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賈詡進言

劉澤始終認爲,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愛情都將是永恆不變的,人之所以有別於禽-獸,那就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如果人只滿足於發泄慾望,那與禽-獸又有何區別?劉澤自認爲自己不是聖人,也做不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但男歡女愛必須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之上,從這一點上來說,劉澤是很難接受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洞房之中,與一個陌生的女子對坐相處,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

他輕咳了一聲,對陳登道:“非常感謝陶使君的美意,蒙甘小姐的錯愛,在下惶恐不甚,在下得蔡氏爲妻,餘願足矣,誓今生不納一妾,請元龍先生回稟陶使君,在下愧不敢受。”

陳登原本以爲劉澤只有一妻無妾,這樁婚事可以輕輕鬆鬆地搞定,可他剛一說來意,劉澤竟然斷然拒絕,似乎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他不禁納悶之極。

陶謙的妻妹長得漂亮溫柔賢慧可是在徐州城裡出了名的,多少人想娶爲正妻都未能如願,在陳登看來,甘小姐就是給劉澤來做正妻都綽綽有餘,人家身份地位在那兒擺着呢,丹陽望族甘氏嫡女出身,能娶到她就是和徐州牧陶謙成了連襟,光耀門楣,現在給劉澤做妾,多少有些委屈了。

陳登實在想不出劉澤拒絕的理由。“潤德公放心,甘小姐才貌雙全,名門嫡女,無論樣貌出身絕對不會配不上潤德公的。”

劉澤苦笑一聲,看來陳登會錯意了,自己對女方樣貌出身並不在意,唯一在意的,只有有沒有感情,他和甘小姐素未謀面,又從何談起感情二字。但這話又不能跟陳登明說,在漢代什麼情呀愛呀的都屬於禁忌語。士大夫都恥於談論,他只得道:“在下對甘小姐人口樣貌別無異議,只是在下並無納妾之心,請元龍代我向陶使君婉辭。”

陳登詫異地道:“尊岳父蔡公曾著《獨斷》一書,書中明言卿大夫一妻二妾,納妾本乃有禮法可循,爲何潤德公固辭。難不成潤德公懼內不成?”陳登想來想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看來也只能是劉澤怕老婆了,蔡夫人爲了專chong而不許他納妾,也就這一種合理的解釋了,看來劉澤英雄蓋世。卻也是個懼內的主,陳登暗暗好笑。

劉澤不好再做解釋,道:“內子賢良淑德,至於不想納妾乃澤個人之事,其緣由不便直言。元龍先生遠來,舟車勞頓,權且在館驛之中安息。明白在下作東,爲元龍接風洗塵。”

陳登只得告退,不過他沒有去館驛,直接去找賈詡了。曾在劉營之中呆過一段時間,陳登與賈詡處得還不錯,更重要的是,陳登很清楚,賈詡作爲劉澤身邊的首席智囊。劉澤對其是言聽計從,想讓劉澤應允這門婚事,陳登看來還得另闢蹊徑。畢竟在陶謙面前已經允諾辦成此事,陳登可不想因爲劉澤拒絕就半途而廢。

賈詡一聽這是好事呀,姑且不論甘小姐的人品樣貌,單單就是可以和陶謙結成連襟,對劉澤謀取徐州那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陳登說劉澤當場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賈詡倒也不奇怪,在平原時就曾拒絕過一次。

“元龍放心,我會勸說我家主公的。”賈詡才陳登道。

陳登拱手道:“多謝文和兄相助。”

賈詡趕到劉澤府邸的時候。劉澤正好有事出去了,賈詡思量再三,決定去見見主母蔡琰,想讓劉澤接受納妾之事,最關鍵的人還是蔡琰。當年劉澤千里闖長安,從天牢之中將蔡氏一家救出來,這個舉動無疑是最瘋狂的,是什麼力量促使劉澤不顧一切冒着天大的危險要去做,恐怕逃不出一個情字,他對蔡琰情深孽重,纔會如此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及聲名譭譽而退掉了甄家的婚事,這次拒絕甘小姐,恐怕也是同樣的原因。若真想尋求突破,天下唯一能勸得動他的,也只有蔡琰一人。

於是賈詡請求會見蔡琰。

蔡琰很快地就出來了,在二堂見與賈詡,賈詡揖禮了一禮,道:“賈詡參見夫人。”

“文和先生免禮,不知文和見我何事?”蔡琰在外人面前永遠都是端莊而雍容,高貴而矜持,讓人無法直視。

賈詡也沒有繞彎,直言道:“徐州牧陶謙派陳登前來說親,欲將其妻妹許配給主公做側室。”

蔡琰面上古井無波,淡淡地道:“此時你只需同主公商議便是,我一個婦道人家,此等大事也不便參議。”

“主公已經明確拒絕了這門親事。”

“主公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妾身不敢妄議。既然主公主意已定,不知文和先生找妾身又是何意?”

賈詡拱手道:“夫人,請聽某一言。賈某決無冒犯夫人之意,某深知主公與夫人伉儷情深,主公拒絕陶府君的提親,想必是顧及與夫人的感情,屬下認爲,主公拒婚實爲不智之舉。主公欲圖徐州,成就霸業,與陶家聯姻,便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陶家求親與主公,目的就是想通過聯姻將陶劉兩家綁在一條船上,現在能解徐州之危的,也只有主公一人。陶謙年老多病,欲將徐州託付於主公,可又怕主公將來過河拆橋,對陶家不利,所以纔想出了和親之策,陶劉若結秦晉之好,陶謙便可放心地將徐州相讓。主公若是拒絕聯姻,便會讓陶謙誤以爲主公無與陶家有結好之心,不僅不會再將徐州相付,只怕主公連小沛都難立足。所以這樁親事關係到主公的王途霸業,若主公只因爲對夫人專情而放棄這大好的機會,屬下認爲殊爲可惜。”

蔡琰沉吟了一下,道:“此中利害,文和可與主公明言否?”

賈詡搖頭道:“主公剛毅果決,自己認定的事,屬下等絕難勸回。方今天下諸侯並起,袁紹虎距河北,曹操雄霸中原,劉表劉焉各據荊益,徐州乃天賜主公之地,若錯失此等良機,這天下之大,恐再無主公立錐之地。賈詡肯請夫人以大局爲重,勸諫主公應允這門親事,切勿一意孤行,以寒了衆將士之心。”

蔡琰微微頷首道:“文和先生之意妾身明白了,我自當盡力相勸主公的。”

賈詡鬆了一口氣,道:“多謝夫人深明大義,詡代表全軍將士謝過夫人了。”

蔡琰微微笑道:“文和先生良言苦諫,一片拳拳護主之心,主公能得你這樣的忠直之士相輔,幸甚之至。”

賈詡謙詞一番,躬身告退。

劉澤處理完公務,天黑之時纔回到了府邸。

“好香!”桌上雖然只有幾道簡單的菜餚,卻是香氣四溢,令劉澤食指大動。

“今日妾身特地下廚,做了幾道夫君最愛吃的菜,略備薄酒,與君共飲。”蔡琰自幼喪母,與父親飄泊吳地,居無定所,父親的飲食起居一直是她親自打理,自然燒得一手好菜,嫁給劉澤之後雖然不用她再下廚,但她也會偶爾做幾道菜的,每次劉澤都是讚不絕口。

劉澤大笑道:“看來今天是有口福了。”

蔡琰挾了一塊魚肉在劉澤的碗裡,道:“那夫君今日可要多吃點纔是。”

“這個自然——”劉澤迫不及待地坐了下來,挾起魚肉咀嚼起來,肉質嫩滑,鮮香味美,回味無窮。蔡琰久居吳地,江東人食魚爲主,蔡琰做魚的廚藝自然了得,在劉澤看來,就算是五星級的大廚也不過如此。劉澤不禁感嘆,後世不有句話嗎,要想捉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捉住他的胃,蔡琰真可謂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蔡琰故意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道:“今天陳元龍來訪有緊急要事嗎?”

“沒啥大事,”劉澤邊飲酒邊道,“陳元龍奉了陶使君之意,充當媒人來了,想把陶使君的妻妹許給我當側室,不過你放心,我當場就推辭了。”

“夫君爲何這麼快就急着下決定,該是多考慮下才是。”蔡琰淡淡地說道,言語平和,神態自若,彷彿是在和劉澤聊一些不相干之人的事。

劉澤停箸笑道:“琰兒,別人給我說媒,你應該吃醋纔是,還勸我考慮一下,考慮什麼?我娶一堆姬妾回來你反倒是高興了?”

蔡琰嗔道:“我何時吃過醋?在你心目中,我難不成就是個醋罈子?”

劉澤握着她的手,鄭重道:“琰兒,我這一生,有你足矣,別無他求。”

蔡琰心中一暖,紅暈浮上雙頰,她爲了掩飾,急急地道:“你吃好沒有,吃好了的話我吩咐人把桌子撤了。”

劉澤依然緊握了她的柔荑,含笑道:“別管它,明天再說吧。何況我還沒有吃飽呢。”

“你還沒吃飽?”蔡琰奇道,按劉澤平時的飯量,今天算是超出了。

“美人在懷,秀色可餐,你說我還餓不餓?”劉澤眨眨眼,狡黠地道。

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62章 西域九國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24章 第一桶金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77章 調虎離山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94章 呂氏春秋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52章 初戰告捷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0章 桃園結義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57章 引蛇出洞第6章 爭鋒相對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40章 三榜名單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80章 揚威鏢局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156章 千里躍進
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62章 西域九國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24章 第一桶金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77章 調虎離山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94章 呂氏春秋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52章 初戰告捷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0章 桃園結義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57章 引蛇出洞第6章 爭鋒相對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40章 三榜名單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80章 揚威鏢局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156章 千里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