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年俗考

被張寶生一通教育,張雷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一連好幾天的時間都呆在家裡面不知道搗鼓什麼東西,連製作火柴所需要的藥劑也沒有心思製作了。

就這樣一直到了臘月二十三,一大清早起來,張寶生就已經忙活開了,一口氣準備好了今天一天吃的東西,然後就小心翼翼地將竈臺整個給擦拭得乾乾淨淨。

待得張雷早上起來洗漱吃了早飯,張寶生便吩咐道:“去買點紅棗白糖枸杞回來。”

“哦。”

到了鎮上,只有過節日的時候才見得着這許多人,那賣白糖這些雜貨的鋪子更是擠滿了人,張雷暗自責怪自己來遲了,看這架勢估計沒半個時辰都排不到隊。

“爹,我們爲什麼要買這麼多糖呀?是給妞妞拌飯吃的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扎着羊角辮的小女孩跨坐在父親的肩膀上,抱着他的額頭,奶聲奶氣地問道。

那個中年漢子聳了聳肩膀,幫寶貝女兒調整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坐姿,這纔回答道:“妞妞吃糖吃多了牙齒裡會長小蟲子的呢,這個可不能給你,這是祭祀竈王爺的。”說罷他清了清嗓子,哼起了北京俗曲《門神竈》:“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竈王。當中擺上二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賀,祝讚那竈王老爺降吉祥。”

看着他們父女兩個越走越遠,張雷突然腦海裡想起了小蓮,不由得呢喃自語:“也不知道她現在在什麼地方?她一個弱女子,會幹什麼呢?”

買了東西往回走,在路上,他看見了三個乞丐,裝扮成神仙老翁模樣,還有女的,裝扮成仙女,挨家挨戶地叫喊討錢,這叫“跳竈王”。

有的門口還就地放上幾個籮筐,裡面擺着用松柏、冬青、石楠紮成的小把,聲聲叫賣。這叫做“送竈柴”,張雷花了兩文錢買了一束。

回到家的時候,張雷看見張寶生不知道去哪裡找了兩個舊燈籠,糊上紅紙掛在竈龕兩邊,張雷剛剛放下手中的夥計,他就招呼道:“你過來過來,寫對聯。”

張雷在那紅色紙條上寫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張寶生恭恭敬敬地將它們貼在竈口兩邊。

做好這些,張寶生拿出一個盆來,將張雷買的東西一股腦倒進去,加水和成粘稠狀,然後全部裝進模子裡面去,等到稍微乾燥一些了,便拿出來供奉在供桌上,稱之爲“竈糖”。

用糖祭竈,民間傳說有兩個用意:一是糖是甜的,竈王吃了,上天彙報時可以甜言蜜語地“上天言好事”;另一意思是糖粘嘴,竈王吃了,把嘴粘住,在王帝面前開不了口,壞話說不成。

完了張寶生又用兩根筷子,然後將幹稻草剪成一寸長的小段圍了一個轎箱,前面擺兩顆黃豆。這便是竈王爺上天時坐的轎子和寶馬的糧食了。

“唉,三百年,只不過短短三百年的時間,延續了前面的習俗,居然全部消失不見,這到底是統治者愚昧的罪過,還是人民的愚昧導致文化的消亡?”張雷看着這一切,不由得有些感慨,相比於後世那種純粹爲了應付和尋求人脈關係的過年,這纔是傳統,這纔是文化。

忙活完這些,張寶生似乎纔算是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吃飯的時候,張晨回來了,他高興地說道:“先生說了,今天是今年最後一次上課,

等到明年開春了再去。”

“也是該放假了,好了,準備吃飯,下午就好好放鬆放鬆。”張雷點點頭,想必張晨這就是放寒假了,不過時間還真是夠晚的。

第二天,天才剛剛矇矇亮,張雷就被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給吵醒了,張晨和張寶生這個時候已經在堂屋裡面灑水掃地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呂氏春秋》裡面的記載,這個習俗倒是保留得比較長久,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到了這一天也是全家大掃除。

“來來來,算你最懶了,去拿鋤頭把院子裡面的雜草給除了,還有,記得那陰溝裡面的東西也要弄乾淨。”張寶生吩咐道。

傳說,古人認爲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着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尸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

三尸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皁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尸神在作惡時,竈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竈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竈之日起,到除夕接竈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戶不清潔,竈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竈王爺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

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爲震動,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竈神搭救,才得幸免。爲感激竈王爺爲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竈後開始。

將屋子清掃乾淨之後就該貼門神了,起初的門神是用桃木刻成人形懸掛在大門上,後來變爲木版畫。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爲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門神貼好後便是貼春聯,最初的春聯是將門神的名字刻在桃木上,和門神懸掛在一起,後來逐漸發展成爲兩聯對稱的吉祥話了。在明代之前,春聯都還不普及,可貼可不貼,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

貼春聯是朱元璋提倡的,貼完春聯之後這個門上的福字,也是從他開始的。

有一年,京城舉辦燈會,歡慶元宵節。朱元璋微服出去私遊,看到一戶人家的馬燈上,畫一隻馬猴抱着一雙繡花鞋哭。朱元障認爲這是諷刺馬皇后的腳大,非常氣憤,就在這家門上寫一個“福”字,作爲記號。回宮後,立即吩咐錦衣衛,第二天早上按照他留下的記號把人抓來。在歷代皇后裡,馬皇后以賢德愛民著稱,當她得知此事後,立即暗傳旨意,告訴全城所有人家,必須在天亮之前,在門口寫一福字。第二天清早,朱皇帝派去抓人的人,發現家家都貼有福字,只有一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皇帝命令就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急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朱皇帝以爲有理,遂下令放人,一場災禍終於避免。從此,把福字倒貼,就成爲習俗。貼了春聯掛上福字,紅紅火火的也有了些喜慶的氣氛,張雷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原本想休息一下,卻看見張寶生又從房間裡面背出來一張嶄新的八仙桌,這八仙桌比吃飯的那一張要小一些,上着大紅色的漆。張寶生將桌子擺在堂屋神龕下面,又從房間裡面拿出來許多神仙畫像擺上,口中唸唸有詞:“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恭迎下界,置天地桌供奉,珍饈百味,萬望笑納,獻瑞賜福……”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292章 飛機第385章 集 體婚事(5)第264章 掌控琉球(2)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165章 偶遇高迎祥第109章 中都鳳陽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190章 新鳳陽第199章 拿下大員(1)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80章 轉攻巢縣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85章 補兵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120章 和倭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33章 遊擊將軍第243章 被迫撤離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27章 實力爲尊第363章 滿門抄斬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195章 馮庸面聖第270章 血戰(4)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48章 張氏商會(2)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198章 滿清爲什麼要漢人剃髮第129章 賀逢聖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99章 四海鏢局第359章 總督邊事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戰場第244章 龍泉鎮第301章 徹底決裂第216章 誰得罪誰第97章 誰的錢最好賺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132章 張家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42章 折服第105章 顯微鏡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69章 焦湖司從九品巡檢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30章 心生歹念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23章 利益網絡第35章 產業鏈規劃第11章 烤煙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157章 找鄭芝龍借個島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105章 顯微鏡第264章 掌控琉球(2)第102章 浪裡白條張順的故事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210章 硝煙亂(1)第54章 蘇彤第260章 本島第364章 整頓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127章 上朝第18章 高手在民間第164章 作戰邀請第377章 黃河決口第313章 與清決戰(3)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249章 生了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12章 硝煙亂(3)第260章 本島第238章 敗了第38章 打劫第256章 聖女第100章 鏢師選拔第296章 失蹤的張雷第167章 詐降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61章 蘇家族會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49章 張氏商會(3)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265章 掌控琉球(3)
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292章 飛機第385章 集 體婚事(5)第264章 掌控琉球(2)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165章 偶遇高迎祥第109章 中都鳳陽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190章 新鳳陽第199章 拿下大員(1)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80章 轉攻巢縣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85章 補兵第63章 新的張氏商會第120章 和倭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33章 遊擊將軍第243章 被迫撤離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27章 實力爲尊第363章 滿門抄斬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195章 馮庸面聖第270章 血戰(4)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48章 張氏商會(2)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198章 滿清爲什麼要漢人剃髮第129章 賀逢聖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99章 四海鏢局第359章 總督邊事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戰場第244章 龍泉鎮第301章 徹底決裂第216章 誰得罪誰第97章 誰的錢最好賺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132章 張家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42章 折服第105章 顯微鏡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69章 焦湖司從九品巡檢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30章 心生歹念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23章 利益網絡第35章 產業鏈規劃第11章 烤煙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157章 找鄭芝龍借個島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105章 顯微鏡第264章 掌控琉球(2)第102章 浪裡白條張順的故事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210章 硝煙亂(1)第54章 蘇彤第260章 本島第364章 整頓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127章 上朝第18章 高手在民間第164章 作戰邀請第377章 黃河決口第313章 與清決戰(3)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249章 生了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12章 硝煙亂(3)第260章 本島第238章 敗了第38章 打劫第256章 聖女第100章 鏢師選拔第296章 失蹤的張雷第167章 詐降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61章 蘇家族會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49章 張氏商會(3)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265章 掌控琉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