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

在廣東時,周士相就在軍中開展識字運動,各級安軍使除了擔任“政委”這個角色,同時也擔任教書先生的角色。但是,“識字運動”的效果並不好,幾年下來,全軍也不過才培訓了四五萬掌握千字數量的軍士。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太平軍時刻都在征戰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教習士兵;另一方面卻是因爲繁體字太過難學,士兵們對學習文字有相當大的牴觸心理。用瞎子李的話說,寧可死後不認字,也不願生前活受罪。

繁體字確是難學,這一點周士相深有體會。和他前世所學的簡體字相比,繁體字的筆畫太多,難以熟記。如果是自蒙生起步便開始學習繁體字,隨着年齡增長,倒也掌握容易。可軍中開展的識字運動的主要對象都是已經成年的大字不識粗漢,讓他們放下刀槍,一筆一劃的去學繁體字,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筆畫少的簡體字無疑能讓士兵們更能接受,從前需要十幾二三十筆才能寫完的一個字,現在不過廖廖數筆就能寫出,僅就教學而言,肯定比繁體字有着很大的先進性。並且簡化漢字並非周士相心血來潮創,而是由來已久,自漢字出現之日起,歷朝歷代就不斷嘗試過簡化字體,從甲骨文、金文變至篆書,再變爲隸書、楷書等。楷書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爲“俗體字”。千年以來,漢字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很多時候簡繁互補,現在的明朝文字中其實就有不少周士相熟知的簡體字。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這個簡化過程進一步加快,並且正式定型,從而提高識字率,普及教育。

繁體字和簡體字相比,觀感肯定要強,但是不管怎麼看,繁體字都好像是一個工具,一個被特定階層掌握的工具。這個階層周士相認爲就是士紳階層。字體越是繁瑣,則就越不容易學。讀書人自小開始學,肯定能夠慢慢掌握,而普通人去學,則觀如天書,大部分很難掌握。

留守廣東大學士、兩廣總督宋襄公曾按照周士相給出的簡體字表辦了一個學字班,挑了一百名大字不識的士兵分成兩組,一組學習繁體字,一組學習簡體字,最後的結果是學習繁體字的那一組能夠合格的只有8人,而簡體字那一組卻有43人合格。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先生,同樣的教學辦法,結果卻大大不同。

宋襄公當時就斷言周士相給的這份簡體字表會讓大明的千千萬萬人都能甩脫周所言的“文盲”身份,要是能將簡體字正式推行全國,在各省各府各州縣,各鄉村辦學普及,用不了多久,天下的百姓就通通都會成爲“讀書人”。

會寫字,會看書,在周士相的前世,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根本算不得一個事。那個時代,不識字纔是笑話。而在這個時代,“知書達理”卻是極少數人的特權,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做成的事。

朝廷的政令,官府的榜文,要讓百姓們都知道,就必須讓百姓都認字。要不然,大字不識的百姓仍只能被掌握“文字”的士紳玩弄於鼓掌之中。

推行簡體字,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關係大明王朝,關係漢人能不能長治久安,領先世界的大事,也是周士相能夠推行並實現的一件大事。

蒸汽機、鐵甲艦、坦克大炮機關槍,這些都是好東西,可怎麼造出來,周士相不會,他只能給這個時代的匠人們提供構思和理念。但怎麼寫出簡單流利的文字,他會,並且能夠馬上搞出來。

文字的本質就是傳播的媒介,這個媒介越簡單越好,簡單才利於推廣。脫離了文字的本質衍生出的一切,歸根結底不過是文人士大夫們的鬼把戲。

當然,文人們喜好書法,這個周士相無意干涉,但他決計不會再允許朝廷的公文中有什麼書法的出現,端正字體便可。如草書那種讓人看着根本不知道什麼寫的什麼玩意的所謂書法,還是趁早掃入垃圾堆,免得後人仿效。

《告鄭經書》便是簡體字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官方場合之中。和《告鄭經書》一同送到思明州的還有一份周士相親自編寫的簡繁對照表。

《告鄭經書》還和從前的文書不同,它通篇都是大白話。

全文如下:

“國姓朱成功長子鄭經:

你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金廈的水師主力已在定海公鄭鳴俊、建平侯鄭纘緒、思明伯馮錫範的帶領下向朝廷歸順,這意味着你已經沒有了據守金廈抗據朝廷大軍的能力。閩親王鄭襲已經奉表朝廷,現爲朝廷招討大軍一部,這表明金廈大多數人是向心大明,心向朝廷的。你再冥頑不靈,是斷然沒有希望的。你難道還想逃離金廈到海外去嗎?你想,你們的部下們願意這樣嗎?我周士相也好,你鄭經也好,都是大明的臣子,是世代紮根在大明的漢家兒郎,你難道就甘願在海外漂泊,不但自己回不到故國懷抱,連兒孫也回不來嗎?你就忍心讓追隨你父親十多年的將士成爲無家可歸之人嗎?

鄭經,歸順朝廷吧。你手中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無論6師還是水師,都無法和朝廷大軍相對抗。你可以把金廈的青壯都強迫編入你的軍隊,可這些人怎麼能打仗呢?一個多月來,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的地盤大大的縮小了。你只有金廈這麼一點地方,說巴掌大小也不爲過。這麼多人擠在一起,我就是不兵打你,只要6上和海上隔絕你的糧道,用不了多久,你金廈就會彈盡糧絕。到時,不但是你的士兵餓肚子,金廈的百姓們也會餓肚子,叫他們跟着你叫苦連天,又是何必?鄭經,你莫要忘記,金廈的所有人,不論軍民,他們在來到這塊土地的那天起,便是來追隨你的父親繼續抗清的,而不是爲了追隨你和朝廷對抗的!

鄭經,你必須馬上做出選擇,因爲我相信用不了多少天,恐怕不用我的大軍有何動作,金廈的軍民就會自己反你。你的父在時,便指你爲逆子,不肯寬恕於你,這才讓你走上絕路。這一點,我可以理解,所以我會給你一個機會,一個改頭換面,重新來過的機會。你應當學習你的叔父鄭襲,學習鄭鳴俊和鄭纘緒他們,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我周士相可以保證你和你的家眷及麾下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纔是你的唯一生睡,你好好想一想吧,如果你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果你覺得這樣不行,那我不介意和你一較高低,看你金廈彈丸之地是否真能抗住朝廷的數十萬大軍。

大明齊王周士相。”

《告鄭經書》中,周士相通篇用的大白話,比起從前那些“文雅”的旨意公文,顯然十分粗鄙。但周士相認爲不管是公文還是信件,就當用大白話,叫人通俗易懂,要是叫人看着雲裡山裡,繞不明白,那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這也是周士相的自信,他不需要通過文雅和精緻來包裝自己這個齊王的高貴,也不需要通過華麗的文字證明他的水平。“之乎者也”,他是概而不用,今後也不許人再用的。

鄭經收到了《告鄭經書》,望着那些陌生卻又熟悉的字體,他半天沒明白過來。

陳永華通過那份簡繁字體表“翻譯”將《告鄭經書》的內容“翻譯”了出來。

鄭經沉默在那,這份宣言給他的感覺只能用五個字形容——滿紙荒唐言。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七章 知縣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十章 官員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七章 知縣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十章 官員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