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

阿濟格在湖廣戰場那一路被徹底牽制陷入泥潭後,清國再想趁着今年冬天、對南方的明朝打開局勢,就只能指望多鐸這一路了。

畢竟自古南北對峙,關鍵要害的南下通道,一共就那麼幾條——

要麼西路從關中南下入蜀;

要麼中路從河、洛南下襄、宛;

要麼東路走淝水、濡須水經合肥由淮入江,或是在淮安、揚州走邗溝由淮入江。

西路如今根本不可能,吳三桂不會出力,陝西的赤地千里也支撐不起入川的原始輪軍需後勤。中路已經陷入泥潭,最後留下的自然是東路。

東路這兩條線,倒是沒必要都打,解決其中之一,打開江淮之間的水路通道就行了。

拿下了揚州就可以忽略合肥,拿下了合肥也可以忽略揚州,沒必要重複造車輪做無用功。

多鐸此前已經拿下了揚州,自然不會多此一舉再去啃朱樹人轄區內的合肥,他直接從揚州能渡江就渡江,渡不了江繞路勞師拿了合肥也還是渡不了江,

清國在崇禎十七年底/順治元年底能不能有決定性建樹,壓力全部給到了多鐸的肩膀上。

……

話分兩頭,時間線也回溯到半個多月之前,

也就是朱樹人和表哥張煌言、屬下方以智剛剛分開、低調揮師東下的時候。

他的低調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爲了最大限度的保密,防止內奸泄露軍情,朱樹人連己方的大部分人都瞞着,只用了他妻子、小公主朱毓嬋身邊的宦官送信。送的信也只讓皇帝岳父朱常淓,外加史可法、沈廷揚三人知道。

對於其他滿朝文武,他們只知道史可法宣佈過,湖廣方面會派出援軍勤王的,讓大家稍安勿躁,但目前還不是朱樹人本人帶兵,因爲他在襄陽、南陽一帶親自指揮跟阿濟格血戰,來援的只是一支湖廣偏師。

這麼做,朱樹人當然不是爲了讓己方人心惶惶,純粹是想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確保把突然性最大化,萬一能勾引到多鐸抓住“千載難逢的良機”,輕敵冒進一回呢。

清軍的鐵騎太能跑了,只要他們戰局不利,想逃命還是很容易的。如果不誘敵黏住,還真不好打成建制的殲滅戰。

但是,爲了實現這一切,朱樹人在個人榮辱方面,還是頗付出了一些代價的——比如,在他親自帥兵東下勤王的時候,距離他此前殺了李自成、擒獲劉宗敏,也才過了大半個月而已。

這原本也是一件不世奇功,如果朱樹人能立刻帶兵進京當面領賞慶功,那說不了岳父就算直接給他這個鄂國公加封爲鄂王,都不會有朝臣敢當面阻止。

雖然大明的爵位如今還很值錢,南京還在手上,朝廷不敢隨便推翻朱元璋的異姓不得封王祖宗法度。

可朱樹人的情況畢竟是非常特殊的,他是先帝在給他和當今公主賜婚之前,專門單獨賜他過國姓,他如今也姓朱。

哪怕跟當今皇帝沒有血緣關係,在認法統的時代,他也是可以當王的。滅李自成,爲先帝報仇!這份功勞,足夠了!

而且賜姓朱的是先帝,想給他封王的是今上,都不是同一個人,也就沒人會覺得他吃相差、挾天子以爲傀儡——敢這麼說的人,朱樹人只要一句話就能懟回去:

wωω▲ тTk Λn▲ CO

先帝那麼剛烈堅毅,難道咱連先帝都能操縱不成?敢這麼揣測先帝,該當何罪?

但可惜的是,這次爲了爭取更大的功勞,朱樹人不得不忍受一下延遲滿足,暫緩結算滅李自成的功勞,等他正式可以露臉回京再說。

他的部隊,十月底在從襄陽回武昌集結,十一月初便全軍整備完畢,從武昌開拔啓航,大約十一月中旬就能機動到位。

當然,如果方便設局,他也可以稍微控制一下節奏,在抵達合肥之前再停留一下,該晚到就晚到,反正確保大局盡在掌握即可。

合肥到南京,只有三五天的大軍行程,哪怕有變故,也隨時能補救。南京城內有史可法坐鎮,可比歷史上王鐸、錢謙益這些軟蛋坐鎮要可靠得多。

……

話分兩頭還不夠,誰讓這年的南方戰場,視野實在太過宏大,全國一盤棋,實在得話分三頭才能看明白。

朱樹人扮豬吃虎、阿濟格深陷泥潭的同時,同樣在這年的十月底和十一月初,早早已經攻克了揚州的多鐸,也在面臨着新的抉擇,和巨大的誘惑。

如前所述,揚州城淪陷的消息,是十月中旬就傳到了湖廣戰場。考慮到相隔千里的戰場傳訊也需要時間,所以在淮陽這邊,其實最晚十月初十前後,揚州城就已經被多鐸攻破,

沒來得及疏散,或者說不願意被疏散的人員、物資,也都被多鐸屠戮、劫掠,或是有計劃地做了帶路內應,已經迎降以乞求新主子的庇護。

此後整整二十幾天,多鐸一直在江北嚴紮營寨,經營渡口,蒐集北來船隻,以求伺機渡江。只是長江天塹實在險要,二十天的準備,距離徹底完備、逮住戰機,看起來也還遙遙無期,讓多鐸很是心急。

他這邊的情況,不管怎麼說還是比阿濟格那邊好太多,一個主要的利好,便是他能徹底掌握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東線航道——

阿濟格那邊,白河入漢水的航道被釘子堅城卡了,北方造的船沒法南下。

多鐸這邊,卻不需要提前在長江北岸準備夠戰船。他只要控制了淮安、揚州,自然可以源源不斷把北方的船在淮安從淮河駛入邗溝,再在揚州把船從邗溝駛入長江。

以清國如今剛剛控制北方的國力,要大半個月調來能運二十萬人外加裝備、輜重渡江的船隊,還是做得到的。

而且船型也不會太差,至少是北方近海和淮河內都適航的中型沙船,部分優質精良的船舶,還能做到四百料級別的大沙船——當初沈家數代黃海海商,就是用慣了這種船跑天津、山海關和朝鮮航路的。

在揚州駐紮、等待籌船集中的過程中,多鐸也沒懷疑南方的南京朝廷,確實是在極力阻止他的籌備進度——

因爲他調度來的那些沙船,有相當一部分是需要走海路集結的。

而清軍的嫡系海軍力量,原本駐紮在遼東半島,孔有德耿仲明那些人,隨着清軍入關後,因爲沒什麼水戰機會,大部分部隊也都改成陸軍隨軍南征。

而登萊地區因爲劉澤清被史可法穩住了,目前還沒降清,只是讓出了山東的大運河沿岸膏腴之地任由清軍通過,劉澤清自己的部隊退到半島上固守。所以至今爲止清軍還沒顧得上拿下山東半島,也就不能在那兒駐紮水師,

至於渤海灣沿岸,就更沒有駐紮水師的必要了,從那些地方南下,還得多繞過一個山東半島,比遼東半島上的基地更遠。

綜上因素,多鐸這次需要調集大量船隻,這些船就是直接從遼東南下海州(連雲港)入淮,然後從淮安航行到揚州。

理論上還有一條路會更直接,那就是從海上直接開到蘇州太倉劉家港,然後逆流駛入長江——但這條路對清軍而言太過危險了,衆所周知沈廷揚老巢就在蘇州太倉劉家港,人家經營黃海貿易幾代人,水上實力極爲雄厚,要突破沈家人的老巢沿路殺穿長江,多鐸要是有這個本事,他早拿下南京了。

所以,多鐸只能從遼東半島海路航行到淮河入海口調度船隻,別無選擇。

而整個十月下旬,乃至到十一月初,南京的大明朝廷也沒閒着,張名振的戶部護漕水師,一直有派出小股力量,在黃海上搜殺清軍調集的大船隊。

孔有德和耿仲明派來的船隊,一路上損失慘重,被張名振逮住就得一鬨而散,爭取讓張名振追擊不過來,而沒被挑中追殺的那幾條就能逃命——

這種感覺,簡直就如同二戰時英國的運輸船隊要是在大西洋上遇到沙恩霍斯特號/提爾皮茲號,就只能選擇一鬨而散。以其中被提爾皮茲追殺的那一分隊的覆滅爲代價,換取其他提爾皮茲分身乏術追不過來的戰友能逃命。

這場遠離主戰場視野的廝殺,是在茫茫黃海上進行的,露臉度不高,但他們對主戰場的貢獻,絕對是不小的。

只是多鐸並不指望單一來源籌船,張名振這般在黃海上扮演“私掠艦隊”,截殺清軍運輸船,反而堅定了多鐸的一個想法:

明軍指望的,主要就是他籌不到足夠的船渡江!他們就是仗着長江天險才這麼囂張的!

既然如此,只要多鐸最終不擇手段弄夠了船,他就會拼死渡江,完全不會懷疑南京朝廷有沒有可能是在挖坑下套釣魚——如果是下套,他們還讓張名振當什麼截船大海盜?不該直接放人近坑麼?哪有還沒進坑就阻擋收網的?

而且,張名振的旗號一直出現在黃海上,反而讓多鐸安心了不少,他知道,如果他突然冒險,張名振是趕不到鎮江、揚州之間的戰場的。南明朝廷,至今還覺得他船數沒湊夠、不敢冒險的呢!

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5章 雙線操作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2章 奇葩說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章 大局爲重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98章 領旨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
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5章 雙線操作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2章 奇葩說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章 大局爲重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98章 領旨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