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6節 立足點

bookmark

攻打萊城是進攻西南太平洋的開始,也是整個大戰役的序幕。

萊城並不是一個惹人注目的地方,很多人也許在地圖上根本就找不到這座位於新幾內亞島東面,休恩灣裡面的,只有幾萬居民的小城市。但這裡卻是唐帝國與美國在西南太平洋上必須要爭奪的一個戰略要地。

對唐帝國來說,萊城的港口,以及附近的機場是今後作戰的關鍵。打下萊城之後,這裡可以作爲唐軍掃蕩西南太平洋的前進基地。按照唐帝國的計劃,在萊城附近至少可以安頓二十萬地面部隊,囤積大量的作戰物資,並且在周圍的機場上駐紮數百架戰機。隨後,以萊城爲基地,可以掃蕩休恩灣沿岸地區,可以派兵攻佔新不列顛島,可以南下進攻莫爾茲比港,還可以封鎖卑斯麥羣島,進軍所羅門羣島,爲最後殺入珊瑚海,掃蕩澳洲東北部海域以及其他島嶼奠定基礎。

從這個角度講,唐軍是必須要攻佔萊城的,這直接關係到了向西南太平洋進軍的行動。可同樣的,站在美軍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必須要守住萊城。

新幾內亞島,所羅門羣島,新不列顛羣島是澳洲東北方向的大門,而萊城就是這扇大門上的鎖孔。只要守住了萊城,唐軍就不敢輕易南下,更難以進攻所羅門羣島,無法進入珊瑚海,更無法攻佔莫爾茲比港,也就無法威脅到澳洲大陸。從這層層關係上來看,萊城實際上是一整串防禦鏈條中的關鍵點,如果萊城失守,必然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後美軍苦心經營的澳洲東北防線將徹底崩潰,唐軍將獲得踏上澳洲大陸的跳板,並且與帝汶島形成犄角之勢,兩面夾擊澳洲大陸。另外,唐軍如果控制了所羅門羣島。唐帝國的艦隊就獲得了自由進出珊瑚海的通道,也獲得了襲擊澳洲大陸的便利渠道,可以用艦隊封鎖澳洲大陸,到時候,美軍就難以向澳洲大陸增援了。

這一切的關鍵就在萊城,在這座只有幾萬人口,建立在沿海平原,背靠山區的城市上。交戰雙方都很清楚萊城地重要價值。因此,從一開始,雙方就在打這裡的主意。

在確定無法同時展開兩場登陸作戰之後,顏國忠就放棄了在新不列顛島登陸的計劃,將重點放到了萊城上,這實際上也反映出了萊城的重要性。爲了確保一舉拿下萊城,顏國忠集中了三個陸戰師,另外還準備了兩個陸戰師做預備隊。海軍的在太平洋上的五成戰艦,七成輔助艦艇(登陸艦艇也包括在內)都集中到了這個方向上來。另外,海航還組織了數百架戰機(這些戰機只能在陸戰隊奪取了機場。或者是建好了野戰機場之後才能參戰)戰略打擊部隊投入了數百架重型轟炸機。另外還有二十多艘潛艇被派往了珊瑚海,建立了潛艇警戒線。這個投入也是當時帝國海軍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了。

美國方面的準備也並不差。在麥克阿瑟確認唐帝國的主攻方向將是西南太平洋之後,他一方面要求國內提供更多的支援。特別是航空兵與艦隊支援之後,一方面着手調整美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部署,而調整的重點就是加強新幾內亞島與所羅門羣島幾個前線基地的兵力。在24年初的時候,美軍只在萊城部署了象徵性的2000名官兵,到六月份,也就是馬里亞納羣島戰役即將結束的時候,萊城的兵力增加到了5000,並且還緊急修建了兩座野戰機場,部署到這裡的戰機達到了150架(其中有部分是遠程巡邏機)七月上旬的時候,麥克阿瑟已經猜到唐軍第一個要攻佔地就是萊城。立即向萊城緊急增援了一個陸軍師,以及該師所配備的300多門火炮,50多輛坦克(實際上坦克在這裡的作用不大)以及一百多門高射炮。另外,美國陸航還向萊城增援了一百多架戰機(結果大部分被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摧毀在了地面上)在接下來的二十來天的時間裡,美軍還陸續向萊城運送了至少5000名官兵,以及大量的作戰物資。到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殺來時,萊城以及周圍地區的美軍已經達到了28000人,另外有500多門火炮。300多門高射炮,以及200多架戰機,近100輛坦克,囤積的物資足夠守軍堅持半年了。而美軍從年初開始,就在一直加固萊城的防禦,修建了大量的防禦陣地,永固工事,隱蔽火炮陣位,地下坑道系統等等。

此時,雙方都做好了在萊城血戰的準備。雖然唐軍控制了制海權與制空權,但是美軍則控制着萊城地地面與地下,另外美軍部署在周圍島嶼上的戰機,還有支規模不大的艦隊對唐軍都是一個不小的威脅。攻佔萊城的作戰行動肯定不會很順利。按照顏國忠在戰前的估計,這裡也許會成爲第二個關島,至少是第二個塞班島,陸戰隊要想攻佔萊城,至少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也許更長!

八月二日凌晨,第三特混艦隊殺進了所羅門海,並且在天亮前進入了休恩灣。此時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已經開始起飛,而第一特混艦隊也沒有能力爲第三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因此第三特混艦隊就只能儘量在休恩灣內活動,儘量不要進入所羅門海,避開美國的戰術轟炸機。

六點四十分,第三特混艦隊的炮擊開始。這次第三特混艦隊炮擊的是萊城東面的芬什港,陸戰隊的登陸艦已經集結在了芬什港的東北海面上,第一波登陸官兵正在跳上登陸艇。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在七點左右到達,這批轟炸機首先轟炸了芬什港外圍的美軍陣地,然後就殺向了萊城,將萊城的守軍阻擋在芬什港之外。

芬什港是萊城東面的一座小漁港,距離萊城大概有十五公里。其實這只是一座小漁村,居民不過千餘人,而駐紮在這裡的美軍也只有一個陸軍團。不管美軍有沒有想到唐帝國陸戰隊會在距離萊城這麼遠的地方登陸,在炮擊與轟炸開始之後,美軍想要支援芬什港,將陸戰隊擋在海灘之外都已經不大可能了。

第一批陸戰隊官兵在八點左右頂着美軍並不密集的炮火。以及猛烈的機槍火力衝上了海灘。第三特混艦隊的幾艘驅逐艦幾乎快要衝上海灘了,在極近地距離上,用155毫米炮彈爲美軍的機槍火力點逐個點名。戰鬥打到九點半,陸戰隊就已經控制了海灘陣地,將防守海灘陣地的兩個美軍營都幹掉了,第二批陸戰隊也登上了海灘。兩批上岸的陸戰隊官兵超過了5000人,除了一部分官兵留下來鞏固灘頭陣地之外,三個營的陸戰隊官兵開始包抄芬什港。戰鬥進行到下午四點。最後一批防守芬什港的美軍投降,唐帝國陸戰隊用了不到八個小時的時間就佔領了這個極爲重要的灘頭陣地,鞏固了登陸場。

此時,美軍才大夢初醒,唐軍在芬什港登陸之後,再向萊城推進。如果唐軍鞏固了登陸場地話,那麼守衛萊城的美軍就必須要在劣勢情況下與唐軍陸戰隊打地面戰了,這顯然是美軍所不願意看到的場面。必須要趕在唐軍站穩腳跟之前將他們趕下大海。當天傍晚之前,一支美軍的反擊部隊就組織了起來,開始向芬什港突擊。準備趁唐軍主力還沒有上岸。將其打回去。而此時,在芬什港登陸的唐軍已經達到了一個陸戰師(作戰部隊)工程兵正在準備上岸。以擴大芬什港那座小碼頭的容納能力,好讓重裝備,以及作戰物資送上戰場。

美國航空兵也進行了猛烈的反擊,從澳洲東北部機場起飛的遠程轟炸機在下午轟炸了第三特混艦隊與芬什港的登陸場,但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第三特混艦隊的損失並不是很大,嚴師琪除了發了頓牢騷,要第一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之外,仍然在繼續執行炮擊任務,用炮彈對付那些從萊城殺出來地美軍。登陸場受到的損失也不大。當時第一特混艦隊的戰鬥機一直在登陸場上空巡邏,美國的遠程轟炸機大部分都沒有能夠突破戰鬥機的攔截,能夠到達登陸場上空投下炸彈的少之又少。

美軍的反擊部隊在距離芬什港大概五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唐軍海面戰艦上的炮火,還有頭頂上的轟炸機讓這些美軍不得不停下來。出發的時候,這批美軍有5000多人,還有三十多輛坦克,五十多門牽引式火炮,一百多輛卡車。而到了這裡的時候,只有八輛坦克還能開動,火炮全部被拋棄了,而那一百多輛卡車也只剩下了不到二十輛。掛着火箭彈的唐帝國戰鬥機,還有準確地炮火成爲了美軍最大的剋星,在沒有制空權,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美軍在地面上的反擊並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天色暗下來之後,談仁皓招回了所有的轟炸機。他沒有安排夜間轟炸,主要是爲了避免誤傷,而且飛行員極爲疲勞,讓他們睡個好覺,天亮之後再出動的效果更好。

“讓炮擊編隊準時出發,嚴師琪肯定在罵娘了!”

談仁皓在白天收到了第三特混艦隊發來的電報,嚴師琪直言不諱的詢問他們的防空戰鬥機在哪。“晚上由我們的炮擊編隊負責壓制美軍,第三特混艦隊要準備明天的作戰行動。總不能什麼事都讓嚴師琪他們幹了吧,我們也應該多出點力!”

“我想,嚴師琪現在肯定在詛咒我們!”

郝東覺也笑了起來,看了嚴師琪的那封電報後,他有一種很解恨的感覺,這個無情,冷血,當初可以讓常薦新指揮幾艘巡洋艦去抵擋美國戰列艦炮口的將軍,難道也有害怕,焦急的時候?

“管他那麼多做什麼?我們是直接想顏國忠將軍負責的,只要顏國忠將軍不指責我們,嚴師琪能夠拿我們怎麼辦?”

談仁皓冷笑了一下,“好了,去安排好炮擊編隊的行動,另外把明天的轟炸計劃弄好,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別人要怎麼說,那是他們的自由,我們管不了,也不想管!”

夜間,美軍的反擊並不強烈,陸戰隊也沒有繼續拓展登陸場(帝國陸戰隊在有火力優勢的情況,都會盡量避免與敵人進行夜戰)而是在加緊擴大碼頭,將重裝備,以及作戰物資送上海灘。到天亮之前,已經有18000名陸戰隊官兵登上了芬什港,兩個陸戰隊的輕型炮兵營也被送了上來,到此,登陸作戰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如果美軍無法組織起強大的反擊的話,就不可能將帝國陸戰隊趕下大海了。

第三特混艦隊與第一特混艦隊輪番上陣,不斷的爲陸戰隊提供着炮火與空中支援。在陸戰隊繼續向萊城推進的時候,一支陸戰隊的工程兵還在海灘上整理出了一塊平地,鋪設了蜂窩鋼板,雖然當時還沒有條件在這裡駐紮戰機(沒有燃料,沒有彈藥)但是這座簡易機場讓第一特混艦隊的飛行員多了一個選擇,如果戰機受損,無法飛回艦隊的話,就可以在這裡迫降。另外,海航的運輸機也加入到了運送物資的行列中來,這些從西面飛來的運輸機在卸下了物資之後都將立即起飛,用剩餘的一半燃料返回後方基地。

到五日的時候,陸戰隊已經推進到了萊城東面,並且開始向萊城東北方向包抄,經過半日的戰鬥,陸戰隊還奪取了萊城東面的那座小型野戰機場。第一特混艦隊也在當天晚上撤出了卑斯麥海,返回後方的錨泊地補充燃料與彈藥,此時,第一特混艦隊剩下的彈藥已經不足兩成了。海航的戰機在當天晚上進駐陸戰隊控制的野戰機場,並且在第二天參加了作戰行動。

第三特混艦隊在七日凌晨前撤退到了卑斯麥海,也準備到後方去補充彈藥與燃料。此時陸戰隊在海航的配合下已經基本上鞏固了萊城周圍的防線,第一特混艦隊也在趕來之中,登陸萊城的第一階段作戰行動基本上完成了。

第28節 軍人之魂第41節 政治扳機第84節 同病相憐第1節 誰的責任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38節 雙拳出擊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33節 暢通無阻第32節 首要任務第44節 局勢明朗第54節 “神風”襲來第20節 情報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9節 戰爭號角第36節 主角登場第35節 狡兔三窟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61節 衝刺轟炸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22節 艦隊出發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2節 擴大戰線第21節 利器第27節 間諜案第52節 飛蛾撲火第17節 心中的悲痛(上)第5節 新任司令第58節 鉅艦末日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11節 窩裡鬥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43節 狼入羊圈第45節 首當其衝第8節 戰役僞裝第46節 錯位第33節 海軍之威第8節 臨時政權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9節 渾水第13節 連環套第7節 踏上征途第19節 一流海軍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35節 內相復出第63節 勝利撤退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4節 兩手準備第60節 新的壓力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38節 紙上練兵第49節 詭異艦隊第7節 夜晚突擊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18節 軟肋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報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57節 危險與安全第24節 敢死隊第28節 背敵攻堅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27節 大小姐(下)第22節 退縮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21節 海軍先鋒第17節 圍殲強敵第4節 首都第68節 絕途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44節 戰術推論第25節 遭遇戰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51節 催化劑第20節 攜手作戰第34節 脆弱的航母第25節 回天乏術第45節 主動邀戰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21節 定策第25節 選位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40節 橙色惡魔第5節 勝利航線第21節 新位置(上)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6節 前進第58節 於事無補第47節 搶位第10節 熱身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14節 內部鬥爭(下)
第28節 軍人之魂第41節 政治扳機第84節 同病相憐第1節 誰的責任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38節 雙拳出擊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33節 暢通無阻第32節 首要任務第44節 局勢明朗第54節 “神風”襲來第20節 情報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9節 戰爭號角第36節 主角登場第35節 狡兔三窟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61節 衝刺轟炸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22節 艦隊出發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2節 擴大戰線第21節 利器第27節 間諜案第52節 飛蛾撲火第17節 心中的悲痛(上)第5節 新任司令第58節 鉅艦末日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11節 窩裡鬥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43節 狼入羊圈第45節 首當其衝第8節 戰役僞裝第46節 錯位第33節 海軍之威第8節 臨時政權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9節 渾水第13節 連環套第7節 踏上征途第19節 一流海軍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35節 內相復出第63節 勝利撤退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4節 兩手準備第60節 新的壓力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38節 紙上練兵第49節 詭異艦隊第7節 夜晚突擊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18節 軟肋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報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57節 危險與安全第24節 敢死隊第28節 背敵攻堅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27節 大小姐(下)第22節 退縮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21節 海軍先鋒第17節 圍殲強敵第4節 首都第68節 絕途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44節 戰術推論第25節 遭遇戰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51節 催化劑第20節 攜手作戰第34節 脆弱的航母第25節 回天乏術第45節 主動邀戰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21節 定策第25節 選位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40節 橙色惡魔第5節 勝利航線第21節 新位置(上)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6節 前進第58節 於事無補第47節 搶位第10節 熱身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14節 內部鬥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