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狼環伺

審配說動孫權,孫權亦聽從審配之計,籌謀一番之後,發書與劉備詳說此事。

劉備得孫權書信,本以爲是孫權問責之書,卻見數頁紙上寫的密密麻麻,全都是分析利弊,勸說他一起攻打巴陵一線的話。

劉備頗知軍略,細細讀了孫權書,覺得確有搞頭,但是唯恐孫權因爲他前者攻打建昌一事坑他,遂召賈詡前來商議,看看其中是否有陷阱。

不多時,賈詡至,覽畢書信,“此必審配之謀也!”

劉備奇之,“全篇孫權未提審配之名,文和因何說此乃審配之謀?”

賈詡道:“審配此人之奸不在計謀,在把控人心也,此一計將天下諸侯大半都籠絡進去,用此計者定非常人,周瑜之流只擅謀事,不善謀人,孫權書中雖未提審配,卻言中遼,中遼荒蠻之地也,吾思之,只審配有此謀略。”

劉備笑着搖頭,“即便此謀乃是審配所出,又能如何?文和高看審配也,吾尚未言,其如何能送天下大半諸侯入局?”

審配輕笑:“主公以爲此計如何?”

劉備輕輕點頭:“此計甚善。”

賈詡道:“此計雖簡,卻以大勢裹挾,常人不敢思之,不能思之,且此計正是擊在天下諸侯軟肋之處。”

看着劉備猶自不信的樣子,賈詡正色道:“如今荊南與荊北對峙,自荊南奪了洞庭湖以北,建漢壽雄城,主公心中可有惴惴?”

劉備不言。

賈詡抖了抖手中書信,長嘆一聲:“奪取巴陵一線,雖是各憑本事,然聯合出兵共攻之乃是最善之謀,主公心動否?”

劉備微微點頭。

賈詡嘆了一聲,“此正審配機敏之處也。”

“今荊南之勢,難敵曹昂,吾等皆思練兵強軍富民,以圖自保,此無過也,然審配之計,在誘天下諸侯,曹操若強以至於天下莫敵,吾等皆爲之階下囚也,結諸侯之力共攻之,如何不善?”

劉備忙道:“文和之意,此事可爲?”

賈詡一臉正色,“何止可爲,大有所圖也!”

劉備大喜,於廳堂之中踱步,“既如此,需好好謀劃一番!”

賈詡拱手拜道:“主公宜召孔明至,孔明心思縝密,多有奇謀,吾等共議之,可圖巴陵一線,亦可防備孫權。”

劉備忙使人去喚諸葛亮,同時回信與孫權,言說應下此事,亦會發書與馬騰,只是馬騰是否應諾,此事難說。

孫權收到劉備書信大喜,使人請審配至問之,審配笑道:“西涼好逞勇力,如此良機,西涼定會應允,將軍可敲定時日,吾等四家來日可齊攻也。”

孫權大喜,與衆臣屬商定時日,只待馬騰消息。

卻說西涼馬騰,此人好戰而無野心,其子馬超卻是野心勃勃之人,馬騰收到劉備書信,使人請韓遂前來共議。

“父親,吾觀劉備所言,甚有道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能重創曹操,將曹操打的元氣大傷,甚至奪得土地,豈不美哉?”

馬騰呵斥道:“汝叔父尚且未言,汝一小兒,安敢放肆?”

馬超諾諾,知道馬騰乃是試探韓遂之意。

韓遂忙道:“孟起之勇,天下無雙,非稚子也,大兄不必過分苛責。”

馬騰道:“再如何勇猛,也要知曉禮數,賢弟未言,他一小輩安能發話?”

韓遂沉吟道:“若真如劉備所言,此誠不失爲良機也,西涼雖處偏遠,然孟起虎踞幷州,曹操定早視之爲眼中釘、肉中刺,不可不防。”

衆皆點頭,馬超心中詫異,韓遂竟有這般見識?

“賢弟所言,亦吾之所想也,”馬騰正色道,“遲早與曹操有一場惡戰,合衆人之力先下手爲強乃是上策,劉備所言不差。”

馬超大喜:“吾這便去準備出兵!”

馬騰皺眉道:“毛躁無狀,如何能統大軍?賢弟,汝可願爲主帥督導此次攻伐?”

韓遂忙道:“吾安能奪孟起帥位,不可,不可。”

馬騰笑道:“賢弟乃小兒長輩,何須言奪?理所應當之事也,莫要推辭。”

韓遂見推脫不過,便應下此事,回營整頓軍將。

馬超見韓遂遠去,“父親,因何使韓遂爲主帥,若其爲掣肘又當如何?”

馬騰橫了馬超一眼,“何其愚昧!韓遂爲主又能如何?豈能幹礙於汝?莫非汝手下軍將皆聽韓遂之令?”

馬超訕訕,“吾麾下人,如何聽他韓遂!”

“這便罷了,使韓遂爲主帥,一者汝在前方廝殺,若情勢不妙,韓遂於後方作亂又當如何?在前方他如何能妄動?若敢妄動,一刀殺了便是。”

“諾!”

“汝且去整頓軍將,吾這邊發書與玄德。”

馬超應聲而去,馬騰遂手書一封與劉備,言說西涼應下此事!

信至荊南,劉備又發書與孫權,孫權知大事已定,將日期定在天中節,即端午節,此時距天中節尚有月餘,足夠各方準備。

本就是遼東發起此事,在得到馬騰、劉備對日期沒有異議的回答之後,審配往來拜別孫權,欲歸遼東籌謀。

孫權聞說審配欲行,忙請審配至書房之中問計。

“審公,今江東雖與荊南共攻巴陵一線,然最終巴陵落入誰手,尚未可知也,江東、荊南畢竟兩家,審公可有計教吾?”

審配心中暗笑,這些標榜着仁德賢明的君主也要問計與吾這天下人人皆喚“惡賊”之人,何其笑也。

審配假作沉吟,“如今江東、荊南、西涼、遼東,具皆同盟,吾卻是不好爲將軍謀劃。”

孫權心中大罵,面上卻擠出微笑:“萬望審公憐惜,此事畢竟吾與審公一手促成,何不照拂於吾?”

審配暗思,南方越亂,待取青州之時曹昂必定分心他顧,此有利於吾也。

“也罷,配多蒙將軍照拂,安能不爲將軍謀劃以報將軍厚待?”審配一副知恩圖報之相,孫權掛着假笑恭維。

“將軍且附耳過來,”審配笑着在孫權耳邊道,“只需如此如此......”

孫權皺眉道:“若因此攻之不下,又當如何?”

審配心中輕笑,調動爾等,不過便宜吾取青州罷了,吾管汝能取否?

“將軍此言差矣,畢竟洞庭一線,原是荊南所屬,劉備安能不出力?將軍只消積蓄實力,待城將下,一舉奪之便可。”

孫權心中雖有疑竇,卻覺得審配所言不假,遂厚賜審配,送審配上船歸遼東,再三叮囑出兵不可誤了時日。

審配應諾而去,西涼、荊南、江東、遼東,暗潮洶涌。

卻說曹昂判了卷子,覺得自己手下官吏不過關,遂召楊修前來問之,“德祖,因何衆人皆是生搬硬套,不通其中道理?”

楊修尷尬道:“主公,其中原理,吾亦只是略懂,難爲衆人精講,因此只是將這百餘案例講通,其中變化......”

曹昂微微點頭,沒講通原理便想讓他們精熟案例,確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也罷,趁着如今公務並不繁忙,便開壇爲其精講一番,德祖且去安排。”

“諾。”

自此,曹昂定下規矩,每至休沐日公務不忙之時,開壇講座

“刑罰論”

“犯罪構成”

“行爲”

“結果”

“因果關係”

“違法阻卻事由”

“主觀要件”

“責任阻卻事由”

“犯罪形態”

“共犯”

“罪數”

“刑罰”

......

曹昂結合着漢末的律法與現代的法學知識,儘可能的講基本原理講透徹,就這樣,不僅僅是徐州官吏來聽,不少法家學子聞說曹昂開壇授課,亦從四方趕來聆聽。

一日,曹昂於官署之中處理政務。

“主公,荊南與江東大軍異動!”陳登拿着江夏傳來的緊急軍令來尋曹昂。

曹昂接過軍報,甘寧報說荊南大軍集結,主將張飛在邊境操練兵馬,江東亦有軍馬屯紮在鄱陽湖上,只是旗號雜亂,不知誰爲主將。

曹昂皺眉,劉備、孫權這是又皮癢了?南方方平息了不久,他們那來的兵力妄動?

然,敵不動,吾不動,不然爲之趁也,“元龍,發書與興霸,令其嚴防東線,同時發書與文長,令其小心張飛,張飛此人勇力尚在關羽之上,不可輕視。”

“諾!”

甘寧、魏延接到徐州來信,不敢怠慢,嚴令麾下兵士加強防備。

卻說審配歸遼東,前來拜見公孫恭。

“主公,如今四方已然聯絡,待天中節那日,吾遼東便可出兵也!”

公孫恭看完奏報,陰陰一笑:“吾何必那日便要出兵?”

審配愕然,他突然有些看不透公孫恭,“主公之意......”

公孫恭盯着審配,直把審配看的背後發涼方纔移開目光:“或若提前一日,或若延後一日,提前有出其不意之效,延後則有其他三方爲吾等吸引曹操注意,更利於吾趁其不意而攻也。”

審配愕然,他沒想到公孫恭比他還要不要臉。

公孫恭笑道:“那盟約是汝與那三家商定,吾未斷、未允,對否?”

審配不敢多言,“主公英明!”

公孫恭放聲狂笑。

卻說劉備喚諸葛亮至長沙,三人共議。

“今雖成結連之勢,四方約定共同出兵,然江東孫權多詭詐之事,不可不防也。”

三人徹底忽略了荊南亦行詭詐之事,反將江東所爲記了個清清楚楚。

諸葛亮與賈詡對視一眼,賈詡微微點頭,諸葛亮道:“主公,亮有一計。”

劉備忙道:“孔明速言。”

諸葛亮沉吟道:“此計雖可使荊南得利,恐有後患。”

“無妨,且試言之。”

諸葛亮鋪開地圖,指着建昌道:“此處!”

劉備皺眉,建昌?

諸葛亮食指在地圖上滑動,“巴陵一線,卻爲兵家要地,然巴陵四周,皆是曹昂麾下勇將,甘寧、淩統、魏延,南郡還有一個文聘!”

諸葛亮看着劉備的眼睛,“主公,即便荊南與江東聯手共出奇兵,此處難攻也!”

劉備看向賈詡,賈詡點了點頭,示意劉備此事確如諸葛亮所言。

“那,那四家聯手,豈非只有吾不攻曹昂反攻江東?”

賈詡輕輕搖頭,“非也,攻建昌是一計,攻巴陵一線亦是一計也。”

“若吾荊南不出兵巴陵,孫權安能派兵?到那時如何襲建昌?”

諸葛亮道:“賈公言之有理,若主公欲有所得,攻建昌乃是上策,只恐荊南與江東徹裂,不利日後抗曹也。”

劉備輕笑道:“大勢當前由不得他孫權小心思了除非他願做曹昂階下之囚,不然萬事皆休!”

劉備指着地圖上的建昌城笑道,“江東不擅步騎之戰,正好吾替其鎮守此處,便依孔明之計,一明一暗以行之,此事便交由文和與孔明汝二人調度。”

二人拱手應諾去討論,準備擬製一個章程。

中遼戰船皆已聚集完畢,由大將卑衍統帥,三千水軍架着數百艘戰船,帶着一萬精銳步軍先行,公孫恭自帶一萬五千精銳步軍在後援助。

爲防止審配搞事,公孫恭特地將審配帶在一旁,審配深恨之,卻不敢表露分毫。

天中節至,各處天色陰沉暗黑,一派山雨欲來風滿樓之相。

雍州方向,西涼大軍涌出,韓遂爲主帥,帶着樑興、成銀、張橫、馬玩四將與兩萬大軍,馬超爲副,帶着龐德、馬岱與兩萬大軍,齊齊往雍州殺來,張郃忙使人報許都求援!

劉備使關羽爲主將帶一萬軍馬連夜往巴陵去,孫權聞說劉備動向,不甘人後,忙遣寇封帶一萬軍馬亦往巴陵去,暗發書叮囑寇封,留存兵力,一舉奪城!

因而建昌只剩下五千兵馬,只有一副將王橫,劉備探得,只待戰火起,便派張飛往建昌去奪城!

三家皆動,已然交鋒,天下頓時陷入征戰廝殺之中,曹操分派大軍往各處應援,同時令各處嚴加防備,莫要妄動!

曹昂傳書徐庶,使其以糧草、兵家支援淩統等人,一時之間,天下的眼神,皆放在這幾處戰場之上。

益州。

劉璋在書房之中來回踱步,看着牆上懸掛的地圖,臉上泛起一抹潮紅。

“打,狠狠的打,使勁兒打,最好是打的兩敗俱傷,死生癲狂!到時吾便可一舉而收之!”

海上。

風捲戰旗鬥,遼東戰船,兵發青州!

第二百四十二章黃忠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年終朝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七章 曹昂劍挑風雨閣第六十二章 甲兵壓城城欲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軍陳列!第二章 槍若驚鴻鬥游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魏諷第一百二十章 蔡瑁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與吾捉拿周瑜!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牛案第四十一章 潁水之上霸座賊第二百四十三章 魏延與關羽第二百三十八章 張衛第八十六章 好大頭顱沖天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圖謀倭子第一百六十章 孫尚香歸江東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貓第一百三十二章 凌家父子第二十二章 曹昂酣鬥張翼德第一百零五章 義務教育第六十八章 冀州之甄家動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病周瑜第四十章 射殺袁尚敗袁紹第一百六十三章 孫劉會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賈詡謀建昌(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零四章 人才涌入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八十六章 好大頭顱沖天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孔融之死 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魏公第二百七十四章 郝昭之謀第八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袁譚第二百零一章 整治冀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海盜管承第一百六十二章 刑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迫退周瑜第五十七章 徐州紙江東事宜第一百七十章 益州張鬆第一百六十七章 仲景見元化第九十五章 審配鴆殺公孫度第七十二章 曹昂班師歸許都第一百八十章江東齷齪第一百四十四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九十六章孔融之死 上第九十九章 張敞不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設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東衛第二百四十章 張魯的恐慌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錢第六十五章 細鹽千石欲販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凌家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涮肉第八章 怒曹昂威霸宛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橫插一腳第二百零七章 侯選之智第一百九十九章 遠航第一百零四章 人才涌入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殺將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定遼東第四十三章 風靡徐州之美食第七十四章 大朝議擬選賢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孫恭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大朝議擬選賢才第一百章 鬥!第九十六章 中原無戰事第十五章 曹呂姻親謀袁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波第十章 賊心初現警曹昂第七十五章 士子聚集風旦評第一百六十五章 漢壽風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十章 賊心初現警曹昂第一百六十四章題目《劉備籌劃》第三十二章 曹子修槍挑顏良第一百六十八章 甄宓有喜第三十章 父子密謀絕後患第一百三十九章 孫乾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病周瑜第一百二十四章 掌控第九十一章 奪幷州馬超犯邊第二百五十章 冀州主簿?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殺將第一百二十章 蔡瑁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盧毓入府第七十九章 有錦衣者名甘寧第十六章 袁公路固守壽春,曹孟德詭謀激士卒第二百一十六章 謀遼東第六十八章 冀州之甄家動向第四十七章 吾不如曹昂多矣第二百九十一章 各有謀劃第十六章 袁公路固守壽春,曹孟德詭謀激士卒
第二百四十二章黃忠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年終朝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七章 曹昂劍挑風雨閣第六十二章 甲兵壓城城欲摧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軍陳列!第二章 槍若驚鴻鬥游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魏諷第一百二十章 蔡瑁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與吾捉拿周瑜!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牛案第四十一章 潁水之上霸座賊第二百四十三章 魏延與關羽第二百三十八章 張衛第八十六章 好大頭顱沖天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圖謀倭子第一百六十章 孫尚香歸江東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貓第一百三十二章 凌家父子第二十二章 曹昂酣鬥張翼德第一百零五章 義務教育第六十八章 冀州之甄家動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病周瑜第四十章 射殺袁尚敗袁紹第一百六十三章 孫劉會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賈詡謀建昌(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零四章 人才涌入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八十六章 好大頭顱沖天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孔融之死 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魏公第二百七十四章 郝昭之謀第八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袁譚第二百零一章 整治冀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海盜管承第一百六十二章 刑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迫退周瑜第五十七章 徐州紙江東事宜第一百七十章 益州張鬆第一百六十七章 仲景見元化第九十五章 審配鴆殺公孫度第七十二章 曹昂班師歸許都第一百八十章江東齷齪第一百四十四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九十六章孔融之死 上第九十九章 張敞不服第二百五十一章 設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東衛第二百四十章 張魯的恐慌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錢第六十五章 細鹽千石欲販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凌家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涮肉第八章 怒曹昂威霸宛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橫插一腳第二百零七章 侯選之智第一百九十九章 遠航第一百零四章 人才涌入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殺將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定遼東第四十三章 風靡徐州之美食第七十四章 大朝議擬選賢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孫恭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大朝議擬選賢才第一百章 鬥!第九十六章 中原無戰事第十五章 曹呂姻親謀袁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波第十章 賊心初現警曹昂第七十五章 士子聚集風旦評第一百六十五章 漢壽風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手第十章 賊心初現警曹昂第一百六十四章題目《劉備籌劃》第三十二章 曹子修槍挑顏良第一百六十八章 甄宓有喜第三十章 父子密謀絕後患第一百三十九章 孫乾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病周瑜第一百二十四章 掌控第九十一章 奪幷州馬超犯邊第二百五十章 冀州主簿?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殺將第一百二十章 蔡瑁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盧毓入府第七十九章 有錦衣者名甘寧第十六章 袁公路固守壽春,曹孟德詭謀激士卒第二百一十六章 謀遼東第六十八章 冀州之甄家動向第四十七章 吾不如曹昂多矣第二百九十一章 各有謀劃第十六章 袁公路固守壽春,曹孟德詭謀激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