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

阿明塔斯停頓了一下,普林托爾斯在一旁及時提醒道:“別忘了還有剛剛退下去的那些羅馬士兵!”

副官阿里斯托諾斯略帶不屑說道:“那些敗兵還有戰鬥的勇氣嗎?”

“不要小瞧敵人。”話是這麼說,阿明塔斯心中也並不太認爲敗退的羅馬士兵能這麼快重整過來,但他還是留了一分謹慎:“讓第三大隊居中策應!”

下達完命令,他回頭看了一眼在身後不遠處歇息的第八大隊士兵們。

如果他們也是重步兵就好了!此時的阿明塔斯在心中竟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也可見羅馬人的主動進攻給他心理造成的壓力。

“再立刻派人去催促沃爾西人,讓他們加快前進的速度!”阿明塔斯已經沒有了之前輕鬆的心情。

斯提弗洛斯帶領着連隊從前線退下來之後,還基本保持着原來的隊形,不過士兵們大多坐在了地上,大口的喘着氣。

士兵們剛剛緩過一點勁兒來,大隊長克緹蘇斯就傳來命令:“第一大隊的兄弟們,按照目前的隊形順序,立刻轉向左翼,迎擊來襲的敵人!”

士兵們罵罵咧咧的用刺槍撐起酸脹的雙腿,拿起已經感到沉重的長盾,在連隊長斯提弗洛斯和分隊長的指揮下,跟隨着其他的連隊士兵一起,將整個第一大隊的方陣陣型,向左旋轉,然後大步向前行進。

剛剛抵達左翼的邊緣,士兵們就看到羅馬人已經距離他們不遠了。

而這些快速趕來的羅馬士兵看到前方已經有敵人的援兵趕到,居然不停下整隊,排列成一個大的方陣接戰,而是以一個個中隊形成的小方陣向着戴奧尼亞第一大隊剛剛站定的陣列發動衝鋒。

這種經常在戴奧尼亞軍團訓練中看到的進攻方式竟然出現在了對方的身上,斯提弗洛斯的心中既感到荒謬,也感到了緊張。

“盾陣防禦!”他下達這個命令也是沒有辦法,士兵們已經疲憊,無力發動衝鋒來抵消對方的衝鋒。

而在最前列的戴奧尼亞士兵用整個左側臂膀掛起長盾、側身扎穩馬步的同時,小隊長們也在大聲提醒他們:“換上短劍!換上短劍!……”

在士兵們身體疲憊、肌肉酸脹的情況下,使用刺槍不但會讓戳刺的精準度下降,而且在對方猛力衝撞時,會使刺槍向後滑脫,從而刮傷掌心,影響對武器的使用。而短劍更利於掌控,尤其在敵人想利用力量來貼近碾壓,它更是有用武之地。這是在無數戰鬥中總結出的經驗,被戴奧尼亞軍務部編入《軍法》中,所以隊官們都能及時的運用。

六個狂奔而來的羅馬中隊全是由青年兵組成,他們奔跑有力、吼聲如雷。

實際上,第一軍團的士兵也大多在二十五、六歲的年紀,也正是人生體力最巔峰的時期,只是他們早上從塞爾捨出發,一直到現在都沒怎麼休息過,消耗了過多的體力,自然現在無法與對方相比。

羅馬中隊相繼撞在了戴奧尼亞的盾陣上,就像巨石轟擊城牆,導致盾陣出現一個個的凹陷。

羅馬士兵藉着強勁的衝鋒動能撞開對方的盾防,用手中的長矛刺向踉蹌後退的敵人。

戴奧尼亞士兵則用盡全身力氣,先抵擋住敵人的衝鋒,然後跟隨後方的士兵緩緩後退,以緩解對方強勁的攻勢,在用長盾護住全身的同時,右手的短劍不時從空隙中刺出,給予敢於貼近猛烈進攻的敵人以殺傷。

羅馬人進攻猛烈,前列士兵被刺倒,後列士兵跨過傷者繼續攻擊。

戴奧尼亞人同樣防禦頑強,不斷上前填補被打開的缺口,努力保持着前列防線的完整。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

而在這時,阿明塔斯再次從偵騎口中得到一個糟糕的消息:“報告軍團長,有2000多羅馬重步兵正在向我們的右翼快速移動!”

聽到這個消息,阿明塔斯的臉色非常難看:羅馬人還有這麼多兵力?!難道他們這麼快就重整好了之前的潰兵?!

時間已不容他再多考慮,他回頭看着還在歇息的輕甲兵們,下達命令:“讓第三大隊迅速趕往右翼組織防禦,在接敵之後,讓第八大隊迅速繞到敵人側翼後方進行夾擊!”

“軍團長。”普林托爾斯在一旁提醒道:“既然羅馬人的戰術跟我們相似,恐怕他們不會畏懼側翼被攻擊。相反,在敵人士氣正旺盛的時候,讓輕甲兵與重步兵廝殺,恐怕不會是他們的對手……呃,我們現在不是要擊敗敵人,而是進行防禦,拖延時間……

普林托爾斯的提醒讓阿明塔斯沉吟了一會兒:確實,既然羅馬人是以一百多人的中隊爲基礎進行戰鬥,當輕甲兵運動到它陣列的側後方,它的後方中隊只需靈活的轉身,就能形成面對面的戰鬥……

很快,他改變了命令:“讓第三大隊減少陣列厚度,延伸陣型長度,完全擋住敵人的進攻!讓第八大隊趕到第三大隊的後方,增強整個陣列的厚度,抵擋敵人的衝擊!”

“是!”傳令兵奔馳而去。

此時,阿明塔斯再不像之前那樣神態平靜,普林托爾斯也同樣如此,氣氛變得有些凝重。

萊德斯猶豫了一下,說道:“嗯,要不要讓我的騎兵從側翼攻擊前來增援的敵人,爲第一軍團減輕一點壓力?”

阿明塔斯眼睛一亮,隨後又搖了搖頭:“萊德斯,謝謝!我的第一軍團能夠抵禦住敵人的進攻,讓你的騎兵好好休息吧。我可不希望等敵人潰退時,騎兵因爲耗盡馬力而無法進行追擊。”

“好吧。”萊德斯神情雖顯遺憾,其實阿明塔斯的話讓他鬆了口氣。

“再派傳令兵去催促沃爾西人!!”接下來阿明塔斯急躁的話語讓周圍的衆人明白了,這位軍團長並不是他所說的那樣信心十足。

……………………………………

其實,卡米盧斯並沒有將所有的重步兵都派了出去,他留了三個新編的中隊在後方,用來保護輕步兵和騎兵,防止被對方的騎兵突襲。

羅馬盟邦的輕步兵們雖然人數多於戴奧尼亞輕步兵,但卻因爲畏懼投石兵,而不敢向戴奧尼亞輕步兵發動進攻。

事實上,戴奧尼亞投石兵所攜帶的鉛丸數量已經不多,但他們卻擺出時刻要進攻的架勢,使得雙方保持着相持。

卡米盧斯密切關注着前方戰情的進展。

老年兵和壯年兵形成的新陣線不但擋住了敵人的進攻,而且開始壓迫着敵人後退,但是他們的前進是很緩慢的,並不能讓卡米盧斯滿意,因爲他心裡很清楚:戴奧尼亞的重步兵人數比他們少,而且經過長途的行軍,體力也沒他們好,居然還能在擊潰他的第一列陣線後,與戰鬥力更強的第二列士兵保持大致的相持,這不能不讓他感到吃驚。

因此,爲了儘快的擊潰敵人,卡米盧斯沒有在保留第三線的預備隊,幾乎將他們全部投入到對敵人側翼的進攻中,現在所有能用的措施都已經用完,所有能用的兵力的壓了上去,他剩下的只有焦急的等待和向神祗祈禱了。

…………………………………………

在第六大隊陣列後方的大隊長帕特洛克羅斯同樣感到吃驚,這是他服役以來第一次遇到如此難纏的敵人。

這些羅馬士兵用不斷的盾擊和戳刺來消耗戴奧尼亞士兵們的體力,卻很少用蠻力來衝撞盾陣,避免過於深入到陣線中,因此他們基本能保持着較爲連續的攻擊線。

在這樣的狀況下,戴奧尼亞士兵很難發揮出短劍的威力,因爲主動的貼近敵人無疑會更多消耗他們疲乏的體力。

所以,在羅馬人穩重而持續的攻擊下,逼迫戴奧尼亞的陣線緩緩後退。

但是在軍陣的側翼,羅馬青年兵的攻擊就狂暴多了,尤其是最後派上場的那2000多羅馬青年兵,爲了洗刷之前潰敗的恥辱,他們完全不需體力的進攻,甚至於有些殺紅眼的士兵還進行以命搏命的廝殺,這讓抵禦他們進攻的戴奧尼亞第一軍團第三大隊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康繆斯就是這2000人中的一員,他的中隊之前遭受戴奧尼亞騎兵的襲擾,之後又被戴奧尼亞重步兵的標槍襲擊所擊潰,士兵們心中早就憋着一股氣,重整隊伍之後,他們被派上去攻擊敵人的側翼,衝殺在了最前面。

康繆斯在中隊後方親眼看着好幾個士兵被敵人用短劍刺中胸膛,卻沒有立即倒下,而是用盡最後的力氣緊拽住對方的短劍不放,爲身後的隊友提供擊殺對方的機會。

士兵們的英勇表現,也讓康繆斯這位多年的老兵熱血噴張,身材高大的他看到敵人陣列後方一位頭綴白色帽纓的將領正在不斷的大聲呼喊着,他想也沒想,就將手中的長矛用力擲了出去,然後他就看到那名將領倒了下去,但是敵人的陣列並沒有亂,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戴奧尼亞人依舊在頑強的防禦着士兵們的進攻。

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九十五章 阿萊克西斯的計劃第三百三十章 瑪哥的新戰略和陶尼斯人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兩百三十五章 包圍塞林努斯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六十八章 阿契塔之死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的意圖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一百零八章 陰謀與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五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十三章 原來啤酒是埃及人發明的第兩百零八章 赫羅利斯第十九章 和談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十九章 和談第四十三章 塔蘭圖姆在行動與阿加西亞的悔意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二)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十二章 救命?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弩炮 (請訂閱)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六十七章 錫拉庫扎大軍來襲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五十九章 報復第四十九章 提馬宋的野心第四十四章 醫術仁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八十八章 會師波騰提亞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一百三十章 強攻羅馬城(二)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開始議和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兩百五十一章 傑拉會戰(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錫拉庫扎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隊官們第十八章 增稅?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變故第四十二章 歷史名人的演講第三百六十九章 羅馬元老在圖裡伊(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兩百二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妃的請求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
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九十五章 阿萊克西斯的計劃第三百三十章 瑪哥的新戰略和陶尼斯人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兩百三十五章 包圍塞林努斯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六十八章 阿契塔之死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的意圖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一百零八章 陰謀與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五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十三章 原來啤酒是埃及人發明的第兩百零八章 赫羅利斯第十九章 和談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兩百二十二章 迎戰卡烏蒂尼援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十九章 和談第四十三章 塔蘭圖姆在行動與阿加西亞的悔意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二)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三十四章 護衛隊第十二章 救命?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弩炮 (請訂閱)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六章 追查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六十七章 錫拉庫扎大軍來襲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五十九章 報復第四十九章 提馬宋的野心第四十四章 醫術仁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八十八章 會師波騰提亞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二)第一百三十章 強攻羅馬城(二)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開始議和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兩百五十一章 傑拉會戰(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錫拉庫扎的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隊官們第十八章 增稅?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變故第四十二章 歷史名人的演講第三百六十九章 羅馬元老在圖裡伊(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兩百二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妃的請求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