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

愛葛妮絲倒有些不以爲然:“姐姐,你想的太多了,我倒覺得只要尤妮絲真心喜歡就行。”

“你呀,說得輕鬆,等到了艾薇婭成年了,就該輪到你煩惱了。”克莉斯托婭翻了一個白眼,然後伸了伸懶腰,說道:“我去浴室泡澡,好好放鬆一下。等孩子們都回來了,正好是晚餐時間,。一塊去嗎?我那裡還有幾套其它顏色、其他形狀的內衣,你正好可以試穿一下,看合不合適。”

“好的。”愛葛妮絲站起身。

如今,洗澡已經成爲了戴奧尼亞人的日常習慣,但溫泉大浴場畢竟相距圖裡伊城有點遠,王室家眷不可能頻繁前往,而且也不安全,所以戴弗斯直接讓人在宅院裡修建了浴室。

兩位風姿卓越的中年女人說笑着,走出了大廳。

………………………………………

黃昏來臨,在戴奧尼亞元老院大議事堂,會議已經結束,元老們三三兩兩的結伴走出會場。

今天,元老院收到了“戴弗斯國王率領的大軍在拉丁姆地區接連勝利……阿貝尼魯姆申請成爲戴奧尼亞的自由市……”這些好消息,當然也夾雜着“薩莫奈軍隊突襲坎帕尼亞地區,那不勒斯緊急向戴奧尼亞求援”的壞消息,但這並不影響元老們的心情,他們有說有笑的走下了臺階。

慢慢走在後面的五位元老院輪值主席還在商議着一些問題。

“陛下在來信中說,‘現在羅馬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遠征的大軍正在擴大其佔領的領地,準備徹底的打垮羅馬人。’他要求我們預先爲戰爭之後大規模遷移部分戴奧尼亞民衆前往羅馬地區、以及將投降的羅馬貴族分散安置在其他城市做好詳細的計劃,你們有什麼建議?”科爾內魯斯問道。

“我注意到陛下在信中寫的是‘遷移戴奧尼亞民衆’,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讓預備公民和自由民前去填充新佔領的土地,由此可見陛下對羅馬地區非常重視,需要快速的將羅馬融入到王國中來!”呂西阿斯沉聲說道。

“根據信使傳來的消息,羅馬所在的地區是一片肥沃的平原,其面積比我們的緒巴里平原要大得多,那臺伯河也比克拉蒂河要寬,其農業畜牧相當的繁榮,如果我們能夠徹底的擁有羅馬,不但可以解決之前發生的旱災對陛下造成的憂慮,也可以讓我們的國力大大的增強……”

安塔奧里斯思慮着,說道:“不過那個地區跟咱們現有的領地不接壤,周圍還有不少別的勢力和種族,而且羅馬人本身也比較強悍,可能陛下正是考慮到這些,纔會要求遷移大量的戴奧尼亞公民過去,使他們能夠迅速成爲穩定羅馬地區的中堅力量,如果是預備公民和自由民,恐怕在那個危機四伏的地區無法堅定的捍衛王國的利益。”

“雖然我沒有親眼見到我們的士兵與羅馬人進行戰鬥的場景,但是這幾天,光是我們圖裡伊大區就運回來將近2000名死亡的公民和2000多名傷員,市政廳的官員們協助軍務部,一直忙碌着撫卹死者家屬、和安排傷員的治療等事宜,聽說其他地區的傷亡也不小,可見羅馬人確實比較兇悍!”呂西阿斯語氣沉重的說道。

“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陛下說要往坎帕尼亞地區遷移公民,當時已經決定要遷移盧卡尼亞地區的部分年輕公民,我和赫蒙都已經將計劃做好了,可惜後來因爲迦太基的參戰而被迫中止,這一次正好可以讓他們遷往羅馬。”韋斯巴在一旁建議道。

“我說韋斯巴,你別隻把眼睛盯着盧卡尼亞地區。”塞多魯姆頂了韋斯巴一句之後,提醒道:“盧卡尼亞地區能遷出多少公民?恐怕還達不到1萬人吧,可陛下來信說,除去那些已經歸順的羅馬平民之外,光羅馬的土地就能再容納二三十萬人,還有維愛、奧斯提亞,凱斯雷拉這些城鎮呢!而且,陛下還說要將以後歸順的羅馬貴族都分散安置在其他城市,不如我們將各城市的部分公民遷往羅馬,騰出來的空餘位置正好可以安置這些羅馬人,這不就很便利了嗎!”

“塞多魯姆大人所說的是個好辦法!”安塔奧里斯接過話頭:“不過,考慮到羅馬市政廳剛剛成立,處理政務的能力還不強,而羅馬人對我們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可以分多次往羅馬遷移,每一次遷移少量公民,以避免出現大的混亂。另外,前往羅馬的公民不能都是年輕的,必須還要有中老年公民,這樣組建的社區才能穩固。還有,在拍往羅馬的公民中應該以希臘裔公民佔多數——”

說到這裡,安塔奧里斯看到韋斯巴和塞多魯姆面現不愉,趕緊又解釋了一句:“我沒有歧視其他族羣的意思,這麼做只是爲了讓羅馬的平民儘快的融入王國……”

“安塔奧里斯的這些建議很有道理,我們需要對此進行認真的考慮。”科爾內魯斯稱讚了這位年輕的同僚幾句,然後又鄭重的說道:“諸位,這是我們第一次遷移王國的正式公民,要知道他們不是預備公民和自由民,他們擁有王國法律賦予他們的所有權利,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們在現有的城鎮裡生活的很好,如何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前往羅馬?如何讓他們對新的居住地感到滿意?……這些纔是最讓我們頭痛的問題!”

“我倒覺得這不是什麼難題。”安塔奧里斯不以爲然的說道:“王國的公民們最擔心的不是離開故鄉、定居在陌生的地方,而是害怕過於平靜的生活,因爲這意味着他們無法通過戰爭和冒險獲得立功的機會,來增加他們的財富,獲得在地位上的快速晉升,而在羅馬,可以給予他們不少這樣的機會。在與羅馬進行大戰之前,就有那麼多官員冒險選擇與陛下前往,不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嗎!而現在普通公民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相信也會踊躍參加。”

安塔奧里斯的一番話說得其他三人連連點頭,科爾內魯斯略顯尷尬的咳嗽了一聲:“呃……安塔奧里斯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還需要實行之後才知道民衆的真實反應,所以我們要事先多做一些準備,減少民衆的牴觸,比如詳細的做好遷移公民的土地置換,公民財物的運輸,新住宅的分配和舊家的處置……”

“看來,下一次我們需要叫上布爾科斯(農務大臣)、拉菲亞斯(戶籍大臣)一起商議這件事,然後制定出一個初步的計劃,再交由陛下審閱。”呂西阿斯說道。

“我覺得可以先讓各城鎮市政廳預先做宣傳,宣揚定居羅馬的好處——”安塔奧里斯積極的提出建議,但他的話剛說一半,後方傳來菲利修斯的聲音:“科爾內魯斯大人!呂西阿斯大人!……”

科爾內魯斯回頭一看,希洛斯、菲利修斯、阿爾普恩斯、希羅尼姆斯四位軍務部的元老聯訣向這邊走來,不禁有些詫異:“你們有什麼事嗎?”

菲利修斯看了看希洛斯。

軍務大臣希洛斯說道:“五位輪值主席,今天在會場上元老院一致否決了薩莫奈使者提出的用‘坎帕尼亞俘虜交換他們的俘虜’的無理要求,這符合陛下在格魯烏姆事件之後所做的承諾,但是……光只是拒絕恐怕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對正在被薩莫奈人攻擊的坎帕尼亞同盟進行救援,畢竟它是我們的盟邦。”

“救援那不勒斯的事應該是作爲明天會場討論的主要問題。”科爾內魯斯皺着眉頭說道:“現在陛下帶領着大部分軍隊正在北面進攻羅馬,南面我們又與迦太基發生着戰爭,阿萊克西斯駐守在阿普利亞地區,防止薩莫奈人的侵襲和其他勢力的覬覦,據我所知王國內的各個軍團都已經處於戰爭狀態,即使是第七軍團也隨時準備南下西西里,陛下再三囑咐,不得輕動。現在既然你們談起這件事情,我想先問問你們準備怎麼救援坎帕尼亞?”

“難道是要抽調第九或者第十軍團?”安塔奧里斯儘管剛纔與科爾內魯斯有過一點小小的爭執,此刻卻接過科爾內魯斯的話,繼續提出疑問:“從阿普里亞到坎帕尼亞路程較遠,運輸困難,軍糧運輸的壓力會加大。而且,誰知道狡詐的薩莫奈人是不是故意引誘我們調離阿普里亞的軍隊,然後想再次突襲道尼地區!畢竟,我們的軍隊要繞道,他們卻可以直接通過山區走直線。”

“不是阿普利亞的部隊。”希洛斯肯定的說道:“我們希望元老院能夠通過決議,讓自由市波騰提亞立刻組建軍隊,支援王國與薩莫奈人的戰爭。”

“波騰提亞?!”五位輪值主席都有些驚訝,也難怪他們一時間沒有想到,這十多年來波騰提亞地區一直保持着安定,並且同盧卡尼亞地區有着緊密的聯繫,貿易、人員來往、宗教傳播……一切都不受阻礙的迅速發展着,而且王國內的各種慶典和比賽,波騰提亞人也從不缺席,所以不光是戴奧尼亞的普通民衆,包括大多數的元老都在潛意識裡,將波騰提亞視做了盧卡尼亞地區的一部分,而忘記了它其實只是王國的一個自由市。

這時,軍訓長官希洛尼姆斯說道:“根據我們軍務部的統計,波騰提亞如果進行全面的徵召,可以組建一支大約2萬人的軍隊,因此波騰提亞至少可以拍出一萬人的援軍。”

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五十七章 北非象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十九章 間諜第三百八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裡人的宴會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一百零九章 戴奧尼亞大軍來了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憂傷第三百六十五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一)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兩百三十七章 塞克利安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二十七章 斯巴達的那些事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新行動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五十六章 道尼戰爭落幕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十三)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二章 疑惑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六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利俾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克立安的決心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外城區見聞第兩百一十四章 羅馬橄欖球比賽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泰格亞會戰(一)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五十一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兩百九十六章 誘敵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九十七章 認出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四章 神諭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迦太基新艦隊的討論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二十八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一)第三十章 數學和水車第一百一十章 登陸拉丁姆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雅典投降(一)第三十二章 阿門多拉臘的醫療問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四)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二十二章 戴弗斯軍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三百零四章 對迦太基的制勝戰略第一百零四章 噩耗2第二十三章 多方反應第兩百三十九章 陌生的艦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十六章 聯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一章 小居魯士之死 (上)第二十四章 公審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三章 馬西利部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安排(續)第兩百零七章 入場式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三)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二章 小居魯士之死(下)第兩百五十三章 傑拉會戰(三)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九十八章 新美塞尼亞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
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五十七章 北非象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十九章 間諜第三百八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裡人的宴會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一百零九章 戴奧尼亞大軍來了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憂傷第三百六十五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一)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兩百三十七章 塞克利安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三章 克羅託內使者呂西阿斯第二十七章 斯巴達的那些事第兩百三十一章 對羅馬殘軍的包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軍隊的新行動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五十六章 道尼戰爭落幕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十三)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二章 疑惑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六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利俾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克立安的決心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外城區見聞第兩百一十四章 羅馬橄欖球比賽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泰格亞會戰(一)第三十三章 克莉斯托婭第五十一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兩百九十六章 誘敵第四十一章 收復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九十七章 認出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四章 神諭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迦太基新艦隊的討論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二十八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一)第三十章 數學和水車第一百一十章 登陸拉丁姆第八章 哈迪斯祭司與奴隸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雅典投降(一)第三十二章 阿門多拉臘的醫療問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四)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二十二章 戴弗斯軍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拉松決賽第三百零四章 對迦太基的制勝戰略第一百零四章 噩耗2第二十三章 多方反應第兩百三十九章 陌生的艦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十六章 聯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一章 小居魯士之死 (上)第二十四章 公審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三章 馬西利部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安排(續)第兩百零七章 入場式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三)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二章 小居魯士之死(下)第兩百五十三章 傑拉會戰(三)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九十八章 新美塞尼亞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