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

爲了顯示他的誠意,伊阿宋還停止了圍城,率領軍隊返回了菲萊。

法薩魯斯人面臨艱難選擇,最後他們決定做出最後的努力,派遣波里達馬斯前往斯巴達求助。

在斯巴達的長老議事會上,波里達馬斯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詳細告訴了斯巴達長老和檢察官們,並且他還提醒道:“如果你們斯巴達決定救援我們塞薩利,最好派遣出你們最精銳的部隊,因爲如果只是派出一支由普通軍官擔任統帥、主要由獲釋黑勞士組成的軍隊北上,那麼最好就不要輕舉妄動!因爲伊阿宋不但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他自身也是一位精明幹練而富有遠見的將軍,他所指揮的戰鬥還從未有過失敗,因此他將會是斯巴達的勁敵!”

波里達馬斯的演講結束,斯巴達人並沒有對此立即作出決定,但他們顯然對此引起了重視,並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專門派人前往塞薩利去了解情況,同時對派駐海外軍隊人數進行了認真的統計。

最後,長老議事會給予了波里達馬斯明確的答覆:“尊敬的波里達馬斯,我們斯巴達的主力部隊要麼正在與雅典海軍進行交戰、要麼就在與底比斯人交鋒,所以目前我們暫時不能爲你們法薩魯斯提供足夠的援軍。但是,我們希望以法薩魯斯爲首的塞薩利盟邦不要輕易投降伊阿宋,只要你們能夠一直頑強抵禦住菲萊軍隊的入侵,等我們與底比斯的戰爭一結束,就會立刻派出強大援軍前往支援!……”

波里達馬斯來到斯巴達之時,看到其境內人煙稀少,心裡就有所預料,所以得到長老議事會的確實回覆之後,他並沒有流露出任何吃驚、失望等負面情緒,他平靜的感謝了斯巴達人的坦率,然後啓程回國。

一回到法薩魯斯,他就要求立刻召開公民大會,將斯巴達的決定告訴了大家。

失望沮喪的法薩魯斯公民們,經過激烈討論,終於做出了決定。

波里達馬斯再次作爲使者,出使菲萊,面見伊阿宋,向其陳述:“只要伊阿宋做出承諾,不傷害法薩魯斯民衆,不侵佔法薩魯斯的土地,不破壞法薩魯斯的衛城,法薩魯斯人願意成爲伊阿宋真誠的盟友,幫助他建立塔古斯的統治……”

伊阿宋聽後大喜,當即與波里達馬斯定下盟誓。

隨後,波里達馬斯甚至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伊阿宋那裡作爲人質。

沒多久,以波里達馬斯爲首的法薩魯斯人相繼說服了與他們親近的盟邦,在公元前374年春(戴奧尼亞王國19年)塞薩利諸城邦的使者相聚在法薩魯斯,共同推舉伊阿宋爲塞薩利人的塔古斯。

伊阿宋成爲塔古斯之後,開始統合塞薩利諸城邦,在承諾不干涉其餘塞薩利城邦內政的同時,他也制定了新的塔古斯法度:各個城邦之間不得發生戰爭,有矛盾糾紛必須交由他來協商裁決;各個城邦不得與其他城邦簽署任何協議、加入任何同盟,一切外交事務都由他來決定;各個城邦必須每年按時繳納貢賦,所繳納的數額將由他根據各邦的財力來決定;各個城邦必須提供一定數量的騎兵和重裝步兵,具體的數額由他根據各邦實力來制定,平時他將定期對這些士兵進行訓練,戰時率領他們出征……

此外,他還採納波里達馬斯的意見,統一和減少了各城邦之間的商稅,允許商品的自由流通,這大大的加強了塞薩利城邦之間的經濟聯繫,使得內陸的貿易逐漸變得繁榮。

到這一年的年底,伊阿宋從整個塞薩利境內徵得了8000多名騎兵、重裝步兵人數不小於20000人,而輕盾兵的人數與之相當。在實力進一步增強之後,他立刻向塞薩利周邊山區裡的各種族和部落發出指令,要求他們按照幾十年前希波戰爭時塞薩利人的塔古斯——斯科帕斯所確定的數額繳納貢賦,如果有不繳納者,將會受到他的大軍討伐。

一些部落畏懼伊阿宋可怕的實力而選擇了屈服,一些桀驁難馴的部落卻拒絕了他的要求。

於是,伊阿宋果斷率軍前去討伐,從而使北希臘也燃起了戰火。

………………………………………

就在伊阿宋當選塞薩利塔古斯的同時,雅典人卻遭遇了困境:一方面他們看到曾經的敵人——近鄰底比斯,在自己的幫助下羽翼漸豐,實力不斷增強,卻依然拒絕繳納貢金來幫助維持雅典艦隊的開支;另一方面,雅典自己的財政卻因爲各種各樣的軍費開支而捉襟見肘,當然即使如此,雅典公民也不願削減觀劇補貼。

於是,在首席將軍卡利斯特拉圖斯等人的提議下,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單獨與斯巴達議和。

很快雅典派遣使者前往斯巴達。

斯巴達正求之不得:這幾年,他們的軍隊一直在皮奧夏境內征戰,雖然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卻始終未能擊敗底比斯,反而導致底比斯的實力越來越強,斯巴達的威望逐年下降,如今與之作戰是越來越艱難。而雅典海軍更讓斯巴達頭疼,他們不但無法與之對抗,更無法阻止雅典海軍如同在自家後花園裡閒逛一樣遊弋在伯羅奔尼撒海域,肆意的攻擊斯巴達的盟邦,嚴重威脅到斯巴達的後方安全。

所以,斯巴達與雅典的停戰協議很快得以簽訂。

征戰在外的雅典海軍將領提摩修斯得到將軍執行委員會的通知後,準備率領艦隊返回雅典。但在返航的途中,他擅自在扎金蘇斯島登陸,控制了島上的城邦,並且宣佈:允許該城邦被逐者重返故土(扎金蘇斯在成爲斯巴達的同盟之後,得到斯巴達人的支持,驅除了民主派)。

斯巴達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認爲雅典違反了停戰協議,於是號召盟邦共同出資組建了一支艦隊,來保護這一海域內所有盟邦的權益。

同時斯巴達還要求新任的指揮官率領這支艦隊,對克基拉發動一次遠征。

遭到進攻的克基拉人趕緊向雅典求援。

雅典不能任由剛剛加入海上同盟的克基拉遭受斯巴達人的欺凌,否則作爲海上同盟盟主的雅典必然會失去各盟邦的信任。更何況克基拉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控制着科林斯灣以及克基拉島以南沿岸的各個城邦,是從西面發動對伯羅奔尼撒侵擾的最佳據點。同時,這也是西地中海與東地中海重要的貿易航線的必經之地,因此絕不能放棄。

因爲種種原因,這一次雅典公民沒有選舉提摩修斯爲艦隊統帥,而是選擇了雅典將軍之一伊菲克拉特斯。

於是,雅典和斯巴達達成的停戰協議只持續了不到幾個月,又再次爆發戰爭。

…………………………………………

亞德里亞海東側戰火不斷,西側則是一片和平繁榮的景象。

進入9月之後,戴奧尼亞民衆在享受了豐收的喜悅之後,更期待着很快就要到來的哈迪斯慶典,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涌入到西地中海最大的城市圖裡伊,讓這個戴奧尼亞王國中心天天都喧囂沸騰、歡聲不斷。

俄克里敦就是在這樣熱鬧的、令人窒息的歡樂氣氛下進入了圖裡伊內城。

自西地中海戰爭之後,他就沒有再出使過戴奧尼亞,這一次來圖裡伊也是因爲戴奧尼亞人發來了請柬,要求迦太基必須派使者參加,而漢諾派又有要事與戴奧尼亞相商,於是強行指定了與戴奧尼亞還算熟識的俄克里頓出席哈迪斯慶典。

雖然,以往俄克里敦多次代表迦太基與戴奧尼亞進行談判,實際上他卻從未來過圖裡伊,而這座幾十萬人的大城給予他的震撼比當初哈卡來圖裡伊時還要大,畢竟慶典期間在城內的流動人口遠多於平時。

他站在船頭,望着克拉蒂河兩岸無數碼頭繁忙的景象,忍不住會想:如果在那場戰爭中是迦太基獲勝,那麼迦太基城會不會也是這麼一番景象?!

但是事實不容更改,再多想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而圖裡伊越是繁榮,越是彰顯戴奧尼亞王國的強勢,這無疑給之後的談判增加了不少的難度……俄克里頓皺着眉頭,陷入思索之中。

坐船駛進圖裡伊內城,卻在碼頭外停住,因爲已經有不少船隻停靠在碼頭內,正在忙着卸貨,暫時沒有多餘的棧橋,因此還有一些客船排成長龍,在碼頭外等待,而迦太基的客船來的最晚,只能排在了最後。

俄克里頓身邊的隨從乘坐小船上岸去打探了一圈,回來後稟報:“大人,我打聽清楚了,現在正在卸貨的是伊特魯里亞人的船隊,他們來了20條船,聽說大部分船裡裝載的都是青銅器皿、毛毯、布匹、金銀製品、橄欖油、葡萄酒等物品,聽幾個伊比利亞船員在碼頭吹噓,他們的聯盟甚至還爲戴奧尼亞國王打造了一頂金冠,上面鑲嵌了不少寶石……”

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九十章 兄弟第三十章 戰術考覈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十二章 羅馬元老院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四十五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下)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面和西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九章 戴弗斯的出訪(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一百零八章 摩提亞陷落 (求訂閱)第十六章 勘察(下)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擊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一百七十九章 克羅託內會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誘捕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五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在行動第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六章 迦太基船隊的瘋狂第五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五)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七十九章 色諾芬出使戴奧尼亞第十四章 勘察(上)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四十二章 歷史名人的演講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章 拜占庭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四十二章 克拉蒂河見聞第十四章 勘察(上)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信的阿格西勞斯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十五章 神醫?第十七章 勘察(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十三章 赫拉結婚慶典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或不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八章 到達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一)第四章 戴弗斯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九章 矛盾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七十九章 撤退?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一百零一章 狼與羊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一百二十五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九章 夜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兩百一十一章 圍攻貝內文圖姆第兩百七十章 薩特尼庫姆歸降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第四章 行政長官的私人宴會第二十八章 初掌大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一章 成立圖阿聯盟
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九十章 兄弟第三十章 戰術考覈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十二章 羅馬元老院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四十五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下)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面和西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九章 戴弗斯的出訪(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一百零八章 摩提亞陷落 (求訂閱)第十六章 勘察(下)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擊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一百七十九章 克羅託內會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誘捕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五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在行動第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六章 迦太基船隊的瘋狂第五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五)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七十九章 色諾芬出使戴奧尼亞第十四章 勘察(上)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四十二章 歷史名人的演講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章 拜占庭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四十二章 克拉蒂河見聞第十四章 勘察(上)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信的阿格西勞斯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十五章 神醫?第十七章 勘察(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十三章 赫拉結婚慶典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或不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八章 到達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一)第四章 戴弗斯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九章 矛盾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七十九章 撤退?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一百零一章 狼與羊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一百二十五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九章 夜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兩百一十一章 圍攻貝內文圖姆第兩百七十章 薩特尼庫姆歸降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第四章 行政長官的私人宴會第二十八章 初掌大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一章 成立圖阿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