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

科爾內魯斯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我並不是反對與沃爾西結盟,放任羅馬人征服沃爾西。而是覺得以戴奧尼亞今年的這個狀況,這不是個好時機。更何況我們對意大利中部的局勢非常陌生,應該再慎重一些,準備的更充分一些,以保證萬一真的發生戰爭時,我們有充分的把握獲勝!”

科爾內魯斯老成持重的話語引得以呂西阿斯爲首的大臣連連點頭。

“我也希望等到王國兵精糧足、四周都無外患的時候,再出手干涉羅馬。但是好時機從來都不是等來的,敵人也不會傻到始終在原地踏步,任由我們去幹涉。”戴弗斯心生感慨,開口說道:“大家還記得當年與錫拉庫扎的那場戰爭吧。我們原先的構想是先進攻洛克裡,引誘錫拉庫扎的軍隊到大希臘,結果狄奧尼修斯卻誘使薩莫奈人突然入侵。我們寄希望於屯兵於考倫尼亞——特里納一線防禦,拖住錫拉庫扎軍隊,先解決薩莫奈人,然後等主力回來決戰,狄奧尼修斯卻率軍輕易突破了我們南部的防線……

這些教訓都深深的告誡了我,好時機不是等來的,而是靠我們果敢的行動去贏來的。而且迦太基人同樣有着不弱於狄奧尼修斯的智慧,他們早就清楚我們戴奧尼亞將會是他們未來的敵人,所以他們不但早就在支持塔尼克安部落,而且也早就七八年前就在支持羅馬人了。”

科爾內魯斯等人大驚,呂西阿斯急忙問道:“陛下,這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由於塔尼克安部落的事讓我對迦太基產生了警惕,於是加大了對王國周邊勢力的關注,結果我派出的人手很快就收集到一些關於迦太基和羅馬來往的信息,有證據表明這些年迦太基一直再對羅馬進行支持,援助糧食、武器……”戴弗斯一邊說着,一邊朝身旁正在記錄的書記官赫尼波利斯點了點頭。

赫尼波利斯立刻出了議事廳,很快從王宮禁區——資料室中找到了幾分文件,拿來交給戴弗斯,戴弗斯將它遞給科爾內魯斯。

科爾內魯斯、呂西阿斯、塞多魯姆等大臣相互傳看,神情越發凝重。

“之前,我沒有談及迦太基和羅馬的事情,是因爲我們忙於治理新併入王國的道尼地區,暫時沒有必要爲羅馬的事情分心。但是——”戴弗斯猛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現在沃爾西前來求援,這就是好時機!幫助沃爾西,打擊羅馬人,必將贏得意大利中部其他勢力的擁護。摧毀迦太基的陰謀,也有利於將來可能與迦太基發生戰事時不至於被動。另外,擊敗羅馬人,也有利於我們進駐意大利中部羅馬所佔據的那一片同樣肥沃的土地!”

戴弗斯說到這裡,大臣們都感到了詫異。

戴弗斯注視着他們,沉聲說道:“諸位大人,這一次的旱災就覆蓋了戴奧尼亞王國絕大多數的土地,讓我們的賑災變得如此的困難,相信讓你們每一個人都記憶深刻!爲什麼?因爲我們的國家還不夠大,我們的國力還不夠雄厚,我們需要去獲取更多的土地,才能輕鬆的應付每一場的旱災、每一次的地震、每一次海嘯!在南邊有迦太基擋道的情況下,我們獲取土地的方向只能在北邊,所以沃爾西使者前來,正是送給我們的好機會!”

戴弗斯看到衆臣一時陷入沉默,微微一笑,語氣緩和的說道:“當然這是我爲王國設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與羅馬的戰爭不一定會馬上爆發,有了我們幫助沃爾西,或許羅馬人會就此退讓,所以麪包要一口一口的吃,我們不要着急,慢慢的來,先讓元老院通過‘和沃爾西結爲同盟’的提案,然後和沃爾西人仔細的商討一下盟約,一切都做完之後,再派使者去試探一下羅馬人對此的反應……”

………………………………

戴奧尼亞很快派外交大臣安西塔諾斯與沃爾西使者麥特波拉進行了關於兩國結盟的商談。

談判過程很順利,只用了半天多時間,就擬定定了結盟草案,主要的內容是:戴奧尼亞與沃爾西結爲友好平等的軍事同盟;加強友好的交流往來,在不違法盟邦法律的情況下,其民衆可以自由的在盟邦土地上停留;在貿易上相互給予優惠和便利,不額外加稅,不得擅自拘留和抓捕盟邦的商人,出現糾紛,交由雙方共同仲裁解決;當一方遭受敵人入侵或與第三方發生戰爭時,盟邦應盡力提供軍事援助,甚至在對方的要求下派軍隊參戰……”

麥特波拉拿着草案,立刻返回沃爾西。

十天之後,他帶着沃爾西使者團匆匆來到,使者團中包括了沃爾西聯盟中好幾個城邦的執政官。

戴弗斯與沃爾西人鄭重的簽下了同盟協議。

協議剛簽完,沃爾西人就迫不及待的請求戴奧尼亞出兵援助沃爾西。原來羅馬人已經攻下了維利特雷,並且擊退了沃爾西的援軍,開始向薩特尼庫姆城(Satricum)進攻,沃爾西聯盟連遭慘敗,已經沒有足夠的戰士組織起龐大的援軍去阻擋羅馬大軍的進攻,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戴弗斯決定按照安塔奧里斯的提議,先派使者前去羅馬斡旋,同時通知軍務部預做戰爭準備。

外交部經過慎重的考慮和篩選,最後派出的使者是塔皮魯斯。

十幾年前,塔皮魯斯還是克莉斯托婭買來的一名奴隸,因頭腦靈活,做事勤勞,沒過幾年就被提拔爲一個餐館的主管,並且被主人戴弗斯賜予了自由。在南意戰爭中,他以預備公民的身份參加了最重要的克羅託內大會戰,作爲一名長矛手,他和同伴們抵擋住了錫拉庫扎僱傭騎兵的衝擊,並將之擊潰,同時協助其他部隊擊敗了錫拉庫扎強大的右翼,爲整個會戰的最終獲勝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戰爭結束後,他們那一批倖存的長矛手都成爲了戴奧尼亞的正式公民。之後的幾年,塔皮魯斯還參加過征服梅薩皮、普切蒂的戰爭。或許是頻繁的戰鬥鍛鍊了他的膽識,開闊了他的眼界,他不再滿足於只擔任克莉斯托婭餐館的地區負責人,而是用他識字、會算數的才能通過了財務部的考覈,當上了稅官。

直到外交部成立,安西塔諾斯招收公職人員,工作幹得出色、卻厭倦這種天天算賬、記賬的塔皮魯斯申請來到了外交部。

安西塔諾斯深知出使羅馬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所需要的使者不但要會察言觀色、辯才無礙,而且更要具有膽識。因此擔任過餐館侍者、又多次參加過戰鬥的塔皮魯斯成爲了最佳人選。

………………………………

戴奧尼亞13年(即公元前380年11月1日),戴奧尼亞使者塔皮魯斯在拉俄斯港口坐上了前往羅馬的客船。

這一日天氣晴朗,碧空萬里無雲。

塔皮魯斯坐在船艙裡,還在回味着離開圖裡伊之前、受到戴弗斯國王接見的情景。

說是接見,其實是邀請他到戴弗斯府邸赴宴。由於他是戴弗斯釋放的私人奴隸,按照戴奧尼亞現在流行的說法,戴弗斯是他的恩主(因戴奧尼亞的國情形成的一種奇特的風俗,被主人釋放的奴隸與主人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類似親情的關係。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該釋放奴隸如果生活困難,可以向其原主人求助,幫他尋找工作或者提供資助;而原主人遇到困難時,這些已經成爲正式公民的解放奴隸們也會傾囊相助,或者在原主人競選地方議員或保民官時,他們會聯手爲原主人投下寶貴的一票,這是得到社會認可的。正是因爲有這些原因,戴奧尼亞較富有的公民在這些年纔會熱衷於善待自家奴隸、並給予自家奴隸自由。),纔會將一個正式的接見,變成一個私人的宴請。

在宴會上,他爲偉大的戴弗斯國王竟然如此在意意大利中部的這樣一個土著城邦而感到吃驚,同時更爲戴弗斯提出的要求感到吃驚……

這時,船長推門進來:“大人,馬上就要到奧斯提亞港了。”

塔皮魯斯聞言,放下心中的思緒,出了船艙。

前方的天空下海鷗翱翔,大小船隻都朝着一個方向匯聚,那裡應該就是臺伯河的入海口、羅馬的殖民城奧斯提亞所在。

在得到這個出使的任命之後,塔皮魯斯專門瞭解過羅馬的資料,知道奧斯提亞原本是拉丁人的一個小城鎮,幾十年前被羅馬攻佔,並遷移公民定居此處,將奧斯提亞變成了羅馬的殖民城,後來更成爲羅馬唯一進行海上貿易的港口城市,正是因爲得到這些好處,奧斯提亞一直對羅馬忠心耿耿,即使是羅馬被高盧人攻佔時它也沒有背叛。

塔皮魯斯帶着隨行的使者團成員在奧斯提亞上岸。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服斯巴達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戴弗斯進羅馬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一章 德爾斐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五十四章 底比斯陷落第三十一章 阿明塔斯的初步計劃第兩百八十章 《戴奧尼亞軍團之歌》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五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在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克立安的決心第八十章 見面第十八章 圖裡伊溫泉大浴場第三十六章 一份新工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動會的籌備(二)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塞林努斯(三)第七十三章 列奧提齊德斯第一百四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十五)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後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一十四章 在邁加洛波利斯第八十六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完)第五十三章 向洛克裡宣戰第三百四十章 奪燈塔第九十五章 拉馬託河會戰(四)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的進攻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戴弗斯到埃及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十一)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兩百零六章 小王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羅馬橄欖球比賽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七十五章 渴望和平的希臘第九十六章 拉馬託河會戰(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兩百零三章 哈迪斯主競技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百零四章 對迦太基的制勝戰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持續作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定北境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九十九章 拉馬託河會戰(完)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普那特會戰之騎兵進攻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四十一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下)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二章 戴弗斯的第二位妻子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七章 惡性案件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服斯巴達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戴弗斯進羅馬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一章 德爾斐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五十四章 底比斯陷落第三十一章 阿明塔斯的初步計劃第兩百八十章 《戴奧尼亞軍團之歌》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前的序曲(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五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在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克立安的決心第八十章 見面第十八章 圖裡伊溫泉大浴場第三十六章 一份新工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動會的籌備(二)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塞林努斯(三)第七十三章 列奧提齊德斯第一百四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十五)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兩百一十章 入場式(四)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功盡棄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後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一十四章 在邁加洛波利斯第八十六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完)第五十三章 向洛克裡宣戰第三百四十章 奪燈塔第九十五章 拉馬託河會戰(四)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的進攻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戴弗斯到埃及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十一)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兩百零六章 小王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羅馬橄欖球比賽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七十五章 渴望和平的希臘第九十六章 拉馬託河會戰(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兩百零三章 哈迪斯主競技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百零四章 對迦太基的制勝戰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持續作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定北境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九十九章 拉馬託河會戰(完)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普那特會戰之騎兵進攻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四十一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下)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二章 戴弗斯的第二位妻子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七章 惡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