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理藩院員外郎韓巨源是崇禎十二年的進士出身,崇禎十五年時曾秘密出使過朝鮮,後來北京城破,他先是降闖再是щww{][lā}因爲有過出使朝鮮的經歷,便一直在理藩院當差。順治十年,蘇克薩哈差韓巨源往朝鮮調兵對付羅剎,回來後韓便一直在理藩院中負責朝鮮事務,算是清廷中不多的“朝鮮通”。

得知自己被皇帝欽點即刻出使朝鮮,且回來後便升官擡旗,韓巨源很是驚喜。在理藩院中準備了一日,次日便領隨員前往天津衛,爾後從天津搭乘海船赴朝鮮。這條道相比從山海關經錦州再至大同江至漢城,要快的多,唯一吃苦的是海船顛簸得很。

韓巨源是在三月二十一日抵達朝鮮的,一入港口,當地朝鮮官員便奉如上賓,同時天朝上使到來的消息也是快馬往漢城報去。聽說大清有特使前來,朝鮮國王李棩甚是緊張,緊張同時卻又有些害怕。李棩的緊張和害怕,在於其父李淏。

因爲明朝曾在萬曆年間出兵幫助朝鮮驅逐倭人侵略,朝鮮舉國上下對明朝感恩戴德,因此當滿清崛起後,朝鮮多次出兵幫明朝征戰。後來清朝洪太親統大軍討伐朝鮮,朝鮮國都漢城瞬息而下,朝鮮國王李倧奉書請降,雙方築壇盟誓,朝鮮成爲清朝的藩屬。清軍將李倧之子李溰、李濬和李淏押到瀋陽當人質。清朝入主中原後,順治二年,久居清朝做人質的李淏返回漢城,四年後繼承王位,廟號孝宗。

李淏成爲朝鮮國王后,當時朝鮮上下反清復明的熱情仍很高漲,李淏本人也不例外。他一上臺,就以光復大明天下爲己任,確信胡人無百年之運的儒家格言,將地震、彗星等自然災害視爲清朝滅亡的徵兆,對南明政權等反清勢力寄予厚望,甚至不惜與世仇日本和解,願意借道給日本德川幕府軍隊,以便與南明政權一道夾擊清朝。

爲培植朝鮮實力,李淏積極擴軍備戰,駐漢城的京城御營廳軍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軍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並全部改編爲騎兵,此外御營廳還增加了大炮攻堅部隊,又在御營廳軍大量配備鳥槍,隨時準備揮師西進。然而朝鮮的財政十分困難,軍備也薄弱,根本無法支持李淏的“伐清”雄心,再加上清軍南下進展迅速,清朝有效控制了全國大半省份,而南方明軍反抗鬥爭雖激烈,但明朝重新復活的可能性都不大。

順治六年,李淏向清廷奏報日本可能起兵西犯,請求練兵修城,結果清朝派密使實地查看,發現朝鮮企圖借防日之名整修戰備,圖謀不軌,於是攝政的多爾袞下詔斥責李淏,警告朝鮮謹守臣子之道。

眼見中國國內抗清力量逐一消亡,清廷實質據有大半個中國,而且清朝對自己有了防備,李淏不得不改弦更張,不再抱着恢復明朝之念,而是想改善與清朝的關係,並尋找一切機會爲清朝效力,以便合理解釋自己以前擴軍備戰的意圖。只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做出有效行動,便病逝了。

李淏死後,年僅18歲的長子李棩繼位爲王。與其父李淏一樣,李棩年幼時也曾在瀋陽爲人質,故而骨子裡對清朝很是畏懼,加上父親李淏在世時一直圖謀興兵伐清,恢復大明,所以李棩很害怕清朝會找自己算帳,甚至會不承認自己這個國王,干涉朝鮮王位更替。

好在,李棩繼位一年多來,清朝並沒有對朝鮮有什麼指責,也承認了他這朝鮮國王,這讓李棩安心下來,開始着手朝鮮內政改革。就在不久前,李棩剛剛命臣下制訂了禁止同宗同姓婚姻的《相避法》,同時發明了銅活字印刷技術,可就在這兩件他繼位前就一直想幹的大事剛剛有了眉目時,清朝的天使卻突然而至,事先又完全沒有任何風聲,再聯想從前清朝往朝鮮派出的幾撥“查勘使者”,這便使得李棩感到緊張和害怕,他惟恐清使是“來者不善”。

在漢城等待清朝使者前來的那幾天,李棩總是提心吊膽,害怕清朝是派使來責問他過世的父王秘謀反清之舉,追究朝鮮“不軌”之罪的。韓巨源到達漢城後的第二天,李棩就忐忑不安地在左右議政大臣的陪同下接見了韓巨源。

雙方首先是象徵性的進行了一些禮儀,彼此說了很多客套話。發現清朝使者言語並無威脅之意,李棩感到慶幸,但還是弄不明白清朝來使目的何在。於是在經過一番試探後,他終是鼓起勇氣向清使詢問了來訪目的,得知竟是清朝要朝鮮國出兵五千以助剿賊,李棩和衆大臣們都是愣了。

李棩滿臉狐疑地問清使韓巨源道:“小王敢問天使,大清已據中國,何以還要我國出兵征戰?”

韓巨源識得眼前這個年輕的國王,七年前他來朝鮮時,李棩還是世子,那時也才十一歲,算是個頑童,時隔七年,當年的頑童卻成了朝鮮國王,這讓他有些唏噓。

國內的局面和清廷面臨的危機,韓巨源自是清楚,但他知道絕不能在朝鮮人面前流露半分,於是他不動聲色道:“我大清雖據中國,然南方嶺南之地仍有前明兵馬頑抗,他們與佛郎機人勾通,購買大量火槍,使我大清軍隊吃虧不少。我皇上聞你朝鮮國火器兵強,故特命本官前來你國,請你國發兵相助,事成之後,我皇上必有厚報。”

“這....”

李棩聽後,很是爲難,領議政大臣鄭太和也向他微微搖頭。鄭太和的意思很明顯,是想讓國王回絕清朝的要求。李棩倒是想拒絕,但一想從前在盛京目睹的清軍厲害,以及那些隔三岔五就到朝鮮來抓人殺人的清使,拒絕的話是怎麼也不敢說出來。他輕咳了一聲,突然轉過話鋒問韓巨源道:“不知大清皇帝今年幾何?”

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十八章 剔發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七百章 鎮反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
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十八章 剔發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七百章 鎮反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