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幼稚的孩童心理——“暴露狂”是這樣誕生的
燕燕上班時常常經過一個小花圃,花圃呈90°角,裡面種了些綠色的植物,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直至有一天,她又經過那裡,卻見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站在花圃裡,遠遠看來他並沒有做什麼,只是突兀地站在那裡。好奇心促使燕燕在經過他時定睛看了一眼,這一看不打緊,嚇得她趕快跑了幾步,壓住自己想尖叫的衝動。原來,那個男人正把自己的**露在外面,其中一隻手還在不停地撥弄着。
這個景象把燕燕嚇壞了,因而,很長一段時間內她都不敢再經過小花圃,寧可多走一段路以避開。
“暴露狂”,並不是精神病或心理學術語,而更多接近文化語言,大意是說無法控制地想向他人暴露自己身體的狂人。針對有這種心理和行爲特徵的人羣,專業的名詞叫“露陰癖”。“露陰癖”被認爲是一種心理疾病而非精神疾病(區分二者的標準是,前者自知自己有行爲偏差而無力改變,而後者明明有病態卻絲毫不自知),明顯的特徵是不可抑制地在公衆場所向異性展露自己的**,以引起異性的緊張、驚慌、恐懼等反應,從而獲得自己的性快感和性刺激。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性快感和性刺激不亞於普通人在滾牀單時所獲取的快感。
有這樣癖好的人以男性爲主。有統計認爲,“露陰癖”者的男女比例爲14:1。但大多數人的此這種行爲在20—30歲時會自動消退,當然有些人則會一直持續到老年。在生活中,女性“露陰癖”者往往用穿着過於暴露,以及穿裙子但不穿內衣的方式來表現,極少】採取像男性那麼直接的——當然這或許與社會文化對女性不當行爲的懲罰更加嚴厲有關。】
在生活中,“暴露狂”常常被當作流氓看待,但他們大多數都沒有攻擊性。
“暴露狂”追求的是向異性**身體隱秘部位時,所引起的尖叫聲和驚恐、慌亂的表情而帶來的心理上的刺激和滿足感,而不是對異性身體直接的性侵犯或性騷擾。事實上,許多“暴露狂”正是因爲自己性能力的不足(多數人在性方面有嚴重的問題),才轉而用****的方式獲得性興奮——在精神上破壞或佔有一個女人的身體。如果一個人面對“暴露狂”的暴露行爲時,沒有震驚、害怕、厭惡等反應,而是表現得非常平靜,熟視無睹,就會重重地挫敗他的意圖,無法使他達到性興奮。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暴露狂”們有這樣的行爲呢?
“暴露狂”們擁有成年人的身體,可是性心理卻一直停留在兒童時期。可以說,“暴露狂”就是一種幼稚的孩童心理。
大部分“暴露狂”在幼年時都有過印象深刻的“性經歷”,如被撫摸**。撫摸者要麼是他的小夥伴,要麼是成年人,尤以成年異性爲多。最常見的情況,是一羣成年女性圍着一個下身的小男孩,一邊觸摸小男孩的**,一邊以玩笑的口吻說話。這會讓小男孩誤以爲女人們都喜歡他的**,並對於看到它充滿興趣。
另外,部分人的“暴露”癖好也與幼年時看到異性成年人的裸浴、大小便有一定關聯。那種經歷會讓幼小的他在感受到莫名性快感的同時,也認爲在異性面前**身體是正常的,是可以不被指責的,乃至是受歡迎的。
**自己的**而沒有被懲罰,反而還會被當作人們感興趣的注目焦點(能夠作爲注目焦點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很愉悅的、深具滿足感的,兒童尤甚)。這樣的早期經歷會在人的頭腦中固化出一種不正常的對性器官的認知,即便在成年以後,也仍然誤以爲自己仍停留在孩童時期,可以隨意地暴露自己的**以獲取那種被關注的感覺。
這就是成年人用孩童的不成熟方式來表達求的根本原因。
由於種種原因,“暴露狂”們往往缺乏建立真實的兩性關係的能力,故而轉用不合適的方式獲取他們渴望的“關係”。
美國的研究者發現,在被警察逮捕的“暴露狂”裡,約30%是已婚者,約30%的人處於分居、離婚或喪偶狀態,但有高達約40%的人從未結婚過。
人成長到一定的生命階段後,對異性和關係的渴望是天然的,這也是人類族羣之所以能夠延綿不絕的根本原因。“暴露狂”們也是一樣,作爲人類族羣的一份子,他們也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
然而“暴露狂”們大多有不夠成熟、完善的個性,在生活中顯得拘謹、靦腆或孤僻,這使他們缺乏與具體的某個異性建立關係的能力。可是,那種與人親密連接的需要卻一直存在,因而促使他轉用暴露**的方式與衆多異性建立起自認爲的“關係”,以緩解他在兩性關係上遇到的焦慮感和缺失感。
“暴露狂”被認爲是一種心理問題,但這類人中能主動到心理諮詢室求助的卻並不多。
即使“暴露狂”們因自己的行爲而被懲罰(毆打、拘留等),也僅僅是感到羞愧和不安,之後就又會故態重萌,因爲他們在心理上固執地認爲人們是喜歡自己的行爲的。用心理治療的方式治療“暴露狂”,大多采用認知行爲療法,也有用厭惡療法的,但效果都不是太好。
誰會伸出“鹹豬手”?
“鹹豬手”,是粵語裡對“性騷擾”行爲的代稱,據說典故出自唐朝時安祿山對楊貴妃的襲胸事件。
每年到了夏天,公交、地鐵上的人大多前胸貼後背,加之天氣炎熱,女人們的衣服只好一少再少,可是這卻給性騷擾製造了最便捷的溫牀。2012年夏天,上海地鐵第二運營公司官方微博發佈“乘坐地鐵,穿成這樣,不被騷擾纔怪”的內容,並有“姑娘請自重”的字眼,引發各界熱烈的討論。更有女性立刻做出反應,高舉“我可以騷,你不能擾”的牌子,對微博內容做出抗議。
這個新聞事件讓人們再次關注性騷擾,並關注性騷擾背後隱含着的文化和社會意義。
性騷擾之所以被認爲是女性穿衣太少而招來的(並不是伸出鹹豬手的人不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男性們傾向於把女性看做被動的性對象,即可以自由獵取的對象;二是好女性被期望對性是不感興趣的,即在內心願意的情況下也要說“不”。這使得人們多認爲男女之間的關係就是“男追女跑,但最終女妥協”的模式。
但或許大部分人對性騷擾行爲背後的社會文化並不感興趣,而更多的是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以及是什麼心理促使他們要冒着被指爲流氓、名譽敗壞的風險這樣做,以及性騷擾者又能通過自己的行爲獲得什麼樣的心理滿足。
對自己的性魅力和性認同感到自卑的人,容易對異性進行性騷擾。
越是道德和文化較保守的社會,公衆場所的性騷擾就越常見。與此同時,會實施性騷擾的男性大多是那些對自身性魅力比較自卑,且膽小怯懦的人。
這是因爲,保守社會中那些自認爲是“愛情失敗者”的人,不敢和女性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且精神上的焦慮和壓力又缺乏正常的緩解渠道,就會把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更多地壓抑在身體裡,此時就容易將性作爲突破口。當一個具有上述特質的男人面臨無法排解的負面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由於恥於表達(害怕被嘲笑)而將這種壓力轉嫁於(亦可叫投射)比他更弱小的女性身上,從而構成對女性的性騷擾。
所以,關於性騷擾,一個需要被普及的常識是:被騷擾的女性往往不見得是衣着暴露或外表漂亮,而是那些看起來情緒不佳、反抗能力比較弱的女性。
與前一種情況相反,有些人之所以會對異性實施性騷擾,卻是因爲他誇大了自己的性魅力。
那些擁有豐富的性經歷,同時自認爲有着吸引人的外表的男性,也容易對女性進行性騷擾。因爲在他會在自己的性經歷中發現女性是“喜歡”被男性騷擾的,卻沒有認識到那些性經歷發生環境的特殊性。比如,當我在微博上就女性的性心理問題與網友們互動時,就有男性直言不諱地評論道:“在技巧很好的情況下,至少有四五成女性都會“SayYes”,他們只是在回答的時候“SayNo……”,這實在是男性對女性的一種自戀式的想象。
正因爲這部分男性誤以爲自己魅力超羣,認爲女性們是喜歡被他騷擾的,且在他看來自己的行爲並不是性騷擾,而僅僅是一種具有玩笑意味的遊戲或惡作劇罷了。
在某些特定場合中的性騷擾,如工作場所、學校等,往往隱含着某種彰顯自己權力的意味。
如果說同事間的性騷擾還可以用避免接觸、表達不悅等方式來拒絕,但如果一個女性被自己的上司性騷擾時,就意味着她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因此失去這份工作;或者當一個研究生被自己的導師性騷擾,而她想要拒絕時,就要考慮自己的畢業論文是否能夠獲得通過。因爲,此時的性騷擾者更多帶有某種權力控制的心理傾向,自認爲掌握了某種權力,對被騷擾者就有影響力,因而就有了隨意處置被騷擾者的性優越感。
關於性騷擾,人們還有諸多的誤解,其中之一就包括認爲實施性騷擾者全部都是男性。
事實上,在所有的性騷擾案例中,有78%的實施者爲男性,其餘12%爲女性。近些年來,隨着女性在工作中地位的上升,女老闆對男下屬的性騷擾也逐漸多起來(權力式性騷擾),只是男性們往往不願意向他人訴說,因爲擔心自己會被視爲懦弱、無能的人。
滴蠟、皮鞭、捆綁……S-M者的心理分析
隨着性價值觀的多元化,“S-M”這樣的字母組合近些年也開始進入普通大衆的視野。S,即Sadism,譯作施虐癖;M,即Masochim,譯作受虐癖。這兩個詞語出自專寫虐戀題材的兩個作者的名字,前者是法國貴族薩德侯爵(Marquisdesade),喜歡對女性施以虐待以達到性滿足;後者則是奧地利作家馬佐赫(LepoldvonSacher-Masoch),他喜歡在性活動中被動虐待而達到性滿足。
大多數對於S-M的研究都來源於對個體行爲的臨牀觀察和研究,所以像“露陰癖”一樣,S-M也被傳統的心理學認爲是一種倒錯。但是,近些年來,隨着開放的性價值觀和社會學視角的引入,使研究人員的視角得到拓展,S-M逐漸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爲屬於一種性行爲偏好,而非心理或精神問題。
但由於這個羣體畢竟屬於少數(性學家亨特在1974年的調查樣本顯示,彼時大約有5%的男性和2%的女性),活動似乎也很隱秘,很多人都是隻有耳聞卻從未得見;且人們發現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或企業高管竟然是S-M的熱衷者,不惜花重金請人來“虐待”自己。這不禁讓我們對這個羣體的人產生好奇:他們究竟從性施虐和性受虐中,得到了什麼樣的滿足感呢?
俄羅斯的生物學家發現,鞭刑會促使人體釋放大量的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會使人們感到快樂。
當鞭子抽打到人的身體上時,感知到疼痛的大腦會刺激體內分泌出大量叫恩多芬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歡愉,然後釋放出一定的性激素。這些激素具有提高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的效果,據說這種反應還有助於緩解上癮、沮喪、抑鬱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這可能是迄今爲止唯一能夠在生物學視角下對S-M者做出的科學解釋,也給那些鍾愛S-M行爲的人們一個合理的理由,讓他們找到自己行爲的理論依據,從而減輕享受自己的性愉悅的心理負擔。
從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角度,目前對S-M者的心理並無結論性的研究成果,雖然如此,仍有研究者提出“沉迷S-M者多精神空虛”的觀點。
輕微的性虐,如輕咬、抓撓也能讓人有性刺激的感覺,但卻未達到性虐的程度。因爲S-M者對性虐的體驗有一種誇張的依賴性,如果在需要時得不到滿足就會感到發慌、身體不適,有一種很急迫的、極度緊張的、似乎被扭曲了的情緒感覺,在被滿足之後就會恢復本來平靜的狀態,這有些類似心理上的戒斷反應(如網癮者斷網、吸毒者戒毒後的反應)。
往往那些生活條件優越的人,由於缺乏更高的追求目標而陷入精神上的空虛中,因而藉助這種另類的、強烈的性刺激來滿足和填補自己。
另一個觀點是,那些性能力較弱(或喪失性功能)的男性會用性虐伴侶的方式在心理上滿足自己。
影視劇中經常表現沒有性能力的太監(閹人)娶妻的橋段,而這是有事實根據的。太監雖然在生理上已經喪失了性能力,但他心理上的卻沒有被閹割。由於性生理和性心理的不健全,他們往往陷入一種精神扭曲的狀態中,所以會通過對性伴侶的身體虐待來達到心理上的性滿足。另外,娶了年輕妻子的老年男性也會由於自身性能力不足而產生自卑和憤怒感,並因此對妻子進行,以達到他的滿足感。
有人認爲,熱衷S-M性虐者是爲了用這樣的方式平衡自己,以彌補某種缺失感。
那些身居高位被認爲是成功者的人,由於種種原因需要時刻保持領導者的形象,不得不每天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展露自己比較強大的一面,這樣也就很少有機會放鬆自己。可是,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就會讓他感到生命能量受到阻隔,容易有不完整的感覺。而且,長期用一種姿態面對生活,更被認爲是一種被束縛了的僵硬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使人們產生抑鬱情緒,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而S-M性虐則可以讓他們暫時從自己的社會面具中解放出來,尤其是S-M性虐中的“女王和奴隸”的遊戲,更可以讓他得以從高高的主席臺上走下來,感受做一個卑賤的人的感覺,從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達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感。這種平衡感能使當事人在離開遊戲之後,有能量繼續扮演那高高在上的、緊繃着的領導者角色。
最後,著名的性學家靄理斯認爲,S-M性虐是原始社會求愛過程的一部分,人們這種行爲是一種返祖現象。
在比人類低級的動物中,當雌雄**時就會表現出各種施虐和受虐行爲。最典型的就是螳螂和有些蜘蛛會在**後吃掉自己的伴侶,另外還有公雞在**時會使勁地啄住母雞頭上的羽毛等等,而人類的S-M性虐則與此有異曲同工之處。
?
同性性行爲不一定就是同性戀
正讀大二的小綠愛上了一位帥氣的男同學,那個男孩也喜歡她並向她表白,可是小綠卻很擔心自己是拉拉(女同性戀者),所以猶豫不決是否要向前一步。
原來,小綠讀的是寄宿制高中,當時她被一位叫阿嬋的女孩子熱烈追求,希望與她發展“戀愛關係”,讓小綠做她的“男朋友”。在被小綠拒絕後,阿嬋甚至以死相逼,小綠只好無奈地答應了這段感情,並在之後的相處中與阿嬋發生了性行爲,二人的關係隨着各自離開家鄉讀大學而終止。
那麼,小綠是同性戀者嗎?是不是隻要與同性建立戀愛關係,並發展性行爲,就是同性戀者呢?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人對同性戀者的誤解。
青春期時的年輕人正處於心理斷乳期,對自己一切細節的熱切關注會引起極大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此時,有些人會選擇用發奮讀書的方式轉化這種困擾,而有些人就會渴望衝破內在的藩籬尋找情感上的依託。那麼,對於後者來說,找到一個與自己興趣相投或能保護自己的同性朋友就非常重要。大部分人在這個階段交往的好朋友都會成爲一生的好友,而有些人卻由於種種機緣,將這種友誼走進了極端的方向,即發展爲類似同性戀的關係。
一旦人們度過了這段特殊的時期,變得更加成熟和獨立,對自己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就會逐漸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如果異性戀者階段性地進入了同關係,那麼,在某個成熟的時機,其生物本能也會幫助她做出自己的選擇,上文中的小綠就是例子。
有同性性行爲,並不代表就是同性戀者。有些一生都沒有同性性行爲的人,卻可能是不折不扣的同性戀者。一般來說,有同性性行爲的不外乎如下幾種人:
同性戀者。他生來就只對同性感興趣,其情感和都只指向同性。
對同性性行爲感到好奇的異性戀者。隨着性價值觀的多元化,人們越發同意“性和生殖可以分開”這個觀點,作爲娛樂的性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既然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性,那麼當然也就無所謂同性性行爲還是異性性行爲了,只要能愉悅自己的,他們都樂意去嘗試。那麼,這類人雖然有同性性行爲,但是卻不能稱之爲同性戀者。
認爲同性戀是一種時尚、追趕潮流的異性戀者。那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深具叛逆精神,追求與衆不同,更容易將明星或同伴中的優秀者作爲偶像去崇拜,因而就容易在“同性戀好酷”或“那麼帥的同性戀”心理的作用下,開始同性性行爲。這當然也不能算是同性戀者。
是異性戀者,但是在特定或偶然環境中(軍營、監獄等)與同性解決性需要。人們有着正常的生理需要,但是由於環境的限制卻無法找到異性,就只好用同性作爲替代——雖然這其中不乏真正的同性戀者。可是,這種由於環境所限而發生同性性行爲的人,不能算是同性戀者。
是異性戀者,但是在異性戀中受到很大的傷害,自此決定只與同性建立關係。在異性戀關係中受到情感和心理的傷害,同時又不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的人,也可能就此遁入同性戀行列中。然而,這類人更多的是用同性戀關係來逃避自己內心的傷痛,並不是從異性戀者變成了同性戀者。理論上來說,性取向是無法改變的。
雙性戀者,既喜歡同性,又喜歡異性。在談到性少數羣體被歧視時,有人列了一個公式:異性戀者歧視同性戀者,同性戀者歧視雙性戀者,雙性戀者歧視變性人。人們對雙性戀者最大的誤解在於,他會同時與同性和異性都發生性關係。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一位真正負責任的雙性戀者,也是會像異性戀和同性戀者一樣,即使不能從一而終,也會建立連續的一對一的感情關係,而不是在同一時間內既有同性性關係,也有異性性關係。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那大概是某些進入異性婚姻的同性戀者爲了給自己的婚外同性性行爲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而做出的貌似“合理的”解釋吧。
同性工作者。有些人會爲生活所迫而從事同性性工作者的職業,然而他們的行爲僅僅是一種錢、易。很多的同性工作者僅僅是職業使然,並不是真正的同性戀者。
談論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同性戀者呢?同性戀者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呢?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看什麼叫性取向。
性取向,又稱性偏好或性指向,比較學術的解釋是:一個人在情感、浪漫和性上,對一個或兩個性別產生的某種形態的耐久性吸引。
在整個的解釋裡面並沒有提及“性行爲”,那意味着一個人的性取向可以和他的性行爲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並且性取向和性行爲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他的性行爲可以是高度可控的。也就是說,人可以做出與自己性取向不符合的性行爲,如異性戀者可以與同性發生性行爲,同性戀者也能夠做到與異性發生性行爲,所以不能從性行爲上確定一個人的性取向。
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者,是那些具有同性性取向的人,即將情感、浪漫和性同時指向同性,並且這種指向是“耐久性”的。一般來說,性取向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在性取向的定義上,有一個關鍵詞叫“耐久性”。
很多同性戀者是在青春期,即12—16歲性意識萌芽的時候就直覺到自己的性取向是指向同性而非異性。然而,大部分人都同意,性取向是個體在其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不是自己能夠選擇和控制的,也不會因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也就是說,真正的同性戀者即使進入了一個只有異性存在的環境,他的同性性取向也不會被改變。
有些反對同性戀的人認爲,人類不能自體繁殖,如果大家都去愛同性了,種族就會滅亡。這實在是危言聳聽之說。因爲,有專業研究發現,異性性取向的人羣佔據了總人口的95%,而同性性取向的人則只佔3%—5%,另有約1%—2%是雙性性取向。即使是在動物世界裡,也一樣會有鍾愛同性而對異性不感興趣的,但這畢竟只是少數羣體,並不會影響族類的正常繁衍。
喜歡在野外等不安全地帶滾牀單的人是怎麼回事?
在一項針對歐洲年輕人性行爲偏好的調查中,研究者發現,超過60%的歐洲青年都喜歡在車裡滾牀單,臺灣的相關數據是25%。而在我國的內地也有網站做過在線調查。在參與調查的人裡面,有78%的人都表示自己曾經有過在野外或在汽車裡的經歷(當然這是不嚴謹的小範圍調查)。
隨着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在汽車裡與愛人共赴也變成了大衆都可以嘗試的事情。還有些更加大膽的人,會專門選擇在野外、天台、沙灘等沒有任何遮擋的地方滾牀單,並在這樣的過程中體驗到強烈的快感。因爲這些環境是完全敞開的,屬於公共場所,又因爲拍照功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全民記者”時代徹底來臨。所以,這樣做並不是那麼安全,隨時都可能暴露個人。
可即便如此,有些人卻依然對在不安全的地方滾牀單情有獨鍾,這是什麼心理呢?
在不安全的地帶滾牀單,會帶給人一種挑戰禁忌和規則而不被懲罰的快感。
由於教育、社會、文化等因素的教化,人們被要求脫離原始的動物本能,穿上衣服並遵守各種制度、原則和規矩。如果不小心違反,重則被法律懲治,輕則被同類孤立、嘲笑,損失慘重。
每日裡的循規蹈矩未免讓人有被禁錮的感覺,那麼,在野外等不安全的地方滾牀單卻可以讓人偶爾挑戰一下既定的禁忌和規則,體驗冒險的刺激所帶來的心理上的快感,而心理快感又能進一步提升生理快感,讓人迅速達到興奮的狀態。並且,這種行爲即便被發現,如果雙方是合情合法的伴侶關係,也不至於上升到被懲罰的地步,這樣就會讓人更加樂此不疲。
不安全的環境容易讓人緊張,併產生輕度的犯罪感,這反而讓人更容易達到。
由於滾牀單的環境是沒有太多遮擋的野外,這使得情侶們要一邊享受性的歡愉,一邊還要擔心被偷窺的難堪。同時,這種感覺也會連帶出某種犯罪感,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壞事”。這種交織着渴望、緊張、擔心、自責的複雜心理,會促使人們的神經愈加興奮。就像是在炒菜時放了多種調味料而使菜的味道更鮮美一樣,性的活動也會因多種情緒和感受的摻雜而顯得更加美妙,從而更容易達到。
陌生的環境能給人們帶來新奇感,就像是正在感受一種全新的一般。
這就好比人們習慣了在臥室裡滾牀單的千篇一律,就想嘗試廚房、陽臺、浴室等特別的地方一樣,人們總想去那些新鮮的、未曾去過的地方嚐嚐鮮。選擇到野外等不安全的地方滾牀單,就像有些夫婦會專門到大酒店開房間那樣,只是圖個新鮮感而已。不能換伴侶,換個滾牀單的地點還是做得到的。
哪怕身體疲憊不堪也無法停止的性依賴者
美國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一度因18個情婦事件而被媒體圍攻,多年來營造的好形象瞬間崩塌,還不得不去接受爲期6—8周的性癮治療。
美國的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龍也曾在其小說《叔本華的治療》中,描繪了一位沉迷而不可自拔的男性。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到俱樂部尋找獵物,然後機械地重複“搭訕———離開”的流程。並且,他的原則是決不與同一個對象進行第二次性行爲,理由是害怕自己會愛上對方。在十年裡,他和不計其數的女性發生性關係(包括他的學生),可是內心和情感卻痛苦不堪,只好轉而借用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來武裝自己。
有些人的性成癮表現爲無法抑制的反覆**,一天幾十次乃至上百次,直至**出血都無法停止這種機械性的重複行爲。這個**的過程並不會有快感,反而還很痛苦,可是當事人卻無法停止自己的行爲。還有些人是無休止地瀏覽色情網頁,想要停卻無法讓自己停下來,就像失去了對自己手和身體的控制。他們非但要爲此支付高昂的服務費,還每天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網絡上,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性成癮又被稱爲亢進,這個詞是美國的帕特里克·卡諾博士創造的。他在《嗜性成癮》一書中說:“性成癮與藥物成癮相似,這種性成癮狀態支配着性成癮者的意識、思維和生活。”性成癮者以男性爲主,只有極少的女性會出現這樣的行爲。性成癮者往往有着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週期性的性衝動,如果這些衝動一時無法得到滿足,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痛苦感覺。大多數性成癮者排解這種痛苦感覺的方式,都是不加選擇地開展匿名的性關係,然後迅速轉移目標追逐下一個。所以,他們往往會給人“濫性”的印象,被指爲私生活糜爛或“花心大少”。這使性成癮者很難有穩定的情感關係或婚姻關係,生活經常陷入無法自控的混亂中。
近些年來,有心理學者提倡用“性依賴者”而非“性上癮者”來代指這個人羣。性依賴者與其他類型的依賴,如酒精、香菸等的依賴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性依賴者往往影響人們的生活、關係和健康,同時也是對社會文化和道德底線的挑戰。性依賴者往往伴隨着大腦神經激素的改變,部分人羣還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腦損傷,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一種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問題,大部分情況下是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才能康復的。
性依賴者往往缺乏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於是只好把性當作與他人連接的唯一方式。
有相關報告指出,大約60%的性依賴者在兒童時期都遭受過虐待,或身體的,或精神的,或性方面的。這樣的兒時經歷使得他們對成人的世界充滿恐懼,更害怕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因而早早學會將自己和自己的情感、精神等禁錮在某個小角落裡,只與他人保持很淺的社交關係。所以,他們在成年之後就會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獲得愛,也沒有學會用有建設性的方式釋放內心的孤獨、空虛、焦慮等情緒,於是就轉而用性作爲與外界“溝通”和“連接”的方式,以獲得暫時的麻醉和愛的感覺。
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性依賴者較多來自缺乏情感表達和情緒反應的家庭,親人之間缺乏應有的親密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人,對愛有着極度的渴望,內心像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需要被愛填滿,然而他們卻沒有學會如何得到愛,就只好用自以爲是愛的方式——性,來獲取愛。這種不成熟、不理智的行爲自然會讓他感受到更多的空虛感,並走入心靈的死衚衕,過着自己無法主宰的、強迫式的痛苦生活。
性依賴者常常有着很低的自我價值感,因而就頻繁地用錢購買性,去體驗短暫的、虛假的、被需要的感覺。
在某個新聞中花10萬元購買性服務的男子就是例子。當一個男人的自我評價過低,並導致無價值感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存在焦慮。如果此時再沒有找到合適的宣泄途徑,就會將這種壓力和焦慮用性作爲出口。在與他人滾牀單的過程中,當事人會有一種自己正被對方需要的錯覺,從而暫時地填補內心的失落感。
如果這樣的行爲循環往復,就會形成對性的依賴:每每感到自卑就會機械化地用錢去購買性,以緩解內心的壓力和焦慮。但這種行爲就類似口渴了使勁喝濃糖水,雖然當時解了渴,可後遺症卻是越喝越渴,如是循環,無法停止。
最後,如果人體內分泌紊亂,大腦有損傷,或者某些腫瘤都可能導致性依賴。
人體的下丘腦和垂體是內分泌的控制中心,而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則是控制人體性激素分泌的分值。人體的性行爲和性功能,與性腺軸的正常運轉密切相關。如果大腦或下丘腦中樞出現病變,或者對性激素的敏感性增強,或者下丘腦的中樞過分活躍,或者垂體千葉粗性腺激素和睾丸激素分泌過多,等等,都會導致一個人有超過個體需要的望,並形成性依賴行爲。
另外,某些癌症,如腎上腺腫瘤、垂體腫瘤等,導致體內雄性激素過高,也可能使性功能出現紊亂,導致過於亢奮而使患者無法自持地頻繁發生性行爲。
戀物、戀手與戀足的人
39歲的芸離異後,與15歲的女兒一起生活。本來到了這個年齡的她已不再奢望什麼浪漫、美好的愛情,但是,高大、英俊、富有的超卻在此時走進她的生活。婚後的超對芸更加周到、體貼,他把芸的女兒安排進貴族高中,還頻繁地贈送芸各種貴重的禮物,比如他給芸買了好幾千雙鞋子。但是,超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抱着芸的腳睡覺,在滾牀單的時候,還喜歡讓芸用腳幫他**。雖然感到丈夫的愛好特別了一些,但還好,芸都可以接受。可是有一天晚上,超竟然請求芸穿上高跟鞋站在自己的臉上!這讓芸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她很擔心自己是不是找了個心理不正常的丈夫。可是超卻告訴芸,她最吸引他的,就是那一雙美足,讓他一看見就要爲之發狂。
超是怎麼了?他真的是不正常嗎?他就是傳說中的“戀足癖”嗎?
在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人像超這樣,更能激發其望和興奮的不是女人的身體,而是女人身體的某一部分,比如頭髮、手、腳、臀部等。還有些人的望來源是各種女性內衣,尤其是那些已經穿過的內衣。爲了滿足自己的望,他們中的不少人甚至鋌而走險,冒着被罵作“流氓、精神病、不正常”的風險,費盡心機地去偷竊女性內衣,然後用做**和性幻想,以達到性的滿足感。
在心理學上,他們被稱爲“戀物癖”,且這個羣體幾乎僅見於男性。一些心理學家反對“戀物癖”這個稱呼,認爲“癖”這個字眼兒帶有某種病理的、歧視的意味,所以建議改稱“戀物者”。
每當媒體報道那些因偷竊女性內衣而被抓獲的人,總要帶着某種揶揄和鄙夷。而那些不小心被抓住的可憐的人們,也常常因此遭到名譽的毀壞,朋友的唾棄,甚至爲此丟掉工作。可是卻鮮有人知道,他們這樣的行爲背後卻隱藏着諸多不可爲外人道的痛楚和苦衷。
戀物者特別的性偏好往往影響其滾牀單的質量,甚至有人對常規的滾牀單方式沒有興趣,進而影響兩性關係的建立,從而造成內心極大的困擾。
由於戀物者的指向是物而不是人,這使他們常常進行單向的情感連接,導致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和自閉,影響人際關係尤其是兩性關係的建立和發展。這種與人的正常情感需要不相符的習慣,會讓戀物者的內心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和糾結。同時,有些人即便建立了兩性關係,也會由於他特殊的性偏好而影響與伴侶滾牀單的質量,從而給他們兩性關係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導致戀物者們的內心更加痛苦。
由於戀物者們特別的性偏好,讓他們容易感到焦慮和孤獨,進而造成心理問題。
人都有被羣體接納和認可的心理需要,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人願意做那個與羣體差異過大的人。如果是在原始社會,與自己的族類有明顯的不同,將可能被驅逐,會有生命危險,在有些動物世界裡也有這種情況。
戀物者的滿足方式與大部分人都不一樣,這會讓他害怕被發現自己的“與衆不同”,害怕被視爲“流氓、不正經”而影響正常生活。這樣勢必給當事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從而造成抑鬱、焦慮等情緒,若長期處在這種情緒狀態裡,則可能引發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
戀物者的行爲成因比較複雜,多認爲與個體的成長經歷、家庭背景、性教育不當等有關,而與他本身的道德觀念和個人意志力關係不大。
一個人有戀物的性偏好,並不意味着他道德觀念不夠強,或者是意志力薄弱無法剋制自己的性需要。很多戀物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障礙,即缺少與他人進行互動的基本能力,在人際交往上表現出退縮和迴避。由於對異性有渴慕但是卻缺少建立關係的能力,他們就退而求其次,與異性身體的一部分產生連接以滿足自己。
還有些人,是在成長過程中無意間用異性衣物**獲得性滿足之後,就沉迷於此,之後形成慣性,到成年後無法輕易戒除,繼而形成依賴。另外,也有人是因爲從小被教育性是骯髒的、不道德的,因而把望從人的身體轉向物,等等。不同的戀物者有不同的原因。
從先進的心理學視角來看,戀物者並不能被視爲“性變態”或“有心理問題者”。
原則上來說,戀物者只要能帶着自己的性偏好參與正常的生活,就不應視其爲有心理問題。也就是說,戀物者可能會由於對自身的不接納而導致情緒和心理上的障礙,也可能會由於缺乏社交能力而導致心理上的困擾,但是其“戀物”的偏好本身不應被視爲是心理問題。在性偏好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只要能夠通過正常的可被法律和道德接受的渠道來滿足而不對他人造成傷害,就不應被指責或被懲罰。在本節開篇的案例中,如果芸能夠接受丈夫的性偏好,願意用他喜歡的方式滿足他,而不是被迫那樣做,那麼,超喜歡芸穿着高跟鞋站在他的臉上,這個請求本身也就變得很中性了。
但是,如果戀物者感到內心痛苦,並有自我傷害的行爲,就是值得關注的人羣,要鼓勵他們去做心理治療。
心理學家蘭斯特羅姆指出,有超過20%的戀物者會用兒童,36%的人會伴有露陰行爲,還有一些人會做出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有危害的行爲,比如,在**時窒息或者對伴侶進行。此時,戀物者就要進行心理治療,並需要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才行。
“慕殘”和“戀老”,是“癖”還是真愛?
很多人對翁帆選擇嫁給楊振寧表示了不理解,因爲會揣測她是看重了楊振寧的錢財和地位。可是生活中也不乏20多歲的小夥子愛上70多歲老嫗的愛情故事,這就無法再用世俗的那套眼光來解釋了!其實,不僅是人們對他們的選擇不能理解,有些當事人也對自己的“愛好”心存疑問,連心理學家都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就給他們做出了有病理性傾向的命名:“慕殘癖”和“戀老癖”。
可是,僅僅是因爲他們找了一位與自己的身體外形差異極大的伴侶,就被認爲是心理不正常,是不是有些冤枉呢?如果不是冤枉,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強烈地渴望照顧他人,並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照顧他人生活上的人,會傾向於愛慕身有殘疾者。
有些人生來就有一腔柔情,渴望用服務他人的方式與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然後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感,並從中找到愛與被愛的感覺。可是,他不能因此就被認爲是心理不正常的——如果他在社會交往、情緒管理等領域都能夠自如應對的話。既然如此,一個渴望擁有一位身有殘疾的愛人的人,一個渴望通過照顧那身體有殘疾的愛人以獲得情感、心理和生理上滿足的人,當然就不能被視爲是不正常的(但可以說是不尋常的),他所付出的愛自然也就是真誠的、值得尊重的。
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爲,那些將愛戀指向老年人的人,是由於成長過程中缺乏異性長輩的關愛所致。
這即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由於人在幼年和童年時期缺乏異性長輩的關愛,或者異性長輩在愛的表達方式上不符合他的內心鏡像,那麼,他就會對來自異性長輩的愛非常渴望。這種渴望會深深地紮根於當事人的內心,及至成年之後就會延伸出對老年異性的愛戀,這是一種摻雜着愛情和親情的特殊感情。戀老的年輕人對同齡人很難涌起愛意,更談不上望,而是更多地將愛和望都指向老年人。
此外,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異性戀中,有些同性戀者也會傾向於喜歡那些年齡較大的異性。
還有些生性自卑,不能正確認識到自身價值的人,會選擇將愛投向那些認爲比自己弱小的羣體,比如殘疾人或老年人,並以此獲取自信。
有一種觀點認爲,有些人之所以選擇去愛慕殘疾人或老年人,是因爲對自己在同齡人中的性魅力感到不自信,所以纔會不由自主地將愛戀的對象指向“弱勢羣體”,然後好在強弱對比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找回自信和自尊感。
慕殘和戀老,作爲個人的一種選擇本無可厚非,但由於他們做出了與大部分人都不同的選擇,因而被認爲是病態的、心理有問題的。
這樣的界定很明顯帶有對殘疾人和老年人的某種歧視,就像在暗示殘疾人和老年人不應該得到愛情,這是很不公平的。女神維納斯正是因爲身體的殘缺才煥發永久的魅力,殘疾人怎麼就不能得到身體健全的人的愛?老年人怎麼就不可以獲得年輕異性的青睞呢?另外,年輕女上老年男性,一旦感情穩定後,人們會願意認爲她對他是真愛;可如果年輕男上老年女性,即使兩個人的生活非常幸福,其中的男性還是會被認爲是“戀老癖”,這樣的不同與我們先前拷問的那兩個問題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隨着社會對多元價值觀的進一步接納,相信“慕殘癖”和“戀老癖”這樣的詞語會逐漸從人們的認知中淡出,隨之而來的,是對各種特殊現象的包容和接納。
爲什麼有些男性鍾愛穿女裝?
美國心理治療師GaleJpltzGolden在其著作《被捆綁的》中,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性與丈夫結婚30多年了,育有三個子女,感情一直都不錯。直至某天丈夫因意外車禍去世,傷心的女人收拾丈夫的遺物時,意外地在車庫的角落裡發現一個小門,打開進去後,裡面的場景把她震驚得站在那裡許久。原來,車庫裡面暗藏機關!車庫裡面有個小房間,放滿了各式各樣的女士內衣、絲襪、服裝、口紅等用品。沒錯,原來她的丈夫竟是那麼鍾愛穿女裝,並且這個秘密竟然被隱藏了30多年而沒被她發現。
這位女士非常傷心,因爲她覺得自己好像被丈夫背叛了,可惜那個“第三者”竟然是丈夫自己。這樣的現實讓她難以接受,因而不得不去接受連續的心理治療。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穿着女裝招搖過市的男人,人們就會用“逆天”、“傻帽”、“神經病”等字眼形容他的行爲。不過,生活中能有勇氣穿着女裝上街的男性畢竟是少數。很多喜歡穿女裝的男性都是採取秘密聚會的方式,即幾個同好者相約在某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一起穿上喜歡的女裝和戴上假髮,享受屬於他們的快樂。
有的觀點認爲,這些愛穿女裝的男性在穿上女裝後,會感受到很強烈的性興奮和性滿足,這是他們樂此不疲的根本原因。但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爲,所以懷疑這些鍾愛穿女裝的男性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給他們命名爲“異裝癖”者。
那麼,他們真的有問題嗎?如果有,是什麼樣的問題?所謂“異裝癖”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撫養人對男孩不恰當的性別期待,是公認的導致男孩成年後鍾愛穿女裝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喜歡女孩而生了男孩的夫婦,一時無法調整對孩子性別的期待,所以就給男孩穿女孩的衣服,卻不知道孩子雖然年幼,卻很會揣度大人的心思。爲了得到父母的認同,孩子會主動迎合父母的心理期待。一旦某個男孩發現自己穿着女裝就會獲得父母的愛和關注,就會使得有極大的心理滿足感。這種感覺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潛意識深處,並在成年之後也忍不住總想穿着女裝,以體驗兒時那種熟悉的幸福感。
在有些男性鍾愛穿女裝的案例中,研究者發現,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身邊親近之人多爲異性,因而缺乏與同往的人際經驗。
這樣的人天生性格就比較弱勢,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若身邊大多爲異性,他爲了獲取同伴的認可與接納,就會不由自主地模仿同伴的衣着,試圖通過外表的相似性以找到羣體歸屬感,並讓他感受到安全感與滿足感。
由於缺少與陽剛同性相處的經驗,當他們成年後融入社會時會遇到一些困難。當遭受挫折和壓力時,他們就容易以穿女裝的方式暫時緩解焦慮情緒,以找到童年時的感覺——被接納與認可、有歸屬感等。
大部分鐘愛穿女裝的男性都不是同性戀或雙性戀,他們的愛好與性取向往往沒有任何關係。
鍾愛穿女裝的男性一般都會和異性結婚,會與他們的伴侶滾牀單,也會生育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是無法看出他們有什麼異樣的,因爲大多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是行事謹慎的。並且,他們也害怕如果被妻子發現,會由於無法接受他的愛好而離開他,就如本節開篇提到的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一樣。
不過,有國外的研究者發現,在知道自己的丈夫喜歡穿着女裝之後,有不少妻子還是選擇了接受和理解他們,甚至還幫助自己的丈夫購買女性內衣和化妝品,幫助丈夫一起掩飾這種愛好。在度過了最初的驚訝和不安之後,妻子們會將丈夫的愛好看得很平常,也不會再感到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擾。因爲妻子們發現,丈夫的這一個愛好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婚姻生活,相反,有60%的妻子把愛穿女裝的丈夫形容爲“敏感、柔弱、安靜、溫柔、可愛”,認爲他們還是很不錯的人生伴侶。
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性喜愛穿男裝,但她們往往並不被認爲有心理問題。
社會對女性穿男裝的接受度比較高,甚至在有些時候,女性穿男裝還是一種風尚潮流。
最典型的人物莫過於歌手李宇春了,男性們對她中性的穿着、打扮一直有各種諷刺,但即便如此,從未有人將“異裝癖”這個名字安在她的頭上。
最後,人們之所以認爲男性着女裝是“不正常”的,那大概隱含着男性對“變成”女性的恐懼心理。
有心人會發現,如果把一個女人放在男人堆裡,那麼她的女性特質就會變得非常突出,且時間越長就越突出;與女人不同的是,如果把一個男人放在女人堆裡,那麼他的男性特質會慢慢被淹沒,時間長了他就會有女性化傾向。另外,若女人穿着男裝,她的女性特質就會更加突出,顯得更加女性化;可是若男人穿女裝,則會掩蓋了男性的陽剛氣質,會越來越像女人。
爲什麼會這樣?
有人猜測,男人很可能都是女人“變”的。證據之一,是男人之所以也長有無用的。因爲胚胎在8周之前無法確定自己的性別(所以每個胚胎最初都準備了兩套生殖系統,即中腎管和副中腎管),爲了不錯過發育的時機和進程,只好把也一起發育了。到了第8周,有部分攜帶Y染色體的胚胎在大量睾酮素的作用下選擇了男性生殖系統,“變成”男胎兒,而另外那些沒有Y染色體的胚胎則因爲沒有被睾酮素“干擾”,從而繼續發育爲女胎兒。
或許是因爲胚胎時期就攜帶的記憶,男人們天生就害怕自己男性特質的消失,因而極其鄙棄那些女性化的男人,當然也包括厭惡穿着女性化的男人,實則這背後隱含着對“變成”女人的恐懼感。
強姦者純粹是爲了滿足望嗎?
作爲一種違揹人的自由意志而強迫性地加諸在人身上的暴力行爲,強姦給受害者帶來很大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傷害。那些有過被強姦經歷的人往往不願意再回顧當時的場景,因爲那會讓他們再度重溫絕望和無助感,尤其是對自己的身體失去支配能力的恐懼和自我否定感。很多有過被強姦經歷的女性會因此長時間陷入低自尊的境地,這將直接影響她後來的婚姻和情感關係。如果被強姦者是男性,則這樣的經歷除了以上的心理感受外,還會挫傷他的男性雄風,可能會讓他長時間處於無法言明的屈辱和自卑感裡。如果受害者被強姦時尚未成年,則會嚴重破壞他對成人世界的信任感,導致成年後無法珍愛自己,而男性則可能因此變成同性戀、雙性戀或異裝癖。
正因爲強姦對人的傷害是如此巨大,所以在世界各國,強姦都被認爲是一種惡劣的犯罪行爲,強姦者會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近些年不時有人提出賣淫合法化的問題,其理由之一是“可以降低強姦率”。這樣的觀點是對強姦做了一個前提假設,即假設所有的強姦者都是爲了紓解才實施犯罪行爲。但事實並非如此。
強姦的本質並不只是單純的性行爲,還帶有一種強烈的攻擊和暴力意味。
著名社會學家露特·賽福爾特曾說過:“強姦不是望的暴力表現,而是通過性來實現的暴力。”那些慘被強姦的人決不會認爲自己是與強姦者發生了性關係,他們更多地認爲自己遭遇了一次可怕的襲擊或者暴力,而社會學、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人員也對此持相同觀點。
當強姦犯談論起自己的強姦行爲時,鮮少提起其生理上的滿足,而更多地談到當他在實施強姦時,對受害者身體、精神和心理上的優越感和控制權,以及對受害者實施暴力時凌辱和虐待他人的滿足感。
研究者還發現,強姦犯普遍性地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陷,他們常常給人性格不成熟、缺乏自尊、男性之氣不足等印象。同時,他們也常常性能力不足,缺乏與女性相處的能力和經驗。由於上述原因,這些人往往下定決心想要改善這一切,併爲自己樹立信心,然而卻屢屢受挫,因而就容易將挫折感轉變爲憤怒情緒,進而發泄到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
以脅迫的方式欺辱比自己弱小的人,這樣的行爲背後早已經不是性本身,而更多的隱含着強姦者想要通過此行爲來獲得對他人的絕對的控制感,同時通過暴力的攻擊行爲,來舒緩自己內心的焦慮、自卑、恐懼等負面情緒。
權力式強姦:有權在握的人會用強姦的行爲來滿足自己的征服欲和佔有慾,體驗到自我的強大感。
權利式強姦多發生在職場或商務來往中。專業的性工作者可以提供“被強姦”的服務,以滿足有些尋求心理刺激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畢竟只是一種表演,而不是真正的強姦,有些人還是無法滿足於此。於是,一些人爲了彰顯自己的權力,便通過強姦那些弱小者來體現自己的權力感。而弱小者出於種種考慮,事後往往也不敢太多聲張,更促使有權力者肆無忌憚——這樣的人需要的也不是性,而是體驗強大的感覺,以及找到個人的身體和心理安全感。
在戰爭中,強姦被當作暴力手段的歷史非常深遠。
當發生戰爭時,強姦敵方的女性會被當作一種武器,這種極其殘忍的手段給被強姦者以及被強姦者的社會帶來的傷害是難以估計的。在人類歷史上,戰爭強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和古希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軍隊也曾對許多亞洲國家的女性犯過戰爭強姦的罪行。同樣的,那些強姦罪行並不是人們以爲的“驅使”,而是另有原因。
在上世紀90年代的科索沃戰爭中,士兵們奉命當着其家族和丈夫的面兒強姦婦女(有幾萬名女性在這場浩劫中被傷害),目的是爲了破壞當地的社會、情感和規則的紐帶。大部分被強姦的女性之後的境遇都非常悲慘,她們要麼淪爲性奴,要麼被家族遺棄、被社會唾棄。表面看來,這是對受害女性的不人道,實則是當地社會和人民爲了逃避由於尊嚴受損、內心情感割裂而帶來的自尊、自信以及自愛的挫傷,因爲戰爭強姦本身直指的並不是性,而是對對方(身體、心理乃至是民族性)的統治感、佔有感,以及侮辱與虐待。
經過長期的文明進化,人類普遍認爲性行爲是最的行爲之一,而性被賦予了太多本質之外的其他意義。在男權社會中,當一個男人強姦了一個女人,這個過程會被描述成“佔有了她”,或“壞了她的身子”。這種表達方式意味着,人們普遍認爲被脅迫的性行爲包含着很強的暴力和毀壞性質,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佔有和征服,甚至是凌辱或報復。
熱衷角色扮演的人是什麼心理?
因爲要結婚了,毛毛就搬去與男友同住,希望兩個人可以多一些時間在一起,同時也更加方便籌備婚禮之類的事情。可是沒幾天她就發現,在滾牀單這件事上,男友的一些愛好和習慣讓毛毛很難堪。
原來,男友竟然從網上買了不少情趣用品,並求着毛毛穿上那些衣服和他“做遊戲”,進行角色扮演。但毛毛卻無法入戲,因爲她覺得男友這樣做,分明就是把她假想成別的女人,弄得她一點感覺也沒有。男友見毛毛很不配合,也感到很無趣,只好把那些東西都收了起來。可是,兩個人卻因此有了一些嫌隙,關係明顯冷淡了許多。
那麼,那些熱衷這些事的人能從這種扮演中得到什麼樣的滿足感呢?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和想法呢?
在有些人的性價值觀裡,滾牀單的娛樂功能遠遠大過於愛和親密的表達功能。
所謂性價值觀,即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性的角度和觀點。從上面的故事來看,在毛毛的性價值觀裡,性更多的是愛和親密的表達——許多女性都持這樣的觀點。可是,在毛毛的男友看來,性固然有愛和親密的表達功能,但更多的是一個娛樂項目——即他認爲性的娛樂功能會大過於愛和親密的表達功能。
在這樣的性價值觀下,毛毛的男友自然就會想盡辦法讓自己體驗到更多性快感,那些他購買回來的制服、面具、飾品等,也只是幫助他體驗更多性快感的輔助工具而已,並不至於上升到毛毛認爲的“把她假想成別的女人”的高度。
在滾牀單時做角色扮演遊戲,是一種對未能滿足願望的補償性的心理滿足機制。
男性本能中的傳播基因欲和佔有慾,使他們希望儘可能多的與各種女性滾牀單。但這種願望卻受到法律、道德等因素的制約,根本無法實現,或即便能實現也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在處理這些願望時,有些人選擇壓抑,比如深藏在內心,然後伺機而動,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另外有些人則選擇轉移,比如寄情事業、愛好、自我提升等;還有些人則會用替代的方式,比如在滾牀單時做些角色扮演的“遊戲”——在心理學上來說,這屬於一種補償性心理滿足,在徵得伴侶的同意下,這是一種完全無害的心理補償方式。
滾牀單時的角色扮演遊戲大多是制服誘惑,這也與人們渴望反叛權威和挑戰秩序的心理有關。
在滾牀單的角色扮演中,扮演對象更多的是教師、醫生、警察等具有明顯職業特徵的人羣。他們有着風格鮮明的服飾和形象特徵,給人權威、秩序、嚴謹的印象,同時還總有一種令人尊敬的專業形象。在生活中,這種專業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有壓迫感。那麼,在有些人的性幻想裡,就總希望打破或毀壞這些固化了的形象,就像是挑戰或跨越權威和秩序,從而獲得某種心理上的勝利感和成就感。同時,這也是一種可以伴隨着性幻想而獲得強烈性刺激的方式。
通過網絡和電話滾牀單也讓人情迷的原理
互聯網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方式改變着人們的生活和娛樂方式。性和性話題是互聯網上搜索頻率非常高的內容。據美國一家大型網站的在線統計,大約有10%的25—35歲年輕白領曾有過視頻的經歷,並且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她們現實中的家庭生活和人際交往。
有人曾撰文描述自己網絡的體驗,並直接表示自己對虛擬樂此不疲。他的經歷在勾起有些人的好奇心之餘,也不免讓人忍不住思考:通過網絡和電話的虛擬,有着什麼樣的魔力,以至於讓人寧可放棄現實生活中與人互動的樂趣?那些沉迷於此的人究竟是怎麼了?
那些缺乏建立關係的能力的人,會通過虛擬來逃避與他人建立親密感的壓力。
人天生就是羣體動物,每個人都渴望與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聯繫。然而,有些人卻是對此又渴望又恐懼,生怕在親密關係中受到傷害。而網絡這個虛擬世界卻剛好符合這些人的需要,既能幫助他與他人建立親密的聯繫,又因爲隔着電腦屏幕而將“危險”拒之門外。
在這樣的虛擬環境中,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不會向他索取他無法給予的情感關係,更加不會涉及後續的相處、婚姻、孩子等麻煩的事情,而只有簡單的性關係。這種只取不予的好處自然會讓他們欲罷不能地深陷進去。
對自己的性魅力比較自卑的人,也容易沉迷於虛擬。
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裡,由於無法見到對方真實的樣子,躲在屏幕後面的人會感到很有安全感,不用考慮服裝和髮型是否得體,也無須擔心自己的容貌和氣質是否迷人,更不必擔心會被異性拒絕,這就使人們體驗到一種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雖然這感覺也帶有一定的虛擬性,但會給此類人帶來美好的感覺,因此會愈加癡迷於虛擬的情愛。
精神空虛,或對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關係不滿意,也可能會讓有些人將注意力轉移到互聯網的虛擬中去。
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和打擊而沒有得到有效紓解的人,會在壓力之下選擇沉迷互聯網虛擬來逃避這種壓力和挫折感。還有些人則會因爲無法處理情感關係中出現的矛盾,在憤怒和絕望的情緒下,賭氣式地開始虛擬,以這樣的行爲對伴侶進行“報復”,卻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有些人在感受到精神的空虛時,爲了逃避和壓制這種空虛感,也可能用虛擬的方式來對自己進行非理性的填補。
虛擬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有着難以估量的危害性,是兩性關係中需要關注的新問題。
美國的性學專家阿爾庫珀博士認爲,互聯網那種獨特的可獲得性、可購買性和匿名性使網絡性活動對有些人深具魅力。這三個因素讓網絡上的虛擬變得唾手可得,並且充滿某種黑洞般的誘惑和吸引力,讓那些缺少意志力且情感空虛的人無法自制。但這種網絡虛擬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個人的可拍照手機和攝像頭無處不在,人們很難預測自己的行爲會在什麼時候被公之於衆,從而影響他在現實中的正常生活;其次,由於網絡上的虛擬會佔用人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勢必會影響到日間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這種愛好和習慣若被伴侶發覺,還會進一步影響婚姻和家庭的安定——如果不注意調節,互聯網虛擬勢必成爲婚姻關係中無法忽視的“第三者”。
90%以上的性功能障礙是心理問題
曉東剛30歲出頭,和妻子結婚五年了,可是最近在滾牀單時他卻越來越無力應付,主要問題是**困難。爲了避免尷尬,他要麼藉口加班而晚歸,要麼就是晚飯後躲在書房裡不出來,其實就是儘量不要與妻子同時睡覺。雖然妻子並沒有抱怨什麼,還溫柔地安慰他,可是他卻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常常鬱鬱寡歡,而他的情緒狀態更進一步加重了生理症狀。
曉東就是遇到了所謂的性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即滾牀單時無法正常進行或無法獲得滿足。男性會出現的症狀如**困難、早泄、**等;女性則可能出現疼痛、**、缺乏等。性功能障礙一般不會有器官性的病變或異常,而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也被稱爲性心理功能障礙。
那麼,什麼樣的心理因素會導致人們遭遇性功能障礙呢?
在缺乏正確有效的性教育的大背景下,社會文化裡的男性中心主義反而使男性深受其害。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專門討論過這樣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一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男性相信,性器官的尺寸、**的硬度和**的時間,是體現“男子漢雄風”的絕對標準,同時也是帶給女伴性愉悅的唯一“利器”。由於腦海中有一個和滾牀單有關的完美藍圖,男性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情況和表現與那個藍圖做比較——可惜只有一部分人能達到所謂藍圖的標準。所以,一旦在滾牀單時出現了與藍圖中不符合的情況,就會帶給男性巨大的焦慮和壓力感,因而帶來或加重性功能障礙的症狀。
另外,將滾牀單中的表現與男性尊嚴直接掛鉤所帶來的壓力,也是讓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性功能障礙的兇手之一。
性是親密關係晴雨表,伴侶的性功能障礙往往是親密關係出現問題的明確信號!
原本滾牀單時一直很順暢的,結果後來開始出現問題,那往往是伴侶關係已經亮起紅燈的重要信號!人們常說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但那只是在一般情況下。事實上,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對那個讓他充滿負面情緒的人產生性衝動,尤其是當那種負面情緒裡有相當一部分是憤怒的時候。對性對象不加挑剔的男人尚且如此,常常把性當作是愛的表達方式的女人就更加無法做到與那個讓她憤怒的人滾牀單了。
有國外的相關資料顯示,有47%的男性認爲,造成他性障礙的原因是與伴侶的關係不和睦,而來自他們配偶的數據是68%。有性學專家研究發現,伴侶們長期在缺乏愛意的情況下滾牀單,正常的性反應過程不能被完成,是影響性功能的因素之一。本節開篇中提到的曉東,便是因爲妻子一貫強勢的做派,讓他對婚姻關係逐漸心生怨懟。可是,二人之間並未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機制,這些被擱置的情緒就逐漸蔓延出來,影響了他對滾牀單的興趣,從而導致**困難。
不良的性經歷(尤其是發生在幼年或青少年時期),如遭遇性侵犯、性侮辱或等,都可能導致個體在成年後出現性功能障礙。
一些傷害性的性經歷會讓人們對性產生厭惡感或恐懼感,如果這些感覺沒有被及時處理,而是壓抑在潛意識中,那麼,在日後的滾牀單中,如果發生了什麼特別的誘發事件,如滾牀單時受到責罵、掐咬等(類似早期傷害性的性經歷的場景和體驗),極易引發早期經歷中的創傷記憶,也容易導致個體發生性功能障礙。
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的明顯症狀是缺乏,若不加以治療,也可能會逐漸導致性功能障礙。
大腦纔是人體最敏感、最重要的性器官!因爲是從大腦開始傳導的——首先是腦部的神經傳導素將一些滾牀單的信息通過腦細胞進行傳遞,然後人體通過血液的流動將信息傳達到性器官。而當一個人長期處於抑鬱或焦慮狀態並演變爲抑鬱症或焦慮症時,體內的傳導素就會處於失衡狀態,因而無法順利傳遞滾牀單的信息,自然就會導致低下甚至毫無。同時,體內傳導素的含量過低時,也會有麻痹人的性愉悅神經,並進一步影響性功能與性感覺。
這是很多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之所以性趣低下和弭患性功能障礙的生物學原理。
在生活中,像曉東這樣由於心理因素而引發性功能障礙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研究者稱,90%的性功能障礙都是由心理問題引發,真正由器質性引發的性功能障礙其實是少數。男性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可能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現這樣或那樣關於性的尷尬,但如果有正確的性觀念,以及進行心理和精神上的調整,一般都不至於演變爲所謂的性功能障礙。換個角度來說,改善性功能障礙應主要採用心理疏導的方式,而不是過多去關注生理性因素。
不要懷疑,真的有人對性毫無興趣
隨着人們性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有些國家已經頒佈法令承認同性戀婚姻,同時各路專家和媒體對同性戀羣體的關注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就在這個時候,一則新聞又引發了人們強烈的關注和討論:加拿大一位副教授蓋特的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約有7000萬人不是異性戀,也不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而是無性戀。
所謂無性戀者,並不是說他們身體或心理有問題,或者性別取向不確定,也不是害怕或無能力建立親密關係,更不是暫時地失去對性的興趣,而是他們根本就對(無論同性還是異性)絲毫不感興趣!他們中的有些人處於單身狀態中,也有些人是已婚並且還有孩子,但後者聲稱在他們的婚姻裡,只有很少的性,對他們來說,性不是常用來表達愛的方式,而更多地用親吻、擁抱、一起活動等方式來表達。
有人說無性戀者分明就是性冷淡,也有人認爲無性戀者是由於在兩性關係中受傷太重而對自己採取的保護措施。由於這個羣體剛剛“涌現”出來不久,關於他們的相關報告自然就少之又少,所以,人們對這個現象有種種的猜測和觀點也是很正常的反應。那麼,無性戀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無性戀一族早就存在,只是隨着近年來人們性價值觀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他們才從社會邊緣狀態走出來,敢於宣稱自己的性主張。
實際上,早在2004年時,蓋特博士就分析過一份英國人在1994年做過的性吸引力調查。他當時發現,在18000個調查對象裡,約有1%的人坦承無法從任何人(無論同性還是異性)那裡感受到性吸引力。到了2012年,這個數據增長到被調查人羣的3%,這樣的變化意味着無性戀者早就存在,只是人們是否願意公開承認而已。
或許在以前的很長時間內,無性戀者對於要不要談論自己對性的態度是無所謂的。畢竟他們不需要像同性戀者一樣去爭取自己的權利,也不會因自己的習慣而帶來什麼生活上的不便,所以公開宣告自己的性主張的意願就不那麼強烈了。
佛家和天主教之所以要求其門衆禁慾,實則是當人追求精神空間到達一定的境界時,就真的會達到無慾無求的狀態,這與無性戀者更注重精神追求的特點不謀而合。
只可惜佛祖忘記了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有着各不相同的執妄和物質欲,這些因素使有些人即便再認真修行,也依然有很大可能會一輩子無法達到那種至高的境界,即放下人類本能的和物慾。
而很多無性戀者之所以聲稱對性沒有任何興趣,但是卻保持着對人、生活、事業等方面的熱情和興趣,那大概與他們更多地關注精神世界的生活,更多地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關注心靈的成長有極大的關係。
哲學家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句話用在無性戀者身上再合適不過。
誰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纔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無論如何不能真正百分之百體會另外的人如何去感知他自己的生活,這就像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別人吃冰淇淋時的感受。即使我們吃了與那個人同樣牌子和口味的冰淇淋,也只能得到屬於自己的感受而已。
關於無性戀者的生活,只要他們自己感覺是很舒適的,那麼別人是無權進行干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