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秘密排放點

明江是城市內河,普遍寬度在50至150米之間,最寬處爲250米,平均水深5米,但現在測量後,水深還不到3米。

寧江河口呈喇叭形,潮汐現象明顯。平均江寬408米,平均水深5.72米,經仔細測量後,水深也只有3米左右。

這些情況說明這二條江,一邊在清淤,一邊在傾倒泥土,而且清淤的速度還趕不上傾倒的速度,以致於這二條河流淤泥堆積非常嚴重。

明江自源頭至匯合點,全長88公里,流域面積1900平方公里。寧江全長28公里,流域面積380平方公里。

如果沒有嚴重傾倒泥土的行爲,這二條河流在汛期也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泄洪區。

爲了防範於未然,當然要查清哪些人在什麼時候偷偷地往江河裡傾倒泥土?

十幾天清查下來,沒有發現任何跡象。

陳峰聽說在清查此事,開始也是很好奇,什麼人這麼大膽地向江河進行傾倒泥土?但後來調查沒有下文了,一時也無解。

在空餘的時間,陳峰與陳曉軍聊起此事。

陳曉軍敏銳地感覺到,這應該是城管部門的領導與工作人員與一些社會人員互相勾結在一起的行爲。

往江河裡面進行傾倒廢泥,不可能發生在岸邊,而是需要通過船隻開到江河裡面,在旁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傾倒。那麼這泥土又是從哪裡裝進船裡的?

如果在熱鬧的地方,這樣的行爲肯定也要被懷疑。那隻能在江河偏僻的碼頭進行這樣的行爲。

在一個雙休日,陳峰與陳曉軍二人相約去寧江邊上看看。

明江是貫穿城市的內河,一路上都很繁華熱鬧,沒有人敢長期把大量的泥土倒入江中。而且在城市裡面,如果一直有載重量很大的貨車開入,肯定會引起市民們的警覺。

而寧江離開江口市的主城區後,直到入海口,中間有很長一段江面,並沒有什麼人煙。

陳峰與陳曉軍主要想去摸清這段江面的情況。陳曉軍的開車技術比陳峰要熟練的多,當然就由他來開車。

二人裝作開車去郊外遊玩的樣子,慢慢地沿着寧江邊開去。

陳曉軍把車開出江口城區一段路後,人煙逐漸稀少,後來就完全是荒蕪的地方,路面也完全是土路。

正慢慢地開着車,陳峰與陳曉軍望着寧江來往的船隻,找尋可疑的地方。忽然從後面響起刺耳的喇叭聲,陳峰扭頭一看,原來後面跟着一輛運輸大卡車。

由於陳曉軍爲了仔細查看,汽車開的很緩慢,大卡車可能跟的不耐煩了,開始鳴喇叭進行催促。

對於這種大卡車,能避開當然要避開,否則就是自己找不自在。

陳曉軍把汽車向路邊靠攏,打算讓這輛大卡車先過去。

大卡車呼嘯着開過去,帶起了一片巨大的風塵。

車輛經過時,讓陳峰感覺到地面傳過來沉重的聲響,想到這輛卡車的載重肯定不輕。

大卡車雖然蓋着篷布,但風吹過時,露出來的一角,還是讓陳峰看見了,車上裝的是建築渣土。

陳峰馬上對陳曉軍說道:“慢慢地跟上這輛大卡車,看看開到哪裡去?我猜想這輛車上的渣土,就是要倒入寧江。”

大卡車由於載重的關係,開的並不是很快,陳曉軍完全可以不緊不慢地跟着。

開了約20分鐘後,這輛大卡車轉入了寧江邊的一個院子中。

陳峰和陳曉軍爲了不引起懷疑,只能再把車子往前開。

開過二百米後,停下車,二人裝作要進行方便的樣子,朝那邊的院子望去。

河岸往江邊呈傾斜式地勢,站在附近,可以看見整個院子裡面的情況。

陳峰看到院子內除了一排小平房外,只有一個巨大頂棚式的建築。剛纔轉入的這輛大卡車也開進了這個建築中。

過了沒有多久,這輛大卡車從這個建築物裡面開出來,可能是卸掉了這些渣土,開出來轉到回去的路面時,速度明顯比剛纔來的時候快多了。

而在這個建築物另一邊,還有一條傳送帶聯結着停在江邊的一艘船上。那麼這艘船應該是裝上這些渣土,開入江中,慢慢地進行傾倒。

當陳曉軍開始對這些場面進行拍照時,突然從院子裡面出來一些人,朝着陳峰這邊跑過來。

按照陳曉軍的身手,對付這幾個人肯定沒有問題,但陳峰不想把事情鬧大。如果發生鬥毆事情,院子那邊肯定會報警,而警察一過問,就會讓這院子裡的人知道了陳曉軍、陳峰的身份,這無疑是打草驚蛇。

現在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明確,只需要在一個出其不意的時候,一舉抓獲現行的證據即可。

爲此陳峰不想在今天惹事,就馬上讓陳曉軍上車,開車走人。

陳曉軍反映的速度比陳峰還快,等到陳峰坐上車時,他迅速發動好汽車並調好車頭,絕塵而去。

看到陳曉軍開着汽車朝自己這邊飛速開來,這些人自覺地進行了躲避,肉身與鋼鐵去相撞,那完全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沒有人願意這樣玩。

陳曉軍是從特種部隊出來的,他猜測今天的事情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爲了不輕易地暴露身份,自己就與陳峰簡單地化了妝。如果不是面對面的查看,根本就辨別不出來。

同時對汽車的車牌進行了巧妙的遮擋,目的就是不讓別人發現這是陳峰的汽車,也不會讓人感覺是故意遮擋車牌。

等到上班後,陳峰與陳曉軍拿着拍到的照片,向趙市長進行了彙報。

趙市長看到這幾張照片,也馬上明白了是哪些單位,通過什麼方式來傾倒渣土。

他非常氣憤,這些單位爲了獲得利潤,竟然如此喪心病狂。

城管部門是從事內河管理和城市建築渣土的管理,竟然與這些單位勾結在一起。

他也明白,現在已經打草驚蛇,如果馬上採取行動,肯定很難拿到足夠的證據。

他找來江口市公安局負責特警工作的副局長,經過密談後,佈置了相關的抓捕行動。

第58章打探消息第5章內部調劑第125章問責處理第268章課題研究第65章門口被攔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83章打一架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55章強硬表態第6章離開學校第293章拒絕貴重的禮物第114章難堪的過去第204章放出風聲第299章污染的河流第95章江口廣場第51章陪練第286章縣委書記的煩惱第90章舉報材料第224章參加高中同學會第115章反間計第44章認識孟瑤第257章最致命的誘惑第125章問責處理第32章生意紅火第234章住房建設試點第74章區委書記到來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86章見義勇爲第118章一道非常特別的菜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20章專項視察第250章伸手便出事第217章房產集團破產第229章深入山區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306章議題擱置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55章富家子弟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128章請客風波第55章富家子弟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66章回憶過去第277章明確校長助理崗位第48章修正評分第1章公務員考試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50章市長的女兒第148章開發茶場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31章解決問題新思路第268章課題研究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305章輕視第299章污染的河流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76章暗示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68章身份顯露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66章區長秘書第54章路遇衝突第 119章臺風來臨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106章神秘會所第156章抓捕歸案第56章聯誼活動第10章佈置新任務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8章官二代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12章分工合作第79章市長找談話第118章一道非常特別的菜第254章領導批示第8章官二代第89章暗中偷拍第221章營造創業環境第148章開發茶場第208章報復行動第227章虛空的第三把手第132章崗位變動第182章海鮮大排檔第90章舉報材料第250章伸手便出事第14章徵文評比第127章調動工作第44章認識孟瑤第203章共進午餐第178章女朋友的求助第135章佈置新房子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5章內部調劑第95章江口廣場
第58章打探消息第5章內部調劑第125章問責處理第268章課題研究第65章門口被攔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81章成功設坑第183章打一架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55章強硬表態第6章離開學校第293章拒絕貴重的禮物第114章難堪的過去第204章放出風聲第299章污染的河流第95章江口廣場第51章陪練第286章縣委書記的煩惱第90章舉報材料第224章參加高中同學會第115章反間計第44章認識孟瑤第257章最致命的誘惑第125章問責處理第32章生意紅火第234章住房建設試點第74章區委書記到來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86章見義勇爲第118章一道非常特別的菜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20章專項視察第250章伸手便出事第217章房產集團破產第229章深入山區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306章議題擱置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55章富家子弟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128章請客風波第55章富家子弟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66章回憶過去第277章明確校長助理崗位第48章修正評分第1章公務員考試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50章市長的女兒第148章開發茶場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31章解決問題新思路第268章課題研究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305章輕視第299章污染的河流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76章暗示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68章身份顯露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66章區長秘書第54章路遇衝突第 119章臺風來臨第195章強硬的背景第106章神秘會所第156章抓捕歸案第56章聯誼活動第10章佈置新任務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8章官二代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12章分工合作第79章市長找談話第118章一道非常特別的菜第254章領導批示第8章官二代第89章暗中偷拍第221章營造創業環境第148章開發茶場第208章報復行動第227章虛空的第三把手第132章崗位變動第182章海鮮大排檔第90章舉報材料第250章伸手便出事第14章徵文評比第127章調動工作第44章認識孟瑤第203章共進午餐第178章女朋友的求助第135章佈置新房子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5章內部調劑第95章江口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