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做完部隊動員後,沈樹人就親自登船,趁着晨曦帶部隊踏上征程——

他本人親自去,是爲了鼓舞士氣,也是爲了擺個姿態,以便到時候更好地打擊劉希堯一方的士氣。

但爲了確保個人安全,決戰時他是不會親臨一線的。到時候只要躲在船上,爲岸上的友軍提供火力和精神支持就行。上岸指揮的工作,還是張煌言左子雄等人的份內。

沈樹人手頭如今有一個整編的團練衛所,還有一千名編外的沈家家丁、水手。

這些人裡,有大約一千人分散在蘄水縣和其他幾個縣城裡承擔防守工作。加上之前的幾次戰鬥,累計也有數百傷亡。

所以這次出擊的部隊,滿打滿算也就三千人。好在都是儘量挑選的精銳,而把傷兵留下守城。

對面的劉希堯,之前只有六千多生力軍,經過七八天的拖延,部分輕傷員勉強恢復了戰鬥力,有生力量估計回升到了七千。

光看人數依然是官軍的近二點五倍,野戰似乎有些風險。

但沈樹人非常有信心,他知道劉希堯的精銳騎兵之前已經在劉熊、一斗谷手下覆滅了。老營弟兄至少也有半數,被牛子全的繞後詐門偷襲葬送了。剩下的一半里,還有相當一部分死於蘄州西門的強攻圈套。

所以,那些跟隨劉希堯作戰兩年以上、在上一次投降朝廷之前就從軍的老兵,最多不會超過兩千人。七千人裡剩下的五千,不是魚腩就是在黃州本地新抓的壯丁,不足爲懼。

……

望着船隊遠去,蘄州城南門的城樓上,一羣女眷也是忐忑不安,還有幾個失聲痛哭出來。

沈樹人和張煌言要野戰出征,妻妾自然會擔心,畢竟他們都是文官。

張煌言的妻子孫氏,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父親和姨夫,都是因爲死於賊亂,才導致母親和大姨守寡。對沈樹人讓張煌言隨軍,也是頗有幾分怨氣。

陳圓圓和董小宛同樣有些悲傷。陳圓圓從小被調教學唱曲,並不懂什麼國家大義,還是董小宛家教嚴謹一些,是富戶小姐出身。

雖然董小宛在三人中年紀最小,此刻卻頗有擔當,委婉地勸着孫氏:

“孫姐你別擔心,張大哥弓馬嫺熟,左都司勇猛敢戰。我家少爺讓他去,也是幫着多混些功勞,日後好帶掣着一起升遷。

上次殲滅劉熊、一斗谷後,少爺就上奏了一份戰報給楊閣老,上面寫的就是張大哥親冒矢石增援、射倒了劉熊的坐騎,而後左都司趁機陣斬。聽說後來楊閣老覆函,還提了一句嘉許呢。雖然不值直接升遷,積攢多了也不容小覷。”

董小宛提到的這事兒,也是她親眼看見的。

那是大約十幾天前,沈樹人夜裡挑燈辦公、寫上奏公文,她在旁邊紅袖添香幫着鋪紙磨墨。

嚴格來說,當初劉希堯的長子劉熊被射落斬殺,那箭究竟是誰射的,壓根兒就查不出來了,只是亂箭齊發爲流矢所中。

但功勞便宜外人還不如便宜自家人,既然沒有證據,沈樹人當然要安在表哥頭上。

孫氏原先都沒聽說過這事兒,此刻她才意識到,小叔子這是給她夫君的履歷簿貼金呢,不由很是慚愧:

“董妹妹,姐姐見識短淺,你可別跟我一般見識。你們是一番好心,可這亂世,唉……”

董小宛勉強擠出莞爾一笑,安慰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等亂世,想獨善其身隱居,怕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權有勢有兵,才能保得一方軍民平安,保得親朋故舊。”

……

後方那些頭髮長見識短的怨念暫且不提。

沈樹人跟着船隊啓航後,第一段三十里的航程,不過個把時辰就開完了。

這段是沿着蘄水順流而下,大別山區的河流落差都比較大,水速很快,船速自然也快。

抵達黃顙口鎮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劉希堯部的行蹤,果然是已經開拔撤退了,所以至今爲止,沈家軍的行蹤都還是隱秘的。

劉希堯非常託大,連殿後的斥候都沒撒,直接就一股腦兒撤了,最多隻是把輜重糧草和士兵分成兩部分。

這一切,顯然都是沈樹人此前多日疲敵麻痹的功勞,讓劉希堯覺得他非常膽怯。

“看來這一戰的突然性,又多了一層保障,下令,讓船隊進入長江後,儘量往江心多航行幾里路,靠着南岸鄂州一側的航道行駛,這樣能更隱蔽些。

另外,運兵船都不許打旗號,還要隊形儘量分散一些。確保從江對岸就算看到有船,也不能確認是不是軍船。”

沈樹人觀察清楚情況後,立刻補充了一道命令,沈家的水手們當然是立刻無條件執行。

這第二段的航程,在長江中航行,因爲是逆水,比第一段就要慢不少。

好在沈家的水手,都是如今天下第二精銳的,非常善於使用側風,沈家的船用的硬帆質量也不錯。長江的流速又遠不如山區小河,風力能扛過水力,也就繼續穩步前行。

黃州、鄂州一帶,江邊兩岸的陸路更加難走,當初蘇東坡到此任團練副使,便是在黃岡縣與蘄水縣之間的長江岸邊,寫下了前後《赤壁賦》——

雖然蘇東坡其實是搞錯了,把黃州的赤鼻磯誤認爲了赤壁古戰場,真實的赤壁古戰場應該是在武昌更上游。

但不管怎麼說,《後赤壁賦》裡那些寫景的文字,卻是蘇東坡實地遊覽看見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蘄水縣附近江岸地形的實打實寫照。

劉希堯的部隊,在路過這些地段時,少不了要稍微翻點山,行進就更加緩慢了。

偏偏他們還沒更好的路可走,只有這一個選擇——如果不沿着江邊走,而是更深入內陸尋路,就真得在大別山的崇山峻嶺裡折騰了。

當初來進攻的時候,他可以讓部隊在兩天一夜時間裡趕那麼遠,是爲了偷襲,選擇了強行軍。這次撤軍卻沒那麼急,還要帶那麼多財物,走上三個白天、晚上紮營睡覺,也很正常。

而沈樹人的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在次日凌晨時分,終於順利趕到蘄水縣附近的蘭溪鎮,那是浠水河匯入長江的一個河口小鎮,也堵在劉希堯的歸途上。

渡過浠水河之後,再往北就算是黃岡縣地界了,也是劉希堯的根據地。

劉希堯的部隊還沒到,沈樹人立刻吩咐左子雄和張煌言帶着主力上岸列陣、儘量依託鎮子原有的地形。

剛忙沒多久,隨着天色轉亮,官軍瞭望手通過望遠鏡發現:南邊的沿江山道上,出現了一溜長蛇陣狀的流賊輜重部隊。

流賊方面沒有望遠鏡,自然沒能同時發現敵人。

沈樹人沒有上岸,張煌言也沒法請示,就當機立斷下令:“左都司,讓將士們先隱藏起來!這支流賊只是輜重,沒什麼戰鬥力,放近了再伏擊,不然就嚇跑了!”

左子雄略一思索,也是深以爲然,立刻讓士兵們隱藏在鎮子裡。

流賊輜重隊大大咧咧走到近前,只剩最後一兩里路時,才漸漸發現氛圍不太正常——蘭溪鎮上,居然不聞人聲犬吠。哪怕大部分原本的百姓都逃散了,也不至於這麼安靜得可怕。

然而,等他們用聽都能聽出異常時,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隨着輜重車隊停下、將領派出斥候查看,官軍已經從鎮子裡猛撲殺出。

流賊的輜重隊帶着那麼多牛車驢車人力車,當然來不及逃,一陣掩殺之下,輕鬆斬俘數百人。

還有近千人拋棄了物資,直接一鬨而散抱頭鼠竄。

……

劉希堯的主力,比輜重部隊還拖後了大約二三十里路程,一個多時辰後,他就得到了忠心潰兵的回報。

“報!大王!大事不好!官軍忽然出現在我們前面的蘭溪鎮,沿着浠水渡口堵截了我軍歸路!清晨的時候,他們還伏擊了我軍的輜重隊,把我軍好不容易收割搜刮的糧草財物都搶走了!”

劉希堯驚得下巴都差點掉了:“官軍?哪裡的官軍?難道是從鄂州渡江來的左良玉人馬?居然來得這麼快……早知道前幾日就不該逞一時之忿,殺左良玉小妾全家了。”

直到此刻,劉希堯的第一反應,居然都還是聯想到左良玉。

沒辦法,沈樹人給他的印象,實在是太慫太窩囊太滾刀肉不要臉了。

“不,不是,跟左良玉沒關係,就是沈狗官帶着部隊來追擊我們了!”斥候哭喪着臉哭訴。

“沈狗官?他怎麼跑到我們前面去的?這不可能!”劉希堯一時還沒能想明白。

還是他的義子劉三刀想了一會兒,揣測道:

“不好!父王!會不會是走長江江面上過去的?昨日黃昏時也有看到後面遠處有船過來,咱也沒多心。但今晨並沒有看到船,那些船怕是夜裡也沒歇,趕到我們前頭去了吧!”

劉希堯這才醒悟,沈家是海商世家,水上實力非同小可,確實有這個實力。

劉希堯一咬牙:“不管了!事到如今,唯有併力向前!奪回糧草!奪回歸途!將士們隨我速速前進!狹路相逢勇者勝!”

。wap.

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94章 一波又起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61章 先生繆矣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93章 瘋狂升官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325章 得國本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25章 得國本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章 大局爲重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
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94章 一波又起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61章 先生繆矣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93章 瘋狂升官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325章 得國本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25章 得國本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章 大局爲重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