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喜歡你,就有多少人討厭你,不要放在心上。”李想安慰許子同。
見到這麼多人嘲諷自己,許子同有些情緒低落。
他強笑道:“稍微感慨一下,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人討厭我,我還以爲自己即便不受歡迎,但至少不惹人厭。”
李想:“主要是你弱,如果你夠強,就不會有人嘲諷你,即便心裡依然不喜歡,但至少他們不會跳出來諷刺。”
許子同點頭道:“所以我要變強,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閉嘴。”
李想笑着說:“不僅要讓他們閉嘴,而且要讓他們承認自己眼瞎。”
許子同:“謝謝你,李想,你這麼說,我心裡好受多了。”
“那就好,說真的,你比竇竇好哄多了。”
“……”
趙啓然、鄭與時沒多久也來了,一行人來到工作室旁邊的紅磚三層小樓,找房東談租賃的事宜。
他們三人既然要開工作室,就必須有辦公的地點,優先選擇了李想工作室旁邊的紅磚小樓。這裡曾經是大學城裡的各種協會所在地,後來搬走了,這裡閒置下來,慢慢變成了一些獨立音樂人的聚集地,氛圍安靜,租金相對便宜。
不過,因爲李想的到來,這裡跟着知名度大漲,租金上漲了一截。房東看在李想的面子上,給三人優惠了不少。
許子同三人合夥租下一棟三層小樓,租期5年。
三人不比李想,暫時只能報團取暖,這是最實際最經濟的辦法。
一方面,他們事業剛剛起步,穩妥起見,先把工作室組建運行起來;另一方面,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資金,租金只是小頭,更大的開銷在於錄音設備的購置,以及人員和辦公經費。
趙啓然和鄭與時雖然發行了專輯,但是他們當初籤的合約不如李想,分成收入的比例低,而且專輯銷量也沒有李想的好,拿到手的收入自然大爲不如。
簽了租約,趙啓然和鄭與時離開了,他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忙。許子同跟着李想來到工作室,他們新寫的歌曲還在錄製。
之前錄製了十多遍,主要是磨合。合唱不是1+1=2的事情,而是要力求>2。
兩人此前沒有合唱過,音樂素養都不在話下,但是許多細節要反覆琢磨。
許子同的聲音比較低沉,中音困難,高音沒有,適合唱民謠這樣的小調歌曲。
李想的中低音很好,高音也在練習,音質清亮,隨着身體發育的更加成熟,聲音中多了一些沙沙的質感。
這樣兩種不同的聲音要配合好,需要不斷的磨合。
當錄到第七遍的時候,錄音師在玻璃房外做了一個OK的手勢,李想摘下耳麥,對同樣摘下耳麥的許子同說:“我覺得這一遍可以。”
許子同:“我也覺得,那就這樣吧?”
“好。”
“太好啦。”
兩人從錄音棚出來,錄音師立刻說道:“這一遍非常好,沒有瑕疵,可以了。”
“給我們聽聽。”李想說道。
錄音師隨即放出剛纔錄製的新歌,音量放大,錄音室裡立刻響起李想與許子同合唱的聲音。
聽完了一遍,大家都很滿意,許子同說道:“還沒有編曲,我來弄吧。”
他覺得錄製這首歌是李想在幫他,幫的已經夠多了,剩下的編曲他能做好,讓李想空出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現在李想可是正在發行新專輯的時候,應該是最忙碌的。
李想自無不可,叮囑幾句後離開了錄音室,辦公室裡王銀珍給他彙報新專輯最新一週的銷量情況。
上一週《李大姐和李小姐》的專輯銷量剛剛過100萬張。對其他歌手來說,這是非常耀眼的成績,但是對李想來說,大大低於預期。
剛過去的是第五週,銷量出現了大幅反彈,到達了161萬張!
超過了第二週的152萬張。
五週合計下來,銷量將近700萬張,已經是3倍白金唱片。
與此同時,主打歌《同桌的你》連續第五週霸佔樂府音樂top100榜單首位!
新專輯是6月1日上架的,五週過去,暑假即將到來,正是畢業季,《同桌的你》非常應景。根據樂府音源網站統計,這首歌在校園裡的播放量毫無懸念是最高的,許多學生抱着一把吉他自彈自唱。
林業大學一批大四學生也畢業了,這段時間李想走在校園裡,經常能看到身穿學士服的學生,他們三三兩兩走在一起,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裡合影留念。
大四的畢業晚會上,學校邀請李想登臺演唱,爲廣大學長學姐們送上祝福。
“那再來最後一首,你們想聽什麼?我唱給你們聽。”
李想站在舞臺上,面朝黑壓壓的坐滿大四畢業生的大禮堂,微微喘氣說道。
今晚的畢業晚會,李想是壓軸出場的,剛纔已經唱了《晴天》,唱了《蝸牛》,還唱了《紙短情長》。
原計劃是唱這三首,但是現場高聲呼喊再來一首,於是李想又唱了一首大家點的《同桌的你》,要下場時,現場高呼的聲音更大,希望他再唱一首。
離開大學,步入社會前,他們想要安靜地聽李想最後唱一首。
李想看向臺下的校長,校長笑呵呵地點點頭,示意沒問題,同時耳機裡傳來晚會導演的聲音,說請李想自己決定唱還是不唱。
“學長學姐們,最後一首了,想聽哪一首?”
現場呼喊聲四起,每個人都有想聽的那首歌,無法統一意見。
導演又在耳機裡說話,讓李想自己選一首唱,不然今晚的晚會結束不了。
“那就最後唱一首新專輯裡的《明天你好》,祝你們前程似錦,萬事順意。”
《明天你好》是收錄在《李大姐和李小姐》專輯裡的一首歌。
??看昨天的我們走遠了??
??在命運廣場中央等待??
李想唱了兩句,現場跟唱的聲音陡然變大,整個大禮堂裡彷彿人人都在唱。
李想的聲音裹挾在聲音的洪流中,雖然他的聲音最大,他唱的最好,但是每一字每一句所蘊含的感情,他肯定比不上現場的許多人,因爲歌曲裡唱的,就是他們。
現場齊聲高唱着:
??那模糊的肩膀??
??越奔跑越渺小??
??曾經並肩往前的夥伴??
??在舉杯祝福後都走散??
??只是那個夜晚??
??我深深的都留藏在心坎??
……
李想站在臺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止了唱歌,只是靜靜地看着臺下的人,聽他們忘我地高聲歌唱,許多人眼睛亮晶晶的,或者含着星星,或者含着眼淚。
這一刻,他不是主角,他們纔是。
李想默默地把舞臺交給他們。
注:《明天你好》,牛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