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死亡--不期而至

最後封團長想要一棍子把孫學武打暈就逃,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又囑咐孫學武說,這巴山猿穴是咱爹在世時,于山中馴養之物,年久通靈,能解人意,只是比我小了幾歲,它這些年來常常都跟在我身邊,我此番去找地仙村古墓,無論是死是活,都會讓它回來給你捎個消息,我要是出了意外,你就是咱觀山封家唯一的傳人了,你在十二年後一定要再次設法進入棺材峽,看看那欺師滅祖的封師古究竟是否找到了屍仙。

孫學武知道生離死別在即,又是傷感又是擔憂,垂淚道:大哥你戎馬半生,可謂見識多光,祖上所傳的本事你也學的遠比我多,恨只恨我這輩子讓儒冠所誤,成了個沒用的書呆子,連你都做不到的事情,恐怕我今生也是無望了。

封團長嘆了口氣,拍着兄弟肩膀說,此事千難萬險,確實爲難你了。但你不去做,咱們觀山封家又哪裡還有其他的人?他稍一沉吟,又道:“要是你今後覺得勢單力薄,可以想辦法去找摸金校尉相助,曾聽說在清末還有位張三爺專做摸金倒斗的勾當,自大明永樂年間毀掉髮丘摸金的印符信物以來,這世上應該還剩下三枚摸金符,想必那套搜山尋龍的摸金秘術至今仍有傳人。

封團長囑咐兄弟,將來玩意實在沒辦法了,就找摸金校尉相助,常言道,七十二行,摸金爲王(好像是詐騙爲王),只有“摸金秘術”才能破得了“地仙村古墓”。

孫學武聞言更覺爲難,小時候就聽咱爹說過,這世上真有本事的“倒鬥”高手,自古以來便有“發丘摸金、搬山、卸嶺”三支。常勝山裡的卸嶺羣盜,早在解放前就煙消雲散,“搬山分甲”的那夥人似乎也沒傳人,全都銷聲匿跡多年了。

“摸金校尉”是倒鬥行裡的狀元,想必是極有本領的,但在明朝的時候,唄朝廷毀了他們的“印符信物”,真要是追根溯源起來,這件事還得屬咱“觀山封家”的責任,雖然隔了幾百年,但恐怕抵死也脫不開當初那場干係。

封團長說“大明觀山太保”的事蹟十分保密,外邊的人從不知曉,剩下來的“摸金校尉”們,應該不知道那些陳年舊事,摸金濟世之風古已有之,只要找到他們說明緣由,多半能得到他們出手相助。

孫學武仍覺力不從心,雖然傳說清末的時候還有一位“摸金校尉”,因爲他一人掛三符,所以都稱那人爲“張三鏈子”。可如今都什麼年月了?期間“日月穿梭,改朝換代”,天地間發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鉅變,誰知摸金符還有沒有傳人?

退一萬步說,即便張三爺當年真把“摸金符”和“尋龍決”傳了下來,那也不過是傳給兩三個人而已,“摸金校尉”的所作所爲又格外隱蔽,這天底下人海茫茫,現在誰知道那些“摸金校尉”的萍蹤浪跡歸於何處?剩下我孤伶伶獨自一人,我上哪裡找他們去啊?

封團長眼看自己這兄弟太不爭氣,做事說話都是前怕狼後怕虎,知道他難以擔當重任,但也毫無辦法,當年顯赫一時的“觀山封家”自“地仙封師古”率衆入山之後,早已沒了昔日的氣象,雖然時至今日,科學昌明,但他對祖上遺訓中提及的——所謂“屍仙”之事仍然深信不疑,認爲“封師古”在山中修煉妖法,鬼知道他得了個什麼結果,萬一真的按他進墓前說的將來還要“入世度人”,必定又要害死許多無辜。

所以封團長是鐵了心了,老封家的事還得老封家自己的人去解決,另外自己再留在勞改農場裡,也無非就是一死,還不如逃回“巫山”,要死也是死到祖籍“棺材峽”纔好,興許拼着一死闖進“地仙村古墓”,把封家在明末清初時所造的那場“業障”瞭解了。

而且封團長知道,“棺材山”裡埋的“九死驚陵甲”十二年纔開一次,掐指算來,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只好硬起心腸,拿把“鎬把”砸暈了孫學武,也就是爲了不讓孫學武替他吃“掛落兒”,然後趁着夜色逃入深山,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孫學武在這件事上受了不小的刺激,遵照兄長的教誨,從此後更加沉默寡言,他唯恐言多語失,也極少和外人接觸,因爲事情確實如風團長所言,在那個年代裡,要是被人倒出祖上是“地主、礦頭”和“盜墓賊,保皇黨”,那不死也得扒層皮。

再加上孫學武從事的工作性質,及其枯燥單調,逐漸就使他變成了一個孤僻的人,使周圍的人都很排斥他,只有陳久仁陳教授還算是他的一個朋友,但即便是關係如同陳教授一般的“老朋友”,對她來說,也絕對不是可以掏心窩子的交情。

文革結束後,孫學武的問題雖然比較複雜,組織上尚未作出結論,但工作還是暫時恢復了,他一直沒再見過兄長和那頭猿猴,心中時常牽掛着此事,終於找了個機會獨自進了“棺材峽”,他一生從沒回過祖籍,但這裡的路線地形友家中代代所傳,他也知道個不離十。

當時的清溪古鎮已經被廢棄,他在空無一人的鎮上遇到了那頭“巴山猿穴”,被帶進“棺材峽”,見到了兄長封團長的遺體。

封團長臨死前給孫學武留了一篇遺書,其中詳細敘述了從“果園溝”潛逃後的經歷:

封團長逃回祖籍清溪古鎮的時候,正趕上修築“清溪防空洞”的工程接近尾聲,當時的施工人員已經把主隧道從古鎮地底貫穿到了“棺材峽”,並且從古礦道里挖掘到一批“石人”,並將其中一部分運到了鎮中的施工指揮部。

當時施工人員並沒有“文物”這兩個字的概念,只是覺得山裡埋着如此獰猙醜陋的石像有些奇怪,打算把這情況報給上級,請示如何處置。

封團長窺得這一情況,心知大事不妙,趕緊帶着巴山猿猴在鎮子裡裝神弄鬼,擾亂了施工人員的注意力,恰好當時由於“清溪防空洞”的堅固程度不符合標準,上級臨時中斷了這一帶的人防工程,施工的人們全部撤走,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古鎮,再也無人去理會“棺材峽”附近的古物,這才讓他鬆了口氣。

封團長半輩子都在刀槍從裡闖蕩,膽色和見識都遠勝常人,他帶着唯一的夥伴巴山猿猴進入了“棺材峽”,但發現自己打不開“九宮離虎鎖”,祖傳的能耐他根本沒學全,這才知道“地仙”的厲害,先前想的太簡單了,一陣急怒攻心,身上舊傷發作,自知已是命不長久了,估計孫學武將來還有可能進山來尋他,就留下了絕筆囑託。

封團長臨終前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當年在東北的時候,還沒和羊二蛋那夥鬍匪鬧掰,聽他們說關東軍要在山裡尋找一件古物,這件東西是個風水秘器,埋到什麼地方就是眠龍的“寶穴”,不過具體是什麼事物,當時沒聽清楚,只似乎聽到說這件秘器,是從一面古鏡上拆下來的,別的就不知道了。

古鏡能克邪鎮屍之事,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傳統了,所以封團長在遺書中囑咐孫學武,以你的本事,想進古墓對付屍仙必定有去無回,你不但要想辦法解開“九宮離虎鎖”,還要考慮到藏在“烏羊王地宮”中的線路圖,這張圖與無數假圖藏在鎮山的棺材裡,米狼手打要是不懂九宮八卦的那些門道,到了跟前也無從得知那幅圖纔是真的,你從事考古工作,若有機緣得到幾面傳世的“古鏡”,帶着幾件這種東西進入古墓去見“地仙”,變多了幾分勝算。

在這封遺書的最後,封團長坦言自己這輩子對不起孫學武這親生兄弟,再三叮囑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要把祖上所託之事辦妥,否則別給爲兄和老爹收骨掩埋。

孫學武抱頭痛哭一場,把兄長的遺書和遺物都貼身藏了,回去後繼續隱姓埋名,那些遺物裡有許多觀山封家傳下來的“數術”,竟然包括用紙人甲馬焚香圓光的障眼法,但不到古墓中看到唐代妖陵的壁畫,就無效驗,還不知此術是真是假。

另外他祖上封師岐參與建造地仙墓,知道內部的一些情形,留下了一些相關的記載,但傳到孫學武這裡,都是支離破碎的,但他仍大致知道了“烏羊王古墓”的一些情形,哪裡哪裡有唐代妖陵中的壁畫,地圖又藏在哪條那道墓道中,然後從那片迷宮般的礦窟裡鑽出去,按照地圖就能進入地仙墓,這些事終於在他腦中有了個輪廓。

但要說破解“觀山指迷賦”,一步步地從那些隱晦艱難的暗示中找出了“生門”,以他自身所學所知是萬難做到,但他心思極深,米狼手打更有毅力和耐心,利用工作之便,日以繼夜的研究“周天古卦”,以求將來進入古墓時能揭開那些謎題,又到處尋找“鎮屍古鏡”和掛符的“摸金校尉”,以求在有生之年了結這樁舊賬,也好讓父兄祖先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在這漆黑冰冷的廟堂內,孫九爺的一番話說的我們個個目瞪口呆,就算我腦子裡再多長三萬六千個轉軸,也猜不出真相竟是如此,聽他的這些言語,我已經沒什麼在好懷疑的了,因爲裡面有些細節,都屬於“海底眼”,決不是憑空可以編造出來的謊言,他這番話倒是完全讓我相信。

我問孫九爺,這麼說您是早就盯上摸金校尉了?能不能告訴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孫就業說,從在陝西第一次碰面,你和大金牙讓我看脖子後面的印記,當時你扯開衣領,我一眼就看見了你掛着的摸金符。

我暗道一聲“冤枉”,那時候我的“摸金符”還是大金牙給的假貨,之後胖子從龍陵洞窟的乾屍堆裡摸到了真符,想不到竟是帶者無心,看者有意,原來從那時候我們就讓孫九爺盯上了。他肯定是憋着算計我們多時,我卻始終矇在鼓裡,虧得我還自己爲是時時刻刻掌握着階級鬥爭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回算是徹底栽了,被人賣了還給人家數錢呢。

孫九爺說,當時我看你和大金牙不着四六,和潘家園那些倒騰玩意的二道販子沒多大區別,也不肯相信憑你們能懂得摸金秘術,但後來聽說你帶老陳那支探險隊進沙漠找到了精絕古城,我纔對你另眼相看,但……我還想試試你的本事,於是第二次見面的時候,我給你們提供了一些雲南獻王墓的線索。

我聽到此戶,心中更是不忿,想到當年在陝西石碑店棺材鋪中,第一次聽孫教授說出“獻王墓”三字的情形,要不是從他口中得知“X(蟲加廣字頭)術”和“獻王墓”,我和Shirley楊也不會當時就打定主意去雲南“遮龍山”,這孫九爺心機何其之深?真不愧是“觀山太保”之後。

孫九爺又接着說,我這輩子活得太累了,既然進了地仙木,我就在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索性一發說給你們知道,後來我陸續得到了青銅龍符,有知道了歸墟古鏡的下落,就同老陳扯了個大謊,讓你們去南海打撈青頭……

孫九爺告訴我們,他得到青銅古鏡之後,就動了要去“巫山棺材峽”的主意,但是要請“摸金校尉”同行,只怕還不太容易,他最擔心自己隱藏的身份和騙取古鏡之事,一旦暴露出來,再把“觀山指迷賦全篇”相告,如同社會閒散人員般的胡八一、王胖子兩個“摸金校尉”,一看說話做派都是愛好“投機倒把”的傢伙,多半是不會講什麼職業道德的,肯定當場九甩掉自己了,直奔地仙村古墓撈明器發財去了。

所以孫九爺九絞盡腦汁地想辦法,他又從陳教授口中得知,現在那夥人要去尋找古屍體內凝結的“金丹”,要是引經據典說學名就是死人的“丹鼎”,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使了一出“苦肉計”,編了一本“工作筆記”,在筆記中似有意似無意的,把“地仙村古墓”藏又“丹鼎”之事透露出來,並且把自己瞞天過海騙取“歸墟古鏡”的經過也記錄在其中,但特別強調“卦鏡”可以占卜古墓方位,如此以來去巫山“棺材峽”,九不得不帶着此鏡了。

然後孫九爺一路跟蹤,假裝在“天津自然博物館”裡丟失筆記本,但轉過天來,才突然想起百密一疏,沒算計好日子,距離守墓的“九死驚陵甲”露出生門,還差了半年之久,只好又使出瞞天手段,先吐露了一段“觀山指迷賦”穩住衆人,把時間拖了半年之久。暮春徐徐手打

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孫九爺又找個機會,單獨潛回“棺材峽”,秘密佈置起來,連他兄長的“遺書”都換成了假的,並且找到始終在附近徘徊守屍的“巴山猿岤”,連比劃帶說,交代給它一些事情,那猿岤極爲通靈,活的年頭也不少了,孫九爺的意思它能明白個七八分。

最後孫九爺才假意從外地匆匆趕回來,帶着衆人出發進山,他雖然藏了滿腹機密,卻由絕少同外人打交道,所以並不擅僞裝掩飾,有時候裝到三分就足夠了,到他這卻往往要裝足了十二分,引着衆人,把“觀山指迷賦”斷斷續續透露出來,自“欲見地仙,先找烏羊”之後地內容,多半是他自己篡改的,只是爲了要防止別人甩了他單幹。

常言說“人又百算千算,老天爺只有一算”,但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孫教授做夢也沒想到,半路上會多出一位成員,也就是“蜂窩山”裡的幺妹兒,她輕而易舉地打開了“九宮縭虎鎖”,這種近乎失傳的“銷器兒”手藝,卻是連“摸金校尉”也不具備的。另有幾處事先謀劃周密,卻產生差錯,惹了許多驚心之使事出來,事後念及,實是僥倖了。

等進了“烏羊王古墓”,墓門前的甬道里本來沒有“武侯藏兵”的機括,因爲當年由於地底暗泉起落不定,最後並未建成,僅具其形而已,在這條墓道中拼湊地圖之時,孫九爺有心在拿了真圖之後,就把其餘的人甩掉,於是暗中給那“巴山猿岤”發了信號,使它提前躲藏在墓道中接應,等我和胖子不備的時候,焚香招仙,想用“肚仙”的妖相纏住我們,以求脫身。暮春徐徐手打

孫九爺對我嘆道:“我知道你們已經逐漸開始懷疑我了,所以纔想在墓道中拿了地圖就走,想不到你胡八一太精明,投機取巧的二道販子果然是鬼得很,竟然事先識破了,拼了幅假圖來騙我,現在可倒好,你們想逃也逃不掉了,這山中的“九死驚陵甲”即將鎖閉,生門再開的時辰……就要等到十二年以後了。”

我毫不在乎地說:“您就甭跟我危言聳聽,只要孫九爺您敢進來,我有什麼不敢?大不了咱們十二年之後再一起出去。”

孫九爺沒直接回答我,而是問Shirley楊現在幾點了,Shirley楊看了看手錶:“剛好還有二十分鐘就到午夜零點了。”暮春徐徐手打

孫九爺說:“咱們一路進來走了許多時間,從暗道中原路回去地話,兩三個小時絕對不夠,一過半夜十二點,九死驚陵甲就會出現,你們摸金校尉想必知道此物的厲害,當年漢武帝的茂陵中九設了此甲拱衛,赤眉義軍盜發茂陵之時死傷無數,幾十萬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破了九死驚陵甲……”

我對孫教授說:“九死驚陵甲的厲害我自然知道,不過赤眉軍當中還沒有卸嶺的手段,無非是羣烏合之衆亂挖亂刨,死傷多少人也不奇怪,我只想問問您,既然進了棺材山有死無生,你爲什麼還敢進來?當真不想活了?”

孫九爺臉上的肌肉突然了兩下,低聲說:“你還記不記得,我曾經告訴過你們……你們四個人早都已經死了?”

我心中一凜,想起身上確有屍斑浮現的跡象,此事大爲不妙,就問:“可你這老鬼先前也曾告訴過我們,只要進了棺材山地仙村九能活命,難道這也是跟我們信口胡說?您拿出點辯證唯物主義的客觀態度來好不好?”

Shirley楊也覺得難以置信,請他將此事說明,孫九爺無奈地搖了搖頭:“棺材峽裡的屍氣太重,你們身上的屍斑都沒什麼大礙,只不過中了屍毒而已,終不會致命身亡,剛纔我急着進地仙墓,又沒有時間同你們解釋清楚,才扯了這個謊,可我那也都是你們逼的,現在……現在我就直說吧,你們千萬別覺得驚慌,我對觀山封家列祖列宗發誓,絕無虛言,咱們這五個人裡,至少有一個人已經死了,真正早已死掉的人……就是我。”

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51章 鬼月亮第30章 丹爐第37章 海和尚第8章 洗腸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25章 畫門第8章 絞繩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7章 百眼窟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章 耗子二姑第69章 物極必反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5章 耗子二姑第22章 硨磲(上)第8章 洗腸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34章 編號是“0”第24章 山陰第31章 行屍走肉第50章 穴地八尺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51章 告祭碑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上)第39章 射日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44章 南海僵人第18章 觀龍第39章 挑屍第21章 兇鐵第56章 救命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53章 卸嶺盜魁第46章 古鼎第51章 炸雷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4章 冥途第14章 失蹤第18章 神臂牀子弩第36章 禁室培骸第53章 卸嶺盜魁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45章 魁星踢鬥第17章 潮汐(下)第18章 神臂牀子弩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3章 龍火第37章 觀山盜骨第17章 百眼窟第34章 編號是“0”第3章 夜擒(下)第34章 編號是“0”第35章 猛鬼出籠第36章 撼嶽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3章 龍火第38章 銅殿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7章 夜幕第62章 天怒第55章 瞞天過海第49章 秉燭夜行第38章 白猿第22章 硨磲(上)第19章 引魂雞第29章 詐死第37章 夜幕第29章 詐死第31章 恐懼鬥洞第30章 精變第18章 觀龍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10章 探瓶山第38章 銅殿第46章 盤古神脈第46章 古鼎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42章 不歸路(下)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47章 水膽第49章 珠母海第29章 詐死第26章 歸墟第28章 惡魔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4章 觀山太保第28章 強敵第36章 燒餅歌第15章 黑潮浮棺(下)
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51章 鬼月亮第30章 丹爐第37章 海和尚第8章 洗腸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25章 畫門第8章 絞繩第25章 乾坤一跳(上)第17章 百眼窟第44章 南海僵人第5章 耗子二姑第69章 物極必反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5章 耗子二姑第22章 硨磲(上)第8章 洗腸第14章 龍上水(上)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34章 編號是“0”第24章 山陰第31章 行屍走肉第50章 穴地八尺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51章 告祭碑第27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上)第39章 射日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44章 南海僵人第18章 觀龍第39章 挑屍第21章 兇鐵第56章 救命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53章 卸嶺盜魁第46章 古鼎第51章 炸雷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44章 冥途第14章 失蹤第18章 神臂牀子弩第36章 禁室培骸第53章 卸嶺盜魁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45章 魁星踢鬥第17章 潮汐(下)第18章 神臂牀子弩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3章 龍火第37章 觀山盜骨第17章 百眼窟第34章 編號是“0”第3章 夜擒(下)第34章 編號是“0”第35章 猛鬼出籠第36章 撼嶽第11章 深山屠宰廠第3章 龍火第38章 銅殿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7章 夜幕第62章 天怒第55章 瞞天過海第49章 秉燭夜行第38章 白猿第22章 硨磲(上)第19章 引魂雞第29章 詐死第37章 夜幕第29章 詐死第31章 恐懼鬥洞第30章 精變第18章 觀龍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10章 探瓶山第38章 銅殿第46章 盤古神脈第46章 古鼎第48章 隱藏在古墓中的幽靈第42章 不歸路(下)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47章 水膽第49章 珠母海第29章 詐死第26章 歸墟第28章 惡魔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18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4章 觀山太保第28章 強敵第36章 燒餅歌第15章 黑潮浮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