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

知道廣州總督衙門給自己又調來2ooo多營兵後,江雙喜是喜憂參半。喜得是這2ooo多營兵能加強增城的守衛力量,憂得卻是來得這些營兵並非廣州府轄的營兵,而是外地州府調來的客兵,這幫人到了增城後一個個都是大爺,哪裡會把他這小小千總放在眼裡。

客兵最壞,可是各地官場公認的。

江雙喜當年領着南海衛降清時,報上去的兵丁名冊足有4ooo多人,可最後尚可喜只任他做了個增城千總官,連個遊擊、守備都沒給,換其他明軍將領帶着這麼多部下投降,怎麼也能撈個總兵、副將乾乾,怎麼偏到他江雙喜這兒行不通?

更加叫人想不通的是江雙喜對於自己這個增城千總的任命很是歡天喜地,對尚可喜一點怨言也沒有,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江雙喜報上去的兵丁名冊是有4ooo多人,可當中能算青壯的不過6oo多人,其餘都是老弱病殘,一個個跟要飯花子似的,全都是他拿來充數給自己撐門面的。

尚可喜不傻,對於投過來的能打仗的明軍他是舉雙手歡迎,諸如原李成棟手下的明軍。可對於江雙喜手下那幫連老百姓都不如的衛所兵,平南王眼可刁着呢。就江雙喜那6oo多所謂青壯,一遍遍的過,最終能有百十個能算作兵丁就不錯了。就這實力還想當總兵、副將?沒給他個把總算開恩了!

銀瓶山一戰,江雙喜濫竽充數的1ooo多增城綠營兵硬叫太平軍俘虜了一半,之後太平軍也看不上這幫俘虜,除了挑了幾十個漁民出身的送到水營,其餘的全送到前山寨種田搞大生產去了。

江雙喜不知道太平軍都看不上自己的手下,他現在真是愁得很。現在他手下就只剩6oo多人,惠州、叢化等地來的客兵卻有2ooo多人,客比主強,他這增城千總是一點底氣也拿不出,又如何談得上節制這幫外地大爺?況且那些調來的客兵將領也多是千總銜頭,江雙喜本就管不到人家頭上,人家肯聽你說話都是賣天大面子了。

這他.孃的要怪要就怪廣州那邊,兵你們是調來了,可怎麼着也要給老子升官啊,要不然老子拿什麼壓他們?

江雙喜很是埋怨總督府那幫人沒給自己升官,往日的孝敬真是餵了王八了。

........

自打那幫子外地客兵到增城後,倒黴的就不但但是增城百姓和江雙喜了,連帶着增城知縣徐應元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天天躲在縣衙裡罵娘。他沒罵那幫客兵的娘,罵得是江雙喜的娘——要不是你江雙喜無能,把增城綠營葬送了一半,這幫外地大爺能被調來協守嗎,能名正言順的禍害本官,禍害百姓嗎!

徐應元是新安縣人,他是短暫的紹政政權在廣東開的屆鄉試,也是最後一屆鄉試中的舉人。中舉後,還沒等到紹武政權再開恩試,清軍就佔領了廣州,紹武帝自殺殉國,連帶着這個只佔廣東很小一塊地盤的南明政權倒臺。

皇上死了,朝廷沒了,徐應元這個舉子的身份卻在。清軍不承認紹武皇帝,卻承認在這屆鄉試中舉的舉子身份,所以對這屆的舉子很是安撫拉攏。徐應元本不想降清,但看到周遭一同中舉的同年們都屁顛屁顛到廣州去謀清廷的官,還真有幾個給外放做了知縣的官,甚至還有一個給派到福建當知府,清廷新任的廣州知府也是舉人。這一切讓徐應元眼紅了,十年寒窗苦讀所圖爲何?還不是功名利祿四個字!

徐應元主動到廣州的廣東布政使司掛名報到,做了兩年小吏後他被簡放到增城當知縣,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新這縣和增城縣都屬廣州府,所以徐應元當了增城知縣後對百姓們還算仁厚,官聲也是頗好,看到好端端的來了一幫外地客兵在城中爲非作歹,甚至還洗劫了鄉下好幾處村寨,徐應元這心就沉重得很,也氣憤得很,但他除了往廣州府上報增城客兵爲禍,卻什麼也做不了。這年頭不是從前以文爲貴的時候了,當官的都要捧着手中有刀的丘八,哪裡還可能出現一個知縣就敢綁殺參將的事情。

越是不忍看到增城百姓被客兵禍害,徐應元就越痛恨無能的江雙喜,罵得也是不顧斯文掃地了。

........

徐應元躲在縣衙裡罵自己的娘,江雙喜卻大度得很,根本不予理會,手下家丁們氣不過要去縣衙找徐應元算帳,他也攔着不讓去,說縣尊身份尊貴,豈是你們這些混帳能凌辱的?

江雙喜如此大度的原因,只因爲他每日做的事基本上和徐應元一樣——也是躲在屋中罵娘。

江雙喜不罵徐應元,也不罵外地來的那幫客兵大爺,更不是罵讓他吃了大虧的太平軍,而是罵良字都的馬玉龍——你馬玉龍不派人往廣州報訊,派人往我這跑做什麼!

除了天天罵馬玉龍的娘外,江雙喜能做的就是每日賠着笑臉和那幫客兵將領推牌九、喝酒,花天酒地的供着這幫大爺們,省得這些大爺不高興了再在城中生事,最後黑鍋還得他江千總來背。

剛開始還擔心了幾天,後來遲遲未見太平軍有殺過來的跡象,所以漸漸的江雙喜一顆心就落回了肚中,心道太平軍真要奔增城來,先得經番禺境內過,如此豈能不驚動廣州,只怕太平軍還未到增城,半路就被廣州清軍給攔了回去。再者自己也不打算招惹他們了,他們總不能還死咬着老子不放吧?

去了心思,江雙喜每日花天酒地好不快活,前些日子消瘦下去的肥肉又慢慢長了出來。

........

增城縣原屬漢代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轄6縣新設一縣增多一城故曰“增城”。宋代改爲番禺縣管,洪武以後,因廣州府城由番禺、南海兩縣分管,所以重新設立增城縣。

增城縣治就設在烏火鎮,此鎮原屬萬曆年間設立的東莞守禦千戶所,與香山縣、番禺縣、新安縣接壤,是個名符其實的四通八達之地,離太平軍控制區只七八十里遠。(作者注:明末廣州府縣與現在的廣東縣市有很大不同,讀者閱讀可能會有地理混亂之嫌,本書廣東地理按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所轄爲準,如有失誤,在所難免,如不影響整體大局,還請讀者勿較。)

周士相於軍帥府定下攻打增城後,次日,他即率邵九公的親兵營、邵成國的騎營前往步軍左營駐地,同時傳令良字鄉的步軍右營做好增援準備,齊豪的炮營選些輕便銅炮和虎蹲炮也前往步軍左營駐地待命。趙四海的輜重營接到命令後也迅從龍眼鄉進駐良字鄉,待步軍左營出後便向增城挺進。

太平軍是3月12日出的,爲避過番禺縣內清軍耳目,步軍右營調一旅兵佯裝攻擊廣州,沿途堵塞各處交通,並設卡盤查,不使泄露消息。與此同時,攻打番禺的太平軍經金山、永和、福山、大涵等村鎮向增城縣治烏火鎮進。這一路行軍,太平軍現沿途人煙很少,路上撞見的百姓也全部被暫時收容起來,等回軍後再釋放。

爲全軍前哨的騎營已經先行抵達至距增城縣治烏火鎮不足十里的小秋村,但他們到來後卻現這個村子如廢土般,房子全燒光了,只剩斷樑焦木,偶爾還能在瓦礫裡現村民屍體,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村子前不久遭到了洗劫和屠殺。

洗劫他們的是誰,屠殺他們的又是誰,想來除了清軍自己便沒有外人了。

步軍左營趕到小秋村後,營中將士看到小秋村的慘狀,都是不忍直視,內中那些綠營和漢軍旗降兵想到自己從前在清軍的所做所爲,也都很愧疚。

負責步軍左營軍心工作的安軍使6公遠見狀,請示營官葛義後,利用半天時間在全營組織了一次聲討清軍惡行的大會。下午,周士相抵達小秋村,對6公遠組織的大會很滿意,隨後便下達了攻擊命令。

邵成國的騎營作爲前鋒率先起攻擊,葛義的步軍左營挑了老兵最多的一旅作爲攻城主力。

戰鬥在黃昏時分打響,結果讓太平軍上下都欣喜若狂,直到騎營衝進大門洞開的增城後,城內的駐防綠營才曉得太平軍殺過來了。

邵成國一馬當先領着四十幾騎直奔城門而去,而城門口的綠營竟然以爲來得是廣州的漢軍旗兵,因爲在他們的意識中,只有那些歸藩王提調的漢軍旗大爺們纔有戰馬可騎,也只有這幫旗兵大爺纔會在這麼囂張狂妄。

事實上,爲達到迷惑清軍以達到快搶佔城門的目的,邵成國和手下們都穿着繳獲的旗兵號服,這讓畏懼旗兵的綠營兵根本沒有任何防備,也沒有張口喊話盤問。

等到邵成國他們衝到了城門口仍沒有放緩馬,而是將手中的長刀筆直對着他們砍下來時,城門口的一幫綠營兵才知道來得不是漢軍旗的人,而是明軍!

“明軍來了,明軍來了!”

瞬間,“明軍來了”的叫喊聲響徹城中,數十秒後,城中就是一片雞飛狗跳。

根據事先軍情司的情報,增城綠營除了無能廢物江雙喜手下的6oo多兵,另外還新調來了2ooo多外地客兵,所以周士相以爲太平軍入城後肯定會遭到清軍的反擊,但事實卻是隨着“明軍來了”的叫喊聲傳到城中每一處角落,原本應該馬上組織手下反抗的各外地綠營軍官們卻紛紛選擇帶人逃跑。

客兵不會爲了外人和太平軍以死相拼,即便有將領想到要反抗,可架不過同僚們都在跑,自己的手下也要跑,有心無力之下,也只能跟着一塊跑。

城中亂哄哄一片,到處都是被太平軍砍殺的綠營兵鬼喊狼叫的聲音。步軍左營緊隨騎營衝入城中,周士相也讓邵九公率親兵營殺進城中,奪取城內綠營糧庫並佔領縣衙,以免清軍縱火焚糧,搶劫縣衙。

中午酒喝了的江雙喜迷迷糊糊的被手下架起要往外跑,半路卻被太平軍攔個正着。瞬間,江千總的酒勁完全醒了過來,眼看太平軍就要衝上來砍殺他們,江雙喜情急之下便要往回跑,可實在是太胖,跑不了幾步就氣喘吁吁。一幫家丁見大勢已去,只得摞下主人各自逃命,氣得江雙喜大罵,隨後就被衝上來的太平軍給按得死死。

“他.媽的,長這麼胖,肯定是個當官的,綁起來跟師帥請功去!”

一個漢軍旗出身的太平軍小旗見江雙喜跟頭肥豬似的,知道這傢伙肯定是個當官的,二話不說就帶着手下將江雙喜押去請功。

騎營奪門成功,城中綠營不堪一擊,跟一幫烏合之衆差不多,周士相大爲高興,原本他還準備了上百架雲梯和衝城車準備奇襲不成就強攻,現在這些準備都派不上用場了,也幸虧用不上,不然肯定會有傷亡。

不到半個時辰,太平軍便控制了全城。周士相命令邵成國帶騎營追殺那些從城中逃跑的營兵,葛義帶步軍左營接手城防,看押俘虜,清理屍體,清點戰利品並維持城中治安。親兵營則馬上封管糧倉,等侯輜重營搬運。

追殺逃出城清軍的騎營斬獲頗大,很多清兵身上都藏着他們到增城後搶劫得來的財物,軍官的財物更多,大包小包的着實讓騎營上下樂開了花。不過太平軍有公庫制度,軍中繳獲一律交到公庫,爾後再按軍功進行賞賜。

這個制度可以避免太平軍快腐化,保持戰鬥力,爲避免那些新兵,尤其是從前的漢軍旗兵和綠營兵私藏錢財,周士相定下嚴厲軍紀,士兵之間更是要相互監督,一旦現有私藏者一律斬殺,絕不容情。

如此嚴令之下,敢於私藏財物的固然還有,畢竟膽大的人這天下從來不缺,尤其是那些從前搶劫殺人慣了的清兵,不過卻也是極個別,大部分士兵都自覺上繳繳獲。那些私藏下來的哪怕沒有被當場現,日後也遲早會被現,因爲他們是在太平軍這個大集體中,想要在集體中保守秘密很難很難,除非他們逃跑。

清廷任命的增城知縣徐應元是被從縣衙後院搜出來的,與他一同被搜出來的是兩個年方十八的妙齡女子。

前後死在太平軍手上的清朝知縣已經有好幾個了,新會的黃之正,高要的秦明,香山的孫友正,周士相不在乎多一個增城的徐應元。

不過他看錯了徐應元,在和兩個少女被押到周士相面前後,徐應元張口就道:“將軍饒命,下官願降,願降!”(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十二章 憑證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十章 出征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請一天假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八十章 萬歲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章 礦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三十章 丁口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十二章 憑證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十章 出征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請一天假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八十章 萬歲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章 礦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三十章 丁口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