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

漢諾表面上同意向西西里派出軍隊,但是他卻以戴奧尼亞現在軍事力量強大,單靠迦太基本城的力量沒有絕對的把握獲勝,因此需要集合伊比利亞總督瑪哥手中的軍事力量,因爲他們常年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時常同伊比利亞的土著作戰,戰鬥經驗豐富。

按道理,漢諾的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很多元老都表示了贊同,但是普雷塔庫巴等馬戈尼德派的元老們卻堅決反對,他們認爲:瑪哥雖然在伊比利亞擁有一支軍隊,但是這次軍隊是用來防禦伊比利亞土著人的侵襲,如果調走了他們,迦太基在伊比利亞新佔領的土地可能會再次落入土著人的手中。

對於這個理由,漢諾嗤之以鼻,他大聲嘲諷道:“瑪哥還需要防備伊比利亞土著人的進攻嗎!我聽說伊比利亞土著的首領們可是經常到塞西(Sexi)城去拜見他,他呵斥他們就像呵斥奴隸一樣。而且我還知道馬拉加城、加迪斯城的官員們去塞西拜見瑪哥的次數可比來迦太基的次數多得多!伊比利亞的殖民地現在已經非常安穩,可是瑪哥向元老院申請的軍事費用卻是逐年在提高,他手下的軍隊也越來越龐大,我不知道他用這支軍隊來防備誰?!難道他不應該用這支靠迦太基的金銀供養起來的軍隊爲迦太基效力嗎?!如果他不同意,那麼他是不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漢諾所說的話可說是句句誅心,普雷塔庫巴一時竟難以作出反駁,而不少接受了瑪哥賄賂的元老此時也不好替他說話,漢諾的提議還得到了中立派元老的支持。

最後,漢諾甚至說下狠話:“瑪哥不出兵,迦太基就不會派兵去西西里!”

會議不歡而散。

很快,迦太基城內開始傳出謠言:“漢諾畏懼戴奧尼亞,不敢派出軍隊作戰,決意要違反與親密盟邦羅馬的協定!”

但是,另一個謠言更被廣泛傳播:“瑪哥拒絕派出用迦太基公民的稅錢招募的軍隊與戴奧尼亞作戰,是因爲他想要當伊比利亞的王!”

這個謠言可是在迦太基城內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民衆到元老院門前集合抗議,大罵瑪哥是叛國賊,強烈要求元老院撤銷他伊比利亞總督的職位,將他調回迦太基,接受審判。

消息傳到伊比利亞南部,瑪哥等人知道後,心情多少有些沮喪。

他們很清楚:這就是不在權力中心迦太基的弊病,所以很難掌控局勢。雖然馬戈尼德家族在伊比利亞有了一個還算穩定的根基,可一旦脫離了迦太基,它就會變成無根之木。

他們當然不希望被迦太基民衆所背棄,漢諾的做法可說是狠狠的擊中了他們的軟肋。

瑪哥與哈卡他們商議之後,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於是,幾天後普雷塔庫巴在元老院會議上提出:“各位大人,作爲迦太基的公民,伊比利亞總督瑪哥當然願意派出麾下的軍隊出戰,但是他希望能夠擔任進攻西西里的統帥!”

確實以瑪哥的身份和軍事資歷,迦太基公民中沒有人敢和他爭奪出征統帥的位置,但是漢諾又怎會讓他如願,泰潘拉科當即站起來表示了反對:“伊比利亞半島情況複雜,又有諸多兇悍的土著,一旦瑪哥大人要是離開之後,新派去的總督又對那裡的情況不熟悉,恐怕會導致新佔領的伊比利亞地區不穩,這些年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因此瑪哥大人還是繼續待在伊比利亞的好,只需要把軍隊派遣過來就可以了。”

普雷塔庫巴立刻進行了反駁:“各位大人,你們應該都知道伊比利亞的軍隊成員複雜,大多數都是異族僱傭兵,如果由外人來統領他們,恐怕他們不大會聽從指揮,不但達不到作戰的效果,反而會引起混亂。如果元老院實在是擔心伊比利亞新領地的安全,我推薦希米爾科之子哈斯德魯巴擔任這次出征軍隊的統帥,他在伊比利亞多次率軍擊敗來襲的土著,戰鬥經驗豐富,是迦太基一位同樣難得的將才!”

由瑪哥換成哈斯德魯巴,效果還不是一樣!瑪哥打的好主意!漢諾心中冷笑。

於是,漢諾派的元老們都紛紛表示反對,甚至俄克爾頓激動的喊道:“由迦太基的稅金供養的軍隊不聽從迦太基的命令,反而只願聽從一個人的指揮,這難道不危險嗎!我們敢將軍隊指揮大權交給這樣一個人,而將迦太基城置於可能的危險之中嗎!……”

俄克爾頓的這番話可說是相當誅心,偏偏他說中了很多元老擔心的問題:馬戈尼德家族的主要成員都去了伊比利亞,一年也回不了迦太基幾次,手中又掌握着一支數量龐大的、幾乎不是由迦太基公民組成的軍隊,本身就已經讓元老院感到擔憂了,如今再把出征大軍的指揮權交給馬戈尼德家族,這顯然不是元老們所期望的。

在這個問題上,中立派的首腦艾斯亞魯巴與漢諾保持着一致。

最終,在元老院多數元老的支持下通過了一個決議:讓努米比亞的軍事長官米勒菲奧擔任出征大軍的統帥,而瑪哥不用出徵,但伊比利亞必須派出不少於2萬人的軍隊作戰。

這個決議不但與瑪哥等人期盼的結果完全相反,也大大的有損他們的利益,因此得到消息的瑪哥拖延決議不執行,卻派使者攜帶重金到迦太基遊說衆元老。

雙方在來回的扯皮中,往西西里派遣軍隊一事卻一直被拖延。

……………………………………

就在迦太基元老院爲出征的事爭論不休之時,錫拉庫扎議事會也同樣在進行着激烈的爭論。

十幾年前,錫拉庫扎還是西西里島最大的希臘城邦,甚至是整個希臘世界最強大的城邦,在僭主狄奧尼修斯的統治下,錫拉庫扎人打敗了強大的迦太基人,征服了大半西西里的土地,成爲西西里島的霸主。狄奧尼修斯甚至還率近十萬大軍北上,跨海進攻大希臘,企圖擴展自己的疆域。

然而,在同當時新崛起的戴奧尼亞聯盟進行了半年的戰爭中,明顯實力佔優的錫拉庫扎人卻最終在海戰和陸戰雙雙遭受慘敗,甚至戴奧尼亞的軍隊還攻上了西西里島,導致錫拉庫扎人發動了叛亂,推翻了狄奧尼修斯的統治,狄奧尼修斯及其家人最終也遭到斯巴達的背叛而被謀殺。

從狄奧尼修斯的獨裁統治下解放的錫拉庫扎人決定不再重蹈覆轍,民衆們委託在推翻狄奧尼修斯統治的過程中起着主要領導作用的赫羅利斯組建一個全新的錫拉庫扎民主政府。

但是,赫羅利斯卻另有想法。在狄奧尼修斯統治期間,他擔任過城邦重要的公職,同時他還認真研究過戴奧尼亞的政治體制,因此他反對狄奧尼修斯,是因爲狄奧尼修斯的過於殘暴和對民衆的壓迫太重,並不意味着他對民主制的完全認同。相反,他認爲民主制度過於的自由散漫,沒有效率,容易造成混亂,尤其是在錫拉庫扎經歷了慘敗、急需要快速恢復國力的情況下,更應該將權力集中,迅速的作出各種有利於城邦發展的決議。

因此,他遲遲不組建新的政府,反而利用自己戰時最高領導者的身份頻繁的頒佈各種決議,而這些決議往往都是未與其他人商議而由他獨自決定的,這遭到了民衆的非議。

在這期間,有兩件事讓他在民衆中的聲望大幅度降低。

第一件事,錫拉庫扎曾經的一位民主派重要人物泰阿根尼斯因強烈反對狄奧尼修斯的統治而被逮捕,本來要被處以極刑,他卻因爲朋友的幫助,居然逃脫了囚禁,並且逃離了西西里。在狄奧尼修斯的統治被推翻之後,他居然帶着幾艘戰船和一些士兵返回了錫拉庫扎。

民衆們基於他以前反抗狄奧尼修斯的英雄事蹟,對他的到來進行了熱烈的歡迎,並且在公民大會中選舉此人爲將軍,希望他能進入錫拉庫扎的戰時將軍執行委員會,制衡赫羅利斯日益膨脹的權力。

但赫羅利斯居然否決了公民大會的選舉結果,並且強調“任何決議皆需要徵得他的首肯。”這件事讓民衆非常的氣憤。

但是在之前赫羅利斯頒佈的一項決議中,將狄奧尼修斯曾經分配給僱傭兵們的大量肥沃土地分配給了港口的平民,並且賦予他們完全的公民權,因此得到了港口區民衆和自由民的完全擁護。

此外,戰時將軍執行委員會中,法萊庫斯、斯泰西科斯……等人都是赫羅利斯的朋友,是他的支持者,因此看起來似乎他的權利無可撼動。

第二件事,就是戴奧尼亞雖然同意釋放所俘虜的錫拉庫扎士兵和水手,但是戴弗斯卻提出了條件,要求錫拉庫薩作出戰爭賠償,以彌補錫拉庫扎軍隊對大希臘所造成的損壞,同時也是這些俘虜的贖身錢。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五十一章 迦太基人的爭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師雅典城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會戰(二)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三十章 營地防禦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三百章 羞辱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出使伊特魯里亞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出訪(一)第九十七章 認出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七十六章 推選中的驚人變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四十四章 赫爾普斯和哈卡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八章 迦太基海戰(完)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五十七章 北方敵情第三十八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兩百八十三章 瑪哥的決心第十三章 戴奧尼亞王室(上)第十章 巴古勒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提亞遭襲第十七章 軍團與授旗(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二十五章 約法三章第十二章 質詢與解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十八章 目標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賽車比賽(四)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六章 克里米薩的騷亂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請求第二章 小居魯士之死(下)第十九章 間諜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隱患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師比西尼亞 (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兩百三十八章 各有訴求第十三章 赫拉結婚慶典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七十五章 渴望和平的希臘第二百零二章 向薩莫奈山區進軍第八十四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間慘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格亞會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三十五章 彌特拉達特的計謀第兩百二十七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五十一章 迦太基人的爭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師雅典城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會戰(二)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三十章 營地防禦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三百章 羞辱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出使伊特魯里亞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出訪(一)第九十七章 認出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七十六章 推選中的驚人變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四十四章 赫爾普斯和哈卡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八章 迦太基海戰(完)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五十七章 北方敵情第三十八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兩百八十三章 瑪哥的決心第十三章 戴奧尼亞王室(上)第十章 巴古勒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提亞遭襲第十七章 軍團與授旗(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二十五章 約法三章第十二章 質詢與解釋(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十八章 目標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賽車比賽(四)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六章 克里米薩的騷亂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請求第二章 小居魯士之死(下)第十九章 間諜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隱患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師比西尼亞 (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兩百三十八章 各有訴求第十三章 赫拉結婚慶典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七十五章 渴望和平的希臘第二百零二章 向薩莫奈山區進軍第八十四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間慘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第三百二十章 突襲聖伊比尼亞城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格亞會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三十五章 彌特拉達特的計謀第兩百二十七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