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奇怪的盟約

西阿普羅提斯大張着嘴,呆呆站着。

戴弗斯摩挲着只有些許鬍鬚的下巴,陷入沉思:成爲同盟,這確實是着妙棋!要想讓克羅託內民衆同意割讓阿斯普魯斯圖姆與內託河北岸的土地,最大的障礙就是克羅託內的安全問題,而成爲同盟則讓這個障礙不復存在。因爲現在的大希臘人都知道,戴奧尼亞執政官一向以信守承諾著稱,戰後虛弱的克羅託內反而可以託庇在戴奧尼亞的保護之下。那麼,戴奧尼亞需要這個同盟嗎?當然需要!得到了這麼多新的土地,光是移民、行政管理、組建新的防衛部隊……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最擔心的問題莫過於移民會與邊界附近的克羅託內人發生衝突,甚至再次激起戰爭。有了這個同盟,可以讓戴奧尼亞人放心的慢慢吞併、同化和穩固這一塊土地,所以同盟是雙方的最佳選擇!

戴弗斯神色複雜的仔細打量呂西阿斯,心想:自己的城邦遭受欺辱,面對痛恨的敵人,他居然還能想出與敵人結成同盟的巧妙提議,沒有強大的定力保持冷靜和理性,是很難做到的!

呂西阿斯見戴弗斯不說話,一直拿眼瞅自己,心裡也略微有些發慌,於是催促道:“戴弗斯大人同意這個提議嗎?”

戴弗斯回過神來,保持着臉上的平靜:“是怎樣的同盟方式?”

“戴奧尼亞聯盟與克羅託內單獨結成攻守同盟!”呂西阿斯沉聲說道。

戴弗斯略一沉吟,就明白呂西阿斯玩的小聰明,他不想讓戴奧尼亞的勢力進入克羅託內同盟,去影響西里庭、特里納、考倫尼亞等克羅託內的盟邦。對此,戴弗斯並不在意,他堅信只要實力足夠強大,自然會有城邦跑來抱大腿。

“戴奧尼亞聯盟只能與克羅託內成爲防禦同盟!”戴弗斯冷靜的迴應,讓戴奧尼亞聯盟保護克羅託內沒問題,可是幫助克羅託內擴張,比如:將來克羅託內進攻洛克裡,戴奧尼亞也得依據盟約,率軍參與……戴弗斯當然不會幹這種傻事,而處於弱勢的呂西阿斯只能答應……

談判持續到下午,達成了初步的草案:一,戴奧尼亞聯盟與克羅託內結成防禦同盟(將這一條放在首位,首先是想起到安撫克羅託內民衆的作用;二,戴奧尼亞即日將俘虜的所有克羅託內同盟的士兵無條件的釋放,讓其返回克羅託內;三,克羅託內將阿斯普魯斯圖姆城與內託河北部平原一半的土地(主要是靠近克里米薩一側的土地),轉贈給戴奧尼亞聯盟;四,克羅託內將一次性支付500塔連特,以幫助戴奧尼亞人順利移民阿斯普魯斯圖姆……

該同盟條約有效期最後定爲五年。戴弗斯最初的要求盟約期限爲兩年,是呂西阿斯強烈要求增加到五年,相比較半年前商定協議時的情景完全相反,正說明雙方強弱之勢已經易位。

條約中並沒有提到克里米薩。戴弗斯認爲克里米薩是個中立城邦,不屬於克羅託內同盟,克羅託內沒有權力來討論它。而呂西阿斯則考慮到要儘量減少條約對克羅託內民衆的刺激,他連賠款都變成了援助,當然能不提克里米薩,就最好不提。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阿斯普魯斯圖姆城與內託河北部平原的一半土地都歸了戴奧尼亞,克里米薩已經處於戴奧尼亞的包圍之中,它還能有別的好選擇嗎!

呂西阿斯與西斯普洛提斯返回克里米薩。米隆立即向呂西阿斯詢問談判的情況,呂西阿斯怕多生事端,推說談判只是剛剛開始,戴奧尼亞人提出的一些條件需要議事會討論後才能決定,然後就匆匆的上船離開了克里米薩。

米隆心中感到不安:阿斯普魯斯圖姆城的失守,洛克裡的宣戰,克羅託內現在已經沒有多少選擇,就看戴奧尼亞的條件有多苛刻了。

…………………

更加不安的是克里米薩人,雖然他們受困於城中,但是外界發生的事通過港口傳遞進來,逃不過他們的耳目。呂西阿斯多次出現在城內,來幹什麼?他們心裡同樣清楚,小城邦夾在大邦之間掙扎生存,他們對局勢是相當敏感的。

克里米薩首席將軍安塔奧里斯曾經主動找過呂西阿斯一次。呂西阿斯顧左右而言他,不對克里米薩的命運作深入的交談,而米隆最近也有意無意的在躲避着他……這些都讓安塔奧里斯預感到這一次的和談對克里米薩非常不利,克里米薩全力支持克羅託內,到頭來卻可能會被克羅託內拋棄!安塔奧里斯想到這裡,就感到心痛。

於是,他暗中與歐裡克普斯、普勒阿德斯等人秘密商議後,決定不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去與戴奧尼亞接觸,爲克里米薩找到一條出路。

儘管全城的防禦都交付給了克羅託內人,但克里米薩人畢竟是這裡的地頭蛇,他們派出的人在深夜偷偷出城,穿越封鎖線,來到戴奧利亞的營地,在他表明來意之後,衛兵將他帶到了戴弗斯面前。

“克里米薩想要投降?”戴弗斯帶着揶揄的笑容:“你們的整座城都被克羅託內人掌控着,你們投降又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來人一時語塞,見戴弗斯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他咬咬牙,沉聲說道:“我們克里米薩人還有300多可以戰鬥的公民,等到你們攻城時,我們願意從後方襲擊克羅託內人,協助你們奪取克里米薩城,然後——”

“然後,等戰爭結束,克里米薩人繼續保持中立!”戴弗斯看着他,玩味的說道。

“不!不!……”來人慌忙搖頭。到那時,克里米薩已經得罪了克羅託內,又怎麼可能再保持中立:“克里米薩願意……願意加入戴奧利亞同盟!”

“已經太晚了!”戴弗斯神情嚴肅的說道:“我們不需要你們做任何冒險的行動,也不需要克里米薩加入戴奧尼亞聯盟。對於克里米薩,只有一條路可走!”

戴弗斯加重語氣,斬釘截鐵的說道:“成爲戴奧尼亞聯盟的一部分!克里米薩人成爲戴奧尼亞聯盟公民!那麼克里米薩人的土地和財產都將得到保護,克里米亞的將軍和議員們也將由戴奧利亞元老院投票推選,部分成爲元老院成員!……”

……………………

呂西阿斯與西斯普洛提斯在克羅託內議事會上宣讀盟約草案時,原以爲會激起衆人的憤概和爭論,但事實上反對聲並不多。因爲就在呂西阿斯回來之前,戴奧利亞的軍隊再次出現在克羅託內的核心區域內,耀武揚威,並搗毀了城外的一座村莊,議事會的成員們在城上目睹了這一切,應民衆的要求,倉促間拼湊了幾千人出城阻撓,結果被輕易擊潰,狼狽逃回城。幸運的是,戴奧尼亞士兵並沒有趁勝攻城,而是主動撤退。

克羅託內民衆們心中的挫敗感可想而知,再加上從字面上看,這並不是一份戰敗者的停戰協議,而是一份互幫互助的同盟協議,雖然“轉讓”了部分土地,但是能順利迎回被俘虜的克羅託內公民,而且還能與戴奧尼亞結爲同盟,大部分克羅託內人反而感到慶幸。兩次以少勝多、大敗克羅託內的戴奧尼亞執政官戴弗斯已經讓他們深感畏懼,甚至有人真的相信“戴弗斯是神裔、得到哈迪斯的眷顧”的傳聞,能夠不再於擁有戴弗斯的戴奧尼亞爲敵,而是成爲盟友,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已經簽署了同盟協議,能否邀請戴奧尼亞派兵與克羅託內軍隊一起南下,擊退洛克裡……

……………………

公元前398年1月末,戴奧尼亞執政官戴弗斯與克羅託內將軍呂西阿斯在克里米薩城外向天神阿波羅祭獻羊羔後,正式簽署了同盟協議,第二次克羅託內戰爭拉下帷幕。

戰爭結束的消息傳開後,克里米薩城內的不少克羅託內士兵們竟然發出歡呼聲,這段時間與戴奧尼亞作戰,以往一向橫行大希臘的他們卻始終有敗無勝,這種反差之大的打擊讓他們的士氣下降得厲害,心情之壓抑可想而知,現在終於可以將壓在心頭的大石頭去除了。

“看吧,這就是公民們的呼聲!他們已經厭倦了與戴奧尼亞的戰鬥!”此情此景讓呂西阿斯感嘆的說道,也是爲了迴應之前米隆對他在會談中妥協過多的抱怨。

米隆通過窗口,悵然若失的看着街上的士兵們如釋重負般扔掉盾矛,紛紛跑到餐館去暢飲葡萄酒,猶如打了勝仗一般,也是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時,衛兵進來:“將軍,安塔奧利斯催問我們何時離開?”

“該死的安塔奧尼斯,不要以爲克羅託內敗了,他們克里米薩人就可以不尊重克羅託內!”米隆忽然破口大罵,把心中的憤懣都發泄出來:“你去告訴他們,別惹惱了我,否則我一聲令下,可以讓這克里米薩城變成廢墟!”

第四十九章 慶典前夜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一百五十章 羅馬英雄馬爾庫斯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薩莫奈部落聯軍的結局(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十五章 戴弗斯的學術演講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二十一章 馬戈尼德家族的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一百三十七章 柏拉圖的選擇第六章 採石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七章 告別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克羅託內會戰(十)第三十四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兄弟倆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的失落第兩百二十章 強攻洛拉(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哦,迦太基!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十六章 圖裡伊港口大市場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一百七十章 對峙溫泉關第一百一十六章 哈迪斯的神兆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五十三章 阿維諾吉斯的宴請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十五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西面來客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二十五章 公審與新法案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船臨城下第一百章 戰爭序幕續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十六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二)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六十四章 阿萊克西斯的避戰第兩百五十章 拉丁姆最後的戰事第兩百二十六章 離開第兩百二十五章 洛拉會戰(三)第兩百零四章 戰局突變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兩百一十三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伊扎姆的建議第七章 羅馬與迦太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兩百三十七章 錫拉庫扎的新高層第五十一章 出使埃及(二)第九十七章 遠征羅馬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一百五十章 羅馬英雄馬爾庫斯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
第四十九章 慶典前夜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一百五十章 羅馬英雄馬爾庫斯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薩莫奈部落聯軍的結局(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作客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十五章 戴弗斯的學術演講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二十一章 馬戈尼德家族的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一)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一百三十七章 柏拉圖的選擇第六章 採石第兩百二十五章 迦太基的決定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七章 告別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克羅託內會戰(十)第三十四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兄弟倆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的失落第兩百二十章 強攻洛拉(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哦,迦太基!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十六章 圖裡伊港口大市場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一百七十章 對峙溫泉關第一百一十六章 哈迪斯的神兆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五十三章 阿維諾吉斯的宴請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十五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西面來客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二十五章 公審與新法案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船臨城下第一百章 戰爭序幕續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四十七章 克莉斯托婭的任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十六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二)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六十四章 阿萊克西斯的避戰第兩百五十章 拉丁姆最後的戰事第兩百二十六章 離開第兩百二十五章 洛拉會戰(三)第兩百零四章 戰局突變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兩百一十三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伊扎姆的建議第七章 羅馬與迦太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兩百三十七章 錫拉庫扎的新高層第五十一章 出使埃及(二)第九十七章 遠征羅馬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一百五十章 羅馬英雄馬爾庫斯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