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語出驚人

“爵爺,請注意自己的言行!”被戳到痛處的儒生臉色不善地盯着楊帆,“比起爵爺您,我等至少沒有糟踐這些大明的百姓,竟然用米糠豬食來對待他們。”說這話的時候,那位士子直接走到楊帆的面前,他的身後便是幾萬的難民,彷彿自己就是替他們聲討的正義之士。

然而,身後並沒有什麼響應他的羣衆。後邊幾萬難民,一個個沉默着。雖說這米糠實在難吃,但好歹能填飽肚子,這爵爺對他們來說依舊有恩之人,怎麼可能反過來倒打一耙呢。那儒生看後邊沒有什麼聲音,氣勢先弱了一半,有些糾結地回了回頭,隨後道:“顧記白米施粥,與爵爺您形成鮮明對比,此舉高義,受人敬仰,而爵爺不但不警醒,反而一條路上走到黑,實在是不仁不義,非君子所爲啊。”

“沒錯!”

“沒錯!”

“爵爺今日不認錯,恐難以令天下人信服!”

一羣羣士子慷慨正義,挺身而出,什麼叫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楊帆看着站在他面前大呼小叫的儒生,面無表情道:“說完了嗎?這是本爵爺最後容忍你們在這裡說的最後一次話,再敢多嘴,掌嘴伺候着。”

楊帆不再理會這些跳樑小醜,看着這些難民,從馬車裡將那半碗喝盛的米糠端出來,道:“我知道,這東西確實難以下嚥,但絕對不是豬食!”楊帆吞了一口,道:“他顧記當鋪能夠施粥十日,就讓你們這些所謂的仁人志士讚不絕口,那顧家壓低皮貨當價的時候,汝等又說了什麼?民生如此艱苦,陸家的米行米價飛漲,汝等又說了什麼?一個個趨炎附勢,不知所謂。”

“顧之卿是吧。”楊帆看向另一邊,問道:“今日便給你顧家一個聲名鵲起的機會。你且說上一說,這邊幾萬難民的供糧,能否持續到夏收。如果可以,在下一定上疏請聖上賜下大明善人的金字招牌。”

顧之卿眉頭一皺,高呼道:“爵爺莫要強人所難。顧家施粥十日,已經是用度拮据,也是算盡了一份綿薄之力,這如此多的難免,顧家恐怕愛莫能助了。”顧之卿這個老狐狸自然不會被一塊御賜的金字招牌所迷失理智。

“那陸一川,你看如何?”

陸胖子始終笑臉相迎,拱了拱手道:“爵爺高看了,我陸家還沒這麼大本事能夠養活幾萬張嘴巴。”楊帆轉過身來,對着幾萬難民道:“聽到沒,這就是你們口中的仁義君子,連他們也只能給你們十日的溫飽,更何況他們只給了你們當中一小部分的人。現在,竟然有一些斯文敗類,那本爵爺和這樣的商販做類比,豈有此理!”

“他們施了白米粥十日,那明日呢?這些大明苦難百姓無立錐之地,等你們習慣了施捨的生活,那麼,這順天府便要多上成千上萬的乞丐。我爲什麼要摻入米糠,就是讓你們明白,這討來的飯,不是吃得這麼有滋有味的!”

楊帆指着那羣儒生,道:“都說真正有才識之人,明事理。你們這些人,哼,讀屁個書,滾回去吧,別給你們老爹丟臉了!”

“滾回去吧!”

“滾回去!”

“……”

難民之中,不知誰率先喊出了這句話,緊接着所有人都高聲吶喊,讓這些平時都不拿睜眼瞧他們一眼的士子羞愧地甩袖離去。老儒生如鯁在喉,驚恐了看了一眼辱罵着他們的百姓,掩着面倉惶逃離。

楊帆看着右側那些還巋然不動的天橋下的幾位東家,指着他們呵斥道:“看看這些人的德行,假仁假義,賺着黑心錢不說,還妝模作樣地施粥行善,你們行得是哪門子善?拿從百姓血汗裡刮來的錢,讓大明的子民來感恩戴德的謝你們嗎?”

“呵呵,爵爺說得倒是好聽,敢問爵爺您有辦法救活這些難民嗎?如果沒有,那有憑什麼要求我等做此等難事?至於這米價,我陸一川乃是一介商賈,米少人多,價格自然翻漲,有何之錯?”

楊帆笑道:“很快你便知道錯在哪裡了。”

楊帆剛要說這出海之事,一聲早已醞釀很久的聲音從藍印官轎中響起。

“聖旨到!”

衆人看見大理寺正卿李道手中那道明晃晃的聖旨,趕緊跪下來。李道看了眼跪在一邊的楊帆,走過去接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擢淩河伯楊帆禮部特使,領三萬子民,出使呂宋,宣揚民風教化,開疆擴土!”

“在下遵旨!”楊帆不卑不亢地接過聖旨,站起來,對着充滿疑惑驚恐的那些難民說道,“看到了嗎,我們的聖上,帶來個生存的希望,明日,你們就將隨我一同遠洋呂宋,那裡的土地、稻米,都將是你們的!”

這話聽在那些難民的耳中,多少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八成不會被餓死了,但憂愁的便是要出海,對於這些習慣了土地與安定的他們來說,大海,便是一片未至與迷茫。

那些難民繼續被帶回了集中地,由錦衣衛、衙役把守着。李道看了看楊帆,道:“爵爺今日所講的這番肺腑之言,實在是令在下感到羞愧啊,沒想到爵爺如此高義,實在是佩服佩服。”

“李大人莫要再拍在下的馬屁了,不知聖上可曾有其他吩咐?”

“令爵爺處理完這邊的是,進宮一趟。對了,今夜在集賢居,在下襬下宴席,特地爲爵爺送行。屆時,孫大人、徐大人也會過來,還請爵爺賞光。”

楊帆拱了拱手,道:“一定,一定。”

……兩個時辰後……

油紙傘在奉天門前等了一刻鐘,傳旨太監匆匆趕來,領着楊帆往御書房走去。天氣又冷了下來,雪覆蓋在高瓦之上,顯得有些悠遠。楊帆跟着太監走到御書房。宮中有專門的人清掃積雪,一條道乾乾淨淨,沒有一絲雪跡。

“御書房前邊怎麼沒掃乾淨?”楊帆踏着雪,感覺有些奇怪。

“回爵爺的話,聖上不讓,我等也只能遵命。這其他地方,怕宮裡貴人摔着,每隔一個時辰就有人清掃,唯獨這御書房,很少掃雪。”領在前邊的太監迴應道。

“聖上,淩河伯楊帆帶到。”

“進來吧。”屋內傳來朱由檢的聲音。楊帆緩緩推入御書房,欠身行禮。

一封剛剛從宮外傳過來的情報擺在檀木御桌上,朱由檢擡起頭,笑道:“可以啊,這天大的罪過竟然被你楊帆用幾句話給圓了過去,朕真有些小巧你了。”楊帆躬身一禮道:“就算沒有在下那番說詞,想必聖上也已經託李大人準備好了後路。”

“朕可沒那麼大本事,堵住天下人之口,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那道聖旨,將你‘貶到’呂宋去。那道聖旨也就將那個‘擢’字改成了‘謫’字而已。只有時間,讓人忘記了你楊帆,才能幫你洗清這個罪名。”

“聖上英明。”

“行了,別拍馬屁了。你楊帆敢做的事,沒有個九成九把握,豈會在朕的眼皮下做出來?”朱由檢笑道,“朕今日叫你入宮,最後再問你一便,這出使呂宋是你自己意願,還是被周延儒趕鴨子上架的?”

楊帆道:“聖上是要聽實話?”

“自然。”

楊帆道:“說實話,在下不願去,但又生怕這事情交給別人,反而把事情搞砸了。那出這個注意的我,可就難抒己罪了,所以即使不想去,也只能硬着頭皮去了。”楊帆也不是沒有想過不去呂宋,可怕就怕出現自己不可控的局面,萬一這三萬人石沉大海,到時候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也罷,不過當初你答應朕,一個月內籌集五十萬兩白銀的事……”朱由檢放下手中的摺子,道:“你也知道,這朝廷用度緊張,多添點錢,這西北的叛亂早點定下來,也好趁早對付東北那幫建奴。”

“聖上有這番雄心是好,不過眼下最要靠聖上解決的並不是其他的,而是糧食和天災問題。說白了,也就是天災的問題。記得在下曾經說過,這土豆的推廣還需要幾年,正所謂遠水解不了盡渴,還有幾樣作物,相信在大明已經有一定的栽種面積,希望聖上可以推廣一二。這些在下都將那些作物的特徵統統描述在這份奏摺之上。”楊帆將自己寫好的奏摺遞上去。

“至於在下答應聖上的那五十萬兩,就要看聖上有沒有這個雄心壯志去拿了。”

“這是什麼話,只要不偷不搶,朝廷用正當手段得來,不是莫須有搶來的,那朕便使得。”楊帆道:“在下當初說過,爲何大明海上貿易,白銀在流入,這朝廷爲何總是沒錢,其一,是商稅過低,而大明的人口不斷增長導致支出多了,而收入卻沒變。其二,便是大量富商囤積白銀造成的,這些家底厚實的商賈,有了錢,買了地,多出來的餘銀便一直囤積着,久而久之,這家財萬兩也並非空穴來風。在下認識一位石姓商賈,隨隨便便就可從家中掏出六千兩白銀,聖上做何感想?”

朱由檢問道:“那你有何良策?”

“聖上,如今這銅錢早已經氾濫成災,大多商賈都不願用銅錢,這孔方兄也該歇業了。依在下所見,聖上應該重發銀票,將白銀收歸國有,不允許在大明國內使用白銀交易,這樣不但能夠穩定經濟,而且對於調控各地物價也是極好的手段。”

“銀票?你能保證這銀票就不像銅錢那樣氾濫成災?當初就是因爲這僞造的銀票太過氾濫,成了一堆廢紙,才使得嘉靖年間不得不廢除紙鈔銀票。”

楊帆從懷中掏出一隻木盒,交給朱由檢,道:“聖上說的確實如此,這紙鈔信譽過低,但如果本身就是一種稀罕材質的東西製成,聖上可還擔心會氾濫成災?”

朱由檢打開木盒,裡邊一堆花花綠綠,油光可鑑的票子,便不由那手去觸碰。當那種潤滑的觸感觸及到朱由檢的指尖時,朱由檢不由驚訝的擡起頭來,道:“此爲何物?”

“聖上,這是在下研究數月,調製出來的一種神秘物質,普天之下,除了在下,相信沒有人可以調製出此物。此物遇水不溼,摺疊不損,可不腐百年,在下謂之的確良。”

“的確良?怎會如此古怪名字?”朱由檢拿起一張所謂的的確良,其實就是楊帆那些“鼻涕”搞出來的塑料薄膜罷了,放了點染色劑,就成了這麼一盒子藍、綠、紅、黃的花票子。

朱由檢再次拿到手上,輕輕撕了撕,除了稍稍變形,竟然沒有撕破!他吃驚地望着楊帆,道:“此等神物,可抵刀槍否?”朱由檢想到類似軟蝟甲一類的神物,以爲這的確良也是水火不侵,刀槍不入的奇物。

“不能。這的確良遇火則燃,遇刀槍則破,聖上若是想要那它做盔甲,就別多想了。”

朱由檢稍稍有些失望地彎下背來,依舊不甘地問道:“這的確良還有何等奇效?”楊帆解釋道:“無其他奇效。然勝在其不易製造,沒在下的秘方,便無人可以仿製,聖上若是想推廣紙鈔,便可那該物替代。”

“朕擔心的是經歷過那次廢除寶鈔以後,這銀票推行再也無人信任,恐怕也只能是一紙空文而已。”

楊帆道:“這個聖上大可放心,既然要推廣,必定要先從兩類人入手。”

“哪兩類?”

“富賈和官員。這是強制手段,哪些人有多少錢,想必聖上不能猜全,猜個五五六六總是有的,到時候詔令一頒佈,聖上大可想他們施壓,屆時他們若是不肯,那便是抗旨不尊,查抄家底,收歸國庫。然一旦他們遵旨了,那這新發的寶鈔有了這些人的擁護,再推廣開來便不難了。”

朱由檢看着這些大大小小的票子,問道:“單單這些,怎麼夠推廣的?而且廢除銅錢,讓那些百姓如何生?”

“這樣的花票子在下一共趕製了一千萬兩的數目,大者黃票,代表着十萬兩,攏共五十張,若是聖上爲了增加這些黃票的可信度,加蓋上玉璽,相信這效果會更加,恐怕有不少愛慕虛榮者會爭相換取。這紅票代表白銀五萬兩,攏共也是五十張,這藍票代表着白銀一萬兩,這綠票代表白銀五千兩,至於最底下的白票,則是代表白銀一千兩。”

朱由檢一愣,道:“這樣的數額會不會大了些?”

“這是的一千萬兩的數額,也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在下之所以沒有製作出十兩、二十兩或者更小的一錢、一分銀票,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讓聖上先把那些難啃的骨頭解決了,這樣接下來大範圍的推行就變得順利許多。”

朱由檢思忖良久,謹慎道:“等朕問過幾位卿家再議,你先回去吧。”

“是,聖上。”楊帆明白,朱由檢給予他的信任是有限的,一旦上綱上線的事情,那一貫的舊思想還是會佔據上風,只有到了吃了苦頭,或許纔有轉機,至少到了明年,這陸一川家的米行就可以歇業不用幹了。如今既然給朱由檢、周延儒都做了工作,剩下的執行便要靠這個朝廷了,楊帆一雙手、兩條腿,總不可能凡是都親力親爲,那樣子真的太累。

走出御書房,幾個小太監正躡手躡腳地拿手將主道上的雪撇乾淨,楊帆對着一邊看着的大太監問怎麼回事。

大太監回答道:“剛剛小皇子跑過,摔了一跤,娘娘吩咐,宮內所有的主道都要清掃乾淨,又怕打擾到聖上,所以吩咐幾個人,那手撇乾淨。”

楊帆搖搖頭,往宮外走去。這天子滑一跤,有萬千人捧着,百姓凍一宿,卻無人問津。這就是世道的公平嗎?

也許是吧。

第302章 絮將落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232章 三槍拍案第122章 等待第303章 淨土懸棺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106章 天橋下的警惕第339章 將戰第397章 圍戰第512章 帝師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280章 埋下一顆種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147章 要地要錢第376章 種痘第91章 吹出一片天第204章 圍城(下)第244章 錯過第417章 隔窗望第164章 羽織來犯(上)第88章 士農工商第218章 雷天大壯第105章 洛日第383章 驚變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175章 衍聖第431章 磋商(上)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494章 洛陽大順第309章 後天境?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88章 士農工商第130章 雪夜沁園春(上)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第463章 拍馬屁第411章 寧國侯第476章 遼地風雲(下)第70章 怒衝冠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315章 尋冢第488章 湖畔姑娘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492章 過河卒第381章 高調奢華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470章 迷人眼第122章 等待第364章 相遇第107章 蘇先生,隕第346章 嶽靈甫第75章 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上)第357章 一枚舍利第192章 齋內出奇物(上)第162章 種田在澳洲第465章 就按江湖辦第432章 磋商(下)第477章 對語第254章 賽詩會(上)第368章 談笑風生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71章 雨沾裳第132章 雪夜沁園春(下)第274章 賭債賭還(上)第117章 小巷風波第150章 再起航第99章 易如反掌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353章 放不下第336章 情誼第387章 江湖魚龍燴第214章 詰問(中)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120章 良人歸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469章 林中撫曲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196章 青燈語偷柿食第336章 情誼第306章 九江書巷(上)第314章 登崖墓第404章 冬青第126章 嗟食與尊嚴第10章 徐家有蓉第439章 國考三試第99章 易如反掌第268章 就地還錢第34章 圍城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240章 老子不幹了第255章 賽詩會(中)第491章 飛天相第9章 三文錢的道義第248章 下江南第451章 託付
第302章 絮將落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232章 三槍拍案第122章 等待第303章 淨土懸棺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106章 天橋下的警惕第339章 將戰第397章 圍戰第512章 帝師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280章 埋下一顆種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147章 要地要錢第376章 種痘第91章 吹出一片天第204章 圍城(下)第244章 錯過第417章 隔窗望第164章 羽織來犯(上)第88章 士農工商第218章 雷天大壯第105章 洛日第383章 驚變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175章 衍聖第431章 磋商(上)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494章 洛陽大順第309章 後天境?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88章 士農工商第130章 雪夜沁園春(上)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第463章 拍馬屁第411章 寧國侯第476章 遼地風雲(下)第70章 怒衝冠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315章 尋冢第488章 湖畔姑娘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492章 過河卒第381章 高調奢華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470章 迷人眼第122章 等待第364章 相遇第107章 蘇先生,隕第346章 嶽靈甫第75章 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上)第357章 一枚舍利第192章 齋內出奇物(上)第162章 種田在澳洲第465章 就按江湖辦第432章 磋商(下)第477章 對語第254章 賽詩會(上)第368章 談笑風生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71章 雨沾裳第132章 雪夜沁園春(下)第274章 賭債賭還(上)第117章 小巷風波第150章 再起航第99章 易如反掌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353章 放不下第336章 情誼第387章 江湖魚龍燴第214章 詰問(中)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120章 良人歸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469章 林中撫曲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196章 青燈語偷柿食第336章 情誼第306章 九江書巷(上)第314章 登崖墓第404章 冬青第126章 嗟食與尊嚴第10章 徐家有蓉第439章 國考三試第99章 易如反掌第268章 就地還錢第34章 圍城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240章 老子不幹了第255章 賽詩會(中)第491章 飛天相第9章 三文錢的道義第248章 下江南第451章 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