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 財帛殺陣

除了抓捕到一衆羯國貴胄之外,奮武軍在財貨方面的繳獲也頗爲可觀。

羯國目下雖然百業蕭條,諸用匱乏,但那是在軍需民用方面。

其國畢竟曾爲北方霸主,先主石勒本身就是從盜匪其家,趁着漢國內亂攻破平陽,之後又在平陽徹底剿殺漢趙劉曜的殘餘實力,可以說是繼承了漢趙大部分的遺產。之後的石虎,同樣是一個橫徵暴斂、無所不用其極的主君,對於民財的搜刮有增無減。

當然無論是羯國的分裂內訌還是幾次大敗,都極大的虧空羯國積累的元氣。但若是講到那些不易消化的珍貨器物之類,羯國的儲蓄之豐厚,遠非勢大未久的洛陽行臺能比。

河北之地原本就諸多領先於江東,永嘉之禍,中朝資財特別是河洛之間多爲漢趙擄掠,之後輾轉又入襄國。

亂世之中,這些珍貨並不利於流通於世道之內,哪怕是發散於外用於激勵士氣,對於那些普通的兵卒而言,也完全不及錢帛糧谷來得更加直接。

甚至早在奮武軍衝進建德宮前,那些先一步行入的兇徒們哄搶最多還是那些陳設的華服、絲緞之類,至於各種禮器珍貨,所取反而不多。畢竟他們只有一雙手,負重有限,自然要哄搶自覺得最珍貴的物貨。

因此哪怕在歷經禍亂甚至連主人都不知換了幾茬,這些珍貨反而得以保全下來。沈雲就在單于臺中無意踢翻了一個盒子,竟從裡面滾出來大大小小十多個章璽,仔細辨認才知,竟然是中朝武帝司馬炎時御用之物,卻只被當作尋常器物,隨意擺在單于臺中木架上。

沈雲哪怕再遲鈍,也明白這些章璽意義之大絕不限於器物本身,所以趁着對面羯軍暫時未攻之際,下令兵衆們輪番休養並搜索臺閣宮苑,將大凡稍具古韻的禁物禮器俱都蒐羅集中起來。

單于臺是羯主處理諸夷事務的閣臺所在,而沈雲他們此前來路的西六宮,則更本就是羯主石虎於建德宮的居所,當中所存放擺設的器物之繁多並珍貴,可想而知。

即便不言那些有着中朝傳承意味的禁物利器,單單珠玉珍器便數不勝數,明珠都是論箱、金玉更是扎堆,就連已經被亂卒兇徒們哄搶過一番的絲緞錦帛,都還剩下滿滿幾座大倉。

羯國百業凋零,市易更是荒廢,羯主哪怕無所不用其極的網絡搜索這些珍貨,也只能堆放在倉庫中吃灰,並不能將之變現爲軍國急需的錢糧器杖。由於沒有變現的渠道和市場,從這方面而言,這些珍貨在羯國就是價值有限。

但若這些珍貨能夠運送回洛陽,通過鼎倉、通過互市、哪怕僅僅只是酬功分賞,只要能夠流入市場,能夠獲得的利潤之大,也足以令人驚歎。

但之後清點收穫越豐厚,沈雲的心情便越糾結。因爲他明白,單憑他眼下這些兵力,哪怕收穫再多也僅僅只是理論上,實際上他則根本就帶不走這麼多的物貨。

即便是將西六宮那些宮人、侍者俱都聚集起來,幫忙載運貨品,且不說這些只是尋常人服不服從管束,就算是人的方面不考慮,之後的撤退隊伍也必將龐大臃腫,行動緩慢,喪失最重要的機動力。

如果說沈雲之前思慮沒有這麼周詳,後事不論,先搶了再說,但是之前他便親眼見證羯國皇子石宣是怎樣的先勝後敗、從志得意滿的頂點一下子便跌到大敗虧輸的境地,前車之鑑,沈雲又怎麼會忽略。

如今的襄國城內,雖然混亂不堪,那是因爲已經沒有了穩定的秩序和強大的權威。但其實襄國本身的力量還是非常可觀,無論是禁衛在城南掙脫出來,還是那些權豪部曲衝進宮苑,哪怕僅僅只是那個太子石邃若敢死命進攻單于臺,都足以讓沈雲這一路奮武將士深陷苦戰不能自拔。

“頭疼,真是頭疼!”

北行之前,沈雲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因爲功勞大得拿不動而愁困不已,因是整個人也變得有些焦躁。

事到這種關頭,其實無論任何人身在沈雲這個位置上,都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他們所以有此優勢局面,並不是因爲自身有着絕對的優勢,而是建立在對手自亂陣腳的情況下。可一旦對手恢復穩定,或者外界有強兵增援而來,眼下的優勢只是一場鏡花水月,轉瞬即逝。

事到這個關頭,也不得不說沈雲出身江東豪宗給性情帶來的好處,那就是並不過分斤斤計較於寸絲寸帛的得失。

趁着東六宮的羯國太子石邃還沒有決意再次向單于臺發動猛攻,沈雲便驅令那些被聚集拘押起來的宮人們,打開那些存放絲緞之類貨物的倉舍,將其中貨品盡數搬運出來,於單于臺與東六宮之間堆疊起數道高達丈餘的戰壕,中間又堆填以珠玉之物。

此刻早已是日上三竿,絢爛陽光揮灑而下,照射在這些材質特殊的戰壕上,頓時閃爍起一層近乎夢幻的光輝,無論什麼人被此吸引,俱都要入迷得挪不開眼光。

“於八若知老子今日如此豪奢,之後會不會剋扣我奮武資餉?”

儘管本身已經有着大義舍財的覺悟,而且哪怕就算是如此豪奢堆設,其實所耗不過西六宮倉儲堪堪三分之一,但是眼見這一幕之後,沈雲也是忍不住的捧心跺腳哀嘆,哀傷於自己實在太敗家。

石邃麾下的東宮力士們雖然沒有繼續向單于臺發動進攻,但也都圍繞於周遭警戒對峙。眼見敵軍擺設出如此陣仗,心底裡那股貪婪便再也按捺不住,無需兵長驅令,便三五成羣向此衝來,準備哄搶財貨。

昨夜衝入宮苑十分順利,奮武軍的配械特別是箭矢倒也大多數保存下來,此刻各據制高點引弓攢射那些貿然上前的敵人,很快在第一道金光閃閃的戰壕前便有足足近百羯卒被射殺。

大概是主將豪邁,也讓這些奮武將士們一個個視錢財如糞土,引弓攢射之餘,還有兵卒竟然將那些打磨或鑄造得棱角尖銳的金玉器物當作投矛使用,竟然也直接砸死數人。而這一幕落在沈雲眼中,更讓他已經心疼的麻木的心再迸出一絲血,有氣無力的擺手叫好。

單于臺附近的舉動,早就有人飛報給羯國太子石邃。當得知自家財貨被敵軍如此糟蹋揮霍,石邃也是氣得暴跳如雷,但他站在宮牆城頭,眺望襄水北岸那些遊走不定的權豪部曲們,一時間也難痛下決斷先殺竊據單于臺的敵軍。

“殿下大喜!財帛之類,誰人不愛?賊軍卻視此若無,可知畢竟賊勢弱小,舍財而求生!若能旗鼓猛攻,先滅門內之敵,之後再請皇后陛下詔懾外擾,局面未可稱壞!”

那個中庶子李顏,此刻手捧着昨夜被石邃失手刺傷的手臂,一臉喜色的進言道。

石邃雖是剛愎自用,但這會兒城內局勢之混亂早已經遠遠超出他能處理的範圍,聽到李顏這麼說,小作沉吟之後眸中才漸有定色,返回頭來拍拍李顏肩膀說道:“果如卿言,此亂之後,我必厚賞大功!”

被石邃拍了幾下,不免牽連到臂上傷口,李顏這會兒吃痛之下,臉上的諂笑都有幾分扭曲。

一旦有了定計,石邃也並不再拖延,喝令城頭這一部分守卒嚴禁外軍靠近宮苑,之後便匆匆向後宮而去,準備痛殲宮內那一路敵軍。

目下石邃手中兵力,尚有兩千多東宮力士,隨着天亮之後,昨夜那些分散擄掠的兇徒、義從們也不乏返回,還有負責圍攻小漳城石宣殘軍的胡部義從也有一些正向建德宮而來,實力也在逐漸的恢復中。

返回皇后宮後,石邃便見皇后的宮人們將門戶俱都死死以身塞住,對他充滿警惕。他此刻也來不及計較這些,直接召集麾下力士並一部分義從,合共三千餘衆,繞過建德殿,直向單于臺殺去。

雖然早有部下兵卒彙報,但是在看到他父子竭力蒐羅的那些財帛物貨竟被敵軍如此糟蹋丟棄,石邃仍是忍不住的怒火上涌,持劍大吼道:“給我衝!殺光這些狗膽南賊,閣臺周遭財貨,諸軍可半取爲賞!”

石邃一聲令下,周遭兵衆們便怪叫着直向對面財帛之物搭建成的戰壕衝去,也說不準究竟是軍令威嚴還是財帛動人。

絲絹之物本就輕薄,哪怕有着金玉重物鎮壓,又怎麼比得上土石建造的壕塹堅硬。羯國這些紅了眼的卒衆們一番猛衝之下,那些財帛搭建的戰壕牆壁自然一衝即垮,根本就沒能造成絲毫有效的阻攔。

至於戰壕之後那幾百名奮武軍卒,此前箭矢便已經耗費不少,此刻哪怕齊齊攢射,也並不能形成有效壓制數千人衝陣的規模,因是隻能各自離開據點,直向單于臺衝去。

類似的戰壕,單于臺外一共搭建了五道,其中兩道被羯軍一輪衝鋒便撞到。但之後羯軍卻並沒有繼續衝擊,原本的衝陣陡然四散開花,各自哄搶那散落在地、俯拾皆是的金玉絲帛。

李顏不可謂不聰明,能夠看得出晉軍舍財求命的內情,但正如他所言,財帛之類,誰人不愛?沈雲所以擺出如此架勢誘敵來攻,拼的就是他奮武勇士軍紀較之羯軍要更加嚴明!

原本氣勢恢宏的衝殺,結果卻是虎頭蛇尾,羯軍終究還是沒能無顧而衝出晉軍擺出的金錢大陣。

隨着沈雲一聲令下,早已經陣列單于臺前的奮武將士們紛紛將火種投擲向前,不旋踵,洶涌的大火便在單于臺前燃燒起來。

那些輕薄的絲帛之類,可謂是沾火即燃,但就算如此,那些羯軍將士們仍然沒有在第一時間退出,前推後攘,想要趕在大火蔓延及身之前搶救出更多的財貨。

“殺,殺光這些晉賊!”

大火對面的石邃,此刻已經是憤怒得無以復加,若非身畔親兵死死拉住,只怕他自己便要衝過火海、殺向這羣該死的晉軍!

然而無論他咆哮得再怎麼兇狠,響應他的卻寥寥無幾,一羣只知匹夫鬥狠的東宮力士、加上一羣軍紀敗壞的義從與罪卒,在此刻這種情況下,耳中若還能夠聽到軍令並且奉行,那才真是見鬼了!

“衝!”

單于臺前沈雲同樣一聲令下,之後便率先衝向前方。

絲帛之類確是易燃,但也不耐久燒,而單于臺周邊都是磚石建築,火勢也並沒有大規模蔓延開來,當沈雲他們衝殺至前時,大火已經開始消退,地上只留下紅芒隱露的灰燼,而羯卒們卻還在灰燼中翻撿着灼傷燙手的金玉器物。

於是,又是一番屠戮!那些雜亂的羯卒們,也如之前的財帛戰壕一般,絲毫沒能給衝殺的奮武軍造成絲毫阻撓,但是他們人不如物,卻沒有焚燒自身阻攔敵人的覺悟和能力。而戰陣後跳腳大罵的石邃,如果不是被見機得早的親兵擁從後退,險些沒入奮武軍的衝殺之中。

成漢篇10386 第二戰場0252 忠骨難封0204 春宵0213 舟市波折1311 河北重將0545 試箭1145 慕容萬年0116 分宗1387 豎子平遼0898 再復酸棗0182 貪得無厭1233 清河續嗣1273 石城演武0125 七娘難配0179 隱爵改制1005 雉兒不恭0019 居江南,大不易0742 季龍奴婢1297 平陽賊蹤0177 四面楚歌1304 諸方待戰1322 自取死路0581 同刑同辱1270 走避是非0973 大日普照0955 兵抵河洛0979 巡視封國1465 社稷大器1161 投桃報李1162 襄陽羣情1055 人莫能阻0171 將門之後0722 金玉滿艙0618 民心思戰0296 兵臨城下0854 鄉射之禮1237 氐胡避諱1389 父子情深0712 功事俯拾1109 家門醜類0628 戎行在即0087 沈維周捉鬼0018 北府難爲兵1413 戴罪立功0592 趁火打劫0097 寒冬抱木死0438 隙生庭門0277 朝議反跡0157 譙國桓溫0426 情深難得0544 頑疾就緩0775 季龍雜種1173 喋血上洛0786 興邦定亂1378 幼姝早慧0116 分宗0638 臨陣死戰1002 苑中黯然0222 京口風動1488 少輩入臺1310 陣前投晉1406 君威難振0682 揚州刺史1337 佛蹤杳然0387 圈地造園1099 劫入臺苑0230 流民帥1229 兵駐長安1261 野望南國0596 冷落師君0690 霸府雛形1001 寧得賢良0727 大控淮道0115 千金市骨0279 九卿之副1156 行臺霸府0737 壯烈赴戰場0971 慈父可嘉0728 壯志未酬0428 門高難入0243 寸絲之利0860 荊徐之困0248 危樓高百尺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201 館院英流0256 僑居多艱0894 兵不血刃0829 千金一帖0325 首戰0965 千金邸1147 河東鄉困0109 時豈無英雄【求首訂!】0303 何去何從0639 衝陣1236 仁恕壯烈0927 天助我也1452 危城難入0920 詐降專家0762 此戰定矣
成漢篇10386 第二戰場0252 忠骨難封0204 春宵0213 舟市波折1311 河北重將0545 試箭1145 慕容萬年0116 分宗1387 豎子平遼0898 再復酸棗0182 貪得無厭1233 清河續嗣1273 石城演武0125 七娘難配0179 隱爵改制1005 雉兒不恭0019 居江南,大不易0742 季龍奴婢1297 平陽賊蹤0177 四面楚歌1304 諸方待戰1322 自取死路0581 同刑同辱1270 走避是非0973 大日普照0955 兵抵河洛0979 巡視封國1465 社稷大器1161 投桃報李1162 襄陽羣情1055 人莫能阻0171 將門之後0722 金玉滿艙0618 民心思戰0296 兵臨城下0854 鄉射之禮1237 氐胡避諱1389 父子情深0712 功事俯拾1109 家門醜類0628 戎行在即0087 沈維周捉鬼0018 北府難爲兵1413 戴罪立功0592 趁火打劫0097 寒冬抱木死0438 隙生庭門0277 朝議反跡0157 譙國桓溫0426 情深難得0544 頑疾就緩0775 季龍雜種1173 喋血上洛0786 興邦定亂1378 幼姝早慧0116 分宗0638 臨陣死戰1002 苑中黯然0222 京口風動1488 少輩入臺1310 陣前投晉1406 君威難振0682 揚州刺史1337 佛蹤杳然0387 圈地造園1099 劫入臺苑0230 流民帥1229 兵駐長安1261 野望南國0596 冷落師君0690 霸府雛形1001 寧得賢良0727 大控淮道0115 千金市骨0279 九卿之副1156 行臺霸府0737 壯烈赴戰場0971 慈父可嘉0728 壯志未酬0428 門高難入0243 寸絲之利0860 荊徐之困0248 危樓高百尺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201 館院英流0256 僑居多艱0894 兵不血刃0829 千金一帖0325 首戰0965 千金邸1147 河東鄉困0109 時豈無英雄【求首訂!】0303 何去何從0639 衝陣1236 仁恕壯烈0927 天助我也1452 危城難入0920 詐降專家0762 此戰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