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

而且,列奧提齊德斯考慮到傑拉的士兵中有不少年紀較大的公民(傑拉人爲了保衛家園,這一次可算是傾巢而出),特意加厚陣列,可使其不被敵人輕易的攻破正面。

同時,考慮到希臘重步兵的弱點——側翼受到攻擊、容易潰敗,所以列奧提齊德斯將左翼靠近海岸,這樣就防止了迦太基人從左邊迂迴,攻擊友軍的側後。

此外,他加厚陣列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縮短戰陣的長度,因爲傑拉西邊的土地雖然地勢平坦,但是並不寬闊,從海岸到山嶺之間只有7——8裡,列奧提齊德斯需要在右翼之外留出足夠多的空間供騎兵馳騁,因爲他將戴奧尼亞聯軍的勝機定在了右翼,因爲這邊有他信賴的第8軍團,還有隨時可以繞到對面迦太基軍陣側後去攻擊的1300名騎兵(第4騎兵軍團的1000名騎兵加上傑拉和卡曼利納的騎兵300名)。他可是從傑拉人口中瞭解到,這支前來攻城的迦太基軍隊中並沒有發現騎兵,這兩天戴奧尼亞偵騎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他仔細的思考之後,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所以他敢這麼快就想同迦太基人進行會戰,騎兵是他最大的依賴。

列奧提齊德斯與副官穆克魯騎馬立於軍陣的前方,觀望着對面迦太基人列陣的情況,並且還有偵騎隨時向他彙報迦太基軍隊整個陣型的情況。

雖然戴奧尼亞情報部門對伊比利亞地區的迦太基軍隊的情報收集並不多(這是因爲迦太基爲了保護自己的貴金屬礦場來源地,在以前與戴奧尼亞的和平協議中明確提出了“不允許戴奧尼亞商船到伊比利亞的迦太基領地進行貿易”的條款,同時瑪哥對其領地控制也較嚴格,對外來者充滿警惕,戴奧尼亞情報人員要想進入迦太基所屬的伊比利亞南部相當困難),列奧提齊德斯還是大致知道:頭戴尖頂盔、身穿白色亞麻胸甲、外套鍊甲、手持長矛和長盾的是腓尼基和努米比亞步兵;戴着平頂頭盔、身穿紫色滾邊的白色內襯、外套鎧甲、手持長盾和短劍的是伊比利亞步兵;而那些穿着黑袍、套着鎧甲、同樣手持長盾和短劍的士兵可能就是傳聞中的盧西塔尼亞戰士……

在大致瞭解了迦太基軍隊列陣的情況之後,列奧提齊德斯心中舒了口氣,扭頭對穆克魯說道:“看來迦太基人確實擔心我們軍團士兵的攻擊力,特地把他們在伊比利亞的主力部隊放到了左翼,這樣一來……我們先列陣,用第八軍團吸引對方主力、減輕對友邦士兵壓力的目的達到了。”

他之所以說這句話,是因爲在之前穆克魯提醒他:最好不要在敵人到達前搶先佈陣,因爲《戴奧尼亞軍法》中曾提到,在會戰前最好不要讓敵人先知道己方的陣列部署,以免其有機會進行鍼對性的佈置。

此時,穆克魯並沒有盲目的附和,他提醒道:“指揮官大人,迦太基人可是將那些盧西塔尼亞人佈置在了他們的右翼!”

“以前傳聞梅薩皮人很兇悍、盧卡尼亞人很兇悍、薩莫奈人很兇悍……但他們並沒有給戴奧尼亞造成多大的威脅,現在又傳聞盧西塔尼亞人很兇悍,我想我們不應該盲目的聽信這些傳言,先看看戰鬥的情況再說。”列奧提齊德斯冷靜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屑,他反過來提醒穆克魯:“希臘重步兵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正面的防禦力很強、攻擊力也不弱,這恰恰是我們的聯軍除了騎兵之外、優於對方的地方,因此只要是正面的廝殺,我們不會處於下風。”

這時,第八軍團的傳令兵趕來,向他彙報:軍團已經列陣完畢。

列奧提齊德斯立刻回望左側,吵嚷之聲仍是不斷,不免有些不滿:“立刻派人去催促傑拉人和卡曼利納人,加快列陣的速度!”

說完,他調轉馬頭,穿過軍陣的縫隙,回到中路的後方。

“嗚!……”十多分鐘之後,戴奧尼亞聯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整個軍陣開始緩緩向前移動,而速度最快的是第八軍團的輕步兵大隊,他們穿過第八軍團棋盤格軍陣的縫隙,以鬆散的隊形衝向對面的敵人,他們要用弓箭和標槍給予敵人第1波的打擊,攪亂敵人的陣型,爲接下來重步兵的進攻打下勝利的鋪墊。

哈斯德魯巴和基斯戈瞭解過戴奧尼亞以往的戰利,對戴奧尼亞的這一套重步兵戰法自然是知道的,當看到黑盔、黑甲的第八軍團處於自己左翼的對面時,他們就有了防備,所以當第八軍團輕步兵大隊衝出軍陣後,基斯戈也對應的讓早就在左翼後方等待的軍隊出動。

這支軍隊大約有1700人,其中有500人是身穿黑袍的盧西塔尼亞標槍手,他們手持的是一種帶鉤的標槍,這種標槍刺中人體後,很難被拔出,因此盧西塔尼亞標槍手在伊比利亞令人談之色變。

而跟在他們身後的1200名士兵身穿白色單衣,腰間繫着一個沉甸甸的布袋,掛着一把匕首,沒戴頭盔,也沒穿盔甲,甚至還光着雙腳,只是手裡拿着一個用羊毛和亞麻混合編織而成的投石索……是的,他們是投石兵,來自巴利阿里羣島的投石兵。

巴利阿里羣島是西地中海中靠近伊比利亞半島東海岸的一系列島嶼,該島上的居民一直以來就有培養投石兵的傳統,孩子們從小就接受士兵的訓練,他們的母親甚至一開始不給孩子吃麪包,直到他第1次用投石索擊中遠處的目標。缺乏資源、物資貧瘠的巴利阿里人用大量廉價的投石兵來捍衛島嶼的安全,而擁有高超投石技術的居民也經常使用這一技能來獲取肉食,改善生活,比如用投石來打鳥。

瑪哥佔據伊比利亞南部(主要是東南),正好與巴利阿里羣島毗鄰,他用爲巴利阿里人提供充足糧食的方式,獲得了巴利阿里人的效忠,在征戰伊比利亞的過程中,巴利阿里投石兵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這一次征戰西西里,瑪哥帶來了1500名巴利阿里投石兵。

巴利阿里人走出軍陣之後,就停止了前進,他們將手伸進腰間的布袋裡,布袋被分成三格,分別放置着三種型號的鉛丸,他們拿出最輕的鉛丸,放入投石索的布兜中,然後開始揮動它。

由於戴奧尼亞聯軍剛剛開始前進,第八軍團輕步兵大隊衝出軍陣之後,距離對面的敵人尚有400多米遠,所以他們在快速前進,隊形還未完全散開,突然看到斜前方的上空中飛來一片烏雲。

“小心飛石!注意保護頭部!”輕步兵大隊長嘶聲高喊,臉色都有點變了。

在隊官們的提醒下,還從未被投石兵攻擊過的輕步兵們紛紛低着頭,雙手抱住脖子。戴奧尼亞輕步兵雖然穿着單衣,但都配備了一頂皮盔,鉛丸落下之後,響起一片哼叫聲,但並沒有造成多少傷亡。

“加快速度!逼近敵人!”在隊官們的提醒下,被飛石打得身體隱隱作痛的輕步兵們加快了前進的速度。

在此過程中,他們又捱了幾輪的鉛丸,由於距離的拉近,巴利阿里投石兵已經將小號鉛丸先換成了中號,最後換成大號。

由於盧西塔尼亞標槍手已經衝了上來,而戴奧尼亞輕步兵們當然也要開始攻擊,所以不可能再用雙手去遮擋面部,這導致他們的受傷直線上升,尤其是弓箭手們,由於他們的射程遠,因此成爲巴利阿里投石兵重點攻擊的目標。

射箭是一項極需體力的精細運動,它需要弓箭手上半身大部分肌肉協同發力,才能拉滿弓弦,射出精準有力的箭矢,而鉛丸就算沒有擊中頭部,砸傷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和肌腱,也會嚴重影響弓箭手的戰鬥力。

對面的迦太基人有投石兵?!列奧提齊德斯聽完偵騎的緊急彙報,心中微驚。

“指揮官大人,這可能就是情報中所提到過的巴利阿里投石兵了!”穆克魯提醒道。

軍務部以前就有情報提到“瑪哥的努米比亞軍隊中有巴利阿里羣島的投石兵效力”。但這一次瑪哥率領的大軍登陸西西里之後,無論是在塞林努斯的攻城,還是對西凱爾人的偷襲,對恩那、對傑拉的攻城都沒有使用過這一兵種,因此列奧提齊德斯一時間忽略了它的存在。

此時,他立刻下達命令:“讓司號兵在右翼吹響加速前進的軍號,讓第八軍團的士兵們儘快與敵人接戰,避免被投石兵擾亂我們的陣型!”

“嗚嗚嗚……”軍號在後方急促的響起,聽到號聲的第八軍團各級隊官立刻指示連隊、大隊旗標手將高舉的軍旗頻頻向前揮動,整個右翼的士兵逐漸加快了向前推進的速度。

輕步兵大隊在與對方的遠程較量中處於劣勢,但他們還在咬牙支撐,作爲整個軍團中的一員,輕步兵隊官們很清楚,他們必須爲後方的重步兵戰友贏得時間,不能讓對方的投石兵能騰出手來肆意攻擊軍團的方陣。

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章 德爾斐第九十一章 列奧提奇德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三十章 全軍大會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十六章 入侵克羅頓北部平原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普林托爾斯的擔憂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三百四十六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十九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一)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二十章 奇怪的盟約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兩百八十三章 塞克斯圖斯與斯托洛第四十二章 克拉蒂河見聞第兩百八十七章 征服薩莫奈第六十三章 迦太基出兵第二百章 勸降(一)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四十四章 勝利之後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六十三章 迦太基出兵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從埃及進攻波斯的籌備第十二章 施恩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兩百五十七章 退防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七十九章 色諾芬出使戴奧尼亞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組建希臘聯軍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十四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十五章 勘察(中)第十六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二)第三十七章 圖裡伊陷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二十五章 凱旋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攻羅馬城(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留克特拉會戰(續)第五章 信徒卡爾狄阿斯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戰自潰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三十二章 噩耗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克羅託內海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斯巴達(二)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兩百二十八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三)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兩百二十九章 伊菲克拉特斯的勝利第兩百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
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章 德爾斐第九十一章 列奧提奇德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六十一章 國庫與薪酬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三十章 全軍大會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十六章 入侵克羅頓北部平原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普林托爾斯的擔憂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三百四十六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十九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一)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三十五章 誘敵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二十章 奇怪的盟約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兩百八十三章 塞克斯圖斯與斯托洛第四十二章 克拉蒂河見聞第兩百八十七章 征服薩莫奈第六十三章 迦太基出兵第二百章 勸降(一)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四十四章 勝利之後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六十三章 迦太基出兵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從埃及進攻波斯的籌備第十二章 施恩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兩百五十七章 退防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七十九章 色諾芬出使戴奧尼亞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組建希臘聯軍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十四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十五章 勘察(中)第十六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二)第三十七章 圖裡伊陷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二十五章 凱旋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攻羅馬城(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留克特拉會戰(續)第五章 信徒卡爾狄阿斯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戰自潰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三十二章 噩耗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克羅託內海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斯巴達(二)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兩百二十八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三)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二章 重新結盟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兩百二十九章 伊菲克拉特斯的勝利第兩百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