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

譚文等三營人馬趕到重慶的時候,重慶城已經被官軍圍困得鐵通相似,

朱樹人雖然暫時還攻不進去,但內外消息早已徹底隔絕,白文選的耳目也被徹底遮蔽,完全不知道外面後續的局勢發展,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官軍又有援兵到了。

援軍抵達的這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八的傍晚。

當時官軍結束了一天的試探性攻城,朱樹人本人正在中軍大帳裡,置酒款待黎明時分偷襲敗退而回、死傷了數百人的王光昌、王光興兩位將領,說些寬慰的話,再開點安撫籠絡的條件:

“二位不會怪本官讓你們冒險偷襲試探吧,死傷的幾百名弟兄,都會得到療傷、撫卹,負傷的會好藥好肉調養滋補,再發每人三兩銀子,落下殘疾的每人十兩,戰死者三十兩。”

王光昌王光興都是流賊反正,原先的上司都不怎麼正眼瞧他們。今年開始跟着方國安混之後,方國安自己也拿不到朝廷多少糧餉,就跟着飢一頓飽一頓,有這個價已經很滿足了。

“征戰必有死傷,攻城豈有次次一鼓而下的,是末將等戰力不濟,不敢埋怨他人。”王光興率先表態。

朱樹人點點頭,也不瞞他:“重慶地勢複雜多山,不是攻破一道城牆就能定勝負的,關鍵是要登城之前,確保敵軍已經士氣低落,只要破牆就無心再戰,咱纔好一鼓作氣,一擊而中。

我們今日雖是淺嘗輒止,還在嘉陵江口擱淺破損了幾條船,白文選就會愈發懈怠。而我們在城西攻打愈急,白文選遲早會把佈防的嫡系老兵調走,等守軍疲憊了,自然會讓你們建功。”

王光興王光昌聽了朱樹人這番推心置腹的說辭,又仔細領會了一會兒,才知道一切都還在掌握中,又恢復了些信心。

這邊剛說着,就有侍衛進賬通報,說是譚家的兵馬來會師了,朱樹人也立刻讓人把譚家兄弟請來,當面問對。

不一會兒,譚文等人就被傳了進來,見到朱樹人就連忙行禮。

朱樹人好整以暇地問:“合州那邊戰況如何?你們既能順利至此,想必合州以東各縣沒有流賊阻擋吧?”

譚文精神抖擻地率先請功:“託撫臺洪福,我軍順渠江而下,連平數縣,都沒有賊軍敢據守。抵達合州時,我軍也按照您戰前吩咐,分兵繞城而過,

並且在合州以南、嘉陵江穿越譚家嶺的險要之處,夾江下寨,以斷合州賊軍順江南下至重慶會師的歸路。

合州城內賊軍,糧草據說倒是豐足,可以久守。但消息隔斷後,他們不知南邊重慶近況,便人心浮動,不知要死守到何年何月。

我軍又按撫臺您戰前吩咐,每隔一兩日以柴草船加石頭,僞裝糧船,以少量兵力護送從渠江、嘉陵江口過,再順流而下。

對外只稱是‘萬縣尚未被官軍光復,南路官軍只是圍住萬縣後,主力繞城而過繼續進逼重慶。且逆流長江運糧不便,故而需要從達州運糧順流而下至重慶軍前’。

如此謠言散佈數日後,果然被賊軍斥候所獲,合州守將狄三品不識兵法詐術,終於沉不住氣,貿然出城劫糧燒糧,試圖斷我軍糧道。卻在譚家嶺北江面險要之處,被我軍設伏截擊大敗。

狄三品應該是擔心重慶有失,又覺得死守無望,就率軍翻山越嶺突圍,我軍順勢拿下了賊軍棄守的合州,隨後全師至此。”

合州之戰的前因後果,朱樹人並未能親見,但聽譚文等人轉述,他也大致知道,一切跟他當初的計劃並沒有太大出入。

合州釣魚城的地勢確實是非常險要,要強攻是很不划算的。但問題是要是連重慶都丟了,光守合州也沒意義。

流賊本就是流竄作戰,根據地意識澹薄,只有險要沒有經濟價值又孤懸敵後的點,很難讓人有長期久守的決心。

官軍斷了合州與重慶的聯絡,那兒的賊軍根本不知道南邊主戰場打成什麼情況了。加上官軍散佈的關於糧道的謠言,聽起來又那麼真切合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www.yeguoyuedu.com 】

朱樹人目前是靠從奉節到萬縣再到重慶運軍糧的,但這麼做其實損耗很大,有一定難度。

首先萬縣你得快速攻下,這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合州守將也不知道朱樹人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水運都是順流重載逆流空船比較輕鬆,而奉節到重慶,是走長江逆流,從達州經合州到重慶,卻是走渠江、嘉陵江順流,

對水運實力估計不足的武將,很容易覺得官軍如此快速推進,肯定得選一條順流重載逆流輕載的航道來保障,也就容易相信譚文兄弟從合州城下過的糧船隊是真的。

說白了,狄三品身邊又沒有軍師,他就像是一個三國志遊戲裡智力值三四十的武力型將領,中計太正常了。

合州之戰唯一值得惋惜的地方,是狄三品畢竟是棄城翻山越嶺而逃,所以不可能跟萬縣的張明志一樣全殲。

譚家兄弟只在誘敵劫糧的那一場野戰中,擊潰了一部分敵軍,加起來斬獲還不到一千級,剩下的都跑了,最後只是近乎和平地接收了城池。

好在狄三品要翻山,所以粗重財物也帶不走,只帶了細軟和行糧,拿回合州時,城裡居然還有點糧食沒帶走也沒放火燒燬。

看在這一點上,方對方一條生路也就罷了。

……

摸清楚情況後,朱樹人徹底再腦中通盤運籌、同步信息,隨後調整了自己下一階段的用計計劃。

第二天一早,臘月二十九,官軍在城西照例還要進行攻城,以及破壞流賊的外圍工事。而攻戰的同時,朱樹人也不忘派出罵陣手,進一步打擊守軍士氣。

他先讓人喊:“白文選聽着!合州已經被我軍強攻拿下!如今長江、嘉陵江航道都已徹底打通,這重慶城,我軍就是圍上幾個月,也是綽綽有餘!不愁糧盡!

最後再給你一次機會投降免死,否則就是雞犬不留!賊軍將士們也聽好了!主將貪圖富貴不肯投降的,只要殺了上司來降,一樣可以免死,還可以整編進官軍吃糧餉!

國姓爺對士卒最體恤了,從不克扣軍餉,數年來人人足額發放,不信的可以打聽打聽!”

喊話的過程中,朱樹人只是隱瞞了“合州城是被狄三品因軍行動搖、內外消息隔絕而主動放棄的”這一點,說成了是譚家兄弟強攻死戰方纔破城。

但爲了更好的打擊流賊士氣,在狄三品部的下場問題上,朱樹人給罵陣手們提供的版本,也是添油加醋,只說狄三品部已經全軍覆沒,甚至還拿了幾顆合州賊軍將領的人頭,挑在長槍上,在通遠門外耀武揚威給城頭守軍看。

反正重慶已經被徹底圍死,白文選也一樣內外隔絕消息不通,不可能求證的。隔着百餘丈遠,視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看清一顆已經用石灰醃漬了好幾天的人頭,到底是不是狄三品的。

於是城頭守軍士氣愈發低落,連白文選都微微動搖了,他唯一能慶幸的,是他估計官軍肯定也死傷慘重——合州釣魚城那地方的險峻,比重慶主城還恐怖得多,官軍真要是堆人命勐攻進去,哪怕有大炮破城,肯定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當天的攻城戰拉鋸結束後,雙方各自收兵回營,重慶城內也籠罩在愈發悲涼的氛圍中,而且人人自危,互相猜疑,

都有點擔心自己的戰友甚至下屬,會不會想要突然背後下黑手,然後拿着人頭去投降官軍換賞賜換洗白。

連普通將士之間都會這麼互相懷疑,白文選和監軍的軍師潘獨驁之間,自然也會進一步加劇提防。

白文選也知道潘獨驁在提防他,所以討論軍機的過程中,只能更加傾向於聽信潘獨驁的建議,以示自己絕無異心。

兩人今晚原本又要爲“是否應該從城北嘉陵江沿岸一側,撤守精銳老營回城西補強防線”的事兒爭執一番,現在白文選怕激化矛盾,只好再次選擇全聽潘獨驁的。

兩人討論了一會兒軍機,互相猜疑的氛圍也越來越濃重,白文選正想結束討論,讓猜疑降溫,忽然就在這時,西城那邊負責通遠門防務的一名流賊都尉,忽然派人來向白文選通報:

“都督,城外忽然有今日新到的攻城官軍將領,想派人與將軍聯絡。劉都尉不敢開門,只是用吊籃把人吊上來了。”

白文選也有些摸不着頭腦:“哦?只有使者,沒有書信麼?莫非有詐?罷了,先把人帶上來見一下。”

潘獨驁在旁邊聽了,也是狐疑:“右都督!既然懷疑有詐,還這般乾脆接見,不太好吧?”

白文選臉色一沉:“潘軍師還擔心我與官軍串通不成?那你一起旁聽好了。”

潘獨驁又有些慫:“我豈會如此!我是擔心官軍派來刺客!這朱樹人素來歹毒不講武德,當初在衡州用火銃行刺八大王,聽說這次在開封,又把闖王射成了獨眼龍,這種人軍中來的密使,豈能輕易就見?還是多派侍衛保護才行!”

白文選哂笑一聲,也不置可否,只是吩咐:“來人,找十個鐵盾侍衛,好好保護潘軍師!”

潘獨驁老臉一紅,也不點破白文選是諷刺他怕死,就厚着臉皮在鐵盾侍衛保護下繼續旁聽。

而刺客什麼的顯然也是不存在的,想進這座被臨時挪用爲幕府的原重慶知府衙門之前,都是會被嚴密搜身的,攜帶武器只會弄巧成拙。

不一會兒,使者就被帶到了,白文選也很是威嚴地問明對方身份,來人只說自己是達州守備譚弘派來的,想跟白都督商量一些避免兩敗俱傷的辦法。

白文選滿腹狐疑:“是譚弘、譚詣兄弟派來的?本督倒也聽過他們,他們有什麼好跟本督商量的?”

白文選一邊說,一邊也在心裡過了一下,這幾個姓譚的,之前張獻忠軍攻打萬縣、奉節的時候也都有打過交道。

當初白文選打到萬縣時,秦良玉的部隊龜縮在奉節,不來萬縣救援,譚家軍就直接翻山跑去達州了,不像是很有骨氣肯爲大明死節的樣子,這樣的人想要保存實力,到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

那使者果然說:“好教白都督得知,這幾日官軍攻勢雖然凌厲,但朱樹人對待我等地方武裝,還有曾經當過流賊反正的人馬,着實苛責!

這些死人受罪的苦仗硬仗,都是讓我們譚家軍打!城西這兩天勐攻,死的都是我們譚家子弟,前陣子城北渡嘉陵江偷襲敗回的,則是王光昌王光興的部曲。

朱樹人從湖廣帶來的嫡系,只是負責督戰,要不就是操作火銃大炮遠遠開火掩護!連他開給本地民夫的運糧拉縴酬勞,都比慣例要低!我們四川人,實在不想爲了他一個撈一票功勞就走的外來戶,跟你們拼命死人!”

白文選聽到這兒,眉毛忽然一揚,捕捉到了一個他原本從未獲得過的關鍵信息:“等等,你們說朱樹人是外來戶?這是什麼意思?”

使者一愣,顯然沒想到白文選消息這麼不靈通:“朝廷只是給朱樹人賜姓封爵,但他至今還只是湖廣巡撫,沒有兼撫四川,也沒升總督,這點白都督難道不知道?新任四川巡撫,乃是方孔炤,前任湖廣巡撫,之前就因爲張獻忠肆虐湘南,被革職了的。”

白文選和潘獨驁相視一眼,潘獨驁卻忍不住急吼吼表現他的“諸葛之智”,猖狂大笑:“果不出我所料!那崇禎剛愎自用,嫉賢妒能,懼怕屬下督撫尾大不掉,這是又要朱樹人出力,又不給朱樹人全權。

這種醜態,朱明朝廷出了多少次都不知道了!要是能給名將全權,闖王和八大王也不至於發展到如今勢力,崇禎這是自毀長城!朱樹人的強攻必不能持久!”

白文選卻搖搖頭,不無憂慮地說:“就算如此,眼下官軍攻勢正盛,你家譚守備難道會這時候投效八大王、謀求不再爲朱樹人送死不成?不然你此來,所爲何事?”

白文選就算再相信對方在朱樹人那兒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也不敢相信對方會這時候投靠農民軍。

畢竟張獻忠如今的形勢並不算好,而朱樹人在南方卻是屢次立威。

白文選入川后,也看出了四川人民並沒有太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不太像是能被張獻忠一呼百應拉起百萬雄師的樣子。

也正因爲四川人生活水平相對還行,歷史上不太鳥張獻忠,纔會被這樣重手屠殺一半拉攏一半,否則不殺太多人搶來足夠財物,張獻忠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重賞來買到大批人賣命。

如果今天這一切,是發生在河南甚至陝西,那白文選是絕對不會懷疑對方誠意的,因爲陝西那真是人人活不下去,人人都會從賊,羣衆基礎完全不是一回事。

好在,譚家派來的心腹使者,也確實沒說出“譚家兄弟因爲被不公正對待,就想直接投農民軍”的話來。

對方只是說:“譚都司和譚守備確實沒想過現在就歸順八大王,但多結個善緣,多條後路,總是不錯的。

我們家主說了,只要白都督願意突圍,放棄重慶,這幾日他們負責城西正面的圍城營地,到時候可以鼓譟而不攻,放你們過去,咱也免得再在這重慶城下互相消耗。

如果你們怕被官軍追擊,還可以給你們一個選擇,我們家主願意偷撥一些朱樹人分派給他們的船隻,送到重慶城南的長江岸邊,你們可以走長江水路撤走。

如果實在還是不敢相信,那隻能暫時請貴軍此後幾日與我軍達成默契,我們都出工不出力,減少各自傷亡。如果官軍派出朱樹人的嫡系湖廣兵來攻城,我們家主自然願意給貴軍通風報信,到時候貴軍再狠狠打就是。”

白文選想了想,對方的提議倒是挺謹慎,並不是納頭便拜要投降張獻忠,這倒是增加了幾分可信度。

他反覆斟酌後,補充了一個問題:“既如此,你們家主爲何不送書信,只讓你口頭帶話,若是被你篡改了條件,本督又如何得知?”

來人倒像是準備過這個問題,直截了當說:“將軍若是有意,可以回書一封,寫明願意答應的條件,小人帶回之後,我們家主自然會另外來信敲定。

此番初來,若是出了意外,被搜到書信,豈不是留下把柄?我們家主上面還有方參將,有朱樹人壓着,一旦泄露,非同小可。將軍在這重慶城內,卻是大權獨攬,想跟誰聯絡都不用擔心被人猜忌,這豈能一樣?”

這句話原本只是排練了用來應付這種場合、增加可信度的。

沒想到,卻擊中了白文選內心最隱痛的心病,他忍不住用眼角餘光瞥了一眼張獻忠留下的監軍軍師潘獨驁。

誰說只有譚家兄弟會被上司監視?他白文選同樣要看上面臉色!

此時此刻,既然話題都扯到這一步了,白文選爲了避嫌,索性擺出高姿態,對旁邊的潘獨驁說:

“潘軍師,看來外人也是不知情了,既然話都說到這一步了,具體的條件,回書,還是您寫吧,本督只是粗通文墨,怕言語失當,壞了大事。”

潘獨驁也有些尷尬,但還是接了這事兒,算是把互相猜忌就此打住。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當然不可能這麼快就達成徹底的互信,後續總得再羊攻演幾天。

然而,譚文派來的詐降使者,帶着回信回到官軍大營後,譚文立刻就把人送到了朱樹人面前,一五一十全都說了。

朱樹人也聽得很仔細,尤其是再他得知,白文選在重慶城內,似乎還有再受制於人、張獻忠還留下的監軍軍師,連對外是否接受投靠、是否打默契仗突圍,都要這位潘軍師來拿捏時,

朱樹人立刻意識到,他似乎又能抓到一條更大的裂縫了。

“白文選在重慶城內,居然都不能一言九鼎?那看來張獻忠這狗賊,是又扣下了部將的家小,才放心讓他們在外領兵的吧,似乎又可以微調一下詐降計劃了……”

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虛實相濟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82章 新年計劃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
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虛實相濟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82章 新年計劃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