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

鄧蒙的話說完,衆人面面相覷。..

本來,聽到匈奴要派使節過來,這太常諸官先是意外,跟着就很是疑惑。

意外是因爲兩邊纔剛剛打過,朝廷的兵馬還經歷了一場大敗,若不是……

他們下意識的朝陳止眼,心裡想着的是同樣的念頭。

若不是陳止斬殺了那個匈奴小王子,很是幸運的讓劉淵因故而死,那朝廷可以說是顏面無存了。

不錯,在陳止的同僚,乃至這朝廷的諸多官員眼中,陳止和朝廷都是幸運的,因爲他的一個意外舉動,令局面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否則的話,按照原本的軌跡,朝廷固然要承受難以忍受的恥辱,陳止也會因爲擅斬匈奴王子,而在派系鬥爭中成爲一個犧牲品。

實際上,關於北路軍大敗的消息,現在已經是瞞不住了,至少在朝廷中樞,已經不能說是秘密了,所以這個消息讓衆人意外。

隨後的疑惑,也是針對於使節的,畢竟這與四邊諸族的交涉,乃是大鴻臚的轄澤,和他們太常府的關係不大。

只是一聽說處獻俘太廟,幾人也明白過來,這事和祭祀有關,當然也就和他們有關了,但隨即又都搖了搖頭,心中的疑惑有增無減。

大軍潰敗,縱然有一二俘虜,也終歸是邊邊角角,可能還沒有被匈奴掠去和俘虜的官兵多,這種獻俘儀式,恐怕也只是打腫臉充胖子。

但稍微一想,也就能明白,朝廷做這種事也是迫不得已,因爲消息傳開,暫時又不打算再次動兵,當然就得用一些手段,堵住部分人的嘴。

“就怕最後弄巧成拙啊。”

幾人對視,都是搖搖頭,有着自己的

鄧蒙宣佈之後,就頓了頓,等衆人消化了消息之後,他才繼續道:“除此之外,這次除了匈奴之外,鮮卑各部,以及鮮卑別部吐谷渾也會派遣使臣過來,因此在禮儀上不能小視,朝廷的意思,是將此事着重處理,要昭告天下,成諸邦來朝之意,以安天下民心。”

“我等明白了。”太常丞孫江當先表態,體現出很高的覺悟。

其他人也紛紛跟進。

鄧蒙點點頭,又止,笑道:“另外,守一,正所謂能者多勞,大鴻臚特地跟我提及,說是鮮卑各部,如今都對你很是佩服,尤其是你的幾篇文章,更是被推崇備至,所以特地跟我商量了一下,讓你過去聯絡兩邊,爲兩方橋樑,溝通有無,你意向如何?”

此言一出,其他人頓時屏息靜氣,他們很清楚,這名義上是接待鮮卑人,但只要負責兩邊聯絡,協調太常和大鴻臚之間的工作,那就不能只侷限於鮮卑,最後必然還要涉及到匈奴人,而陳止和匈奴的關係……

從朝廷的現在的宣傳口徑上,就能二,說不定到了最後,匈奴就要將劉淵之死的憤怒,泄到陳止的身上。

這絕對不是個好差事。

但這又是陳止的第一份差事,不好推辭。

不過,不等陳止表態,鄧蒙先道:“大鴻臚親自拿出的提議,我不好直接回絕,但考慮到你和匈奴那邊還有些矛盾,這件事單讓你去處置,着實有些複雜,我打算讓嵇法從旁協助,你二人年齡相仿,當可和睦互助,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需要,不妨提出來。”

他的意思很明確,這件事涉及到政治上的妥協,他這個上官不好拒絕,當然了,若真想擋住,也是可以的,無非是傷點和氣,但就目前而言,陳止還不具有讓鄧蒙爲了他,和一位九卿傷和氣的價值。

而論交情,鄧蒙與大鴻臚趙珉同殿爲臣多年,和陳止不過是剛剛見面的上下臣屬,也不可能爲了陳止和趙珉擡槓。

不過,鄧蒙也來裡面的門道,盡到了一個上官的道義,願意提供幫助,而不是拖陳止後腿,其實做得也很得體了。

陳止亦明白這點,也不打算放掉這個幫助,他初來乍到,正是要多蒐集情報的時候,對於那位大鴻臚的提議,更一點不利,也不會託大。

但是,情勢不明,貿然提出要求,最後可能適得其反,當務之急還是先了解情況。

一念至此,陳止心有定計,就起身說道:“多謝上官厚愛,只是屬下初來乍到,連本職都還沒有搞清楚,實在不知聯絡兩邊的要點,更不敢貿然提議,不如先去太樂署一觀,知曉前後,再請上官相助。”

“如此也好,我今天讓你們過來,就是先通報此事,讓你們之間能交涉一二,協調起來,提早做準備,現在這事也說了,你們之間多談一談此事,守一你既然來了,等會就去太樂署,你身上的擔子很重啊,除了太樂令之事,那協律郎和清商令之責,你也得擔當起來,聖上對你期望甚高,且不可讓他失望。”

“屬下謹記。”陳止點了點頭,知道自己通過了第一輪的考驗。

實際上,今天的事是太常府的正事,但也是對陳止的一番考驗,否則不會提前通知他過來。

從陳止走進正堂,從最初否知道進退,而後介紹同僚,跟着又談及匈奴來使,每一步鄧蒙都在觀察陳止,言行舉止,爲人處世,更要突之事的時候,是怎麼表現的,是用於擔責,還是莽撞答應,又或者是退避畏懼等。

最後,陳止的諸多應對,都算恰到好處,讓鄧蒙頗爲滿意,這纔將太樂令的權柄,在口頭上給予了承諾——

正是最後那一句話,肯定了陳止的權力,除了太樂令應有的之外,連協律郎和清商令,都一併給予。

不要覺得這兩個置位的權柄,早就默認由太樂令兼領,能拿到就是理所當然的,真誠的情況下,若是太常不許,連太樂令本身的職責,都會被其他從官瓜分,否則也不可能空懸許久了。

現在,鄧蒙主動提及,旁人也就都明白了,這是認可了陳止,至少願意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

“行了,我若在此,你們說起話來也不方便,我就先走了,你們商談,等事後給我通報一聲,也就行了。”說罷,鄧蒙這位太常,就有如傳聞中一樣,充分揮了黃老無爲的精神,居然真的就當先離開了。

這餘下的衆人,倒也不意外,顯然早已習慣了這種情形,果真就剛纔的問題交談起來,彼此交換了意見。

陳止作爲一個新上任的太樂令,按着紙面上的權柄而言,在衆人中可以排名前幾,但他對自己的太樂署都還不熟悉,職屬不明,而且資歷尚欠,因此果斷的沉默傾聽,並不表意見,也不出頭,而是藉機觀察着自己未來的同僚,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將與他們共同度過。

幾人的商談,還是有一個核心人物的,這個人正是孫江,作爲太常丞,他本就負責着太常府內部幾個部署之間的聯繫和協調,此事也掌握着談話的節奏。

而其中最爲活躍的,要數太祝令王空,此人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通過隻言片語,陳止也聽出來,這人乃是太原王氏出身,爲名門之後,懷有大志,他明顯將這次匈奴來使朝廷獻俘一次撈政績的機會,因此提出了許多設想和意見。

不過,多數都有些激進,就是陳止對各部門的情況不瞭解,都能聽出來一些不切實際的地方,何況是其他人。

只是主持商談的孫江也不直接否決,而是讓其他人各抒己見,用肯定旁人提議的方法,無形中壓下王空的意見。

“這個孫江,也是個類似於鄧蒙的人物,行事穩妥,難怪能成爲太常丞,作爲鄧蒙的左右手,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

陳止觀察和總結着幾個人的特性,很快就注意到孫江的性子,同時也現了,雖然王空提出的意見最多,但真正被採納的很少,反而是太廟令劉國。

劉國此人,年齡與王空相仿,但卻顯得沉穩幹練,陳止亦聽出來,此人爲宗室出身,但祖上早已破敗,是靠着舉孝廉出仕,然後藉着宗室的身份,穩固了官場根基。

現在,他提出的幾個意見,經過幾人討論,很快就都被孫江肯定,大部分都被採納。

同時,陳止也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孫江在敲定之前,都會請示一下那位太常博士荀井,後者沒有意見,再和朱雙確認一下,纔會點頭。

“這荀井的威望和家世,在太常諸官中,應該爲,雖不多言,但不可忽視,還有就是朱雙了,此人似乎只在紀錄,但顯然也有地位,而明堂令嵇法,他也不多出聲,來是在學習和記憶。”

簡單的觀察之後,陳止也覺有趣,這太常諸官之間,其實就有一個自內而外的生態系統,維持着某種平衡。

“我如果想要做成事,就不能有掣肘,最好還能有助力,那最好的選擇,就是融入這套官場生態裡面,形成其中的一環,唔,我可以想一想,在他們之中,還缺少什麼樣的角色,然後給自己一個定位。”

這邊,陳止計劃着如何融入小集體,那邊衆人在經過最初的商談後,也有了大致計劃,然後孫江就朝陳止來。

“陳太樂,不知你對此事,有什麼不妨說說,我等同參。”

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
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