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

李國英所保舉的新任四川提督王之鼎算起來也是將門虎子,其父王世選曾爲明參將,隨右都督、總兵官馬世龍解救馬蘭城時被圍降清,此後爲清廷立下汗馬功勞,順治八年告老還鄉。王之鼎原是漢軍正紅旗副都統,順治十五年調任保寧總兵,爲李國英麾下大將。得李國英保舉爲四川提督,王之鼎自是感激不盡,也一心想殺敵報效朝廷,然眼下局面也只能讓他空有一腔報國志無處施展了。

退入西安城後,白髮老將軍蘇拜立時就組織起西安滿城的五千馬,親自與李國英去見多尼,請安遠大將軍出面主持西安防務,同時調集陝西兵馬以拒叛臣賊子吳三桂。蘇拜雖年老,卻威風不減當年,進取心十足,他向多尼請令,願領滿城五千馬殺奔漢中,將關寧叛匪擋在漢中。

老將軍的豪情讓頹喪多日的李國英也是精神一振,與蘇拜一起懇請信王能夠發兵,結果他們卻是連信王一面都沒能見到。

愛星阿將多尼的病情告訴了蘇拜和李國英。他說信王怕是染了滇地的疫病,自貴陽西返以來,信王的病情就不斷加重,一路全是強撐着,進了西安後就再也支撐不住,一病不起了,眼下人在昏迷狀態中。

李國英沒想到信王病情竟然這麼重,一時間倒生了愧疚之意,因爲在此之意,他連往江北大營發去三份急遞,奏疏上對信王畏敵如虎的行徑可是着筆多處。現在想來,恐怕正是因爲病重,信王這纔不得不從貴陽突然撤兵。

信王病重不能理事,蘇拜和李國英只能找平郡王商議。不想,羅可鐸一聽蘇拜要領兵奔漢中阻擊吳三桂的叛軍,是連連搖頭說不可。

蘇拜和李國英出來後氣得一跺腳,直言平郡王這是被叛軍嚇破膽了!

羅可鐸確是被嚇破膽了,不過不是吳三桂的關寧叛軍,而是太平軍。在貴陽時,若不是他提議走,多尼只怕還能硬撐一些日子。從川中逃奔時,羅可鐸當真是風聲鶴唳,猶如驚弓之鳥,稍有風吹響動,就以爲是被明軍伏擊,又或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追來了。而因爲多尼的病,事實上從貴陽撤回來的這兩萬多滿蒙騎兵的實際指揮者就是羅可鐸。將爲兵之膽,領軍之人如此無膽,自不難理解這兩萬多殺人如麻的滿蒙精銳何以會以大潰退的姿態千里逃奔了。

蘇拜他們走後,愛星阿上前勸了幾句,想請平郡王能夠擔起這西安重任來。羅可鐸卻始終沉默不語,愛星阿見狀,只得暗歎一聲告退。

羅可鐸不同意蘇拜出擊,多尼又病重,朝廷又沒明確旨意傳來由李國英或蘇拜主持陝甘局面,蘇拜只得和李國英匆匆商議,一人負責西安防務,一人急調陝甘各地綠營入西安城駐守。西安大城,萬不容有失。若西安有失,潼關必不保,那樣後果不亞明失山海關了。當年正是因爲孫傳庭在潼關戰敗,明朝才真正沒了迴旋之地,徹底等死。今日之局面,和當年何其相像。

西安駐防八旗兵各旗都有,其中最多是正紅旗,有五個牛錄,其餘都是一二牛錄。清一色皆是滿州大兵,只是陝甘平定多年,早無戰事,便有零星叛亂也是多由陝甘綠營清剿。故早年西安滿城的精銳兵馬早就被抽調到其他戰場,餘下的多是老弱病殘。不少子弟都是在滿城降生的,最大不過十四五歲,真正能披甲上陣不過一千七百餘。好在城中還有信王帶來的兩萬餘滿蒙精銳,另外還有李國英從漢中帶回來的四千漢軍和營兵,再加上各地即將向西安進駐的營兵,保守估計在吳三桂叛軍打來後,城內步騎當不下四萬餘人。且陝甘自古就出精兵,戰力不弱於吳部叛軍。

蘇拜和李國英對守住西安還有很有信心的,畢竟吳三桂的叛軍是從雲貴出來的,長途行軍,糧道漫長,雲貴又是貧瘠之地,川中更是罕有人煙,只漢中方有補充,但純靠漢中想維持吳軍對西安的攻勢,幾乎不可能。因此蘇拜和李國英堅信只要守上月餘,吳三桂就得不戰自退了,到時重新封堵保寧和漢中一線,吳軍人馬再多,兵將再強,也終究只有困死一途。

但讓蘇拜、李國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的大軍還沒兵臨城下,後方就大亂了。壞消息是紛至沓來,先是趙良棟領兵作亂,殺了甘肅總兵郭德響應吳三桂叛軍,後是漢軍參領孫思克也起兵響應。一時之間,除西安左近外,陝甘大亂。

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趙良棟和孫思克的叛亂完全是多尼和羅可鐸一手造成的。

去年趙良棟隨洪承疇南下雲貴,授督標中軍副將,入滇時敢打敢拼,立了不少戰功,洪承疇便想保舉他爲貴州提督,哪曾想趙良棟生性不善與人打交道,其性子頗爲耿直,在軍中得罪了不少滿州和漢軍將領,結果被人告到多尼哪裡。多尼一聽一個漢人將領竟敢不將滿州子弟放在眼裡,大怒之下便罷了其督標中軍副將職。

好端端的就被信王給奪了軍職,趙良棟一氣之下收拾包裹回甘肅老家。洪承疇得知這一情況後懊悔不已,卻是追不上人了,只得寫了封親筆信給李國英,請他在甘肅綠營替趙良棟謀個官職。李國英倒也給面子,將趙良棟安排在甘肅總兵趙德手下當參將,可這趙德卻是不能容人之人。趙良棟有大材,十分的有本事,到任不過旬許,就深得軍中將士敬重,趙德見了自是生怒,於是經常藉故給趙良棟小鞋穿,私下和人稱趙良棟也只說那個大鬍子。

趙良棟在趙德手下乾的窩囊,上面又無人照拂他,竟是再次使了性子準備脫下這身綠營服,回家種田去,這時洪承疇卻派人找到了他。於是乎,不得志的趙良棟在多尼陰差陽錯的安排下成了陝甘綠營呼應吳三桂的第一人。

孫思克倒沒有遭遇趙良棟的經歷,他是漢軍旗出身,比趙良棟這些綠營將領更得清廷看重。隨洪承疇經略湖廣、雲貴時,孫思克也是轉戰有功,若無差錯,其必能出任一方總兵。多尼從雲南北上貴陽時,孫思克也領着所部漢軍千餘人跟隨,其後與滿蒙兵馬一起入川。促使孫思克響應吳三桂造反的原因不是洪承疇給他寫了信,而是因爲他親眼目睹了滿蒙大兵是如何將川中百姓以及綠營士兵當食物吃掉的場景。

“漢人不如狗嗎!”

在得知趙良棟起兵後,孫思克召集了麾下軍官,對他們說了這一句話。然後,這一千多漢軍便絞斷了辮子,攻佔了府城,樹起了復明的旗幟。(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請一天假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十章 萬歲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請一天假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十章 萬歲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