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

爲了顯示他的誠意,伊阿宋還停止了圍城,率領軍隊返回了菲萊。

法薩魯斯人面臨艱難選擇,最後他們決定做出最後的努力,派遣波里達馬斯前往斯巴達求助。

在斯巴達的長老議事會上,波里達馬斯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詳細告訴了斯巴達長老和檢察官們,並且他還提醒道:“如果你們斯巴達決定救援我們塞薩利,最好派遣出你們最精銳的部隊,因爲如果只是派出一支由普通軍官擔任統帥、主要由獲釋黑勞士組成的軍隊北上,那麼最好就不要輕舉妄動!因爲伊阿宋不但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他自身也是一位精明幹練而富有遠見的將軍,他所指揮的戰鬥還從未有過失敗,因此他將會是斯巴達的勁敵!”

波里達馬斯的演講結束,斯巴達人並沒有對此立即作出決定,但他們顯然對此引起了重視,並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專門派人前往塞薩利去了解情況,同時對派駐海外軍隊人數進行了認真的統計。

最後,長老議事會給予了波里達馬斯明確的答覆:“尊敬的波里達馬斯,我們斯巴達的主力部隊要麼正在與雅典海軍進行交戰、要麼就在與底比斯人交鋒,所以目前我們暫時不能爲你們法薩魯斯提供足夠的援軍。但是,我們希望以法薩魯斯爲首的塞薩利盟邦不要輕易投降伊阿宋,只要你們能夠一直頑強抵禦住菲萊軍隊的入侵,等我們與底比斯的戰爭一結束,就會立刻派出強大援軍前往支援!……”

波里達馬斯來到斯巴達之時,看到其境內人煙稀少,心裡就有所預料,所以得到長老議事會的確實回覆之後,他並沒有流露出任何吃驚、失望等負面情緒,他平靜的感謝了斯巴達人的坦率,然後啓程回國。

一回到法薩魯斯,他就要求立刻召開公民大會,將斯巴達的決定告訴了大家。

失望沮喪的法薩魯斯公民們,經過激烈討論,終於做出了決定。

波里達馬斯再次作爲使者,出使菲萊,面見伊阿宋,向其陳述:“只要伊阿宋做出承諾,不傷害法薩魯斯民衆,不侵佔法薩魯斯的土地,不破壞法薩魯斯的衛城,法薩魯斯人願意成爲伊阿宋真誠的盟友,幫助他建立塔古斯的統治……”

伊阿宋聽後大喜,當即與波里達馬斯定下盟誓。

隨後,波里達馬斯甚至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伊阿宋那裡作爲人質。

沒多久,以波里達馬斯爲首的法薩魯斯人相繼說服了與他們親近的盟邦,在公元前374年春(戴奧尼亞王國19年)塞薩利諸城邦的使者相聚在法薩魯斯,共同推舉伊阿宋爲塞薩利人的塔古斯。

伊阿宋成爲塔古斯之後,開始統合塞薩利諸城邦,在承諾不干涉其餘塞薩利城邦內政的同時,他也制定了新的塔古斯法度:各個城邦之間不得發生戰爭,有矛盾糾紛必須交由他來協商裁決;各個城邦不得與其他城邦簽署任何協議、加入任何同盟,一切外交事務都由他來決定;各個城邦必須每年按時繳納貢賦,所繳納的數額將由他根據各邦的財力來決定;各個城邦必須提供一定數量的騎兵和重裝步兵,具體的數額由他根據各邦實力來制定,平時他將定期對這些士兵進行訓練,戰時率領他們出征……

此外,他還採納波里達馬斯的意見,統一和減少了各城邦之間的商稅,允許商品的自由流通,這大大的加強了塞薩利城邦之間的經濟聯繫,使得內陸的貿易逐漸變得繁榮。

到這一年的年底,伊阿宋從整個塞薩利境內徵得了8000多名騎兵、重裝步兵人數不小於20000人,而輕盾兵的人數與之相當。在實力進一步增強之後,他立刻向塞薩利周邊山區裡的各種族和部落發出指令,要求他們按照幾十年前希波戰爭時塞薩利人的塔古斯——斯科帕斯所確定的數額繳納貢賦,如果有不繳納者,將會受到他的大軍討伐。

一些部落畏懼伊阿宋可怕的實力而選擇了屈服,一些桀驁難馴的部落卻拒絕了他的要求。

於是,伊阿宋果斷率軍前去討伐,從而使北希臘也燃起了戰火。

………………………………………

就在伊阿宋當選塞薩利塔古斯的同時,雅典人卻遭遇了困境:一方面他們看到曾經的敵人——近鄰底比斯,在自己的幫助下羽翼漸豐,實力不斷增強,卻依然拒絕繳納貢金來幫助維持雅典艦隊的開支;另一方面,雅典自己的財政卻因爲各種各樣的軍費開支而捉襟見肘,當然即使如此,雅典公民也不願削減觀劇補貼。

於是,在首席將軍卡利斯特拉圖斯等人的提議下,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單獨與斯巴達議和。

很快雅典派遣使者前往斯巴達。

斯巴達正求之不得:這幾年,他們的軍隊一直在皮奧夏境內征戰,雖然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卻始終未能擊敗底比斯,反而導致底比斯的實力越來越強,斯巴達的威望逐年下降,如今與之作戰是越來越艱難。而雅典海軍更讓斯巴達頭疼,他們不但無法與之對抗,更無法阻止雅典海軍如同在自家後花園裡閒逛一樣遊弋在伯羅奔尼撒海域,肆意的攻擊斯巴達的盟邦,嚴重威脅到斯巴達的後方安全。

所以,斯巴達與雅典的停戰協議很快得以簽訂。

征戰在外的雅典海軍將領提摩修斯得到將軍執行委員會的通知後,準備率領艦隊返回雅典。但在返航的途中,他擅自在扎金蘇斯島登陸,控制了島上的城邦,並且宣佈:允許該城邦被逐者重返故土(扎金蘇斯在成爲斯巴達的同盟之後,得到斯巴達人的支持,驅除了民主派)。

斯巴達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認爲雅典違反了停戰協議,於是號召盟邦共同出資組建了一支艦隊,來保護這一海域內所有盟邦的權益。

同時斯巴達還要求新任的指揮官率領這支艦隊,對克基拉發動一次遠征。

遭到進攻的克基拉人趕緊向雅典求援。

雅典不能任由剛剛加入海上同盟的克基拉遭受斯巴達人的欺凌,否則作爲海上同盟盟主的雅典必然會失去各盟邦的信任。更何況克基拉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控制着科林斯灣以及克基拉島以南沿岸的各個城邦,是從西面發動對伯羅奔尼撒侵擾的最佳據點。同時,這也是西地中海與東地中海重要的貿易航線的必經之地,因此絕不能放棄。

因爲種種原因,這一次雅典公民沒有選舉提摩修斯爲艦隊統帥,而是選擇了雅典將軍之一伊菲克拉特斯。

於是,雅典和斯巴達達成的停戰協議只持續了不到幾個月,又再次爆發戰爭。

…………………………………………

亞德里亞海東側戰火不斷,西側則是一片和平繁榮的景象。

進入9月之後,戴奧尼亞民衆在享受了豐收的喜悅之後,更期待着很快就要到來的哈迪斯慶典,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涌入到西地中海最大的城市圖裡伊,讓這個戴奧尼亞王國中心天天都喧囂沸騰、歡聲不斷。

俄克里敦就是在這樣熱鬧的、令人窒息的歡樂氣氛下進入了圖裡伊內城。

自西地中海戰爭之後,他就沒有再出使過戴奧尼亞,這一次來圖裡伊也是因爲戴奧尼亞人發來了請柬,要求迦太基必須派使者參加,而漢諾派又有要事與戴奧尼亞相商,於是強行指定了與戴奧尼亞還算熟識的俄克里頓出席哈迪斯慶典。

雖然,以往俄克里敦多次代表迦太基與戴奧尼亞進行談判,實際上他卻從未來過圖裡伊,而這座幾十萬人的大城給予他的震撼比當初哈卡來圖裡伊時還要大,畢竟慶典期間在城內的流動人口遠多於平時。

他站在船頭,望着克拉蒂河兩岸無數碼頭繁忙的景象,忍不住會想:如果在那場戰爭中是迦太基獲勝,那麼迦太基城會不會也是這麼一番景象?!

但是事實不容更改,再多想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而圖裡伊越是繁榮,越是彰顯戴奧尼亞王國的強勢,這無疑給之後的談判增加了不少的難度……俄克里頓皺着眉頭,陷入思索之中。

坐船駛進圖裡伊內城,卻在碼頭外停住,因爲已經有不少船隻停靠在碼頭內,正在忙着卸貨,暫時沒有多餘的棧橋,因此還有一些客船排成長龍,在碼頭外等待,而迦太基的客船來的最晚,只能排在了最後。

俄克里頓身邊的隨從乘坐小船上岸去打探了一圈,回來後稟報:“大人,我打聽清楚了,現在正在卸貨的是伊特魯里亞人的船隊,他們來了20條船,聽說大部分船裡裝載的都是青銅器皿、毛毯、布匹、金銀製品、橄欖油、葡萄酒等物品,聽幾個伊比利亞船員在碼頭吹噓,他們的聯盟甚至還爲戴奧尼亞國王打造了一頂金冠,上面鑲嵌了不少寶石……”

第九章 廢墟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兩百九十四章 學生阿波克斯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九十二章 出使布魯提(二)第兩百一十五章 暴亂(二)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神秘的戈爾吉昂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十四章 迴歸(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佔大港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王子出征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二十六章 新兵與訓練(二)第四十一章 奇襲(一)第八十二章 合約談判的衝突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三十四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一)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克羅託內海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十二章 塔蘭圖姆的援助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與阿卡狄亞結盟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一百九十章 卡皮託林山上的騷亂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二十章 僱傭軍市集見聞(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八十章 見面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三百六十九章 羅馬元老在圖裡伊(續)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要塞攻防(續)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五十三章 隕落第七章 求婚第四十五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五十五章 道尼戰爭的進展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兩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萊西亞第兩百一十五章 暴亂(二)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卷 會戰之前第兩百六十四章 阿普利亞的安全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三十二章 阿門多拉臘的醫療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三十五章 神秘的戈爾吉昂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王室(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位海軍統帥的交流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勝利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十九章 和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三十一章 晉職與授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戰第三十四章 噢,斯巴達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
第九章 廢墟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兩百九十四章 學生阿波克斯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九十二章 出使布魯提(二)第兩百一十五章 暴亂(二)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神秘的戈爾吉昂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十四章 迴歸(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佔大港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王子出征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二十六章 新兵與訓練(二)第四十一章 奇襲(一)第八十二章 合約談判的衝突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三十四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一)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克羅託內海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十二章 塔蘭圖姆的援助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與阿卡狄亞結盟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一百九十章 卡皮託林山上的騷亂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二十章 僱傭軍市集見聞(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八十章 見面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三百六十九章 羅馬元老在圖裡伊(續)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要塞攻防(續)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五十三章 隕落第七章 求婚第四十五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五十五章 道尼戰爭的進展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兩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萊西亞第兩百一十五章 暴亂(二)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卷 會戰之前第兩百六十四章 阿普利亞的安全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三十二章 阿門多拉臘的醫療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三十五章 神秘的戈爾吉昂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王室(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位海軍統帥的交流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勝利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十九章 和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三十一章 晉職與授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戰第三十四章 噢,斯巴達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