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

科爾內魯斯現在是看明白了:戴弗斯是要重做一個新的阿門多拉臘的政治體制架構。在戴弗斯已經掌控阿門多拉臘、掌控元老院的情況下,科爾內魯斯唯一能做的只有點頭。

自然這兩人的任命也順利通過。

“執……政官大人,之前我們從盧卡尼亞人繳獲的物資經過清理後,阿門多拉臘的國庫只有三千多個德拉克馬……”梅爾西斯提醒道。

“嗬,剛選上,就開始工作啦,這個公職人員的熱情也太高了!”埃皮忒尼斯開玩笑的說道,衆人鬨笑。

“三千個銀幣連一個塔連特都不到……”戴弗斯微皺眉頭,喃喃自語。

科爾內魯斯感到臉皮發燒,他忙解釋道:“科爾內魯斯沒有港口,也沒有多少商人來城裡貿易,而我們開挖的石礦,不少城邦都有,只有赫拉克利亞每年會從我們這裡買一些……”

“看來需要設立一個商務官,專門負責管理貿易,爲阿門多拉臘多想些掙錢的辦淕。”戴弗斯說道。

梅爾西斯眼睛發亮,馬上說道:“我推薦馬裡吉擔任這個商務官!”

“哦,你現在跟他關係搞好了嗎?”戴弗斯有些意外。

其實,倒不是梅爾西斯同馬裡吉改善了關係,而是梅爾西斯不會跟錢過不去,因爲馬裡吉確實會掙錢,這一點梅爾西斯心裡很清楚。

“馬裡吉雖然是個波斯人,但他的經商能力確實很強,之前我們軍營旁邊的那個市場,他就做得很好!”奧利弗斯在後排喊道。

“我也同意他當商務官,我去過那個市場,確實很熱鬧。”緊接着,埃皮忒尼斯也說道。

“奧利弗斯看上了人家的女兒,想趁機討好未來的岳父吧。”馬託尼斯也來湊趣,揭奧利弗斯老底。

“閉嘴,大塊頭!”奧利弗斯急罵道。

“安靜!元老院是神聖的地方,不是謾罵的場所!誰再亂說話,就趕出去!”戴弗斯狠狠瞪了兩人一眼:本來很好的提議,被這兩人一攪和,就怕引起別人瞎想。

馬託尼斯和奧利弗斯趕緊噤聲。

“這個馬裡吉是波斯人?”科爾內魯斯疑惑的問。

“曾經是,不過後來因爲波斯王的迫害,攜全家投靠了我們,和我們一起轉戰波斯,並一起來到大希臘,參與了同盧卡尼亞人的戰鬥,是我們僱傭軍戰士中的一員,所以他現在已經是我們阿門多拉臘的公民了。今天上午,我已經派他出使塔蘭圖姆,商談結盟事宜。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才!我相信由他擔任商務官,我們國庫的金銀會有明顯的增加!”戴弗斯對馬裡吉大加讚賞。

科爾內魯斯認真的聽着,對於戴弗斯的這個提議,他有些猶豫,瞟了拉斐亞斯好幾眼,那意思是:你這個新的戶籍官沒有意見嗎?不要什麼事都讓我來出面反對!

拉斐亞斯猶豫了一下,站起來說道:“可他是波斯人……希臘城邦從來沒有——”

“波斯人又怎麼了!只要他真心的願意成爲我們的公民,並且還爲我們做出了那麼多的功績,我們就應該接納他!”戴弗斯猛然站起來,面對會場內的所有人大聲說道:“本來有些話我是想等到合適的時候再說,但既然戶籍官已經提到了這個敏感的問題,我就跟大家來談談一談我的一些觀點。”

“大家都知道在幾乎所有的希臘城邦裡,公民權是很難獲得的,越是富裕、強盛的城邦,越難得到。比如斯巴達,外來人幾乎不可能獲得公民權;在雅典,現在的規定是,‘只有父母雙方是雅典人,孩子成年後才能成爲雅典公民’。爲什麼公民權這樣難以獲得?”戴弗斯高聲地提出問題,會場上坐着的衆人短時間內陷入了沉默,尤其是新公民們,他們想起了自己爲了這個公民權所付出的汗水和鮮血,所承受的巨大風險,戴弗斯的話激發了他們的共鳴。

“那是因爲他們怕外來人和他們分享城邦的政治權利、土地、還有財富!”阿萊克西斯恨聲說道。

“沒錯!希臘城邦的這種自私使得他們拒絕了外來者的加入,同時也就放棄了壯大自己的機會!雅典在西西里慘敗之後就一蹶不振,爲什麼?因爲他們沒有足夠多的青壯年公民了。斯巴達,即使它現在稱霸希臘,可是派到外面作戰的主要還是僱傭軍和盟軍,爲什麼?因爲他們的公民大約只有3500人,還要防止國內的黑勞士暴亂,酷愛戰爭的斯巴達公民只會越打越少,並最終丟失掉的希臘的霸權。再看看我們的鄰居圖裡伊,與盧卡尼亞聯軍會戰失敗後,明知我們打敗了盧卡尼亞人,卻小心翼翼的連大門都不敢開,爲什麼?沒有足夠的年輕公民啦,怕抵擋不住我們衝進去,把它劫掠一番。”

衆人哈哈大笑,老公民們也同樣如此,在圖裡伊的問題上,大家有相同的認識。

“然後再看看我們曾去過的波斯,波斯的國土大不大?”戴弗斯問道。

“大,太大了!”新公民們異口同聲回答。

“波斯人多不多?”

“多!各個種族的人都有!”

“要知道波斯最開始也只是一個小部落,備受米底人的欺凌,部落的首領居魯士卻很有智慧、也很開明,他友善的與周圍部落相處,慷慨大方的接納其他部族,原本被稱霸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米底人壓迫的種族紛紛投靠他,後來連仇敵米底人也向波斯投降。波斯就像山頂的雪球越滾越大,僅僅幾十年就有一個小部落變成了一個大帝國……”

衆人認真的聽戴弗斯講述波斯歷史,包括受過良好教育的科爾內魯斯他們,對東方大國波斯也知之甚少,同樣聽得津津有味。

“波斯帝國爲什麼強大?是因爲它寬容的接納其他部族爲國人,就像地中海之所以大,是因爲無數條河流匯入其中。”戴弗斯的話讓衆人陷入沉思。

“就像我之前所說那樣,如果你們只滿足於在一個小城邦天天種田過日,直到其他城邦和勢力強大後,率領大軍逼到城下,乖乖投降,成爲其附庸,那我就不多說了。如果你們不滿足於今天的平凡,想要讓阿門多拉臘更強大,不再受其他勢力欺凌,那麼請記住,人永遠是一個城邦最大的財富!我們阿門多拉臘不要學其他城邦那樣封閉保守!我們要開放,我們要誠心接納每一位願意加入阿門多拉臘、願意爲阿門多拉臘的繁榮貢獻自己力量的人,不管他來自何方。只有這樣,我們的力量纔會迅速壯大增強!或許你會說,阿門多拉臘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和財富來與他們分享,那是因爲你的眼睛只盯着阿門多拉臘這塊狹小的土地!”

戴弗斯環視衆人,左手有力的指向西方,豪情滿懷的說道:“看看我們周圍,西邊有盧卡尼亞人、布魯提人,東邊還有梅薩皮人、普切蒂人、道尼人,聽說北面還有薩莫奈人……等等這麼多的土著人,他們所擁有土地和財富難道不夠分享嗎?!!”

“擊敗他們,奪走他們的土地!……”以馬託尼斯爲首的分隊長們興奮得嗷嗷直叫,而其他新公民們也大都熱血沸騰,因爲這是他們的首領戴弗斯第一次向他們展示了他的宏大志向,對於這些在波斯開闊了眼界的原僱傭兵們而言,在滿足了成爲城邦公民這個基本的需求之後,戴弗斯又給了他們一個更宏大的志向,使這些已經不會耕地、放牧、幹農活,而習慣了沙場征戰的僱傭兵們立刻有了新的動力,並將之奉爲終身奮鬥目標,也成爲戴弗斯鞏固其權力的最大支持力量。

談一談小說中古希臘度量衡、時間、貨幣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斯巴達(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三十九章 焚城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九十四章 阿里司提拉斯兄弟第兩百四十三章 向塞浦路斯進發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三百零三章 軍事會議第三十章 全軍大會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十章 拉奧狄西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與刺殺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九章 矛盾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三十章 數學和水車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演講第一百三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九十九章 面對危難的斯巴達第兩百四十章 救援第二十三章 處置卡烏蒂尼人的討論第一百零八章 攻佔塞林努斯和向拉丁姆進軍第九十八章 迦太基對戰敗的反應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五十二章 出使埃及(三)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一章 底比斯戰爭在繼續第兩百零三章 哈迪斯主競技場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五十三章 隕落第兩百三十九章 陌生的艦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捷徑第一百四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十六)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兩百二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痛苦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三十六章 一份新工作第三章 重生第七十章 連戰連捷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三十一章 阿明塔斯的初步計劃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兩百二十九章 伊菲克拉特斯的勝利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五十一章 突襲格魯門圖姆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十二章 塔蘭圖姆的援助第四十九章 家族聚會和利吉姆人的選擇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九十七章 遠征羅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馬大聚餐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第十九章 波呂克西斯的勸說第兩百一十一章 納克索斯海戰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婚禮(三)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六十七章 柏拉圖到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三十四章 塔蘭託大海戰(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三十章 營地防禦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六十一章 神廟釋放奴隸儀式與戴奧尼亞橄欖球賽會第三十一章 圖裡伊見聞(一)第十一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一)第六十章 報復(續)第兩百零八章 入場式(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捷徑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
談一談小說中古希臘度量衡、時間、貨幣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斯巴達(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三十九章 焚城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九十四章 阿里司提拉斯兄弟第兩百四十三章 向塞浦路斯進發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三百零三章 軍事會議第三十章 全軍大會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十章 拉奧狄西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與刺殺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九章 矛盾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三十章 數學和水車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演講第一百三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九十九章 面對危難的斯巴達第兩百四十章 救援第二十三章 處置卡烏蒂尼人的討論第一百零八章 攻佔塞林努斯和向拉丁姆進軍第九十八章 迦太基對戰敗的反應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五十二章 出使埃及(三)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一章 底比斯戰爭在繼續第兩百零三章 哈迪斯主競技場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五十三章 隕落第兩百三十九章 陌生的艦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捷徑第一百四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十六)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兩百二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痛苦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三十六章 一份新工作第三章 重生第七十章 連戰連捷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三十一章 阿明塔斯的初步計劃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兩百二十九章 伊菲克拉特斯的勝利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五十一章 突襲格魯門圖姆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十二章 塔蘭圖姆的援助第四十九章 家族聚會和利吉姆人的選擇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殘暴的波里弗隆第三百零二章 米諾亞大會師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九十七章 遠征羅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馬大聚餐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第十九章 波呂克西斯的勸說第兩百一十一章 納克索斯海戰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婚禮(三)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六十七章 柏拉圖到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三十四章 塔蘭託大海戰(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三十章 營地防禦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六十一章 神廟釋放奴隸儀式與戴奧尼亞橄欖球賽會第三十一章 圖裡伊見聞(一)第十一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一)第六十章 報復(續)第兩百零八章 入場式(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三百四十五章 捷徑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投降(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