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7節 海軍的觀點

瞭解了陸軍的現狀之後,談仁皓接着對海軍的情況也做了一些瞭解,畢竟太平洋戰場上的主要力量是海軍,海軍的實力決定一切。

相對於陸軍來說,海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現在海軍有六艘航母,四艘戰列艦,十六艘大型防空巡洋艦,三十四艘重巡洋艦,以及百餘艘主力驅逐艦,這些戰艦組成了三支特混艦隊,以及一支預備特混艦隊。另外,海軍還有四艘航母,四艘戰列艦,八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十八艘重巡洋艦,以及四十多艘主力驅逐艦正在趕建之中,能在25年上半年服役。比較而言,美國海軍現在所擁有的只有一艘航母,四艘戰列艦,三十五艘巡洋艦,以及兩百多艘驅逐艦(大部分是老式驅逐艦)而在25年上半年,美國海軍最多隻擁有五艘航母,八艘戰列艦(四艘新建造的)六十餘艘巡洋艦,以及三百餘艘驅逐艦,其總規模仍然在唐帝國海軍之下。

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擁有的兵力優勢至少可以維持到25年底,甚至到26年初,可問題是,兵力優勢並不表示帝國海軍已經獲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在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之後,帝國海軍的損失也極爲慘重,除了艦隊之外,陸戰隊的損失非常巨大。從談仁皓得到的資料來看,在25年底之前,陸戰隊最多在前線投入10個師的兵力,也許可以達到15個師,但這要受到運輸與投送能力的限制。

10到15個陸戰師的兵力如果用於島嶼進攻的話,那問題還不算很大,畢竟島嶼戰場比較特殊,而且雙方能夠投入的地面兵力都比較有限,兵力多了,反而會帶來後勤保障上的麻煩。可要用這點兵力攻打澳洲,這就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美軍在澳洲至少有30個師的地面兵力,另外還能夠在年底之前增援20個師。而澳洲的地方部隊地戰鬥力要差一點,但也有近40個師的兵力。就算不按照進攻部隊要達到防禦部隊兩倍的數量,依靠航空兵,以及艦隊提供的火力支援來爲基礎的話,那至少也要準備一百個師的兵力,纔有把握打下澳洲。

依靠陸戰隊本身組建一百個師的兵力是不可能的,本來陸戰隊就走地是精兵路線,而且以步兵爲主。沒有適合大規模地面作戰的裝甲兵與摩托化步兵。另外,進攻澳洲受到的限制還不僅僅是兵力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唐帝國當時沒有足夠的投送力量,就算能夠將一百個師的地面部隊送上澳洲大陸,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證這些地面部隊獲得足夠的作戰物資,無法保證其作戰行動。

當時,唐帝國太平洋地區的海運力量最多就能滿足20萬地面部隊地作戰行動需要,這還沒有算上艦隊,岸基航空兵所需要地補給力量。要保證一百個師的地面部隊在澳洲作戰。唐帝國至少需要花一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比如登陸艦,快速運輸船,商船等等。這些都需要抓緊時間建造。而建造這些船隻就必須要擠佔建造戰艦地資源。船臺是有(建造戰艦用的都是大型船臺)可問題是,建造這些船隻需要大量的原料,比如鋼材,這就必然要削弱在戰艦上的投入。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控制澳洲戰役的規模,不尋求速戰速決,並且抽調部分原本用於向德意志帝國與波斯帝國運送物資的商船的話,在24年年底發動登陸澳洲的戰役行動是有可能的,但這勢必使澳洲大陸上陷入持久戰與消耗戰。而這又對帝國沒有任何地好處。

“可以說,按照現在海陸兩軍的情況來看,我們在25年之前發動登陸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談仁皓在弄清楚情況之後,就首先找到了甘永興,把他的觀點說了出來,“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最好能夠延遲到25年年底,現在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先掃蕩澳洲大陸周圍的島嶼,如果能夠攻佔卑斯麥羣島,新赫布里底羣島。洛亞蒂羣島與新喀里多尼亞島的話,我們就可以儘量封鎖澳洲,這樣就算拖到25年年底再登陸澳洲大陸,我們也有足夠的勝算。”

“你的意思是,先攻打外圍島嶼?”

甘永興看了談仁皓一眼,然後拿出了香菸。

“這是我們現在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談仁皓將地圖鋪在了茶几上,“先掃蕩澳洲東北方向與東面的島嶼,通過海空封鎖來斷絕澳洲與外界的聯繫,圍困澳洲,至少做到美國無法向澳洲增派兵力,那麼,我們就可以設法將進攻澳洲大陸的時間拖延到25年年底。在這一年半的時間中,我們有很多選擇。”

“如果我們掃蕩這些島嶼的話,美國方面會有什麼反應?”

甘永興的目光也落到了地圖上。

“很強烈的反應。”

談仁皓笑了起來,“只要我們南下,那麼美國方面就能夠很輕易的猜測到我們的意圖,並且知道我們下一步要幹什麼。另外,美國對現在帝國海軍的力量應該有所瞭解了,他們也知道,我們難以短期內登陸澳洲大陸,所以他們應該不會立即支援澳洲大陸,而是會盡量與我們在這些島嶼上糾纏,拖住我們的進攻步伐,努力爭取將時間拖到年底,等起海軍恢復元氣之後再與我們決戰。”

甘永興微微點了點頭。“這樣一來,戰場上的局勢又將由海戰的結果來決定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至少我們現在還無法威脅到美國本土。”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美國的造船工業幾乎都集中在了其東海岸與墨西哥灣地區,別說這裡,我們連襲擊美國西海岸的能力都不具備,我們根本就無法阻止美國海軍恢復元氣,也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與美國海軍的決戰上了。”

“勝利的把握有多大?”

甘永興擡起了頭來。

“至少,我們現在有六艘航母,而美國到年底最多隻有五艘航母,而到明年中期,我們至少有十艘航母,而美國要到明年年底也許纔有八艘航母。”

談仁皓聳了下肩膀。“我們的實力更強大,真的打起來,對我們的好處應該大一點吧!”

“可這必然影響到我們的南下行動。”

甘永興靠在了沙發上。

“這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至少可以選擇戰場。”

談仁皓埋下了身子,一邊在地圖上指點着,一邊說道,“我們在南下地同時,爲了分散美軍的注意力。可以分兵攻佔威克島與中途島。當然,攻佔中途島的難度比較大,這裡離夏威夷羣島很近,附近有很多美軍,而且部署在夏威夷羣島西部的遠程轟炸機可以直接飛到中途島附近空域。如果我們能夠拿下威克島,就爲今後東進奠定了基礎,而這也會使美軍做出錯誤的判斷,認爲我們下一步的主要方向是夏威夷羣島,而不是西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如果能在這裡拖住美國的海軍艦隊,那麼南下地作戰行動將更爲順利。”

甘永興微微點了點頭。“如果南下主要是攻佔島嶼的話。那麼對艦隊的要求要低一些。我們可以儘量利用岸基航空兵。到時候,只需要有一支航母特混艦隊與第三特混艦隊配合,就足以協助陸戰隊掃蕩這些島嶼了。”

“我們就多了一支航母特混艦隊。而這支艦隊可以在威克島附近海域活動,牽制住美國海軍的主力。”

談仁皓朝參謀長看了過去,“依靠威克島上的岸基航空兵的支持,特混艦隊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美國的防禦重點肯定是夏威夷羣島,只要夏威夷羣島仍然受到了威脅,那麼美軍就不會將主力艦隊調往西南太平洋戰場。”

“那麼我們就首先進攻威克島,在美軍判斷我們下一步將進攻中途島的時候,立即發動南下戰役。”

甘永興明白了談仁皓的意思,“首先掃蕩卑斯麥羣島,控制新幾內亞。建立前進基地,然後繼續掃蕩新赫布里底羣島,新喀里多尼亞島,完成包抄澳洲大陸地作戰行動,爲最後登陸澳洲打下基礎。”

“大體戰略步驟差不多就這個樣,可我們必須得考慮到戰役地進程,也就是戰役需要的時間。”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攻佔威克島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投入地兵力不需要太多,由一支特混艦隊,以及一個陸戰師就足夠了。可攻佔卑斯麥羣島以及新幾內亞的作戰行動至少需要四個月到五個月的時間。到時候,美國海軍將恢復元氣,而西南太平洋,或者是威克島附近海域將是我們雙方交戰的地點。”

“你是說,我們應該加強在這兩個地方的投入?”

談仁皓點了點頭。“如同馬里亞納羣島戰役一樣,也許在戰役的中途我們不得不面對美國海軍的挑戰,這對戰役的影響很大,而且海戰的結果將直接關係到整個戰場的局勢,勝利地話,那我們就將順風順水,可失敗的話,我們也許就將從此失去主動權了。”

甘永興的神色立即沉了下來,談仁皓這番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海戰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制海權的歸屬,而制海權又直接影響到了登陸作戰,也就影響到了島嶼上的地面作戰行動。因此,接下來的戰鬥仍然是以海戰爲主,海戰決定一切。

“問題很明顯,但我們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談仁皓注意到了參謀長的神色變化,“我建議,最好將第四特混艦隊立即建立起來,訓練部隊地事情可以暫時押後,如果我們能夠在明年年初之前控制戰場的主動權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在明年中期用新建造的航母來頂替兩艘舊航母,可現在,我們必須要讓這兩艘航母恢復戰鬥力,至少得在年底之前編入正規作戰部隊。”

甘永興微微點了點頭。“我會向校長反映這個問題的,如果年底之前,美國海軍有四艘新航母服役的話,那我們就必須要確保數量上的優勢。”

“新戰艦的建造工作也要加速,美國海軍的四艘新式戰列艦也將在年底服役,而他們至少還有四艘老實戰列艦在大西洋上,隨時有可能派到太平洋戰場上來。因此,我們要儘量確保在年底之前讓第二批的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服役。”

談仁皓聳了下肩膀,“雖然我不認爲戰列艦仍然是海戰的主力,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戰列艦的地位仍然是航母所無法取代的,至少,現在第一特混艦隊就無法去執行一些第三特混艦隊的任務,在登陸作戰中,第三特混艦隊的炮火支援仍然是極爲關鍵的。西南太平洋上島嶼密佈,環境極爲複雜,這一方面限制了航母的使用,另外一方面也爲炮擊艦隊提供了理想的活動場所,到時候,我可不希望看到第三特混艦隊的四艘戰列艦面對美國海軍的八艘戰列艦,這次的運氣肯定不會有上一次那麼好了。”

甘永興立即笑了起來。“這些事情你不需要操心,校長也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四艘新的戰列艦服役的話,也許校長會考慮成立第五特混艦隊。”

談仁皓苦笑了一下,就沒有再說什麼了。本來這四艘戰列艦是計劃分配給南大西洋戰區的,而且兩艘退下來的航母也應該分配給南大西洋戰區,照現在的樣子看來,恐怕到25年年底之前,南大西洋戰區都不可能獲得新的主力戰艦了。可問題是,在同一個戰區內有五支特混艦隊在活動,這恐怕也將讓指揮工作變得極爲複雜吧。也許,應該建議校長對艦隊的編制做一次修改,以更有效的指揮艦隊作戰。

“好了,你儘快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校長大概後天就要去京城了。”

談仁皓立即站了起來,他已經拿出了計劃的初稿,在得到了參謀長的首肯後,他只需要對計劃再做一些細節修改就可以了。

第42節 驚魂未定第55節 全速出擊第63節 撿漏第55節 找錯對象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61節 長途奔襲第6節 從被動到主動第12節 友好演習(下)第15節 羈絆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6節 父子情(上)第40節 鞭長莫及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20節 兩敗俱傷第2節 新面貌第24節 絕地反擊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49節 百密一疏第17節 實戰練兵第57節 補給第5節 新任司令第9節 一路西風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6節 惺惺相惜第22節 夜間轟炸第35節 大洋狂濤第38節 晝間轟炸第6節 獨力艦隊第15節 狗日的反擊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上)第60節 以多打少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1節 大轟炸第58節 接踵而至第1節 通往勝利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37節 守株待兔第2節 西南太平洋上的局勢第21節 圍追第32節 臨時改變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16節 安全艦隊第65節 狗運當頭第14節 兩手準備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36節 攻擊!攻擊!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10節 三架馬車第55節 等待天亮第15節 理性思考第17節 棋逢對手第41節 拉開架勢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38節 以牙還牙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9節 最後的考驗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72節 雙管齊下第34節 迫敵出戰第26節 鼴鼠第10節 接班人第4節 共勉第40節 天空霸主第45節 逼敵決戰第16節 美軍反擊第6節 秘密任務第8節 反擊!?第62節 逃跑第15節 對抗演習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9節 敵人的選擇第10節 新戰術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50節 以牙還牙第11節 短命航母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42節 隼擊長空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3節 美軍發力第70節 夜間阻擊第28節 混蛋(上)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6節 前進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6節 鎖定勝局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25節 再接再厲第40節 無關痛癢第29節 新的重點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6節 鎖定勝局
第42節 驚魂未定第55節 全速出擊第63節 撿漏第55節 找錯對象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61節 長途奔襲第6節 從被動到主動第12節 友好演習(下)第15節 羈絆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6節 父子情(上)第40節 鞭長莫及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20節 兩敗俱傷第2節 新面貌第24節 絕地反擊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49節 百密一疏第17節 實戰練兵第57節 補給第5節 新任司令第9節 一路西風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6節 惺惺相惜第22節 夜間轟炸第35節 大洋狂濤第38節 晝間轟炸第6節 獨力艦隊第15節 狗日的反擊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上)第60節 以多打少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1節 大轟炸第58節 接踵而至第1節 通往勝利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37節 守株待兔第2節 西南太平洋上的局勢第21節 圍追第32節 臨時改變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16節 安全艦隊第65節 狗運當頭第14節 兩手準備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36節 攻擊!攻擊!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10節 三架馬車第55節 等待天亮第15節 理性思考第17節 棋逢對手第41節 拉開架勢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38節 以牙還牙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9節 最後的考驗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72節 雙管齊下第34節 迫敵出戰第26節 鼴鼠第10節 接班人第4節 共勉第40節 天空霸主第45節 逼敵決戰第16節 美軍反擊第6節 秘密任務第8節 反擊!?第62節 逃跑第15節 對抗演習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9節 敵人的選擇第10節 新戰術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50節 以牙還牙第11節 短命航母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42節 隼擊長空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3節 美軍發力第70節 夜間阻擊第28節 混蛋(上)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6節 前進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6節 鎖定勝局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25節 再接再厲第40節 無關痛癢第29節 新的重點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6節 鎖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