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引魂雞

這條被無數野鼠佔領的地下通道,連接着一個如同地下大廳般的洞穴,大廳的地面埋着許多巨石,四周更有許多構造相同的通道,我萬沒有想到,在這洞穴的石牆上,竟然刻着與黃皮子廟那位“黃仙姑”的神像。

雕刻在石牆後的這幅畫面,在我們發現這石牆般的天然翠石屏之時就已經注意到了,不過這些陰刻年代久遠,石壁上剝落模糊,若不以衣袖擦掉浮土灰塵實是難以辨認。

此時我站在石牆近前,藉着昏黃的燈光,一眼就注意到了那張黃鼠狼詭異邪惡的臉孔,這黃皮子頭女人身的畫像,另人一看之下,心中就立生煩魘。由於出乎意料,我險些將手中的紙菸掉在地上,趕緊用手指捏住煙尾,放在嘴上狠狠吸了一口,使自己驚詫意外的心情稍稍平穩下來。

劣質的菸絲混合着枯樹葉,抽上一口噴出來的煙霧,簡直象是生爐子時冒煙的煙囪,將我身旁的丁思甜嗆得一陣咳嗽,她揮着手驅趕煙霧:“你難道就不能少抽一點菸嗎?這麼年輕就養成煙癮,將來想借就難了。”我覺得丁思甜身上全是優點,唯一的一個小小缺點,就是她不能容忍別人抽菸,每當看見我和胖子吸菸,她總要說列寧同志戒菸的事情,列寧同志年輕的時候生活貧困,而且煙癮同樣很大,有一次列寧的媽媽對他說:“親愛的弗拉基爾米依裡奇,你難道就不能少抽一點菸嗎?”不愧是偉人的母親,說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她不直接說你能不能不抽菸了?而是說能不能少抽一點?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句哲言啊,既溫柔善良,又推己從人,不愧是女人中的女人,在被他母親這樣語重心長的說過之後,列寧同志就再也沒吸過煙。

這時候丁思甜又提到這事,勸說我以偉人爲榜樣,讓我戒菸,可我的心思全放在看那“黃仙姑”的畫像上了,對她的話根本沒太在意,雙眼緊盯着石牆上的雕刻,半自嘲半應付地回答着丁思甜:“嗯……不就是戒菸嗎,我覺得戒菸其實一點都不難,我最近這半年就已經戒過一百多次了……”

丁思甜見我回答得心不在焉,而是全神貫注地在看石牆,便順着我的目光看了過去,石屏上的雕刻圖案極爲龐駁複雜,黃仙姑那妖邪的形象只佔其中一隅,待她看清那張面目可憎的黃鼠狼臉,也吃了一驚,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險些叫出聲來。

那畫中的黃鼠狼臉女人,形態舉止十分奇特,好象正在口中唸唸有詞做着什麼邪術,她身前放着一口古紋癍駁的大箱子,箱口半開半掩,在石牆的正中間,則直挺挺的躺着一個女人,那女子頭戴面具,身着華美的鱗衣,看她平躺的姿勢格外僵硬,似乎是一具被精心裝扮的屍體。

在女屍和“黃仙姑”的下方,有一隻似雞似雉叫不出名的長羽禽鳥,正託着一個模糊的人形向上飛昇,我在東北山區插隊這半年,雖然地處偏僻,但也見識到了許多保留於民間最底層的神秘民俗,我看這模樣古怪的飛鳥,發覺其形態極象是大興安嶺民間傳說中的“引魂雞”。

傳說人死之後化爲鬼,鬼者,歸也,其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血歸於水,脈歸於澤,聲歸於雷,動作歸於風,眼歸於日月,骨歸於木,筋歸於山,齒歸於石,油膏歸於露,毛髮歸於草,呼吸之氣化爲亡靈而歸於幽冥之間。

人活着全仗有一口氣息不絕,一旦呼吸停止身亡,這口陽人氣息則立即墜入大地之茫茫,在這種觀念的風俗中,家中有人過世,要立即宰殺一隻雄雞,並以雞血塗抹屍身,相傳雄雞之魂可以載着死者亡靈使魂魄升騰,避免墜入輪迴再受劫難,在我插隊的屯子裡,有跳大神的,也就是跳薩滿舞的,還有給死人做“引魂雞”的神婆、神漢,在運動中這些人都捱了整,在開批鬥大會時,他們交代罪行,我才得以知曉。

這時候胖子見我和丁思甜看個沒完,便也過來湊熱鬧,我們三人眼見這天然翠石屏上內容離奇荒誕,實是難以窺得其中奧秘所在,只是憑眼中所見揣測,似乎這天然翠石屏上所記載的,是“黃仙姑”施展邪術,利用一種類似“引魂雞”或是“扎紙鳥”之類的法門,在山區裡一些洞窟中,還會看到類似的古老神鳥圖騰,被當地人俗稱爲大羽送死鳥,這隻能牽引亡靈的神鳥,將那戴有面具的女屍亡魂,從陰曹地府中救了回來,意圖使之復活,而“黃仙姑”那口形影不離的箱子,大概就是其邪法的來源。

這與我事前的猜測截然不同,看來這被無數離奇傳說包圍着的“百眼窟”,絕非是盜墓鬍匪“泥兒會”藏寶之地,他們費勁周折挖出黃皮子墳下的箱子運至草原深處,難道竟是爲了給一個早已亡去千年的死鬼招魂?

我想到這心裡不禁打了個突,也越來越是好奇,看這天然翠石屏年代甚是久遠,想來那戴面具的女屍必定是古人無疑,她究竟是何許人也?現在又身在何處?“泥兒會”的鬍匪來到這裡之後,到底都發生了什麼?關於百眼窟附近人畜失蹤的傳說是否與之有關?還有……各種念頭在腦海中此起彼伏,可越琢磨越是沒有頭緒。

胖子冷不丁一拍大腿:“我說老胡,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你看這埋的這些石頭象什麼?我越看越覺得眼熟,咱們是不是曾經在哪見過?”

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黃仙姑”的那口箱子上,正在猜想那箱子中裝有什麼稀罕事物,想着一半卻被胖子的話打斷了,順勢往那些埋在地面的石頭上瞧了幾眼,猛然想起在大興安嶺深山的許多人家中,凡是老房子,屋中角落都擺着圓形山石,有的用泥土埋住一半,有的乾脆就直接擺在屋中,我們知青剛落戶到山裡,對這種在屋裡放石頭的做法很不理解,覺得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後來跟屯子裡的山民混熟了,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原來這些石頭都是解放前留下的,早年間人們都用這種方法避邪驅鬼,古書中提及:“埋石四隅,家中無鬼。”這些石頭是用來鎮鬼的,在東北民間,殭屍、吊死鬼做祟害人之事的傳說極多,住在荒山中的人家,爲了保平安,才逐漸形成了這種習俗,至於具體始於什麼年代,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

我和胖子提到此事,不由得懷疑這地洞裡埋着許多石頭,是用來鎮壓鬼魁的,這些話使丁思甜有些緊張了,她對我們說:“快別提這些了,我覺得後背都冒涼氣了,咱們現在該怎麼辦呢?來路回不去了,這裡共有十條通道,剩下九條,究竟要往哪一邊走才能出去?

我發現丁思甜膽子確實是變小了,也許是因爲牧區的牛馬損失慘重,讓她心中沒了底,我估計她和老羊皮的心情差不多,牧區出了事故要承擔責任,把這責任減小的唯一辦法就是找回丟失的牛馬,但失蹤的牛羣和驚逃的馬匹,恰恰是跑入了這片被牧人視爲“禁地”的區域,那些關於“百眼窟”的恐怖傳說,早已滲入了當地人的骨髓裡,是進是退着實令人犯難,可在這個特殊的年代裡,畏怖之心,辭究是不如懼責之心來得強烈,如果替她和老羊皮設身處地的考慮一下,他們心中承受的壓力一定很大,激烈的思想鬥爭也一定在不斷地進行吧。

要說以前大串聯的時候她可不是這樣,那時候正是恰同學年少,意氣風發,有一次我們串聯到某地,恰巧趕上當地一位中學教師,帶着一羣初中生挖了一座墳,那墓主是清末雄新時期的名人,屍體被從墳墓里拉出來,倒掛在樹上示衆,讓革命羣衆們看看文@心閣%手打整理歷史上最大保皇黨的醜陋面目,我和丁思甜等人聞訊後連夜前去參觀,大晚上的月黑風高,幾個人竟然興沖沖模黑去看掛在樹上的古屍,那時候也沒見她有半分懼色。

我回過神來,對丁思甜和胖子說:“這處地穴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咱們先看看老羊皮的情況怎麼樣了,然後儘快想法子出去再說。”隨後走到老羊皮身前,他兀自腹漲未消,我們那時候缺乏醫藥常識,並不知道人體腹腔內腸管的運動主要靠植物神經支配。同時也受到腸管血運動的影響,過量飽食後,容易出現腹脹、血管擴張的現象,因此腸管血運動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我們能做的唯有提他按摩腹部。老羊皮神智多少恢復了一些,最讓他念念不忘的是他地馬匹,剩下的三匹馬,都分別逃進了“百眼窟”地上的密林深處,失了坐騎代步,就連想返回牧場都不容易,我只好安慰他,一定儘快找回馬匹。

眼看老羊皮略有好轉。我就同胖子,丁思甜商量往哪邊走了,這地穴周圍環繞着十條通道,構造幾乎都是一模一樣。我們從一段塌方的隧道進入其中,原路文心閣手打整理已經塌了,別出是否還有出口尚未可知,但這地穴應該不是古墓。建得不甚堅固,找到出口地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我想這裡既然有返魂、鎮魂的象徵物,似乎處處都涉及到亡魂、鬼魁,那這周圍的十條隧道,很可能代表着冥府的十道,在內部分不清東南西北,只好隨便選一條走了。

胖子問:“老胡你這是不是胡掰啊?我聽你這說法可夠懸的,憑什麼說冥府有十道?爲什麼不是八道九道或是十一道?”

我說:“記得我祖父以前有張冥府水陸圖。那上邊畫的陰間剛好有十道,至於什麼不是九道或十一道,我聽說是由於唐代將天下劃分爲十道,陰與陽是相對的,所以陰間也有十道,不過這十條隧道是不是這麼回事我也吃不準,古代人地心思,咱們又去哪裡領會?反正要想化被動爲主動,就得親自走進去看看,要是走運的話。也許這下面還會有其餘塌方的缺口能爬出去。”

胖子想想覺得挺有道理,這時大夥歇得也差不多了,於是我仍然同胖子將老羊皮擡了,在來路上做了個記號,隨意撿了條通道走了進去,地下潮氣很重,嗆得人腦仁兒都疼,成羣結隊地老鼠更是仍人厭惡,一路上的石磚縫隙處,都有許多鼠窟,估計能通到地面,但只有老鼠的體形形才能往來其中。

沒都多遠,隧道內部的坍塌就阻住了去路,只好掉頭返回,再另一條隧道里面,終於發現有道豎井,頂部空間狹小,只容得下一人,我先順着陡峭地石階摸了上去,發現地道中通向上方的豎井口,被一塊灰色的岩石堵住了,用手一摸,那灰色的石板竟是一大塊水泥,上面還箍着鐵圈,最奇怪的是文心&*閣$#手打整理水泥扳表面上還有些阿拉伯數碼,象是某種編號,我急於離開這陰森潮溼的地穴,沒顧得上仔細去看那些數碼究竟有什麼含義義,把煤油汽燈銜在口中,伸出胳膊往上用力推了推,沉重的水泥塊只被我推開了一個窄縫,地面上的冷風呼呼灌了進來,但我用盡吃奶的力氣,那水泥板紋絲不動,再也推不開分毫了。

我爬下豎井,把上面地清況告知給同伴們,胖子和丁思甜大爲詫異:“你是不是看錯了?這百眼窟應該是處古蹟,雖然具體是做什麼用的咱們無從得知,但怎麼會有帶編號的水泥板呢?”不過洋字碼究竟是從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我們也說不請楚,並且不打算去做這方面的考證,只想儘快脫身。

我們三人裡就屬胖子力氣最大,我對那水泥板無能爲力,只好讓他再去試試,胖子脫下大衣摘掉帽子,挽起袖子爬上豎井,只聽他運氣拔力,一邊咒罵着一邊催動壓住豎井的水泥,突出了全身筋骨,使出一身的蠻力,喝了一聲:“開……”硬生生把那水泥石扳推到一旁,外邊暗淡的星光立時撒將下來,我們長出了一口大氣,不由得都生出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

胖子當先爬上地面,我和丁思甜在下邊託着老羊皮,胖子在上面接了將他也拽出地道,然後也跟着爬了上去,只見外邊月影朦朧,身邊樹影婆娑,仍然是在“百眼窟”的那片林子裡,這裡並沒有蚰蜒和野鼠出沒,到處都是寂靜一片。

趁我和胖子四處打量辨認方向的時間,丁思甜提着汽燈,好奇地去看那塊水泥蓋子:“咦……這上面除了編碼還有宇……給水部隊……波3916……”

(注:給水部隊——日軍在二戰期間,設置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研究和準備細菌戰的秘密機軍事機構,下轄若干獨立部隊,出於隱秘動機,對外對內,一律使用“防疫,給水”部隊作爲代號。)

第43章 奔月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11章 禁區第23章 裁雞令第42章 定海神針第16章 底艙第47章 震驚百里第27章 龜眠地第15章 嚇魂橋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49章 焚風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31章 行屍走肉第17章 甕城第35章 難以置信第25章 畫門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12章 滅頂之災第22章 硨磲(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34章 觀山太保第42章 不歸路(上)第1章 趕冬荒(上)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36章 死水不藏龍第24章 錦鱗蚦第16章 金甲茅仙第22章 孤燈(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章 琉璃廠(下)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36章 燒餅歌第36章 禁室培骸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2章 孤燈(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38章 銅殿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30章 丹爐第42章 不歸路(上)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2章 潛逃者第32章 藏寶盒第54章 過龍兵第50章 穴地八尺第35章 山有三香第30章 精變第65章 金點第52章 鮫姥第26章 殭屍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41章 炮神廟第10章 桅燈魅影第37章 觀山盜骨引言第51章 鬼月亮第53章 卸嶺盜魁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21章 金風寨第13章 牛虻第49章 珠母海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34章 水深火熱第44章 南海僵人第40章 守宮砂(上)第6章 送屍術第12章 移屍地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2章 雲藏寶殿第30章 鬧鬼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25章 分山掘子甲第53章 府中求玄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41章 炮神廟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34章 妖術第46章 金井第1章 趕冬荒(下)第49章 珠母海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1章 恐懼鬥洞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9章 古狸碑(上)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40章 守宮砂(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下)
第43章 奔月第7章 海中古玉(下)第11章 禁區第23章 裁雞令第42章 定海神針第16章 底艙第47章 震驚百里第27章 龜眠地第15章 嚇魂橋第18章 屍有不朽者第49章 焚風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31章 行屍走肉第17章 甕城第35章 難以置信第25章 畫門第21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12章 滅頂之災第22章 硨磲(上)第18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34章 觀山太保第42章 不歸路(上)第1章 趕冬荒(上)第15章 黑潮浮棺(上)第36章 死水不藏龍第24章 錦鱗蚦第16章 金甲茅仙第22章 孤燈(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章 琉璃廠(下)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36章 燒餅歌第36章 禁室培骸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2章 孤燈(上)第52章 夜深人靜第38章 銅殿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30章 丹爐第42章 不歸路(上)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2章 潛逃者第32章 藏寶盒第54章 過龍兵第50章 穴地八尺第35章 山有三香第30章 精變第65章 金點第52章 鮫姥第26章 殭屍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41章 炮神廟第10章 桅燈魅影第37章 觀山盜骨引言第51章 鬼月亮第53章 卸嶺盜魁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23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21章 金風寨第13章 牛虻第49章 珠母海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25章 陰魂不散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0章 漂瓜取魚(下)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34章 水深火熱第44章 南海僵人第40章 守宮砂(上)第6章 送屍術第12章 移屍地第34章 觀山太保第32章 雲藏寶殿第30章 鬧鬼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25章 分山掘子甲第53章 府中求玄第58章 移動的大山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41章 炮神廟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34章 妖術第46章 金井第1章 趕冬荒(下)第49章 珠母海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1章 恐懼鬥洞第8章 青溪防空洞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9章 古狸碑(上)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40章 守宮砂(上)第7章 海中古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