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豪情做楚囚——惲代英

留得豪情做楚囚

——惲代英

浪跡江湖憶舊遊,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擯憂患尋常事,

留得豪情做楚囚。

——惲代英

惲代英(1895~1931),原籍江蘇武進,生於湖北武昌。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1915年,進入中華大學學習。1920年春,惲代英到北京,與李大釗、鄧中夏等建立了聯繫,開始研究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同年底,惲代英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與鄧中夏等一起創辦和主編團中央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半月刊。爲宣傳革命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他嘔心瀝血,精心編輯,親自撰寫並發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幾十篇通訊,使《中國青年》成爲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主張、揭露和批判國民黨右派的重要陣地,成爲青年們最喜愛的進步刊物,培養和影響了一代青年。1928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主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1930年5月6日,惲代英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1931年4月29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南京,時年36歲。

不凡少年

惲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蘇武進。1895年8月12日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書香世家,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二。惲代英從小聰穎伶俐,勤奮好學,文才出衆,疾惡如仇,深得父母和街坊鄰居的鐘愛。

惲代英自幼勤奮好學,在私塾裡是首屈一指的好學生。他的文章寫得極好,私塾先生常以他的文章做範文,讀給學生們聽,同學們都很羨慕他。稱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1909年,惲代英14歲,他的在老河口鹽務局任職,小代英隨父母從武昌遷居老河口,全家居住在仁義街一座臨街普通的四合院內。此時,他的私塾還沒有讀完,到了老河口後,才發現這裡沒有合適的學校,惲代英爲此非常着急。

一天,父親對他說:“沒有合適的學校,我也沒有辦法,你先等等吧。”

惲代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怎麼能等呢?”

父親說問:“那你有什麼辦法?”

惲代英說:“我要自學!只求爸爸給些錢,我要買些書。”

父親同意了他的要求。惲代英買了許多書,開始在家裡自學。他每天早起晚睡,孜孜不倦地學習。在老河口的一年多,惲代英雖然沒有進學校,卻自學了許多知識。在父母指導下,惲代英閱讀了《綱鑑易知錄》、《古文觀止》、《戰國策》、《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書,他邊讀書邊做筆記,有些書的重要段落,他都能熟記於心。經常在這些書中吮吸着“修身、立志”的思想。後來,他又讀了梁啓超的《飲冰室文集》,受到了西洋新學和民主主義思想的薰陶,開始突破封建社會士人修身立志的樊籠。

在老河口,少年惲代英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敗和帝國主義侵略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種種災難和屈辱。那時老河口仁義街洋人很多,英國、挪威等國在這裡辦了幾處教堂,還開辦了醫院。雖說醫院也給平民治病,但和洋人是有區別的。一次,惲代英的夥伴也就是隔壁鄰居的孩子不慎摔倒小腿骨折,痛得頭上直冒汗。惲代英背起夥伴同他父母一起奔向醫院,好不容易排隊輪到他們了,突然來了一個洋人,硬是搶先醫治了。惲代英上前與他們理論。那個洋人和醫生都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對他說:“難道你不知道外國人優先嗎?再說這醫院是我們開的,能給中國人看病已經很不錯了。”

這件事對惲代英觸動很大,外國人爲何如此蠻橫不講道理,還是少年的他想不通。隨着年齡的增長,惲代英思想漸漸成熟,他認爲:中國要強盛,僅靠變法不行,必須要推翻腐敗的清王朝,趕走外國殖民,實行一次徹底的民主革命。惲代英雖不贊同戊戌變法,但十分敬佩譚嗣同爲國獻身的精神,經常在書房和院內吟誦譚嗣同在獄中寫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詩句,以激勵自己的愛國熱情,立志爲國爲民做出一番事業。

1913年,惲代英隨父母回到武昌,結束了他在老河口四年的生活。1915年夏天,惲代英高高興興地對父親說:“爸爸,武漢中華大學文學系要招生了,我要去報考!”父親見惲代英讀書心切,就滿口答應了。

到了武漢,惲代英參加了考試,果然被錄取了。惲代英在中文系如飢似渴地讀書,學業長進很快。他不但文思泉涌,而且有雄辯的口才,很快受到了師生們的重視。

第二年,袁世凱同日本帝國主義簽訂了妄圖滅亡中國的條約——“二十一條”。消息傳來,校園中沸騰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如火山爆發,紛紛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揭露袁世凱的賣國行徑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中,惲代英成了學校的中心人物。他滿懷着一腔愛國熱情,充分發揮他善寫善講的天才,組織團體、撰寫文章、出版刊物、宣傳愛國愛民族的思想、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他像一個旗手,高舉起“科學”與“民主”的大旗,吶喊呼號,成爲學生運動的中堅力量。惲代英在《文明與道德》一文中指出:隨着文明的進化,統治社會的神權、君權,應該讓位給民權、人權。在震撼全國的“五四”運動中,惲代英更加熱血沸騰。這時候,他已從中華大學中文系畢業,因爲成績優秀,被分配到中華大學附中任教務主任。“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後,惲代英異常激動。他召集學生上街演講。宣傳“五四”愛國精神,旨在揭露北洋軍閥的賣國罪行,以喚起國民的覺醒。

面對軍警的鎮壓,有些教師勸他說:“代英,你這樣做太危險了,隨時有被捕的可能。我們是不是採取一些比較溫和的辦法呢?”惲代英聽後一針見血地指出,挽救民族危亡,重要之事在於喚起民衆。使那些賣國者的罪行大白於天下,使工商界及平民爲愛國家而奮鬥。

在—次師生大會上,惲代英走上講臺,滔滔不斷地闡明自己的觀點。他說:“同學們,我不願大家不說愛國的話,因爲不說是心死了。我不願大家只說不做,因爲這是無真心膽氣的表現。我不願意大家不趨於極端,因爲不如此,便沒有真感情、真知識。我不願意聽許多不冷不熱的折中論,因爲那是不求甚解的心理表現!”

惲代英的真情,深深地感動了廣大師生。在他的帶功下、武漢成立了學生聯合會,並且起草丁“宣言書”。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大大地激怒了反動當局,他們立刻派軍警出來鎮壓。惲代英毫不畏懼,奮勇當先。他大聲疾呼:“爲國家雖死傷,亦所甘心!”

反動當局迫於革命羣衆的壓力,只得退讓。廣大師生慶賀革命行動的勝利,惲代英更加鬥志昂揚。他說:“前邊的路還長,我們的鬥爭無窮期!”

改造校風

“五四”運動之後,爲了傳播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團結教育廣大革命青年,惲代英於1919年底成立了半工半讀的“利羣書社”。過了不久,他又組建了“利羣毛巾廠”,成立了工人補習學校。這期間,惲代英結識了無產階級革命家蕭楚女。兄弟二人志趣相投,互相敬重,合作用十分融洽。1920年秋天,剛吃過早飯,蕭楚女便來找惲代英,說:“代英,我有一個朋友在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師範當校長,他要聘請咱們去那裡任教,你願意去嗎?”

惲代英笑笑問:“他怎麼知道我呢?是你故意這樣說的吧?”

蕭楚女認真地說:“不,人家可是真心邀請你去的。你的久字如雷貫耳,誰不知道啊?”

惲代英說:“既然這樣,容我考慮考慮好嗎?”

惲代英從心裡不願意離開武漢,因爲這裡是他戰鬥過的地方,有許多美好的記憶。他將這種心情向好友林合南訴說。林育南說:“你正直的品格和誨人個倦的精神,受到了廣大青年的愛戴,大家是不願意讓你走的。可是我想,男兒志在四方,蕭楚女又是你的好朋友,何況去那裡照樣可以開闢一片革命的天地呢。”

惲代英聽了林育南的話,於是同意和蕭楚女一齊去安徽。到了宣城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惲代英和蕭楚女又很快地把這裡的青年學生組織起來。

當時,第四師範的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的富裕家庭。他們來到學校並不好好讀書.更不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只是爲了拿個文憑。他們講究吃喝玩樂,擺闊氣比家庭,懶散成性,不願上課。

學校裡也有—些來自鄉村的貧困生。這些學生因爲家庭經濟困難,到學校省吃儉用,埋頭讀書,爭取將來有個出頭之日,爲家裡爭光。

面對學校的這種情況,惲代英心裡非常着急,他對蕭楚女說:“當年在武漢,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看來這次是來對了。中國之大什麼情況都有,要想傳播革命的種子,只在—個地方東不行呀!”

蕭楚女說:“我也常這麼想,通過咱們的努力,把第四師範的校風改造過來!”

兩個人統一認識後,分頭進行調查研究,把學生們的思想狀況進行分類排隊,按照學生的志趣愛好,組織成“互助社”等許多社團。學生們有了自己的社團,慢慢地形成了凝聚力。上街遊玩的人減少了。這樣一來,校方也十分高興,大力支持惲代英和蕭楚女的工作。

每個社團定期開展活動,有時討論問題,有時命題寫文章,有時到校外從事公益活動。在這樣的基礎上,惲代英和蕭楚女因勢利導,成立了社團總會,定期由惲代英和蕭楚女前來演講。他們所講的內容,一是宣傳新文化運動,二是傳播馬克思主義。

他們由淺入深,從身邊的事情講起,分析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指明青華學生肩負的責任。同學們聽了他們的演講,大開眼界,激發起愛國熱情,嚮往着新的生活,把自己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繫立一起

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惲代英和蕭楚女把一潭死水般的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改造成一所生動活潑、充滿革命思想的新式學校。

1921年夏大,根據革命工作的需要,惲代英要離開這裡,回到湖北去。臨行時,惲代英緊緊握着蕭楚女的手說:“我走了,願我們永遠互相鼓舞!”蕭楚女微微笑着說:“放心吧,你在這裡播下的革命種子,一定會生根、開花、結果的。”

思想昇華

惲代英在武漢時組建的“利羣書社”,在社會上造成很大的影響。各地青年紛紛效仿,建立不同形式的書社。惲代英回到湖北後,見到這種情況,心裡十分高興,他同林育南商量,藉助“利羣書社”的影響,宣傳革命思想,召開一次青年聯合大會。

林育南非常支持,最後決定會議在黃岡召開。這次大會開得很熱烈,也很成功。當時一些有影響的社團都派代表參加了。毛澤東主持的“文化書社”也派代表參加了這次青年聯合大會。在各地代表的磋商下,成立了聯合社團。定名爲“共存社。”大家一致推舉惲代英爲社長,並由他起草了社章。社章中規定:“擁護無產階級專政.擁護蘇俄革命,贊成組建布爾什維克式的政黨。到那時將解散‘共存社’。”

同年7月,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惲代英立即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並解散了“共存社”。 惲代英入黨後,精神抖擻,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革命鬥爭的洪流中去。1921年下半年,惲代英受黨的派遣,去四川省開展工作。和他同去的仍是好友蕭楚女。他們到了四川,先後在瀘州師範和成都高等師範等學校以教學爲掩護,秘密開展黨的工作,併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由於惲代英的革命行爲觸怒了敵人,在一個漆黑的夜裡,他被反動當局逮捕了。蕭楚女得知消息後,立刻找到吳玉章等同志開展積極的營救。同年8月惲代英被救出獄。

蕭楚女說:“你應該注意安全呀!不然會失去工作的機會。”

惲代英爽朗地說:“爲了黨的事業,我願活100年!可是如果是因爲工作而死了,活一天也是有意義的!”

1923年初,惲代英被調到上海,從事黨的機關工作。他被任命爲共青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長兼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的主編。做這項工作是他的專長。他爲《中國青年》寫了許多有分量、有影響的文章。他的文章文筆犀利,觀點明確.具有強大的號召作用。

他在文章中號召革命的熱血青年,要深入到工農羣衆中去,做工農羣衆的工作。他這樣寫道:“……我們的革命青年,應爲工農平民努力。中國不是我們幾個學生所能救治的,我們最重要的是同工人接近,使他們爲自己的利益,團結起來。由這種團結,引起更多的更大的團結……”

在《中國青年》的輿論導向下,許多青年投身革命,對革命事業起到了指導和促進作用。

惲代英爲了黨的事業,身兼數職,每天忙得寢食不安,可他仍是樂呵呵地工作着。

黃埔英才

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惲代英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參加了這次大會。同時被選爲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同年3月,發生了“中山艦事件”,國民黨在廣州建立了黃埔軍官學校。中共廣東區委爲加強對黃埔軍校的領導,決定將其派入黃埔軍校,任第四期政治主任講師,後派任黃埔軍校政治主任教官及軍校中共黨團領導成員。其間曾任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廣東區委軍委(軍事部)成員,還兼任中共廣東區委青年部部長、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後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併成立了以他爲書記的黃埔軍校中共特別委員會,熊雄、聶榮臻、陳賡、饒來傑四人爲委員。他在黃埔軍校任期中編有《政治講演大綱》、《政治學概論》、《中國國民黨與農民運動》等講義。

在黃埔軍校,爲了使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得以實現,惲代英與國民黨右派分子進行了不妥協的鬥爭。由於惲代英政治理論水平高,在黨內有很高的威信。

1926年3月1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易名爲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隨即第四期學員入校訓練與學習。其間惲代英以政治總教官身份,爲印行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四期同學錄》題序,是所有爲同學錄題序軍政要員中唯一的中共領導人,當時他在軍校的地位與影響力可見一斑。他在《第四期同學錄序》盛讚黃埔軍校的影響與聲譽:“中國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黃埔’,青年幾乎沒有人不希冀能夠做一個‘黃埔’的學生,‘黃埔’是新中國的締造者,‘黃埔’的學生人人都預備犧牲他們的精力生命,爲被壓迫的中國四萬萬人殺開一條血路。……敬祝這三千健兒的勝利!你們是‘黃埔’隊伍的主力軍,你們是中國民族革命的戰士!你們的勝利,便是中國全民族的勝利。”他在這篇《同學錄序》中高屋建瓴闡明瞭黃埔軍校在當時中國南方軍事、政治之地位、作用和影響,昭示了當時先進青年之嚮往、追求與潮流。

惲代英是較早認識“軍隊重要性”的中共領導人之一。他早在1922年9月25日爲《東方》雜誌撰文《民治運動》中,最先提出了“組織作戰的軍隊”的思想。他在文中強調:“時機危急了!我們要趕快組織作戰的軍隊,爲民治政治,向一切黑暗的勢力宣戰”。這是中共領導人最早闡述武裝鬥爭思想的一篇重要著作。到黃埔軍校工作後,他對武裝鬥爭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得到提升,這年他撰寫了《國民革命與農民》,作爲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叢書第三種印行。他在文中指出:“必須注意軍隊、羣衆,……使武力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應該組織學生軍,編練農軍。”這些都是中共早期領導人對武裝鬥爭比較清醒的理論認識。期間,惲代英對革命軍隊的建設問題做出較爲全面的論述,使軍隊政治思想工作更趨完善。這些都清楚表明,他與周恩來等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926年5月毛澤東聘請他爲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教員,由他主講《中國史概論》。爲培養農民運動的骨幹,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北伐戰爭開始後,惲代英隨北伐車到了武漢。舊地重遊,撫今追昔,心中升起無限感慨。爲了工作的方便,黨組織任命他爲中共湖北省委委員、湖北省政府委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總教官和黨委書記。

惲代英旗幟鮮明,行爲果敢,帶領着革命學生抗擊了叛軍夏鬥寅、楊森的襲擊,保衛了革命的成果。1927年4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他當選爲中共中央委員。

高尚情操

惲代英對黨的事業勤勤懇懇,有火一樣的熱情。在生活上更是艱苦樸素,堅定樂觀。

1927年春,他前往漢口開會。身披着綠色橡膠舊雨衣走進會場,坐在他對面的是一位同鄉,名叫羊牧之。

“是惲教官吧?”羊牧之問。

惲代英擡頭望望他,微微點頭。羊牧之打量着惲代英笑着問:“今天是晴天,你怎麼還穿着雨衣呀?”惲代英風趣地說:“未雨綢繆嘛!”

坐在一旁的同志急忙解釋說:“惲教官的雨衣用處可大了!雨天用來遮雨,晴天當大衣,晚上當被子。他的雨帽,晴天防太陽,雨天防雨淋,平時當手絹,用來擦鼻子,擦汗水。”周圍的人都笑了。惲代英滿不在乎地說:“這才叫物盡其用呢!”惲代英的樂觀精神和簡樸生活,感染了所有在場的人。

1927年大革命失敗。爲了挽救革命,爲了總結革命的教訓,爲了建立自己的武裝,中國共產黨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起義之前,中央決定建立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由周恩來、李立三、彭湃、惲代英組成。 8月1日起義成功後,立即成立了革命委員會。惲代英當選爲革命委員會委員,兼任革命委員會下屬宣傳委員會代理主席。因爲剛剛取得勝利,一切從頭做起,所以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周恩來看他累得很消瘦,關心地說:“不論多忙,吃飯和睡眠都是不可少的呀,不然,我給你派一個秘書來吧。”

惲代英擺擺手說:“不用不用,現在是一個人做十個人的工作,哪裡會有閒人啊:請你放心,我是累不垮的石頭,只有奮鬥可以給我快樂,只有奮鬥可以給我生命!”

摯愛真情

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惲代英具有強烈反封建禮教的意識,他主張婚姻自由,反對包辦婚姻,而他自己的婚姻恰恰是由他父母議定、媒人撮合的舊式婚姻。

妻子沈葆秀的父親沈雲駒是江蘇蘇州人,在武昌官錢局的任職,因爲惲沈兩家是江蘇同鄉,所以來往甚密,沈雲駒的二女兒沈寶秀生得聰慧、美麗,雖然沒有正式上過學,但在家中受到了私塾老師的細心指點,琴、棋、書、畫都有領會,還懂得一些詩文,沈雲駒把這個女兒視爲掌上明珠。沈雲駒早就知曉惲代英的才學,在媒人的說合下,他同意了把愛女許配給惲代英。對於這門親事,惲代英的母親是非常滿意的,她在世時就曾經議論過讓兒子惲代英儘快結婚。這門舊婚姻自然激起了惲代英的一番抗爭,但他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母親傷心的眼淚,被迫答應下來。不久惲代英的母親就去世了,惲代英爲母親守孝兩年,兩年後,惲代英的大哥突然瘋癲了,惲家也開始爲惲代英的婚事焦急起來。

終於在1915年10月,惲代英與沈寶秀完婚,新婚之夜,惲代英悶悶不樂地走進洞房,二人初次見面,爲了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惲代英問:“聽說你叫沈寶秀,是哪三個字啊?” 新娘子痛快地抽出桌上筆筒裡的筆,在紙上寫了三個字:“沈寶秀”,惲代英看後,思考一會說:“我想把你名字中間的這個‘寶’字改成另一個同音的‘葆’字,你覺得怎樣?” 新娘子聽後,沒有笑,而且

一本正經地說:“好啊!”

爲了增進了解,惲代英介紹說:“我們家裡原有7口人,有父親、繼母、兄弟4個、小妹,現在加上你,就是8口了。我大哥瘋了,被關在進門一邊的小房子裡;一個弟弟還小,在上學;還有一個弟弟也有病。因此你一進門就有一副沉重的擔子,真是委屈你了。關於我自己,我有好幾本日記擺在案頭,你可以隨時去翻翻。”惲代英見新娘子已有倦意,說道:“你先休息吧!我們明天再接着談!” 惲代英離開新房,回到書房,點上燈,記下了當天的日記,然後熄燈獨自在書房睡下。

在惲代英看來兩個陌生人首先要有一個瞭解的過程,就這樣二人分開居住持續了很長時間。

按習俗婚後第三天沈葆秀回門,一見到母親向母親哭訴,沈母也十分驚詫,覺得惲代英此舉不可理喻,但她仍教導女兒說:“他是讀書人,先相處一段時間,彼此瞭解了就好了。”果真時間一長,隨着瞭解的加深,二人終於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1918年2月,惲代英、沈葆秀夫婦滿懷期待的寶寶即將出世,產期快到時,惲代英提出應把妻子送到醫院去生產,而那時人們的思想特別守舊,惲代英的親屬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紛紛說:“女人家生孩子不能見生人。”面對家人的竭力阻撓,惲代英也只好把妻子留在家裡生產。

2月22日傍晚,沈葆秀的腹部開始出現陣痛,出現了難產跡象,沈葆秀在昏昏沉沉、半昏迷狀態中捱到25日,陣痛再次發作,幾個接生婆一聽到喊聲,就一起擁進了房間,這些接生婆對站在一旁的惲代英說:“這樣老躺着,當然生不下來,一抱下牀,馬上就生了。”就這樣惲代英糊里糊塗地將妻子抱下了牀,孩子果然生了下來,是個男孩,但胞衣卻下不來。見狀,接生婆們又用土辦法讓沈葆秀嘔吐,她們先用頭髮在沈葆秀的喉頭搔劃,而後又用菸袋讓她吹嗆。沒過多久,胞衣也下來了。不一會兒,接生婆對惲代英大喊道:“她氣色不對,你快抓脈!”不久,沈葆秀暈了過去。接生婆個個大驚失色,不停地拍打沈葆秀的額頭、面頰等部位,只見沈葆秀的眼睛朝惲代英的方向疲倦地望了一眼,便永遠地合上了。

惲代英幾乎昏厥,他的岳父沈雲駒聞訊趕來時,惲代英撲通一聲跪下,放聲大哭,自責是他誤了妻子,並向岳父、岳母發誓永不再娶。他還在亡妻靈位前莊嚴保證:爲了死去的她,他將“守身如玉”,並說:“吾願吾託身爲女子,與汝爲婦,亦一嘗懷孕分娩之苦,以贖此生之罪。”他還爲兒子取名“秀生”,即是妻子葆秀所生之意,但後來兒子也夭折了。

惲代英把妻子的遺照放大了一張,並在遺像上,揮筆題下了一首七言詩,抒發他的思念之情:

郎君愛唱女權論,

幸福都拋付愛神。

常欲寸心如枯井,

不妨人笑未亡人。

橫風吹斷平生願,

死去已看物序更。

我自修身俟夭壽,

且將同穴慰卿卿。

同年4月初,沈葆秀被埋葬在珞珈山後谷嶺,每到星期天,惲代英便會帶着日記本,倚在妻子的塋頭,一邊讀着日記,一邊手撫萋草,暗自垂淚。在妻子的墳前,他還毅然決然地改號爲“永鰥癡郎”,後來刻了一塊玉石圖章,上鐫篆文“葆秀忠僕”四字,以表達對亡妻的忠誠。惲代英想念妻子想得幾乎發了瘋,惲家長輩們也開始擔心起來,因爲他的大哥已經瘋了,他的三弟的神經也不大正常。

就這樣,惲代英忍痛節哀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在妻子去世後整整十年後依然沒有再婚。許多親戚、朋友紛紛勸他,以“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來開導他,讓他再娶,他多次婉言謝絕了同志、親朋好意爲他介紹對象,同時也拒絕了女青年的追求,守護着對妻子的思念。

妻子去世後,惲代英一直履行着自己對妻子許下的諾言,經常抽空到沈家,幫沈葆秀的弟妹們補習功課,批改作業,沈葆英是沈葆秀的四妹,姐姐去世時,她才12歲。沈葆英的英文不好,惲代英就很耐心教她,還常給沈葆英講地理和歷史知識。

1921年,17歲的沈葆英考進湖北女子師範學校,惲代英就按期把自己主編的《中國青年》寄給她。在惲代英的幫助和引導下,1924年,沈葆英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大革命時期,惲代英在皖、川、滬、粵等地頻繁活動,他和四妹沈葆英之間始終保持着通信聯繫,惲代英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也令沈葆英十分感動。

在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主任教官時,有一天,惲代英突然收到沈葆英從武漢寄來的一封信,滿紙雖無一情字,但惲代英看着清秀的字跡,卻讀出了其中深深的愛意,而且這種愛又使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過去,惲代英與沈葆英情同兄妹,現在又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在同志們的一再勸說下,兩個人建立了戀愛關係。

1926年秋天,北伐軍佔領了武漢,惲代英回到武昌,擔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總教官。這時,22歲的沈葆英已從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在省立第一小學教書。恰恰就在這時,惲代英應省立第一小學校長、共產黨員王覺新的邀請,來到這個學校演講,沈葆英也站在教師的行列中歡迎惲代英。講演完畢後,惲代英、沈葆英兩人前去憑弔沈葆秀。站在被荒草覆蓋的沈葆秀墓前,惲代英脫下軍帽,深深鞠了一躬,並低聲說道:“葆秀,我和四妹來看你了。葆秀啊,你離開人世已有十年了,我爲你守義也守了十年。古人強迫女人爲死去的丈夫守節,我堅決反對。而今我爲你守義,是心甘情願。如今四妹也已長大成人,我們二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希望你九泉之下,同意我們完婚。”

1927年1月16日,32歲的惲代英和22歲的沈葆英在武昌德勝橋惲宅舉行婚禮,至此,“永鰥癡郎”的惲代英終於結束了十年獨身生涯。完婚後不久,這對革命連理雙雙投入了緊張的革命工作。

大義千秋

1927年12月,爲了發動廣州起義,惲代英被調往廣州,組織起義。12月11日,在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人的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經過激烈的戰鬥,起義軍打敗了國民黨的反動軍隊,佔領了市內大部分地區。成立了蘇維埃政府,惲代英起草了《蘇維埃政府對內對外政綱》,頒發到各地。

國民黨的反動軍隊不甘心失敗,他們在取得了帝國主義的支持後,瘋狂反撲,起義軍英勇奮戰,終因力量懸殊,被迫退出廣州。總指揮張太雷同志英勇犧牲。

從廣州撤出來以後,一些同志情緒沮喪,惲代英就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他說:“革命鬥爭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經得起挫折,要跌倒了爬起來再幹!”

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部隊到達東江,參加了海陸豐的革命鬥爭;一部分部隊到達左、右江一帶,和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繼續堅持革命鬥爭。而惲代英接受了新的任務,去香港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28年7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惲代英再次當選爲中共中央委員。大會之後,他被派往上海,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他的主要工作是深入工廠,組織工人進行革命鬥爭。1930年4月19日,惲代英組織召開了工人領導會議。直到深夜兩點多,他才走出會場回到自己的住所。他實在太累了,沒脫衣服,躺下就睡着了。

突然,一陣急亂的腳步聲把他驚醒。沒容他看清是些什麼人,就被戴上了手銬。天亮後工人們聽說反動派把惲代英抓走了,立即組織遊行請願強烈要求將惲代英放出來。

反動當局迫於工人羣衆的壓力,便秘密將惲代英轉到南京,投入獄中。

當天夜裡,惲代英爲了掩護自己的身份,保守黨的機密,機警地把自己的臉抓破.任鮮血在自己的臉上流淌。南京反動當局聽說抓來了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惲代英,便迫不及待地進行提審。“你是惲代英嗎?典獄長問。

惲代英鎮靜地回答:“我叫王作林,是失業的工人。不知你們爲什麼要抓我。”典獄長怔住了,望着惲代英滿臉的血跡,又問:“你的臉上怎麼有傷?”

惲代英冷笑一聲,反問:“你難道不知道,隨便打人是你們的本事嗎?”

典獄長沒有話說,尷尬地走了。他立刻向反動當局做了彙報,說從上海轉來的這個犯人並不是共產黨高級人物惲代英,而是一個普通的失業工人。南京的反動當局聽了彙報後,丈二和尚撈不着頭腦。他們派人到上海調查,一直調查不出結果,弄不清惲代英的真實身份。

因身份不明,惲代英在獄中前期沒道酷刑。直到1931年4月,經黨組織多方營救,已有希望被釋放。正當惲代英對出獄充滿希望時,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顧順章在漢口被抓,並供出惲代英被抓的消息。反動當局得知真實情況後,下令將他加上鐐銬,關進單人牢房,並動大刑摧殘惲代英的身體。惲代英雖受百般折磨,但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表現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高尚氣節。回到牢房他默默地寫下一首詩,表達他的壯志。詩中寫道:

浪跡江湖憶舊遊,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擯憂患尋常事,

留得豪情做楚囚。

兇惡的敵人面對堅如磐石的惲代英毫無辦法,只好下令將他殺害。臨刑之時,惲代英挺身屹立,拒不下跪,高唱着《國際歌》向前走去,他身中數彈,躺在了血泊之中。

1950年5月、在紀念惲代英壯烈犧牲19週年的時候。周恩來親筆題詞道:“中國青年熱愛的領袖——惲代英同志犧牲已經19週年了,他的無產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 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羣衆化的品質、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爲中國青年的楷模。”

(本章完)

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熱血灑天山——陳潭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熱血灑天山——陳潭秋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熱血灑天山——陳潭秋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留得豪情做楚囚——惲代英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留得豪情做楚囚——惲代英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熱血灑天山——陳潭秋熱血灑天山——陳潭秋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
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熱血灑天山——陳潭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熱血灑天山——陳潭秋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熱血灑天山——陳潭秋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留得豪情做楚囚——惲代英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留得豪情做楚囚——惲代英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熱血灑天山——陳潭秋熱血灑天山——陳潭秋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一顆丹心獻人民——阮嘯仙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模範婦女領袖——向警予生如閃電般耀亮——高君宇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不朽的水族英雄——鄧恩銘浩氣如虹鑠古今——趙世炎浩氣長存雨花臺——鄧中夏熱血灑天山——陳潭秋熱血灑天山——陳潭秋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願化作震碎舊世界的驚雷——張太雷九州風雨一奇人——蕭楚女信仰決不動搖——方誌敏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共產黨員的楷模——陳延年黑暗世界的鬥士——楊闇公老而彌堅的革命長者——何叔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