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解憂

可持續展這個概念葛五他們肯定是無法理解的,不過兵馬越多,能打的地盤就越多,地盤多了,能招來的兵也就多,到時候自家兵強馬壯的,就無須擔心搶來的銀子叫清軍再搶去,這等粗淺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

最終,在胡老大的再次拍板下,衆人一致同意拿出一半的銀子用來招兵買馬,其餘的則暫時由宋襄公統一保管,等到局面安定下來再行分。

這個結果,周士相自然滿意,他不可能對這些基本都不識字的土匪灌輸什麼民族大義,號召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民族救亡鬥爭之中,唯有將反清演化成簡單的財不財,如何財,又如何在財的同時不被別人惦記,諸如搶錢、搶糧、搶女人這類土匪愛聽易懂的話,他們才能心甘情願的投身其中,否則,多半就事與願違了。

招兵的事情,周士相本想親自負責,可想到糧食還沒有着落,便先讓趙四海和彭大柱去負責,並要求他們多招那些家中受災的青壯,將銀子擺在檯面上,只要願意當兵,就一人先二兩安家銀子,同時再三強調,一定要良家子,絕不能收些品性不端的進來,給城中商鋪做夥計的也堅決不要,這些人太油。

招良家子當兵有何好處,趙四海和彭大柱自然清楚,他二人當年在明軍時,便見識過良家子和兵油子的區別。打仗,還是良家子,尤其是鄉下人最實在,也聽話,而市井那幫人真心靠不住,往往炮聲一響就跑了,攆都攆不上。一場仗打下來,死得最多的也就是良家子,原因無他,實在而矣。

葛五本是吵吵着也要去招兵,可週士相怕他兄弟二人滿臉橫肉的,又一身匪氣的嚇壞那些百姓,起到反效果,便堅決不同意,反叫他二人跟着自己去辦另一件事。

爲了讓招兵顯得正式些,百姓們信服,周士相又叫人取來幾件下午由那些婦人洗淨並縫好的軍服讓趙四海他們穿了,如此一來,看着便真像是明軍了。

周士相又以宋襄公的名義,吩咐小吏將城中士紳大戶全都請到衙門來,準備和他們談談捐錢捐糧的事。

這等事情,胡老大插不上手,也沒興趣理會,便跟先前一樣放手讓周士相和宋襄公去辦,自個則帶着剩下的幾人繼續看守那些清軍俘虜。

.........

凡大戶人家,必有士紳,所謂士紳,即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不論明清,對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都是給予優待,免其賦稅,民間更有投獻大量土地以避稅的做法,故而一旦考取功名,窮人也變富人,時間一久,自然而然就成大戶人家了。同樣的道理,大戶人家若是子弟中沒人考取功名,時間久了,多半也會沒落,故而能成大戶的人家對子弟讀書格外上心。

羅定州雖是廣東的直隸州,可地處粵西,與廣西接壤,人文學風不比粵東的廣州等地,因此州中有功名的讀書人較少,尚存的大戶人家更是少得可憐。幾年戰亂下來,如今城中稱得上大戶的只有六家。

這六家中,有功名、出過仕的有三家,分別是做過明朝南京工部主事的齊元泰齊家,做過短命弘光朝行人司行走的吳慶德吳家,曾爲淮安府通判的張昌全張家。

這三人都是廣東人,可做官卻無一例外都是在外省,之所以如此,只因明朝規定本省人不得任本省官。

另外三家大戶情況和這三家又有不同,並非因功名而成大戶,其中一個是經營大通米鋪,做了近三十年糧食買賣的林家,東主便是昨夜自願獻上糧食安置災民的林掌櫃,全名林萬福,聽着很是喜慶。

另一個是做布料生意的楊家,論家財倒是比不上林家,不過他家人口多,老老少少有近百口人,是當之無愧的羅定第一大戶。

剩下一個趙家則是祖上曾出過六部侍郎,雖說其後家道敗落,但那侍郎祖宗在時卻大量在家鄉置地,結果就讓趙家成了羅定最大的地主,城外良田差不多有一半是他家的。

除了這些人,羅定這十多年來官做得最大的也就是一個曾爲山東臨昌州同知的王隆,甲申之變後,其不願剔降清,在清軍攻破州城後舉家自.焚而亡,堪稱忠烈。

另有一個做過明朝江西吉安知縣的郭學清,卻是沒有骨氣降了清,如今已高升九江知府,其在羅定的家人也多半隨同上任去了。此外城中便是包括6長遠等在州衙辦事的幾個秀才,共有七人。

人來時已經天黑,不過宋襄公依舊是在衙門正堂召見他們。因事先周士相叫6長遠說得明白,若是人來不齊就唯他是問,故而六傢俱是到全,無一人漏了。

衆人進了大堂,便見除了“宋大人”和那個看着有些儒秀的周將軍外,還有兩個模樣兇狠的黑漢按刀立在堂邊。見衆人盯着自己看,葛五立時把眼一瞪,頓時嚇得膽子最小的林萬福一個哆嗦,再也不敢多看一眼。

“我等見過宋大人(周將軍)!”

衆人上前齊齊給宋襄公作了一輯,又衝周士相行了一禮,爾後站在那等着宋襄公話。

宋襄公拿出做滿清鹽城知縣時的氣派,懶洋洋的揮了揮手,爾後示意衆人坐到早已備好的凳子上,接着環視衆人一眼,方道:“如今羅定已然被我大明軍隊收復,爾等從今往後便是大明子民了,這頭上的辮子回頭便割了吧。”

齊元泰、吳慶德幾人還沒開口,林萬福已搶先喊道:“這辮子小民早就想割了,大人放心,等小民回頭到家之後肯定把這辮子割了!”

林萬福說這話的時候滿臉諂笑,齊元泰他們都是心中鄙夷,可嘴裡卻都是說謹遵大人之命。

“本官不才,被朝廷委任爲羅定知州一職,身爲此地父母,本官上任之後自應保境安民,然眼前有一事卻急需諸位襄助,卻不知諸位能否爲本官解憂?”

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更新說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十章 官員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
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更新說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十章 官員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