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

劉希堯授首、黃岡縣光復後。

沈樹人又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走走停停、圍困攻打,慢慢把黃州西北部地區剩餘的三個縣,黃陂、黃安、麻城,統統都給收復了。

這三縣的流賊守軍,多則千餘人,少則數百人,同樣大多是黃州本地新拉的壯丁,很少有流竄多年的死硬陝西老賊,所以抵抗意志也不是很堅定。

聽說大王死了,這些地方最多也就抵抗了兩三天,就投降了。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倒有一半多是用來行軍趕路的,真打仗的日子沒幾天。

黃州地形崎嶇,所有縣都在大別山區,沿着若干河谷分佈。如果是陸路行軍,一個月也光復不了。

這個過程中,多虧了沈家的船隊調度能力,可以把部隊從長江和各條支流之間往返調運,才進展得這般順利。

遠離河流的山間險僻鄉村,肯定還會剩下些零散流賊,直接落草爲寇了,總數估計有兩千以上。得慢慢勸誘圍剿,這就是張煌言和趙雲帆等知縣的任務了。

黃州境內的戰事,一直持續到十月底。

沈樹人最後居然還撈過境,追擊着劉希堯的殘部,一直追到了隔壁隨州府境內。在十一月上旬,光復了隨州府與黃州府接壤的孝感縣——

這真不是沈樹人要多事,而是流賊壓根兒不會嚴格按你大明的行政區劃來劃分地盤。

理論上,此前革左五營賊王的勢力範圍分佈,大致是以左金王賀錦佔隨州府、爭世王劉希堯佔黃州府、亂世王藺養成佔安慶府與廬州府的西部山區部分。

可實際上,各王之間的地盤犬牙交錯。賀錦的主力都部署在?水沿岸的隨州、安陸等縣,而對隔壁灄水沿岸的孝感縣卻懶於駐軍,也就把這個縣交給了劉希堯管理。

大別山區的府縣,交通都極爲不便,兩條看似平行相近的河流沿岸的縣城,相互之間來往還得靠先順流進入長江、再進入另一條河後逆流而上。賀錦比劉希堯還缺水軍和船隻,懶得要那種孤懸的飛地。

沈樹人撈過界時,他那些嫡系心腹都不覺得有問題。但趙雲帆和左子雄還是善意委婉地提醒他,勸他注重一下朝廷法度,避免因爲越境殺賊被人彈劾。

沈樹人還是那副大包大攬的態度,表示一切後果由他承擔,他只要儘快解救百姓、防患未然。

……

話分兩頭。

十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黃岡縣光復後第六日、麻城縣光復後次日。沈樹人的報捷文書,終於送到了襄陽。

這天一大早,襄陽城內的六省督師官邸內,已經五十三歲的閣老楊嗣昌,拖着疲倦患病的身體,照例從卯時三刻就開始處理軍務政務。

自從一年多前臨危受命,楊嗣昌的健康狀況已經惡化了很多,失眠變得越來越嚴重,靠飲食療養調補怎麼都不見效。

每日但凡見到一點微光就會驚醒,日出後就根本不可能睡着。

他可以起得早,襄陽城內的其他文武官員卻不可能跟着起那麼早。清晨萬籟俱寂之中,楊嗣昌也只好先翻看前些日子的軍情文書,一個人對着地圖琢磨佈局。

“看來這個秋天算是熬過去了,只要秋收的時候沒被各路流賊擴大戰果、搶走糧食,那今年的剿賊戰果就能被鞏固住,但願天佑大明……”

楊嗣昌看着各方戰報,對到目前爲止的局面,大體還是滿意的——至少只看鄂豫皖三省的戰局,不看整個大明,形勢確實是在好轉。

在湖廣戰區,如今一共有五方勢力,在他的調度下,各自推進壓縮着流賊的地盤。

西南側的荊州府,有湖廣巡撫方孔炤駐紮夷陵,以入川要道爲依託,防止了賊亂擴散流竄入川。

同時,也把張獻忠的主力逼退到荊門、當陽一線以北,也就是壓縮到荊山山區。 wωw¤ TтkΛ n¤ ℃ O

這片範圍,大致相當於後世的荊門與十堰之間的廣大山區,包括神農架東部。

正南方駐紮武昌的左良玉,這半年多出工不出力,仗着長江和漢水天險,倒是不可能讓流賊往南進入洞庭湖平原。但左良玉也在保存實力,他的老上司、前戶部尚書侯恂不出獄,他就懶得真正爲皇帝賣命。

東南方的大別山區,是楊嗣昌的包圍網最不看重的方向,那裡只佈置了一顆待考驗的閒棋、黃州同知沈樹人。

楊嗣昌原本也沒指望沈樹人很快建功,他當初只是覺得這個晚輩有點才氣,但是需要實幹歷練打磨打磨,就丟在那兒觀察一段時間。

沈樹人兵力不足,資源也缺乏,能保住目前的地盤就不錯了。至於劉希堯和藺養成,就算沒有沈樹人進攻,楊嗣昌也能指望安廬巡撫史可法把革左五營壓制在大別山區內,不讓他們進入平原地區流竄劫掠。

這裡面的區別,只在於大別山區那些窮鄉僻壤在誰手上,流賊想出山是不可能的。

南邊這半圈包圍網盤點完之後,剩下的就是北邊的。北邊正中的襄陽,有楊嗣昌親自坐鎮,沒什麼可說的。

西北邊有湖廣兵備僉事袁繼鹹在鄖陽壓縮羅汝才,以及均州四營中兩部依附於羅汝才的小賊。

羅汝才基本上被壓縮後退到後世十堰的丹江口、武當山一帶了,同樣無法在平原地區站穩腳跟。

而東北邊的鄂豫邊界,河南一側有由流賊反正的將領劉國能駐守。

劉國能的防區,堵住了桐柏山與伏牛山之間的方城埡口,同時還堵住了由隨州府穿越桐柏山的信陽道,所以分別阻止了革左五營中馬守應和賀錦進入河南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經過楊嗣昌一年的佈局,流賊在平原富庶地區的存在已經被極大壓縮。

張獻忠躲進神農架;

羅汝才躲進武當山;

馬守應躲進伏牛山;

革裡眼、賀錦躲進桐柏山;

劉希堯、藺養成躲進英霍山;

(注:桐柏山和英山、霍山共同組成大別山。大別山是呈“Y”字形分叉的,三條邊分別構成鄂豫皖三省的交界。這三條邊單獨拿出來,在古代分別叫桐柏山、霍山、英山)

至於李自成,如今還在更西北邊的、南陽盆地與關中盆地之間的商洛山區鬼混呢。

如果不考慮盤外因素,流賊被撲滅看起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可惜,楊嗣昌已經活得太久,這些年他親眼見過無數次“盤外因素”總是恰到好處地來攪局。

所以這次他也有點不好的預感,沒太敢期待“意外不要發生”。

這個盤外因素,正是楊嗣昌一直擔心的清軍——上一次官軍把各路流賊逼到絕路、迫降他們時,清軍就出現了,滅了盧象升部,導致官軍對流賊的實力優勢瞬間灰飛煙滅,這纔有了這些賊頭的復反。

這一次他南下之前,心心念念相勸皇帝先忍辱負重,跟清軍議和,虛與委蛇拖住黃臺吉,專心騰出手把流賊徹底解決,再考慮清軍。

可惜,議和的事情,被清流言官黃道周所阻,黃道周扛出一大堆“收復遼東失地之前不容議和”的道德大帽子壓下來,讓崇禎也不敢議和。

楊嗣昌隱約覺得,雖然黃臺吉當時沒有立刻對大明全力出擊,但真到了流賊被打得奄奄一息時,黃臺吉會不會救這些遙相呼應的隊友,就不好說了。

但願不會吧。

“唉,黃臺吉要是真來了,這次不知又有多少損失。上次折了盧象升,這次難道要折洪承疇了?罷了,那些不是咱能決定的。

咱還是想想辦法,怎麼加快肅清眼前的敵人吧。我這邊動手快一日,將來被黃臺吉逼着兩線作戰的風險就小一分。”

楊嗣昌把那些揮之不去的想法從腦子裡驅趕出去,隨後提起筆來,準備給手下這五方圍堵將領,寫一些年終考評,覈定一下各人的功過。

快到年底了,雖然戰事還沒最終結果,也要給皇帝上報一下各人的戰功業績纔好。

楊嗣昌大筆一揮,先把袁繼鹹、方孔炤排在前列,然後把劉國能和沈樹人排在中間,最後把左良玉排在末尾。

另外,還不忘提了一筆安廬巡撫史可法,表示史可法爲沈樹人和劉國能提供了後方支持、形成了第二道防線。如果沒有史可法這個後盾,一旦沈樹人或劉國能崩了,流賊有可能往東威脅到南直隸。

剛剛寫完這些,門口忽然就有親信師爺快步進來彙報:“閣老,黃州急報!是黃州同知沈樹人送來的軍情!還隨信送來一顆首級,說是‘爭世王’劉希堯的!”

“什麼?此言當真?沈樹人怎會有足夠的兵力消滅劉希堯的?何況這些流賊如此油滑,一旦不利便遠遁深山,怎麼可能殺得掉賊首?”

楊嗣昌驚得沾滿墨的毛筆都掉在了奏摺草稿上,把草稿污染了一大片。

但下一秒,師爺興沖沖地朝後一揮手,幾個親兵扛着一個裝人頭的木盒進來。楊嗣昌微微顫抖地打開木盒看了一眼,手也立刻不再抖了。

他隨手把被污染了的草稿、揉成一團丟進垃圾堆。

自己剛纔都寫了些什麼!當然要把沈樹人往前提一提了!

“還真是個可造之材啊,我把他放到黃州,原本也就指望他謹守地方,不要出岔子就好。這點團練編制,竟能滅了劉希堯!你幫我草擬一個奏摺,就是議功,建議陛下加封沈樹人爲黃州知府!”

。wap.

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0章 鮮廉寡恥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44章 初到黃州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章 屢敗屢戰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
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0章 鮮廉寡恥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44章 初到黃州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章 屢敗屢戰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