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琉璃廠(下)

眼看着過了半月有餘,已快到中國傳統的春節了,我們只好打消了到美國過年的念頭,那時候北京的年味兒濃重,市內還沒禁放煙花爆竹,離除夕尚遠,就能聽見炮仗聲此起彼伏,給本就格外熱鬧的舊貨市場添了幾分雜亂。

現在的潘家園舊貨市場,比我們剛來的時候可又熱鬧多了,這人烏泱烏泱的,一撥接一撥,當然也是由於快過年了,這些天副食店菜市場裡置辦年貨的人更多,有好多人有扎堆兒的愛好,看舊貨市場里人頭攢動,便都跟着來湊熱鬧,天氣雖冷,人卻愈發多了起來。

最近這一年多來,潘家園舊貨市場也確實是漸漸成了氣候,與當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了破東爛西和舊貨之外,單是數得着的古董玩器就豐富到了極至,那些個書畫、瓷器、陶器、銅器、古琴、古錢、宣爐、古銅鏡、玉器、古硯、古墨、古書、碑帖、歷代名紙、古代磚瓦、印章、絲繡、景泰藍、漆器、宜興壺、琺琅件、料器、牙器、竹刻、扇子、木器傢俱、兵器、名石……堆積如山,站這頭望不見那頭,您就看吧,一天能看十樣,可能一輩子也瞧不完這舊貨市場裡的東西。

不過不同於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北京琉璃廠,那邊都是“文玩”,而潘家園的路子就野了,東西也雜,這些東西里面,仿古的“西貝貨”佔了九成,想在潘家園裡淘換點真東西,除了要有火眼金睛明辨真僞的眼力之外,大海撈針般的運氣也少不了。

我和胖子名聲在外,自不能與那些倒騰假東西的二道販子相提並論,有些常逛潘家園的老主顧,也不知都是從哪聽說的,似乎都知道胡爺和胖爺手裡有明器,那是貨真價實的——從坑裡濾出來的明器,哪怕只是一枚平平無奇的古銅錢,備不住也是摸金校尉從老棕子嘴裡摳出來的“壓口錢”。

我看有好多人一見了我,開口就問我:“有古墓裡盜出來的明器沒有?胡爺您儘管開價,只要是真東西,絕不還價。”

我心想有些日子沒在潘家園露面,大金牙一出國,肯定是把他的主顧都打發到我這來了,可我手中又哪有什麼明器,況且經常接觸此物也是犯禁的勾當,好在從南海所得“青頭”甚多,青頭和明器在性質上實際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一個從土裡來,一個從水裡來,基本上是山裡熊掌和海中魚翅的區別。於是就躥叼買主們,觀看青頭貨色。

現在玩收藏的主兒,都覺得玉石行情看漲,但他們只認帶老沁的舊玉,青頭古玉雖是沁色深厚,耐何被海水浸泡年久,玉髓爲鹽滷閉塞,好似裹了一層極重的石灰,就連那些識貨的見了也要搖頭。

正商討價錢之際,有舊貨市場中相熟的人來告之,說是琉璃廠藏珍堂的“喬二爺”請我們過去,我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那喬二爺在北京琉璃廠好大的名頭,從解放前就經營一間古董店藏珍堂,多少年來從沒走過眼,在他手裡過的古物不計其數,便在潘家園也人人知道他是古玩界的“老元良”。我早有心前去拜訪,卻沒有能夠接洽引見的門路,想不到他竟然請我們過去敘談敘談,不知他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再細問來人,才知道原來喬二爺聽說我這有南海古玉,他平素裡是個專嗜古物的,在北京青頭老玉非常罕見,等閒也難在市面見到,便特意託人通個消息,請我帶着古玉到他家中一坐,看看貨色如何。

我心想總算有識貨的行家了,又有心要去喬二爺家開開眼界,便同胖子匆忙裹了一包行貨,徑直來到琉璃廠東頭的延壽寺街,把着路口頭一間兩層樓的門面,古香古色,頗爲不俗,一看黑底金字地招牌,正是藏珍堂老字號。

跟店裡的人說明來意,卻沒上樓,而是直接被送到離那很遠的一幢老筒子樓裡,這地方都快到先農壇了。樓內破破爛爛的,樓道里堆滿了了各家的冬媒,還有碼成牆般高的大白菜。喬二爺住慣了此地,上了歲數不願意挪地方,所以平常生活起居都在此處。

只見那喬二爺都快八十了,頭髮掉得一根不剩,一副長長的鬍鬚卻是雪白,而且倆眼珠子賊亮,顯得精神矍鑠,老而不朽,見了我們連忙讓坐。有活計端上茶來,器具精美,茶香濃郁,不過我們胖子喝慣了大碗茶,不懂品品茗之道,加之外邊天寒地凍,心中滿是寒意,一盞熱茶一仰脖就喝了個見底,口中讚道:“好茶,不妨再來一碗,最好換大茶缸子。”

喬二爺撫須微笑,趕緊讓人給胡爺和胖爺上大碗茶,看喝茶的架式,就知道這兩位都是不拘小節的爽快之人。

我笑道:“讓二爺見笑了,在潘家園練攤半日,凍得夠戧。”幾杯茶水喝下去,身體回暖了,這才顧得上打量四周。這老樓的房間中,幾乎沒一樣新東西,老式書櫃裡擺滿了羣書古藉,靠外的邊緣則都是白玉、水晶、壽山石,佛像、牙雕、鼻眼壺之類的古玩,顯得本就不大的屋裡滿滿當當。若在這筒子樓外不知底細的,誰又能想象倒騰一輩子古董明器的喬二爺,會住這麼個不起眼的地方。

但我和胖子見他甘於平凡,心中也多了幾分敬意,雙方含喧了幾句,喬二爺似乎知道我們是做摸金校尉的,問了我一些北京城裡的風水,讓我說說琉璃廠生意氣象如何。

我多長了個心眼,雖然喬二爺是京裡知名的人物,非是明叔之流可比,但我並不想顯露《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的精髓,只撿些拜年的話說出來:“北京城水旱兩條龍,龍脈形勢恰好罩着琉璃廠,正是車如流水馬如龍,兩條財氣在當中,在這地方做生意,怕是要數錢數到手軟。”

喬二爺聞言大喜,又要讚歎一番,胖子發財心切,嫌他老頭囉嗦,忙不迭的取出青頭,讓喬二爺上眼,看看能給什麼價。喬二爺拿出放大鏡和老花鏡來,反覆看了半天,又在手中把玩了一回,連道:“好玉,好玉啊,真正都是海底千年的古玉,只可惜未曾盤出老色。胡王兩位老弟,聞你二人身上的味道,就是常與明器打交道的,當着真人不說假話,就實不相瞞了。在解放前,我喬某人跟你們也是同行,當年不比現在,手裡沒真東西,如何能在琉璃廠做古玩生意,所以我知道,似此老玉,也只有海底古蹟和山中古墓裡纔有,世間坊裡的絕無這等成色。”

我和胖子一聽也吃了一驚,想不到喬二爺說話卻是如此通明,原來也是個倒斗的手藝人,他如今住的這幢樓下,就曾有座元大都時留下的古墓,當年喬二爺就是盜掘了此墓,纔有本錢在琉璃廠做生意的,他貪圖這古墓附近風水好,捨不得離開此地。後來古墓被剷平起了樓,他仍住在這裡,請我前來,一是想收青頭,二是這樓要拆了,請我給尋個風水位好把家搬過去。

我說您這可是難爲我,摸金校尉又不入室行竊打劫,哪裡會看陽宅風水,何況既然都是倒斗的手藝人,怎地還會偏信風水之說?

我勸了一回,讓他不可執迷此道,喬二爺卻不爲所動,指了指腳下的地扳:“這個元朝古墓真就是處風水寶穴,當年我從墓盜裡潛入地官,見了墓中的情形,險些把下巴驚得掉在地上,到那時才其信世上風水之說,絕非是虛無飄渺的玄談異論……”他說到這裡,用句倒鬥行裡的暗語告訴我們那夜所見的東西:“這座古墓裡……有水沒有魚!”

我聽喬二爺說這筒子樓下那座古墓裡,是“有水沒有魚”,也覺得有些奇怪,因爲我素來知道,元時古墓深埋大藏,地面上不封不樹,取的是密宗風水,向來最是難尋。在倒斗的暗語中,管古墓中的瓷器稱爲“水”,元時墓中最多見的一種陪葬明器,便是瓷器,倒斗的手藝人,向來將元屍代稱爲“魚”,蓋因元代墓主屍體入斂下葬,在棺中都要裹層漁網,這也是密宗色目人的習俗,今人大多難以理解。

若說“有水沒有魚”,那就是說墓裡邊只有古瓷器,而沒有古屍,難道是個衣冠冢?我和胖子對倒鬥之事格外感興趣,好奇心起,就請喬二爺道出詳情,最好多說說那些“水”都怎樣了,值得哪般行市?

原來喬二爺早年間憑倒鬥發了橫財,至今已金盆洗手多年,專做些古玩字畫的生意,他和大金牙祖上的出身差不多,是不入流的民間散盜,懂得些觀泥痕辨土色的本領,味覺和嗅覺天生機敏,一生不碰菸酒,向同行說起當年倒斗的事來,依舊眉飛色舞,神色間以老元良自居,顯得頗爲得意。

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冥須溝(3)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八章 絞繩(下)第二十五章 分山掘子甲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二章 無量山(1)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鬼葵(2)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十八章 畫壁(1)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地府(3)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九章 航海禁忌(上)第五章 食人蟻(6)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十章 雷公嶺(2)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章 戚繼光墓(6)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2)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三章 傳說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三十二章 撞邪第十六章 突圍(2)第六章 刀鋒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十二章 墳冢(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二十章 死漂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1)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1)第五章 火瓢蟲第二十章 地覺(3)
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冥須溝(3)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八章 絞繩(下)第二十五章 分山掘子甲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二章 無量山(1)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鬼葵(2)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十八章 畫壁(1)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地府(3)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九章 航海禁忌(上)第五章 食人蟻(6)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十章 雷公嶺(2)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十章 戚繼光墓(6)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2)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三章 傳說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三十二章 撞邪第十六章 突圍(2)第六章 刀鋒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十二章 墳冢(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二十章 死漂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1)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1)第五章 火瓢蟲第二十章 地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