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

王衍卻聽得生厭,他如何不知道樂起的念頭,便擺了擺衣袖道:“也別說這些了,我還會被你這一席話矇蔽?將那蘇遼叫過來詢問即可。”

樂起訕訕一笑,不復多言,但他卻很清楚,自己的話可不是要矇蔽眼前的大家,而是要誘導大衆,況且王衍的提議,也正合他意。

趙遠自是還想說話,但江都王卻第一時間下令,讓蘇遼過來答話。

蘇遼剛剛與那人說了幾句,知道是陳止得了陳梓的消息,因此有所安排(詳見476章),派人過來送了這個布包,裡面裝着什麼也說給了他聽。

這一個包中,裝着三本書冊。

“沒想到主上也知道了佛評的事,還有了安排。”

正巧江都王讓人來喚他過去,蘇遼還未來得及想通,就被人給叫了過去,面對江都王,蘇遼倒是沒有多麼緊張,哪怕他知道面前坐着的這個人,如今掌了洛陽的大半權柄。

待蘇遼行禮之後,江都王就問:“本王且問你,趙遠說陳止只寫了兩本,就派人送來,那這總綱中的,豈非都是畫餅?本王是知道陳先生的本事的,不信他會出此下策,只是那總綱中海油佛論一卷,這天下說佛之人衆多,但其中佼佼者此刻有幾位在此,莫非陳先生覺得自己的佛學造詣,能比得過沉浸其中幾十年的法師?”

蘇遼只是搖頭道:“主上造詣如何,下士並不敢妄言。”

“下不肯言上,這是你尊禮的表現,”江都王眉頭一皺,卻還是點頭稱讚,“要比較倒也簡單,通典中不是有佛論麼?陳太守既然列出了綱目,必有手稿,哪怕沒有寫成書,但只要拿來手稿讓諸位一觀,自可明白,本王也不爲難你,待佛評之後……”

蘇遼聽出了話外之意,趕緊就道:“我家主上的佛論卷,已經寫出來了,就在這裡,無需勞煩郡王遣人。”

江都王忽然閉口,盯着蘇遼看了好一會,目光落到了他手中的布包之上。

蘇遼麻利的解開了布包,最上面的那本正是佛論卷,他不由暗道,這看似巧合的事,卻是情報與計算的結果,主上讓人送來三本,大概也是不能肯定,今日佛評,會演化成什麼情況吧,不過將這佛論放在最上面,大概是覺得這本更爲需要。

注意到周圍幾人的目光,蘇遼也來不及細想陳止爲何能這麼快又寫出三本,便將那佛論卷呈給了江都王。

“佛論在此!”

這位郡王接過那書,目光卻忍不住掃過布包中的其餘兩本,但隱約只看到了一個“子”字,就被蘇遼遮好了。

蘇遼的話,可不光是說給江都王聽的,同樣也是說給在場的其他人聽的,王衍等人也聽了個分明,頓時就圍了上來。

與此同時,五僧亦是神色微變,顧不上其他,湊近過來。

這一卷,可是佛論。

“還真有佛倫?”

樂起立於人羣之中,看着衆人從身旁走過,露出了迷茫之色。

在他的前面,明法僧同樣神色愕然,看着那一個個走過去的身影,半天沒有回過神來,但最後他搖了搖頭,卻笑了。

在五僧面前言佛,就算陳止真的能寫出佛學妙義,那也是無用的,因爲掌握着佛法解釋權柄的人,可近在眼前。

“這佛論和法論可不同,一來是異域所傳,二來堪稱博大,三來卻是精通之人不多,無從判斷啊,若是陳止的算計,怕是難免弄巧成拙了。”

走進之後,王衍等人卻露出了擔憂之色,他們也覺得佛論出現的時機,有些太過巧合了,那邊剛一提到,這邊就出現了,難免讓人覺得是早有預謀。

但無論衆人怎麼想,當下的重點,還是落到了那本佛論捲上。

有了法論卷打底,再看這一本的時候,他們的心思已經不是單純的品評,而是帶有了一絲期待,想要知道,陳止這位中土俊傑,會如何描述佛學。

唯獨那姜義,眉頭皺起,暗道莫非陳止也要爲這佛學張目?

他倒不是反對佛家,只是覺得不該藉着朝廷之力,宣揚異域之學,以亂中途道統,況且那佛學雖然精妙,佛教的規矩卻違逆華夏風俗,讓姜義不喜。

“且先觀之,若有遺漏,便當場戳破!”

帶着這樣的念頭,姜義也湊上前去。

江都王卻也識趣的,見衆人圍上來,都要翻看,便靈機一動,笑道:“諸位,且不要着急,你們這麼多人,這書卻只有一本,如何能夠分看?本王有個提議,你們看看如何?”

他見衆人停下腳步,就繼續道:“今日乃是佛評,卻節外生枝,平生許多波瀾,我看,正巧陳太守這本也是論佛,那不如我讓人拿着宣讀,也好讓臺下諸位都聽聽,省得他們白來一趟,再者說來,當衆宣讀,若有什麼妙處,幾位法師也可以講解一番,如何啊?”

怕是讓人講解是假,挑刺是真!

江都王的心思,衆人看的分明,但也覺得這個提議,是比較現實的,就紛紛同意下來,當姜義卻是心頭不快,覺得此舉有宣揚外學的嫌疑,而且他深知洛陽之中,陳止的崇拜者衆多,若是有陳止宣佛,那這羣人爭相效仿,恐怕比原來的佛論,影響還要大上幾分。

“可惜衆念難違,怕是我說些什麼,也沒有用啊,也罷,我也聽着,找些漏洞,宣揚處去,壓低影響。”

另一邊,那郡王立刻找來了一名大嗓門的文人,讓他拿着佛論卷,就站在高臺上,對着衆人宣讀起來。

王衍等人正襟危坐,猜測着這本佛論,與**是否是同一路數,而那五僧一個個是面色從容,期待着聽一聽,陳止這位大名士,對佛家是何態度。

但下一息,當那文士念出第一句話來,五僧的臉,頓時就變了。

“佛者,覺也,佛陀者,喬達摩.悉達多是也,稱釋迦牟尼,乃爲釋迦族屬之賢人,牟尼者,賢者之稱也。”

王衍等人聽得一愣,我們這等着聽佛經妙義呢,你怎麼張口就說了這麼一段?可等他們一品味,卻纔明白過來。

“這什麼喬摩什麼的,是佛陀?”

幾人面面相覷,臺下則是衆臉懵逼,覺得這個開場有些古怪。

他們這邊想着,那文人還在繼續念着:“……時天竺列國紛爭,有小國名迦毗羅衛,國主淨飯王有治,有子悉達多……”

文人念着念着,也覺得不對了,這什麼事兒啊?那佛陀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麼?怎麼在陳止這書裡,給生生寫成了一位王子?還文武雙全、尋師問道的,這節奏不太對啊。

“豈能任由此人說?這般一來,讓人聽之,怕是不會敬畏佛陀了!”首光寺的主持佛支佐忍不住要上前阻止,卻被身邊的比丘首陀攔住了。

“且住,此言不見錯漏,佛陀是人不是神,其涅槃前亦言:依法不依他處,告誡我等要相信他的佛法,不要崇拜他的人。”

佛支佐聞言眉頭一皺,就要反駁,但看了看場合,生生忍耐下來了。

佛圖澄見了這一幕,卻不由嘆息,他深知當下中土之人,視佛爲一家,以爲佛家皆是一體,卻不知佛家之中也有分別,便如這佛支佐和比丘首陀,對佛陀的人神之別,就有看法,只不過如今佛家還未大興,各方便擰成一股,皆爲弘揚佛法。

“但這般隱患,終究要有爆發的一天,只希望到時候我佛已在中土大放光明!”

幾僧這邊想着,那文人又唸了幾句,其他衆人也是聽得暗暗咂舌,本來還以爲是杜撰,可見了五僧表情,便明白怕是確有其事,等他們聽到悉達多在鋪草打坐、冥思苦想,終於菩提悟道了,便覺得有些意思了。

隨後,又聽書中提到“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等佛家教義,並用寥寥數語就簡單介紹了出來,不由讓衆人嘖嘖稱奇。

“這陳監正將的佛,是真有意思,和我過去聽的都不太一樣,但看來他是真的懂佛的,你看着說的,一套一套的。”

衆人的議論中,那佛支佐等人卻眉頭微皺。

年輕的法師竺法潛低語道:“這些教義,乃是佛家根本,卻是古老之言,早已被各家法師發揚,有了新解,沒想到那位陳施主,學的卻是古法。”

但佛圖澄卻有些不安了,冥冥之中,彷彿有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低語,讓他有一種上前阻止那人繼續宣讀的衝動。

但老僧定力高絕,這等雜念一轉眼就驅散了,但隨後,他就聽那文人念道——

“釋迦牟尼涅槃百年,佛教有根本分裂,裂爲兩部,一爲上座部,一爲大衆部,兩部皆有法,乃爭佛陀人神之別!”

此言一出,佛圖澄面色大變!

緊接着,老僧起身,雙手合十道:“不爭、非爭,這佛評不做了,貧僧等這便歸去,唸佛學法,還請施主不要念了。”

旁人譁然,這老僧只當沒有聽到,雙手合十的看着江都王。

“這……”江都王登時猶豫起來。

“無需如此,”隨後那竺法潛也起身合十,“法師,言盡於人,佛自通明。”

佛圖澄聞之,悵然若失。

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七章 心中搖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章 新漢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
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七章 心中搖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章 新漢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