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洞有諸多古怪,取了鑰匙之後,我們也不敢停留,一路驅船向前走。那山洞裡的水又“嘩啦嘩啦”地響了起來,水面也漸漸高起來,水下能看到一個又一個巨大的臺階。
又走了一程,突然豁然開朗,前面一片亮光,船竟然這樣就出了山洞。
山洞外是兩座高高的陡峭山崖,中間是一脈彎彎曲曲的湍急流水。看樣子,沿着這脈溪水就能走出這裡了。
幾個人折騰了大半天,又累又餓,我們就在山崖旁邊停下船,把鍋端出來,裝了半鍋清水,將那山洞裡捉來的的魚刮鱗洗淨了,幾個人美美地吃了一頓魚肉。這魚真是肥美少刺,肉全是一瓣瓣的蒜瓣肉,把小胖吃得直流哈喇子。
我說:“吃吧,吃吧,你小子也就只長了個吃心眼!”
烏小憂沒有吃多少魚,這時仰望着四周的山崖。我走過去,問她怎麼不多吃一點兒。她指着山崖說:“小謝,你看看那懸崖上吊着的東西。”
我擡頭看去,那高高的懸崖上竟然懸掛着一具又一具巨大的石頭棺材,那棺材樣式奇特,並不像我從前在武夷山看到的沉穩厚重的石館,而是一律是中間寬,兩頭窄,就像是一個個小小的獨木舟,好像隨時都能掉下來一樣。
我看了看,“這是懸葬。不過,在這個隱秘的地方,又怎麼能有這麼多的懸葬?”
烏小憂對懸葬並不瞭解,我就簡單地給她講解了一番——
懸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絕壁上的平臺,有的在峭壁上鑿孔打樁,將棺木放在上面。福建、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中曾流行懸棺葬,當地俗稱“掛巖子”。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懸棺葬的年代最爲久遠。大約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於年代久遠遺留下來的懸棺已不多見,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絕壁上還能看到一處虹橋板。懸棺遺蹟最多的是四川珙縣麻糖壩。在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蹟十餘處,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這種喪葬禮制的產生和形成,是與當地人民的靈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開的。採用懸棺安葬死者,是爲了保護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懸葬在臨江河的絕壁上,可以使死者繼續用他的智慧和權威,保護和監視他的子孫和臣民。
他們安放死者身體的姿勢也與漢民不同。據說是出於對鬼靈的恐懼和防禦,所以南越人死後身體都是屈體側身葬——側身、屈肢、右手枕在頭下。這種葬法的含義有二:一是回覆胎兒的狀態;二是以防死者靈魂搔擾。所謂讓死者恢復胎兒狀態,意思是怎樣來到人世,又怎樣離開人世,並有讓死者儘快投胎轉生之意。對於這種習俗,古已有之。舊時,俗固族人死後在屍體未僵之前,把腿和臂的關節收攏,合掌,用帶子把屍體捆成胎兒狀,謂之圓寂。而云南獨龍族的屈肢葬是爲了讓死者環火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