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坎帕尼亞的災難

這使得士兵們一再加快速度,已經快60歲的贊提帕里斯即使騎着馬,也感到有點吃不消。

進入山道之後,即使再緊急,贊提帕里斯也不得不讓部隊減緩行進速度,以防止遭到敵人伏擊。

而就在這時,士兵們看到遠處火光沖天。

派出去的偵騎急速趕回彙報:卡烏蒂尼人已經撤退,並且焚燒了整個巴帕尼亞小鎮。

等贊提帕里斯率軍趕到時,這座在山谷間建立的繁華小鎮已經被熊熊的火焰籠罩,而在鎮子南面的空地上擺放着三具無頭的屍體,旁邊還插了一個木牌,上面用人血寫着一行希臘文:我手中有134名戴奧尼亞人,拿被俘虜的薩莫奈戰士來換,否則這幾具屍體就是他們的下場!

士兵們見此慘象,無不感到憤怒,紛紛要求去追擊敵人,救回被俘虜的民衆。

年邁的贊提帕里斯當然不會如士兵們那麼衝動,他只是讓士兵們收斂起這三具屍體,並且在原地列陣,等待偵騎的回報。

很快,傳回的消息印證了他的猜測:前方山道兩側的山嶺似有伏兵,而道路的出口處有卡烏蒂尼戰士列陣以待。

贊提帕里斯毫不猶豫的率軍回返,他知道:納科尼亞與戴奧尼亞之間長久的和平已被打破,戰爭已經向王國的西北邊境襲來,他不但要儘快集合預備軍團,守住埃諾納,而且還要儘快通知軍務部,讓其派遣更多的軍隊或者賦予自己更大的領軍權力,否則光靠這4000多名新兵,要想應對接下來的戰爭,恐怕是困難重重。

…………………………………

龐貝本就是一座希臘小城,人口不多,現在大半的居民又都成了俘虜,龐培人即使是老人和婦女都拿起武器上了城頭,也難以抵禦塞哥瓦尼早有預謀的猛攻。

戰至下午,城破。

戰士們的歡呼聲讓塞哥瓦尼頓感心情舒暢,但他仍然不感到滿足,還需要更多的勝利,來洗刷自己之前所遭受的恥辱。

於是,他留下部分戰士駐守,繼續率軍沿着海岸向北行進,到了黃昏,抵達了距離龐貝只有15裡的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

赫庫蘭尼姆坐落在維蘇威火山的山腳,同樣是一座希臘海濱小城,但它比龐貝更富裕,因爲它靠近那不勒斯海灣,從而成爲那不勒斯繁榮的海上貿易的一個附屬貿易港。

但赫庫蘭尼姆人有自己的驕傲,他們認爲自己城鎮的歷史比那不勒斯還要久遠,因爲這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建立的城鎮(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由於事先得到逃難來的龐貝人告知敵人來襲的消息,赫庫蘭尼姆人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塞哥瓦尼見狀,沒有再下令攻城,而是就地駐營。

赫庫蘭尼姆的信使已經趕到了那不勒斯求援,但此時的那不勒斯正面臨着從東北面撲來的薩莫奈聯軍的威脅,本來還準備派出坎帕尼亞聯軍擊退來敵,如今聽到又有大批敵人從南面襲來,很可能遭到兩面夾擊的那不勒斯人頓時絕了出戰的念想,同時也派出信使乘船前往戴奧尼亞求援。

(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後,被埋在火山灰下的不只是龐培,也有赫庫蘭尼姆,不像龐貝已經被髮掘,它至今還有75%的城鎮仍然被掩埋,絕大部分完好無損。)

……………………………………

在戴奧尼亞接連獲得了阿斯庫羅姆和維諾薩的大勝之後,薩莫奈人被迫全部退回了山嶺,甚至山嶺偵察小隊回報:在道尼地區邊境的丘陵地帶也看不到任何薩莫奈人的蹤跡。

顯然遭受重創的薩莫奈聯軍打消了繼續騷擾道尼地區的計劃。戴奧尼亞王國道尼地區指揮官阿萊克西斯卻沒有趁勢率領大軍進攻薩莫奈地區。

一方面是因爲戴弗斯之前的鄭重提醒,“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要進入薩莫奈山區同薩莫奈人作戰。”十幾年前,阿萊克西斯就曾經率第三軍團在盧卡尼亞山區裡同薩莫奈人交手過,雖然小勝了一次,但也讓他感到了薩莫奈戰士在山地作戰中的威力,何況當時是在波騰提亞,如果是在薩莫奈山區,地形不熟,運輸困難,又身處敵境,無疑將會遭遇更多的麻煩。

第二方面是糧食供給問題。阿萊克西斯手下聚集了三個軍團、一個騎兵軍團總共近3萬人,士兵們自身攜帶的口糧已經吃完,王國每一天提供的糧食就不是小數目。而如今戴弗斯國王又率領大軍遠征拉丁姆地區,本就不多的軍糧自然要更多的往遠征部隊傾斜。

軍務部已經向阿萊克西斯提出建議:鑑於薩莫奈人遭受重創,已經停止了對道尼地區的侵襲,希望他能夠解散部分軍團,以減輕軍糧的供應。

此外,前幾天奧真圖姆的行政長官還派來信使,趕到道尼,告訴了阿萊克西斯一個消息:根據來港口交易贓物的海盜透露,當年逃到亞得里亞海對面的前普切蒂國王子瓦達爾卡正在伊庇魯斯地區招集逃亡到希臘本土的普切蒂人、梅薩皮人和道尼人。

因此,阿萊克西斯最終決定讓第九、第十軍團以及第二騎兵軍團返回各自地區解散,但各個軍營依舊像往常一樣在保留一個大隊駐守的同時,他們還必須另派一個大隊士兵自帶四天口糧,騎兵軍團則是派出200騎,輪流來到道尼地區的阿斯庫羅姆城,阿萊克西斯將率領他們在此執勤。

而在道尼地區的軍營裡,第11軍團每兩個大隊士兵自帶口糧、四天輪流一次,由卡普斯統帥。

道尼軍營在北,阿斯庫魯姆在南,同一時間內共有4000名士兵、200名騎兵在道尼境內警戒着整個道尼地區與薩莫奈相鄰的邊境,再輔以鄰近城鎮的公民,足以應付薩莫奈人中小型的侵襲。

而一旦當年逃出阿普利亞的殘餘敵人登陸阿普利亞地區的其他地點,其他軍營的守軍可先做抵禦,然後枕戈待旦的公民們在傳令兵的快速通知下,迅速從各城鎮匯聚到軍營,組成完整軍團,再徹底消滅敵人,這樣消耗的王國軍糧很少,又基本保障了這一地區的安全。

阿萊克西斯之所以敢這樣做,依仗的就是阿普利亞地區是平原,地勢基本平坦,除了有大道連通,各城鎮之間也修有較平整的道路,從北部的盧塞尼亞城到南端的奧真圖姆,快速行軍,只需一天多就可到達。只是這樣一來,軍團士兵相對比較忙碌,始終處於奔波之中,但對於好戰的梅薩皮、普切蒂人而言,有仗可打、有功績可得、有土地可分纔是令人興奮的事。

…………………………………………

軍務部在同戴弗斯國王多次的交流中,已經確立了王國現階段在這一次戰爭中的戰略是:北面進攻,南面防禦。

戴弗斯率領的大軍正在拉丁姆地區進攻作戰,阿萊克西斯所率部隊在道尼地區已經偃旗息鼓,而位於更南面的西西里地區,列奧提奇德斯所率的部隊卻並未退縮防守,反而在西西里西端以塞林努斯爲基地,四處出擊,劫掠馬紮拉、利利俾、塞格斯塔等城邦外的所有村莊和小鎮,收刮物資,以保障軍隊充足的糧食供應,達到擾亂迦太基在西西里統治區的秩序,爲以後的作戰創造有利條件的目的。

列奧提奇德斯採取的是進攻防禦的作戰方式。

而就在戴弗斯率軍登陸拉丁姆海岸的時候,戴奧尼亞第三艦隊長官弗拉尼奧斯溺死的屍體已經在米諾亞至阿格利真託之間海岸的礁石中被發現,由於屍體已經腐化,列奧提奇德斯率領全軍士兵和艦隊水手在塞林努斯城內爲他舉行了一場莊嚴肅穆的火化葬禮。

全場哭聲一片。

但西西里艦隊總指揮官塞克利安的蹤跡至今仍未發現,列奧提奇德斯曾判斷塞克利安恐怕是落入了迦太基人所控制的海岸而被俘虜,在與迦太基人交換俘虜之時,他曾提出用更多的俘虜來換回塞克利安。

迦太基人對此未作答覆。

由於戴弗斯簽署的“同意調任第四艦隊前往西西里”的命令還未到達軍務部,原分艦隊統領斯特法卡斯暫時擔負起指揮整個西西里艦隊的重任(其實如今的西西里艦隊也只剩下幾十艘戰船而已)。

戴奧尼亞軍隊在西西里島西部土地上肆虐,讓迦太基的盟邦和殖民城叫苦不迭,他們紛紛向利利俾求援。

利利俾城內的軍隊士氣低落,軍制混亂,波米爾卡只求自保,哪裡敢出城去同戴奧尼亞軍隊作戰。

駐紮在帕勒莫斯的由哈斯德魯巴率領的伊比利亞軍隊原本有能力去驅除四處劫掠的戴奧尼亞人,但哈斯德魯巴在基斯戈的提醒下,選擇了作壁上觀,因爲這樣一來處境困難的盟邦和殖民城纔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迦太基本城求援,讓還在爭吵不休的元老們瞭解到西西里軍情緊急,趕緊作出決定。

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五十九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德爾斐第二百一十七章 射箭比賽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驚的迦太基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滅皮科西斯 (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一)第四十九章 提馬宋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迦太基海戰(一)第八十六章 脆敗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兩百一十四章 事發突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馬的宗教問題第兩百一十九章 賽車比賽(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一百六十六章 赫尼波利斯的愧疚第五十章 偷襲克里米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動會的籌備(一)第五十一章 迦太基人的爭論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二十九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七十八章 斯巴達的決定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二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阿明塔斯的退讓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的進攻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事膠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第八十一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雅典投降(一)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三十一章戰後的元老院會議(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臨雅典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後治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泰格亞會戰(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隱患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見王(二)第兩百三十九章 赫羅利斯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九章 廢墟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兩百零八章 赫羅利斯第七十一章 戴奧尼亞利益第一
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五十九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德爾斐第二百一十七章 射箭比賽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驚的迦太基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四章 現在的羅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滅皮科西斯 (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一)第四十九章 提馬宋的野心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迦太基海戰(一)第八十六章 脆敗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兩百一十四章 事發突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馬的宗教問題第兩百一十九章 賽車比賽(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一百九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一百六十六章 赫尼波利斯的愧疚第五十章 偷襲克里米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動會的籌備(一)第五十一章 迦太基人的爭論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二十九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七十八章 斯巴達的決定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二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阿明塔斯的退讓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的進攻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事膠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戴奧尼亞學校的午間休息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第八十一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雅典投降(一)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盧卡尼亞的異動 (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三十一章戰後的元老院會議(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臨雅典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後治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泰格亞會戰(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隱患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見王(二)第兩百三十九章 赫羅利斯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九章 廢墟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兩百零八章 赫羅利斯第七十一章 戴奧尼亞利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