127章 奇襲武漢下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431章 偏航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91章 紅白通吃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501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26章 跳大神(三)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67章 長弓行動(下)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04章 日本敗退,新中國成立!第55章 鎮遠迴歸第68章 林漢的野望(下)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47章 海上大劫案(1)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141章 料亭裡的殺戮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497章 種太陽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52章 分娩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107章 寫輪眼作家林漢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3章 未雨綢繆第364章 史上最強的裝逼艦隊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
第55章 鎮遠迴歸第92章 大賽之前第38章 迅速結束的中國劇情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96章 女神.染色第290章 戰艦少女第360 英德修好第504章 拖延?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179章 軍備第149章 石破天驚第454章 可怕的美國和恐懼的英國第13章 降臨(下)第463章 美國法西斯第288章 即將完工的大和號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226章 日本路在何方第457章 即將換皮的意大利第415章 攔截第332章 壓垮英國的稻草第260章 餘波盪漾第131章 草紙一般的和平協議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42章 會面(下)第404中字路口中的日本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327章 牛咬雞(2)第395章 夏威夷之夢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213章 林漢和斯大林(1)第236章 二鬼拍門(上)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8章 這一回扔的不再是傳單第21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二)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55章 鎮遠迴歸第119章 紅色軸心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74章 遭遇第146章 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80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2)第421章 喜劇和悲劇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246章 丘吉爾的疑惑(續完)第234章 情報和偵察第153章 上海遺恨(3)第365章 戰略欺騙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501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14章 臺爾曼的疑惑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104章 人獸大戰第41章 接頭(上)第52章 喀秋莎第459章 莫妮卡的危機第61章 暗殺(2)第251德國艦隊中的日本來客第148血洗中統總部第144章 被羞辱的英國人第295章 扼住英國人的咽人127章 奇襲武漢下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431章 偏航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91章 紅白通吃第27章 鄭三發子,你將被終結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501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26章 跳大神(三)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67章 長弓行動(下)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04章 日本敗退,新中國成立!第55章 鎮遠迴歸第68章 林漢的野望(下)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47章 海上大劫案(1)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141章 料亭裡的殺戮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497章 種太陽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52章 分娩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107章 寫輪眼作家林漢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3章 未雨綢繆第364章 史上最強的裝逼艦隊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