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分宗

聽到沈充談起這個話題,沈哲子與錢鳳對視一笑。他們身爲沈家如今實際的主持者,對於族人們的情緒波動自然深知。

老宅內對於沈哲子的不滿情緒,由來已久,甚至還要追溯到前年沈家內部田畝、人丁的清查時。直到如今沈家得此大勝,沈哲子仍然牢牢把控局面,關於繳獲物資的調度,以及家中產業田畝的置換,都在龍溪莊內完成,老宅中能夠置喙之地極少,由此這種不滿的情緒攀至高峰。

沈家族人衆多,東西兩宗單單有血緣關係的族人,便已經超過兩千餘人!這其中既有兩宗嫡系主脈,但更多的則是血脈日益稀疏、已經與主家漸行漸遠的支脈,除了共享一個郡望之外,其實彼此之間的利害關係已經不大。

沈哲子本非良善者,也絕不會天真到認爲大家共用一個姓氏就能戮力共事,絕無私心,這種要求是違揹人性的。

他沒有更大的能量去影響世道,但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在血脈爲先的前提之外,還要秉承唯纔是舉的用人之法。大家一脈相承,我願意給你信任,但這信任卻非無底線的包容,你若不能勝任其職,那真抱歉,一邊涼快去!

經過過去一年的磨合,沈家諸多事宜漸上軌道,大量族人被取用,各自任事,負責一攤事務。與此同時,也有大量難堪其職的族人被裁汰出去。

然而能力這種事情,向來與血脈無關。因此在沈哲子主持家業之後,便有相當一部分近系的族人被清理出去,繼而與老宅中那些日益被架空的老人們合流,繼而醞釀出更多針對沈哲子的惡評。這些惡評未必會流傳到外界去,但在族內日益發酵,也足以對沈哲子的名望構成傷害。

以往沈哲子對於這些閒言,可以置之不理,因爲他早在清查田畝時,便構建起一個獨立於原本沈家之外的人事構架。

那些老人們因此被架空,無法再直接插手家業的經營,話語權的喪失意味着存在感的稀薄。他們在族內存在感日益稀薄,便更需要鬧騰以彰顯其存在。然而越是鬧騰,越會礙事,也就造成了沈哲子返回頭來越加針對他們打擊。

今次與嚴氏之戰後,這種矛盾攀升到了極點。沈哲子乾脆將所有事宜都放在龍溪莊處理,對於老宅那裡則進行了消息的封鎖。只是將戰獲中遴選出來的雅玩珍物送入老宅,至於更具體的細節,則一點都沒有透露。

沈家如今高速發展,遠超以往數代。然而這種高速的發展必然有人不適應,必然有人要掉隊。因此家族內部產生的這種矛盾,便被沈哲子視爲先進與保守兩種觀念的對抗。他當仁不讓將自己視爲沈家的先進標兵,哪裡肯放低自己的步調去遷就那些落後者,給他們調整新步調的時間。

但是家族內部越來越喧囂塵上的爭論,已經隱隱將族人們割裂成兩個陣營。沈哲子雖然有心處理一下這些鬧騰嚴重的老傢伙們,但他畢竟是晚輩,而錢鳳又是外姓,因此矛盾便一直拖到了現在。

此時聽老爹提起這個問題,沈哲子便將前因後果仔細講述一遍,才又說道:“對於老宅那些長者,我向來恭謹有加,榮養供奉,一日不敢有缺。只是局勢波詭雲譎,瞬息萬變,他們強求事事要入稟請教,這實在強人所難。”

聽到兒子的講授,沈充微微頷首,心裡已經信了大半。倒不是說他覺得兒子有多恭順,而是這小子絕不可能犯表面錯誤而被人抓住痛腳不放。說到底,還是老宅裡那些老人們不甘寂寞,加上別有用心者加以攛掇,使得彼此之間誤解加深。

這種家務事,最是擾人,錢鳳雖然與沈充莫逆之交,可託生死,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不好置喙。爲沈哲子分講幾句後,便也索性離席告退,由這父子二人去商討解決。

“我兒既要縱橫捭闔於外,又要維持家業於內,還要承受諸多非難詰問,真是辛苦你了。”

沈充感慨道,從前年兒子阻止他弄險,至今沈家能夠越發興旺,兒子爲之所做的努力,他一直銘感於懷。欣慰之餘,也不乏愧疚。

兒子所做這些,本該是他一力擔當。可是這時局阻礙,困難重重,單憑他自己,實在分身乏術,多有無力之感。兒子敏於時局,精於籌劃,能在一團亂麻中俚清脈絡,這種天賦就連他都望塵莫及。

沈哲子聞言後微微一笑:“與人鬥,其樂無窮!兒有此稟賦,才如利錐難處囊中,本就不是能夠安坐書廬弄經治學的脾性。父親不以我年淺,重任相托,已是最大褒獎。自家之事,縱苦亦甘,何必言之!”

聽到兒子自誇,沈充哈哈一笑,心中煩惱削減許多。有此麟兒,父子同心,刀山火海亦大步踏過,區區家務侵擾又算什麼!

沉吟少許之後,他兩手重重拍在案上,沉聲道:“我家之興已勢不可擋,豈因區區閒言而廢行!那些老傢伙無罪而咎我兒,這是不把我放在眼中!若他們再不知收斂,唯有分宗一途!”

沈哲子聽到老爹這麼說,眸子頓時一亮,這正是他心中所想。世家大族,根深葉茂是優勢,但老樹煥新生,原本的軀殼枝葉非但不能提供幫助,反而會攤薄汲取的養分。唯有大刀闊斧的整治,砍掉枯枝死根,才能更加欣欣向榮!

眼見老爹也選擇了跟自己相同的處理手段,沈哲子當即便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賬冊攤出來。過往這段時間,他看似在大刀闊斧修整產業,但其實內裡還是有一個規律的。

家中大量置換出去的田產,主要是主宗產業以及年前兼併得來。等到吳興局面鋪開,自家大量人力物力必然要南下會稽。藉此脫殼,可以省去日後許多麻煩。

至於本屬於東宗共有的產業,沈哲子卻並沒有觸動太多。之所以要封鎖消息,也是要給老宅中那些老傢伙們傳遞一個錯覺,讓他們以爲自己肆意妄爲,敗壞族產,沒有底線。等到鬧得不可開交時,拍出這份賬冊,主宗可以輕鬆抽身。

反正他早已在原本沈氏宗族基礎上搭起一個更爲高效的構架,哪怕分宗,也不會損傷到眼下局面,反而可以擺脫諸多掣肘。

看到沈哲子拿出賬冊,沈充便是會心一笑。他向來知道兒子脾性,豈會唾面自乾的一味容忍。如今東宗崛起勢不可擋,勢位、名望皆俱,眼下分宗雖是暫時自傷,但從長久來看,受益極大。

但此事若由主宗提出,難免會招惹物議。兒子過去這段時間表面恭順,實際將老傢伙們投閒散置,未必沒有逼迫他們主動鬧騰分宗的意圖。

手握這本賬冊,對於解決家事糾紛,沈充更有把握。當即便做出決定,帶領沈哲子,一同返回老宅。

此時沈家老宅中,男女老少匯聚一堂,所有身在武康的族人,但凡沒有職事在身,又對沈哲子心懷不滿者,統統來到老宅中。

今時吳興境內,沈家雖是一時煊赫無雙,但那是對外。而在家族內部,身爲一家人,流淌着一樣的血,難道有冤屈不能申訴?有不平不能伸張?難道對於這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族人,也要如對嚴氏一樣,殺個乾乾淨淨?

這些人積怨已久,好不容易等到沈充歸家,哪還有再忍耐下去的耐心?身爲東宗家主,沈充若不能持身公正,如何能夠服衆?若連血裔族親都疏遠,其勢又豈能長久!

所以,當沈充父子歸家後,那些羣情憤慨的族人們紛紛一擁而上,對沈哲子交口指責。

沈充沉着臉坐在了家主席位上,手掌驀地一拍案几,等到族人們紛紛住口,才指着沈哲子怒喝道:“逆子,我宦居於外,年餘不曾歸家。歸家便看到如此亂象,你可知錯?”

又來了!原來在古代要維持家業,不只能力要出衆,演技也得過關。

沈哲子只能耐心陪老爹演戲,垂首道:“父親離家,兒居庭內,雖有一二經營之功,但卻疏於禮拜長輩,不能相忍爲家,實在慚愧,有負父親期望。”

衆人聽到沈哲子避重就輕,先彰顯自誇其功,然後才承認因禮慢長輩而見惡族人。言外之意,小兒不能相忍爲家尚可原宥,老傢伙們上躥下跳,將家業置於何地?

聽到這名爲認錯,實則暗諷之語,當即便有老人安坐不住,不顧臉上羞臊,拍着案几嚷道:“士居你親眼所見,我等可錯咎令郎?這小兒年來在龍溪諸多涉獵,虛耗人工物力,荒廢田畝根本,豈獨禮慢長輩之罪!”

當然也有老人看不過眼,願爲沈哲子伸張,當即便反駁道:“三兄此言過矣,哲子他制玉板,修磚窯,將我家內外修葺,氣象一新,怎麼能言虛耗?”

“便是修窯之事,遍觀吳中,各莊莊人掘土鋪草,唯我家中磚瓦之室,獨秀鄉中!爲此浮華無用之事,這讓鄰舍之家如何自處?效之傷財,不效傷德,效於不效,皆要歸咎我家!”

先前開口那老者振振有詞道,對沈哲子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

沈哲子冷笑一聲,指着老者背後珠玉之杖,說道:“叔祖玉杖而行,招搖鄉中,不知是要傷人之財,還是要傷人之德?”

沈充原本緊繃着臉,聽到兒子這反駁之語,便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雖然趕緊又繃起臉來,但這笑聲還是讓那老者更加不能淡定:“你們衆人聽,這小兒豈止無禮,更將我與粗鄙莊人相列,簡直狂悖!如此羞辱,究竟是何道理!”

“三兄慎言,哲子乃紀國老弟子。此語門內聞之,門外則無。哪個管束不住自己的口,休怪家法無情!”又一名老者冷哼道。

聽到這話,衆人不免悚然一驚,這才念起沈哲子另一層身份。若以道德來見責這小子,反倒會傷了自己。況且這小子雖然架空一干老人,但最起碼面子上維持的不錯,並沒有什麼明顯失禮可供人攻訐非議。

1038 胡主難爲0656 大事可託0902 藏奸作祟1342 變故橫生0821 對案難獨飲1482 一斷前朝1340 番佛法言0270 舉手之勞0862 棄王從霸0510 肆無忌憚1202 涼州在謀1338 世道極品0428 門高難入0150 豎子陷我0866 諸王爭立0854 鄉射之禮0932 鄴城三旗0734 大防於內1356 彀中禽獸0067 孤注一擲0292 宿衛圍府0742 季龍奴婢1273 石城演武0538 衝營者梟首0533 南北並重0084 不解風情0982 教子不善0739 水灌穎口0520 生民有命0854 鄉射之禮1124 悲慟傷形0331 士庶之別,甚於江險0222 京口風動1150 館院英才0764 淮陰失守0353 宗王長史1029 騎虎難下0620 羽衣公卿1142 遼地風物0275 中書撬人268 報仇1246 九錫之議0050 賜爵關內侯1237 氐胡避諱0372 韓晃受擒0479 梁祝新說0980 自棄九霄1012 工程院1047 大義獨取1498 功爵分授0396 見宋禕0891 諭中原檄0177 四面楚歌0851 天中大邑0119 黃金水道0009 再造孫吳0734 大防於內0631 甲田令1447 假面翁婿0145 何陋之有0566 五侯並舉0475 萬里顏少0467 帷中閒戲1234 五姓難大0791 功大怯言0438 隙生庭門1325 患難太子0225 人心望北1231 傳捷行臺0505 天下精旅0700 少帥可憂0681 惡客招災0089 吳中玉郎君0363 沈氏之興1479 士不卸甲0071 嗜賢如命1200 幼鹿麟信1120 祖宗失德0489 藍田落寞0573 服散必懲1219 蒲氏入叩0549 婦人怨念0441 臺中禁嚴1464 鄉愿必除0900 死戰無退0741 大勝可喜1241 復威隴上0133 膏粱難共事0858 不忍思歸0170 波瀾再起1094 直闖都南1269 伏氏逆子0173 湯沐邑0461 殺人無算1169 老奴途窮0371 爭執0422 治郡之選1372 行臺秘閣0335 膏粱子弟行1440 無人能免
1038 胡主難爲0656 大事可託0902 藏奸作祟1342 變故橫生0821 對案難獨飲1482 一斷前朝1340 番佛法言0270 舉手之勞0862 棄王從霸0510 肆無忌憚1202 涼州在謀1338 世道極品0428 門高難入0150 豎子陷我0866 諸王爭立0854 鄉射之禮0932 鄴城三旗0734 大防於內1356 彀中禽獸0067 孤注一擲0292 宿衛圍府0742 季龍奴婢1273 石城演武0538 衝營者梟首0533 南北並重0084 不解風情0982 教子不善0739 水灌穎口0520 生民有命0854 鄉射之禮1124 悲慟傷形0331 士庶之別,甚於江險0222 京口風動1150 館院英才0764 淮陰失守0353 宗王長史1029 騎虎難下0620 羽衣公卿1142 遼地風物0275 中書撬人268 報仇1246 九錫之議0050 賜爵關內侯1237 氐胡避諱0372 韓晃受擒0479 梁祝新說0980 自棄九霄1012 工程院1047 大義獨取1498 功爵分授0396 見宋禕0891 諭中原檄0177 四面楚歌0851 天中大邑0119 黃金水道0009 再造孫吳0734 大防於內0631 甲田令1447 假面翁婿0145 何陋之有0566 五侯並舉0475 萬里顏少0467 帷中閒戲1234 五姓難大0791 功大怯言0438 隙生庭門1325 患難太子0225 人心望北1231 傳捷行臺0505 天下精旅0700 少帥可憂0681 惡客招災0089 吳中玉郎君0363 沈氏之興1479 士不卸甲0071 嗜賢如命1200 幼鹿麟信1120 祖宗失德0489 藍田落寞0573 服散必懲1219 蒲氏入叩0549 婦人怨念0441 臺中禁嚴1464 鄉愿必除0900 死戰無退0741 大勝可喜1241 復威隴上0133 膏粱難共事0858 不忍思歸0170 波瀾再起1094 直闖都南1269 伏氏逆子0173 湯沐邑0461 殺人無算1169 老奴途窮0371 爭執0422 治郡之選1372 行臺秘閣0335 膏粱子弟行1440 無人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