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領導批示

陳峰點點頭,打開文件夾裡面的電傳文件認真看起來。

江東省委李子凡書記寫了一大段批示:“高橋縣發生如此重大傷亡事故,影響非常惡劣。江口市委和高橋縣委必須查清事故原因,向社會進行公佈。給受害者、給廣大人民羣衆一個負責任的交待。”

“事故無論牽涉到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清查出來的腐敗人員,要進行嚴肅處理,絕不手軟。我的意見是由徐羣同志任組長,立即帶領省委省政府聯合調查組,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省長周奇波的批示相對簡單:“同意李書記的意見。省政府這邊的人員,請朱永誠同志進行具體負責,配合徐羣同志清查事故真相。”

省委書記既然已經進行了詳細的批示和給出了意見,省長一般只有同意和配合的份,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再寫上一大段話,以免造成喧賓奪主的感覺。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徐羣的批示更簡潔:“完全同意李子凡同志、周奇波同志的指示。”

排在最後的朱永誠副省長的批示寥寥幾個字:“同意、照辦。”

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二把手都作出了批示,其它領導都只有同意照辦的份。

江口市趙軍海書記的批示文件上的話語與省委省政府領導差不多。

陳峰的眼睛裡佈滿了血絲,雖然他剛纔在休息室躺了幾個小時,但事故現場高架快速道坍塌的慘烈狀況,深深地印在他的頭腦中,心裡更是激憤難平,久久不能入眠。

本來建設高架快速道是方便廣大市民進出,但現在卻成了高橋縣揮之不去的惡夢。這麼多人的傷亡,害了多少家庭的幸福和完整。

今天上午,原縣委書記、現在的縣人大主任兼黨組書記吳寧的跳樓自殺,讓許多人自然而然地把他的死看成了是對於這次事故的畏罪自殺。否則好端端的人,爲什麼要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

真是應了那句話,凡是豆腐渣工程,背後必有貪官和黑心商人。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徐羣、副省長朱永誠,帶着省委、省政府聯合調查組,先趕到江口市,在省委常委、江口市委書記趙軍海的陪同下,隨同江口市委、市政府的聯合調查組,一起來到高橋縣。

事態緊急,這些人顧不得休息,在陳峰、葉輝、凌彬的陪同下,先去了事故現場。

由於調查取證和清理現場的需要,以塌陷處爲中心,方圓五百米內,全部拉有警戒線,同時每隔五六米遠,站着一位警察或協警,認真地關注着屬於自已看管範圍內的任何動靜。

出了這麼大的事故,當然會有一些愛看熱鬧的市民前來現場仔細觀看,總想看出個究竟來。

警察們根本沒有辦法阻止站在警戒線外的市民觀看,但如果一旦有人拿出手機或相機想進行拍照,就會立刻被現場在執勤的警察沒收,等到刪除了裡面的照片後,纔會歸來。

有人還想偷偷地穿過警戒線,更清楚地觀看塌陷的高架快速道和象堆積木一樣的車輛,更會被警察嚴厲喝止,主要防止有人把這些照片傳到網上,引發全民議論和譴責。

對於事故現場進行拍照上網,對於事故原因、責任的追蹤與監督,本來是好事,不過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會進行煽風點火、亂說各種小道消息,會造成政府工作非常的被動。

陳峰領教過網絡輿論的厲害和帶來的消極作用,所以一方面要求警察封鎖事故現場,另一方面及時通過官方途徑向社會公佈救援進程、傷亡數字、事故原因以及相關責任。

其實官方對於這樣重大事故,採用不遮不掩的公佈方式,反倒讓市民與網友不會亂猜疑、亂傳各種小道消息。

現在各種自媒體發達,根本就堵不住。

省市聯合調查組來到事故現場,江口市電視臺、高橋縣電視臺和《江口日報》肯定要進行報道。

不過由於是面對嚴重的傷亡事故,電視臺記者過多地把鏡頭推向了事故現場,間隔掃描一下各位省、市、縣級領導在事故現場的畫面。

至於要進行省、市、縣主要領導的面部特寫時,都會由記者事先進行提醒,這樣領導們的面部表情就都會表現出難過、甚至是痛心疾首的樣子。

畢竟這些畫面要進行公開播出,如果讓市民們看到一些領導表情輕鬆地在進行現場檢查,肯定要被羣衆們罵死。電視臺記者們應該是非常熟悉這樣的情況處理,現在運用起來駕輕就熟。

大家以省紀委書記和江口市委書記爲領頭,一起跟隨着進入事故核心地段。在維持現場秩序的工作組同志,給每位領導準備了一頂安全帽。

其實現在已經不會有任何的東西掉下來,戴上安全帽只是爲了防範意外,畢竟領導的安全高於一切。

徐羣、趙軍海包括陳峰等人根本看不出塌陷的原因,這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事故現狀的調查取證。

此時,趙軍海書記問凌彬:“凌縣長,你是高橋縣事故處理小組的組長,依你看,這個現場清理需要多少時間?”

在昨天晚上,趙軍海書記打電話過來時,陳峰已經向他彙報了由常務副縣長擔任事故處理小組組長的情況。

趙軍海對於陳峰剛上任縣委書記,沒有擔任組長表示理解,但對於縣長葉輝沒有主動要求擔任組長就有了想法。作爲縣政府一把手,在關鍵時候往後退,象什麼話?

凌彬聽到江口市委書記親自詢問自已,連忙回答道:“趙書記,我們早上專門開會研究過了,最少需要十天。如果有更多的大型挖掘機械,可以縮短到五天。”

趙軍海點點頭,轉向陳峰說道:“陳峰,你與何江成聯繫一下,讓城投公司多派一些大型機械過來。”

陳峰剛纔聽了凌彬的話,就想到了向江口市城投公司何總商借大型挖掘機械,畢竟事故現場越早清理越好。

凌彬回答完趙軍海書記的問話,專門看了一眼陳峰。

第71章廣而告之第274章績效獎金的問題第284章何江成的別墅第305章輕視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107章聲東擊西第49章購買房產第225章關係親近的同學第173章恢復正常第258章更換秘書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13章鴻門宴會第76章解決衝突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1章公務員考試第214章被人舉報第7章認識宿友第282章城市東擴的消息第178章女朋友的求助第231章非法買賣第65章門口被攔第268章課題研究第142章獨自上任第51章陪練第148章開發茶場第279章一路晉升第15章認了一個姐姐第205章酒店談判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92章城投公司第2章新單位報到第214章被人舉報第268章課題研究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42章獨自上任第253章跳樓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71章風流往事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37章白露的心思第281章現場表態第154章設局下套第206章腦洞大開的賠償標準第211章低調結婚第73章衝突加劇第89章暗中偷拍第187章組織部長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186章見義勇爲第238章情感糾結第248章慘烈現場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155章實施監控第260章調動工作第244章擔任縣委書記第26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0章違章建築第171章風流往事第295章陳峰的警覺第285章何總的小心思第152章同事的陷害第129章找圓面子第271章離開的機會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154章設局下套第197章潑酒受辱第257章最致命的誘惑第50章市長的女兒第212章提供建議第135章佈置新房子第57章市長秘書空缺第121章緊急救援第120章特大水災第292章組織部長的示好第160章市長指示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111章施工出事第51章陪練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59章辦公室主任的心眼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25章圓滿解決第278章解決裝備資金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305章輕視第215章找出偷拍者第276章暗示第97章收禮的學問第180章做託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16章深夜行動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47章緊急出發
第71章廣而告之第274章績效獎金的問題第284章何江成的別墅第305章輕視第3章熟悉新領導第107章聲東擊西第49章購買房產第225章關係親近的同學第173章恢復正常第258章更換秘書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13章鴻門宴會第76章解決衝突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1章公務員考試第214章被人舉報第7章認識宿友第282章城市東擴的消息第178章女朋友的求助第231章非法買賣第65章門口被攔第268章課題研究第142章獨自上任第51章陪練第148章開發茶場第279章一路晉升第15章認了一個姐姐第205章酒店談判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92章城投公司第2章新單位報到第214章被人舉報第268章課題研究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42章獨自上任第253章跳樓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71章風流往事第144章私人請客第237章白露的心思第281章現場表態第154章設局下套第206章腦洞大開的賠償標準第211章低調結婚第73章衝突加劇第89章暗中偷拍第187章組織部長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186章見義勇爲第238章情感糾結第248章慘烈現場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155章實施監控第260章調動工作第244章擔任縣委書記第26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0章違章建築第171章風流往事第295章陳峰的警覺第285章何總的小心思第152章同事的陷害第129章找圓面子第271章離開的機會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154章設局下套第197章潑酒受辱第257章最致命的誘惑第50章市長的女兒第212章提供建議第135章佈置新房子第57章市長秘書空缺第121章緊急救援第120章特大水災第292章組織部長的示好第160章市長指示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111章施工出事第51章陪練第201章再次復出第259章辦公室主任的心眼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25章圓滿解決第278章解決裝備資金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305章輕視第215章找出偷拍者第276章暗示第97章收禮的學問第180章做託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16章深夜行動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47章緊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