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最後的準備2

陳東風和楊輝剛考完最後一門航空發動機原理,還沒來得及相互之間對對答案,葛森就出現了。

“陳東風、楊輝考得怎麼樣?別聊了,喊上楊韋和唐昌宏我們去光機所看看吧。”

“夜視儀定型了?”陳東風問。

“室內實驗多次,在實驗室室內已經沒有問題了,今晚就要進行室外測試,我們現在去還能看到他們最後的室內測試。”葛森看了兩人一眼後興奮的說。

等葛森帶着陳東風他們四個到了光機所已經快下午5點了,正好趕上褚君浩、李宏進行最後一次室內測試。

實驗室是光機所的一間倉庫,暫時借給夜視項目組使用,窗戶內外都用厚厚的黑布遮擋住了,連門縫都被遮住了。紅外夜視儀和微光夜視儀被固定在防震臺上,安置在倉庫的一角。模擬夜光的光源選擇的是新型單色發光二極管(LED),通過調節二極管兩端的電壓來控制通過二極管的電流,使得LED發出不同亮度的光,當然倉庫不同的地方光照強度肯定不同,項目組在距離光源不同的地方設置有光照度傳感器來檢測。

李宏看到陳東風他們來了,很親切的和他們打了個招呼,然後就招呼他們看三個顯示器。其中第一個顯示器是紅外夜視儀拍的,第二個是微光夜視儀拍的,第三個是兩個夜視儀拍攝的圖片疊加合成的。

“李組長,現在在做什麼?”陳東風不明所以,自從開完第一次的碰頭會後,他就再也沒來過。

“我們在測試在不同數值的勒克斯(照度單位)下紅外夜視儀和微光夜視儀的探測能力,然後根據這個調整光路設計,已達到最大限度的還原夜視儀拍攝的圖像。當然你們的圖像處理能力很強,經過楊光的二次處理基本上可以提升15%-20%的圖像質量(分辨率)。”李宏爲陳東風他們進行詳細的解釋。

實驗的進度還算比較快的,1個多小時就把光照度按照0.0001(陰天星光地面亮度)、0.001(晴天有星光地面亮度)、0.01(弦月地面亮度)、0.1(晴天滿月地面亮度)、1(深度晨昏朦影地面亮度)、10(晨昏朦影地面亮度)下的圖像拍攝和處理。至於陰天(100-1000)和晴天(10000)就沒有測試了,不在夜視儀工作範圍內。

李宏和褚君浩宣佈了室內測試符合預期,下一步要進行室外測試。室外測試是夜視設備上飛龍前的最後一次測試,按照李宏的解釋,測試內容包括最大探測距離的試驗、鏡頭變焦能力以及實際條件下夜視儀的圖像拍攝能力。

“李組長,森哥你們太壞了,免費提供給我們四個吃了一頓飯就讓我們幹一晚上的苦力活啊!”陳東風四人開玩笑的抱怨道。

李宏作爲始作俑者,絲毫沒有羞愧,反而哈哈一笑:“我們認爲以及足夠了,就是不提供晚飯,你們也會來,所以你們還是賺大了的!”

原來夜視儀的室外試驗,所需要攜帶的東西太多了,首先實驗室要有留2-3人監視顯示器和處理圖像,而現場呢至少要8-10人,一部分人揹着4個電池組、一部分人擡着防震臺以及上面的夜視儀、一部分人攜帶光照測量設備、一部分人輪換。按照計劃,他們要從8點一直測試到12點,轉戰不同光照度的地方進行測試。

測試完成後,陳東風他們也累的餓了,陳東風坐在地上不想動:“李組長、森哥這頓免費的晚餐我們可是還給你們了?你們不再補償下?”

今晚的測試很順利,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再測試兩天就可以上飛龍進行夜間飛行了,所以李宏心情很好,“忘不了你們,早就讓食堂的師傅準備好饅頭、鹹菜了,不過就是不知道還熱不熱。”

累了一晚上,誰還顧得上饅頭是熱的還是冷的,冷的就就着開水吃,總好過餓肚子。爲了測試夜視儀,陳東風他們決定把赴滇日期推遲4天,在6月19日帶上這臺原型機、首批交付的飛龍以及足夠的配件一起坐火車前往滇省。

連續兩天的室外測試,基本上符合室內測試和理論上的預期,微光夜視儀的最大測試距離達到800m,紅外夜視儀達到1000米。紅外夜視儀在可以在光照度在0.001勒克斯以下,圖像分辨率好於微光夜視儀,而微光夜視儀在光照度大於0.01的時候,圖像質量更好。兩種夜視儀拍攝的圖片進行疊加處理後基本上可以在800米的範圍內分辨出地面的0.2*0.2米的物體。如果飛行高度降低到200米以下,那麼圖片的分辨率會進一步提高,不過由於飛龍飛行噪音和夜視儀的紅外燈,容易被發現。

夜視版本的飛龍-2與日間版本的飛龍-1最大的不同就是,飛龍-2沒有攜帶武器,只作爲偵察機使用。由於2臺夜視儀都是電老虎,如果僅僅使用LT-2的發電量的話,不僅會影響LT-2的效率而且功率也不夠。

經過商議後,在陳東風等人的建議和黃院長的同意下直接上一臺500w左右的小型柴油發電機到,攜帶6L的柴油可以使用5-6個小時左右,足夠配合飛龍完成飛龍拍攝任務。

6月18日,陳東風他們離校去滇的倒數第二天。

經過白天的改裝和檢測後,陳東風他們靜等晚上的第一次夜間試飛。老實說,陳東風他們也擔心就進行一次夜間試飛就立即打包去滇省,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不過是在是軍令如山,19號是軍方要求的最後日期,因爲軍方採購的DJS-140中型計算機在22號就要到滇省了。所以陳東風他們只得帶着這架夜視飛龍到了滇省再進行試飛工作,好在298廠就在滇省,如果有問題可以就近找他們救場,而湯教授的高徒,本次夜視項目組的絕對工程由於時間關係就暫時先回滬市了。

在季校長、黃院長的組織下,邀請夜視項目組和飛龍項目組成員在食堂的2樓吃了一個散夥飯,不過由於8點以後就要開始第一次夜間試飛,大家吃得倒是很快,不到7點就吃完了,也沒有閒談,立即開始進行夜間飛龍的最後準備工作。

在季校長和黃院長的坐鎮下,各個小組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試飛的各項試驗,倒也是順利完成夜間試飛任務,沒有出什麼大的紕漏,令所有參與試飛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十章 考試周中 計劃暑假第三十二章 到達金陵 遊城半日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十九章 航發子系統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一零六章 組裝調試第七十五章 黑白鷹眼第二十四章 開始試製 齊頭並進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三十四章 賽前準備 驚豔亮相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四十章 列車臥談 籌劃生產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六章 組團複習 團隊初成第四十七章 模型設計 基本完成第九章 院長有請 侃侃而談第八十八章 開始試射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九十八章 夜視設備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五十五章 商業天賦 合作深化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一四七章 有償服務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七十章 LT-3測試第二十二章 假期結束 成果斐然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九十七章 驪山軍演3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五十七章 初步設想 四大件第九章 院長有請 侃侃而談第一一七章 特殊採購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統 進退維谷第二十二章 假期結束 成果斐然第三十八章 夜訪嬸嬸 合作外貿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八十四章 與軍方會議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一二五章 戰後第四十四章 求助院長 二議‘飛龍’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六十六章 制導方案 葛森入夥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一六章 功能測試第二十四章 開始試製 齊頭並進第六十二章 黃院長 威震光機所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四十二章 新的計劃 ‘飛龍’在天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一二四章 結束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五十七章 初步設想 四大件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三十九章 合作達成 返回學校第八十二章 考察飛龍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七十三章 微波信號第一五零章 青眼有加第一三六章 新型電機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一三七章 設計第一五七章 幾何約束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八十三章 機房觀摩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第九十一章 209的軍演準備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
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十章 考試周中 計劃暑假第三十二章 到達金陵 遊城半日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十九章 航發子系統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一零六章 組裝調試第七十五章 黑白鷹眼第二十四章 開始試製 齊頭並進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三十四章 賽前準備 驚豔亮相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四十章 列車臥談 籌劃生產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六章 組團複習 團隊初成第四十七章 模型設計 基本完成第九章 院長有請 侃侃而談第八十八章 開始試射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九十八章 夜視設備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五十五章 商業天賦 合作深化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一四七章 有償服務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七十章 LT-3測試第二十二章 假期結束 成果斐然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九十七章 驪山軍演3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五十七章 初步設想 四大件第九章 院長有請 侃侃而談第一一七章 特殊採購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統 進退維谷第二十二章 假期結束 成果斐然第三十八章 夜訪嬸嬸 合作外貿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八十四章 與軍方會議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一二五章 戰後第四十四章 求助院長 二議‘飛龍’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六十六章 制導方案 葛森入夥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一六章 功能測試第二十四章 開始試製 齊頭並進第六十二章 黃院長 威震光機所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四十二章 新的計劃 ‘飛龍’在天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一二四章 結束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五十七章 初步設想 四大件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三十九章 合作達成 返回學校第八十二章 考察飛龍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九十五章 驪山軍演1第一五四章 方向第七十三章 微波信號第一五零章 青眼有加第一三六章 新型電機第五十三章 比例切割 算法初成第一三七章 設計第一五七章 幾何約束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八十三章 機房觀摩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第九十一章 209的軍演準備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