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老闆這話從何說起?”張雷覺得十分奇怪,便問道。

那老闆搓了搓手,笑道:“我祖上世世代代都和馬打交道,據說前朝最高都還做到了冼馬官,所以一直傳下來,這兩匹馬雖然不說百分之百能夠相得準,不錯走眼的可能性還是不大的。”

“那我便要洗耳恭聽了,老闆你來說說,這兩匹馬有什麼奇特之處?”張雷也來了興致,問道。這兩匹馬一匹是自己看起來連殺了吃肉都嫌瘦了的馬,一匹是廉價也沒人要的被人視爲凶兆的不祥之馬,怎的在這老闆看來竟然兩匹都成了寶馬。

“你看這匹馬。”他指着張晨牽着的馬,說道:“雖然它很瘦,但是眼神很清澈。就好像是觀察一個人一樣,觀察一匹馬,也可以從它的眼睛入手,一般的馬,在套上繮繩之後便會兩眼無神。人也是一樣,一旦失去自由,便會精神萎靡。但是這匹馬,至始至終,它的眼神至始至終都保持着昂揚的鬥志,從這一點上來說,它絕對不同凡響,我建議你們能夠將它好好餵養,我相信用不了多長的時間,他便能夠展現出他寶馬的英姿了。”

張晨聽得連連點頭:“是啊,我當初也是看它的眼神與衆不同,所以纔買下來的,那你再看看,我哥哥這匹馬呢?”

店老闆接着說:“這匹馬步伐矯健,精神頭十足,可以看出來是匹了不起的寶馬,而且能夠感覺得到,它的主人一直有精心照顧它,日行千里的汗血寶馬我看也是不過如此啊。”

“哦?若是真的有你誇獎的那麼好就幸運了,只是你看這裡,有一個紅點,他們說是不祥之兆。”張雷眉毛一挑,指了指馬脖子上的東西。

“啊?居然是傳說之中的血喉馬!”店老闆一看這紅點,卻是驚訝異常。

“血喉馬?”張雷和張晨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是的,就是傳說中的血喉馬。這是比汗血寶馬還要稀少的品種。”

“難道它比汗血寶馬還要好?”張晨問道。

“不是,只是因爲大家覺得血喉馬是不祥之兆,所以一旦出現大多都會選擇殺死,能夠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能夠長到這麼大的更是鳳毛麟角。再加上它原本也未必就比汗血寶馬差,所以我才說它是了不起的寶馬。”

聽了這話,張雷和張晨都十分興奮。當下便挑選了最好的馬具來裝配自己的寶馬。

回到家之後,張晨去餵養自己的寶馬,張雷卻一頭扎進了房間裡面去寫自己的計劃書去了。

今天考試的就是八股文和試貼詩。所謂八股文,也稱“時文”“制藝”“制義”“八比文”“四書文”,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開始先揭示題旨,爲“破題”。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後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後爲“入手”,爲起講後的入手之處。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段落,而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稱八股文。

而試貼詩,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爲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鄉、會試用五言八韻,童試用五言六韻。限用官韻,用的全是仄起格。除首聯和末聯不用對偶外,其餘各聯均要求“銖兩系稱”的對偶。在用韻方面,要嚴格遵守“八戒”,即出韻、倒韻、重韻、湊韻、僻韻、啞韻、同義韻和異義韻均不能用。

也幸好張雷不知道張晨是考試什麼東西,若是讓他知道了,非得大發一通大逆不道的貶斥言論不可。

接下來之後,張晨還需要再考經論、律賦兩場,童生試纔算是真正結束。所謂經論,指的是從儒家經典中抽取一句或者一段名言,然後考生根據朱熹所著《四書集註》發散思維,進行自己的闡述,實際上也就是默寫。而“律”是格律,指作賦必須遵守的對仗、聲韻的限制。除須遵守對仗聲律要求外,還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韻腳字,一般爲四言兩句八字,即限八韻。

實際上第一天的考試和第二天的考試形式上好像都差不多,只不過側重不同而已。

第二天早上,張雷和張晨兩個又出發了,有了寶馬,兩人的速度快多了,也不着急大清早地去,一切都算是有條不紊。

等張晨進了考場,張雷便向徐光啓的宅院而去,因爲昨天已經見過面的緣故,所以今天守門的那兩個人並沒有爲難他。

“嘿嘿,你來了啊,真早。”張雷剛剛走近院子裡,卻剛好遇見徐敏在空地上練劍,看到他來了,徐敏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笑吟吟地道。

徐敏面容白淨,配上那充滿活力的笑容,自有一種特別的魅力,與小蓮的嫵媚截然不同,她卻更像是鄰家小妹的感覺。

“是啊,來了,徐姑娘竟然還能舞得如此好劍術,恐怕公孫大娘也要遜色幾分了。”張雷讚歎道。

“嘿嘿,你真會拍馬屁,好了好了,去找我叔叔吧,他現在就在書房呢。跟你說哦,自從昨天你和他談論之後,他經常有提起你呢,看得出來對你十分欣賞,你可要好好加油哦。”

張雷作了一個揖,然後便向徐光啓書房而去。

“是張雷來了吧?進來吧,老夫已經等候多時了。”張雷剛剛準備敲門,徐光啓卻搶先說道。

張雷頓時有一股受寵若驚的感覺,他輕輕地推開門,看到徐光啓依舊如昨天那般坐着,便將自己手中厚厚的企劃書遞了上去。

“這是我做的計劃,還請徐大人過目。”張雷說道。

徐光啓點點頭,打開來,見上面一條一條地如同陳條一般,便道:“那你坐着等等,老夫看看。”

上面寫的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張雷雖然很想立馬就擴大規模,但是他知道那不可能,經濟和政治一樣,盲目擴張勢力的後果就是成爲當權者和既得利益者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後臺不夠硬,被搞死那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第一條,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授權,准許張氏科技作爲政府支持下的高新科技生產和輸出機構。而作爲代價,張雷也承諾第一年爲朝廷增加賦稅一萬兩,之後每一年都可增加一萬兩。

這是及其冒險的舉動,如果沒有達到目標,那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的話,那可是欺君之罪。

“一萬兩,口氣還真不小。”徐光啓輕輕敲了敲桌子,說道。

張雷欠了欠身子,說道:“徐大人,其實我也知道我一萬兩很多,我考慮過很長的時間,最後還是決定拼搏一把。不管是任何事情,要想得到一些什麼,那必須要付出一些什麼作爲代價,有的或許是平等交易,而大多數卻是失衡的,但是這又不可避免。”

“說的對,要想得到,總要付出,現在有太多的人,都想着得到,但是世界上哪裡會有那樣的好事呢?一萬兩,我記着了,你可要努力。”

說了幾句,徐光啓便繼續往下看去。

過了一會兒,他擡起頭來說道:“你好大的膽子啊。”

“不知道徐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張雷一下子站了起來。

徐光啓說道:“居然想要印刷書刊。”

“這有什麼不對嗎?徐大人您的著作,難道就不想讓天下人看看?他們都認爲這是奇技淫巧,但是你我都清楚,只有這些奇技淫巧,才能夠讓百姓們脫離愚昧,讓這個國家富強起來。”張雷有些激動。

在他看來,最嚴酷的刑法和最愚昧的統治便是禁錮人們的思想和限制言論的自由,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所有的民的心性,都是遵循着政的反應的。而現如今的朝廷,卻是本末倒置了。

徐光啓淡定地說道:“你說的沒錯,老夫也支持你的想法,但是你知道爲什麼老夫到現在也還沒有動作嗎?說實在話,老夫寫那些東西出來是幹什麼的?還不是想讓人有多瞭解?你能夠提這個說明我們兩個都想到一起去了。但是我卻不會贊同你做這事情的。”

“爲什麼?”張雷疑惑地問道:“爲什麼你知道這樣做是的對的,又還不要我做呢?”

徐光啓依舊平靜地說:“很簡單,因爲你現在就只不過是徐家營的一個村民,再說好聽點也就是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而控制思想引導潮流卻始終是朝廷管理天下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想想看,你一個平民,去和朝廷唱反調,那會有什麼後果?無異於雞蛋碰石頭罷了。所以我奉勸你這個事情還是不要去搞的好。”

張雷也知道,徐光啓說的這是事實,是爲自己好,於是也不爭辯了,無奈地答道:“那好吧。”

看完了張雷所上的陳條,徐光啓總體上來說是比較滿意的,他說道:“你所述的這些,老夫也覺得有些地方可行,但是你還是太年輕人,有些地方不免太偏激。。”他從懷裡拿出一塊令牌來,說道:“這是皇上賜予老夫的,現在就交給你吧。待會兒我再修書一封,日後你行事也能方便些。老夫能幫你的也只有這麼多了,希望你不要辜負了老夫對你的期望。”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89章 無處安放的臘八粥第323章 大潰逃第353章 又見多爾袞第110章 以工代賑第260章 本島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351章 戰場的真相第118章 合併村莊第239章 反攻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三百七十章 第161章 海南第52章 走私品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190章 新鳳陽第253章 你給翻譯翻譯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94章 炸了第250章 張澤天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235章 侵略學說第338章 與李自成談判第22章 毛遂自薦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97章 誰的錢最好賺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22章 毛遂自薦第234章 皮島淪陷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53章 博弈第167章 詐降第160章 硬闖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181章 佈防第86章 礦脈第287章 來自海上的圍堵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125章 進京第59章 同道中人第31章 沒有專利保護的年代第54章 蘇彤第169章 突圍戰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4章 你有病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161章 海南第299章 最好的處理方案第59章 同道中人第223章 活靶子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70章 援漢中第71章 張家第一衛隊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112章 硝煙亂(3)第266章 一臂之力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256章 聖女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354章 駕崩第171章 膝蓋中箭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361章 追殺第304章 荷蘭人的進攻第230章 心生歹念第331章 逆襲襄陽第三百八十章 第37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第307章 西班牙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377章 黃河決口第75章 老夫子第137章 駙馬爺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349章 東進朝鮮第376章 崇禎服軟了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306章 皆爲利來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132章 張家島第241章 李自成的反擊第306章 皆爲利來第158章 廣州灣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323章 大潰逃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385章 集 體婚事(5)
第89章 無處安放的臘八粥第323章 大潰逃第353章 又見多爾袞第110章 以工代賑第260章 本島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351章 戰場的真相第118章 合併村莊第239章 反攻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三百七十章 第161章 海南第52章 走私品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190章 新鳳陽第253章 你給翻譯翻譯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94章 炸了第250章 張澤天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235章 侵略學說第338章 與李自成談判第22章 毛遂自薦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97章 誰的錢最好賺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22章 毛遂自薦第234章 皮島淪陷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53章 博弈第167章 詐降第160章 硬闖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181章 佈防第86章 礦脈第287章 來自海上的圍堵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125章 進京第59章 同道中人第31章 沒有專利保護的年代第54章 蘇彤第169章 突圍戰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142章 報紙的作用第4章 你有病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161章 海南第299章 最好的處理方案第59章 同道中人第223章 活靶子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170章 援漢中第71章 張家第一衛隊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112章 硝煙亂(3)第266章 一臂之力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256章 聖女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354章 駕崩第171章 膝蓋中箭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361章 追殺第304章 荷蘭人的進攻第230章 心生歹念第331章 逆襲襄陽第三百八十章 第37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第307章 西班牙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203章 出征蝦夷島第377章 黃河決口第75章 老夫子第137章 駙馬爺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349章 東進朝鮮第376章 崇禎服軟了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306章 皆爲利來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132章 張家島第241章 李自成的反擊第306章 皆爲利來第158章 廣州灣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323章 大潰逃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385章 集 體婚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