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

克羅託卡塔克斯又思考了一會兒,不自禁的挺直了胸膛,似乎在爲自己的使命而感到自豪,但他接着又問:“可是很多案件都很複雜,如何才能保證自己在最終裁決中做到儘量公平公正呢?”

戴弗斯爲兒子的勤學多問感到滿意,很快做出回答:“那就要在平時多學習、多思考、多歷練、多聆聽,才能成爲一位睿智而堅定的裁決者。”

克羅託卡塔克斯心有所動,若有所思。

戴弗斯此刻談性正濃,接着又問道:“看得出來,你對呂西亞斯相當的欽佩。”

“是啊,父親。”克羅託卡塔克斯高興的說道:“呂西亞斯老師擁有豐富的知識,智慧的頭腦,不但在修辭學、辯論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他的教學也生動有趣,很吸引人。”

“呂西亞斯是全希臘知名的學者,也是戴奧尼亞王國的驕傲。”戴弗斯平靜的說着,然後話鋒一轉:“你怎麼看庫諾戈拉塔?”

“庫諾戈拉塔大人是父親您最好的幫手,大家都說‘元老院不能少了他。’他的離去是我們王國的一大損失!”克羅託卡塔克斯神情沉重的說道。

“那麼如果你站在治理王國的角度上,你是更喜歡庫諾戈拉塔,還是更喜歡呂西亞斯?”

戴弗斯的這個問題再一次難住了克羅託卡塔克斯,他沉思了片刻,還是沒有作出回答。

“孩子,你沒有根據你的喜好來回答這個問題,說明你已經開始意識到了!”戴弗斯欣慰的點頭說道:“庫諾戈拉塔沒有呂西亞斯的淵博學識,也沒有呂西亞斯在全希臘的名望,但他十幾年來勤勤懇懇治理戴奧尼亞,爲王國的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戴奧尼亞還有很多像庫諾戈拉塔一樣更加普普通通的公職人員,他們默默無聞的爲王國的強大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因爲有了他們,今天的戴奧利亞王國才能夠爲呂西亞斯等著名的希臘學者創造施展才華的平臺,讓他們能夠爲王國創造出更絢爛的文化,吸引落後的蠻族歸附,讓民衆的生活更好!……”

克羅託卡塔克斯沉思了一會兒,看向自己的父親,認真的說道:“我知道了,庫諾戈拉塔大人和呂西亞斯老師同樣重要,但象庫諾戈拉塔大人這樣的公民纔是王國的基石,沒有他們就沒有戴奧尼亞王國!”

“基石!”戴弗斯讚了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看來你已經瞭解了。出席葬禮的時候,就要懷着這樣的心態!”

“說起辯論,這是個好東西。”戴弗斯又勸誡道:“可以鍛鍊思維,明白道理,說服對方。但是不要太過於沉湎於它,最終變成一個爲了辯論而辯論、只會空談的人,卻記住‘做一件實事勝過千言萬語’!”

“是,父親。”克羅託卡塔克斯再次恭謹的回答。

“你們父子倆光顧着聊天,都口渴了吧。”克莉斯托婭和辛西婭不知何時去洗了一筐葡萄和蘋果,放在石桌上:“快來吃點水果!”

“走吧,別讓你母親久等,否則就要捱罵了。”戴弗斯打趣的說道。

克羅託卡塔克斯笑了。

………………………………………

科林斯戰爭到了最後,斯巴達費盡心力向波斯臣服,獲得了波斯的支持,最終戰爭結束,斯巴達與反斯巴達同盟一起簽訂了“大王合約”,逼迫它最重要的兩個敵人——阿哥斯與底比斯各自拆散了自己的地區同盟,同時又允許雅典保留愛琴海北部諸島的統治權,三個希臘本土重要的大邦或無力、或不願在與斯巴達作對,使得斯巴達重新成爲希臘本土的霸主。

當然,這種靠抱波斯大腿、重登王座的做法並不令其他城邦信服,很多城邦的民衆都在流傳一個說法:“波斯正在把斯巴達變成波斯人的斯巴達。”

斯巴達人當然也聽到了這些閒言碎語,儘管阿格西勞斯強行狡辯,宣稱:“是斯巴達正在努力把波斯變成斯巴達的波斯。”

但是,斯巴達在希臘本土城邦中的威望已經明顯下降,甚至在盟邦中也是如此。

爲了重振霸主形象,斯巴達必須採取行動,它把目標對準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阿卡狄亞地區的曼丁尼亞城邦,指控這個昔日的附屬盟邦在各方面均不遵從和效忠斯巴達,因此強令它拆毀城牆,重新效忠斯巴達。

遭到曼丁尼亞人的嚴詞拒絕之後,斯巴達王阿格西波利斯率軍悍然入侵曼丁尼亞。在強攻城池失敗之後,他命令戰士們將流經曼丁尼亞城的一條河上游堵住,最終水淹曼丁尼亞,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

這一赫人聽聞的暴行果然震懾了希臘本土的諸多城邦,以往有關斯巴達人的那些恐怖血腥的記憶再次浮上心頭,尤其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城邦再無主動挑釁斯巴達權威的行爲。

但是隻成爲伯羅奔尼撒的霸主,並不能滿足斯巴達人的慾望,在斯巴達國王和長老們心中一直有一個巨大的陰影,那就是戴奧尼亞王國。雖然戴奧尼亞和斯巴達現在是同盟,但雙方都很清楚,這種同盟並非出於長久的友誼而是短期利益的需要,而且戴奧尼亞王國還在不斷的壯大,這督促着斯巴達人不得不去統合更多希臘本土的力量,方纔能抗衡這個西地中海崛起的強大王國,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北方。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斯巴達領地內來了一個使者團,這個使者團來自於愛琴海西北角、蠻荒的羣山之中。

馬其頓是一個遠離希臘文化核心區域,地處希臘本土北部邊境,積弱落後的國家。無論是普通希臘民衆、還是知名學者都認爲這是一個野蠻人的國度從而鄙夷他們。但馬其頓人則是如此的儒慕希臘,不但他們的國王歷來都自稱自己是阿哥斯王室的後裔(在古風時代,衆多的希臘城邦聯合起來,並選擇阿哥斯人作爲盟主,因爲阿哥斯有着輝煌的過去,自從赫拉克勒斯後裔們迴歸以來,幾乎所有重要的希臘國王都來自阿哥斯,比如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這也是阿哥斯人常常自詡他們比斯巴達人高貴的原因),馬其頓民衆也常將來馬其頓領地定居的希臘人視爲尊貴的客人。

可是馬其頓人對希臘的尊重並不被希臘諸邦重視,因爲雖然它的領地廣大,人口也不少,但和它比鄰而居的是伊利里亞人、達達里亞人和色雷斯人,在最北端還生活着漂泊不定的凱爾特人,這些種族不但兇悍,而且人數衆多,長年的入侵和襲擾讓馬其頓人疲於應付,其國家也長期處於戰亂中,得不到好好的發展。

而在戴奧尼亞王國九年(公元前384年),馬其頓王室有人勾結伊利里亞人,發動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入侵,將馬其頓國王阿明塔斯趕出了馬其頓。這位國王在逃離馬其頓之前,曾經爲了保住馬其頓的城鎮少遭劫掠,也爲了獲得希臘人的力量支持,他與馬其頓東南方向的鄰居卡爾基迪克同盟簽署了一個協議,將馬其頓低平地區和沿海的城鎮交給了卡爾基狄克同盟代管。

卡爾基狄克同盟原本是卡爾基狄克半島上的一些希臘城邦組成的同盟,該同盟規定:成員之間完全平等、相互通商、互相幫助,共同抵禦外敵。但是隨着馬其頓部分城鎮的加入,卡爾基狄克同盟的力量得到加強,更是讓位於卡爾基狄克半島中心的強邦——奧林圖斯受益良多。

奧林圖斯人開始期望建立一個囊括了整個卡爾基狄克半島及其周邊地區的更大的同盟,當然這個同盟必須要由奧林圖斯來主導。

而一年之後(即戴奧尼亞王國十年),馬其頓國王阿明塔斯在塞薩利和卡爾基狄克人的幫助下奪回了王位。阿明塔斯在王位穩固之後,就想要收回之前贈送的土地,這遭到了以奧林圖斯爲首的卡爾基狄克同盟城邦的拒絕。

此時,塞薩利人也幫着阿明塔斯向塔爾基狄克人呼籲。雖然塞薩利與馬其頓這兩個國家不時有邊境衝突,但塞薩利人很清楚:一旦他們的鄰居馬其頓的力量太過削弱,導致無法抵禦兇悍的伊利里亞人的話,對塞薩利和卡爾基狄克同盟都不利。

塞薩利人的勸說讓卡爾基狄克同盟中的一些城邦開始動搖,尤其是其中的兩個城邦阿堪圖斯和阿波羅尼亞,他們擔心長此下去奧林圖斯力量快速增長,從而主導整個卡爾基狄克同盟,於是暗中派人向阿明塔斯建議:向斯巴達請求介入。

所以,馬其頓使者來到了斯巴達。

對此,斯巴達長老議事會召開會議,進行討論。

馬其頓使者幾乎沒有費什麼口舌就說服了斯巴達人。因爲科林斯戰爭的慘痛教訓使斯巴達反對任何形式的希臘城邦同盟和聯盟,甚至他們將這一意見寫進了“大王和約”,還逼迫阿哥斯、底比斯拆散了同盟,現在卻又出來一個卡爾基狄克同盟。

第七十六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一)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兩百八十一章 使者齊聚羅馬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封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王國就業指南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一十章 巴幾裡皮的陽謀第十四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四十八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二)第兩百零二章 運動員在圖裡伊的待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兩百三十七章 塞克利安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兩百七十一章 斯托洛的糾結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八十六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完)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五十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十五章 應時而變第六十三章 公主的婚禮(一)第一百零六章 救援赫拉克利亞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十一章 關於奴隸的提案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三百章 羞辱第十一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一)第八章 橋樑的建造和元老院大議事堂的討論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爾克斯的勸說第六十五章 伊比利亞軍隊在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塔蘭託大海戰(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雙雄鬥智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二十六章 辭職第二百零一章 勸降(二)第兩百五十七章 退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巴帕尼亞小鎮的毀滅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傑拉會戰(四)第四十九章 家族聚會和利吉姆人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九十三章 愛利斯城邦第兩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二)第五十七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三)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一百一十章 登陸拉丁姆第兩百八十一章 使者齊聚羅馬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一)第九章 夜行軍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一百四十四章 塞薩利參戰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五章 到大希臘去第七十四章 見面時的暗流第六十四章 進攻布魯提?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十一章 見面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兩百一十一章 納克索斯海戰第六十二章 關於收稅第一百零三章 喜訊與噩耗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二十六章 辭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兩百四十一章 熱爾梅海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塞林努斯(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城佈置(二)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二章 疑惑第九章 夜行軍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
第七十六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一)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兩百八十一章 使者齊聚羅馬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封信第三百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王國就業指南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一十章 巴幾裡皮的陽謀第十四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四十八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二)第兩百零二章 運動員在圖裡伊的待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兩百三十七章 塞克利安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兩百七十一章 斯托洛的糾結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八十六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完)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五十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十五章 應時而變第六十三章 公主的婚禮(一)第一百零六章 救援赫拉克利亞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十一章 關於奴隸的提案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三百章 羞辱第十一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一)第八章 橋樑的建造和元老院大議事堂的討論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爾克斯的勸說第六十五章 伊比利亞軍隊在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塔蘭託大海戰(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雙雄鬥智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二十六章 辭職第二百零一章 勸降(二)第兩百五十七章 退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巴帕尼亞小鎮的毀滅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傑拉會戰(四)第四十九章 家族聚會和利吉姆人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九十三章 愛利斯城邦第兩百一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二)第五十七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三)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一百一十章 登陸拉丁姆第兩百八十一章 使者齊聚羅馬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一)第九章 夜行軍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一百四十四章 塞薩利參戰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五章 到大希臘去第七十四章 見面時的暗流第六十四章 進攻布魯提?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十一章 見面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兩百一十一章 納克索斯海戰第六十二章 關於收稅第一百零三章 喜訊與噩耗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二十六章 辭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兩百四十一章 熱爾梅海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塞林努斯(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城佈置(二)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二章 疑惑第九章 夜行軍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