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 居江南,大不易

與在吳郡時備受追捧不同,一行人在晉陵遭遇可謂冷落。儘管此前所造聲勢浩大,但那些僑居晉陵的徐兗士族迴應者卻乏乏。

之所以會如此,倒不是這些僑姓士人意趣不同,而是這些家族與朝局糾葛更深,不如置身事外的吳地士人超然,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喜好。

畢竟所謂的名士只是裝瘋,瘋到純粹自然的只是少數,明白自家老大是誰。庾懌公然挖徐兗頭馬琅琊王氏的牆角,事蹟哪怕再如何激動人心,這些人也絕不敢在如此微妙時節上趕着湊熱鬧。

庾懌也深知這一點,與沈充計劃並沒有繼續在此造勢的打算。路過郡治的時候,只是請沈哲子去他家,召集家人擺一場家宴。

潁川庾氏人丁本來很興旺,只是永嘉中分散各地,並沒能聚在一起。如今住在晉陵的,主要是庾懌父親庾琛這一支。庾懌請沈哲子見他家人,也是對沈充予以迴應,以示通家之誼。

庾氏莊園位於城外一處山坡下,格局類於道途所見,只是規模比之吳郡各家族的田莊略遜,更不要說跟沈家那種大莊園相比。

“我家居清簡,哲子不要介意。”庾懌在牛車上對沈哲子笑道。

“德行兼備,家業自興。世叔有經世之才,名顯於時,家業興旺指日可待。”

沈哲子客氣一句,魏晉士人,除了極個別實在沒有經營之才的甘於貧寒之外,並不諱言營利。就算不爲子孫計,單單自身嗜酒服散、遊飲集會就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譬如琅琊王衍雅不稱錢,喚之阿堵物,但其本身卻是熱衷斂財。而陳郡謝靈運也是清楚認識到,非田無以立,不只要佔山霸澤,還要講究山水交融的周圓之美。

庾懌聽到沈哲子的話,會心一笑。若別人說出這話,那只是一句恭維的閒語,然而出自吳地大土豪之口,便意味着真正的實惠。

雖然此行沒能帶上沈充準備的那批龐大財貨,但就隨隊攜帶的一部分饋贈,就已經非常可觀。僕役數十人,駿馬華車數駕,錢絹食糧更有數十萬之巨。這批財貨全都是送給庾懌私人,已經倍於庾家時下擁有的家業,足以讓庾懌在宗族中掌握更大話語權。

沈哲子應付庾懌之餘,也在觀察庾氏莊園種種,藉以瞭解更多僑居士族的情況。

庾家莊園的規模不算小,囊括了左近兩三個山頭,面積足足有近百頃,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山坡貧瘠嶺地,只能種植一些桑麻果樹。由這裡可以看到山坡上斑斑禿地,一些果木樹苗參差其間,想要獲取收益,最少也得數年之後。

地勢平坦的耕田分佈在山腳下,處處都有新墾痕跡,田壟翻起的土色黝黑,那是燒荒後的草木灰還沒有盡數被田地分解吸收。面積不大的幾處水田禾苗長勢並不算好,條葉枯黃,遲遲沒有抽穗,可見土地貧瘠,還要養田數載纔會漸漸變成熟田,獲得可觀收成。

田地中還有僕役在細雨中挖溝排淤,壯丁之外不乏婦女、老邁者,可見人力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潁川庾氏在政局上雖然是冉冉升起,但影響只限於臺省中樞,並沒有外任方鎮者,家中資財比之吳地寒門地主家境也略有不及。

庾家這種境況,在南渡士族中應該不是個例。

真正根深蒂固,影響深遠的一等門第,其實很少南渡過江。他們深植鄉里,盤根錯節,潛力巨大,有信心無論當權者爲誰,只會對其懷柔拉攏才能維繫統治。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山東高門在八王之亂中並不屬於東海王司馬越一方,對於司馬越的小馬仔琅琊王司馬睿所建立的南方小朝廷並無歸屬感。

所以,南渡士族一般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原本門第不高,郡望稍遜,第二則是從屬越府,司馬越被石勒幹掉後自然投奔司馬睿,第三在籍貫上以青徐兗豫爲多。

南渡過江後,人身安全雖然得到保障,但是遠離故土,除了情感上的煎熬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經濟地位的喪失。

如此大規模的舉家搬遷,又不是公費出差,既拋棄了立身之本的家業,沿途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兵災人禍,到達僑居地後還要興建屋舍住所,再厚實的家底也折騰個七七八八。

相對於其他僑姓,庾氏早已南下,避免了兵荒馬亂的逃竄,尚算從容,仍然家居清簡,可想而知其他僑姓家族是何窘迫家境。

到達庾氏莊園的時候,沈哲子對庾家的貧寒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知。偌大的莊園雖然搭起了架子,但尚有一部分屋舍沒有竣工,所用材料皆爲木石原色,並沒有什麼雕樑畫柱的點綴。

當然,比之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真正貧寒人家,庾家有田產百頃、屋舍衆多,算不上赤貧。但以其兄執掌中樞的權勢,稱得上是後世所說的宰輔之家,世代冠纓,未免就過於寒酸了一些。

庾氏兄弟五人,長兄庾亮與四弟庾冰正在建康爲官,如今留居大宅的只有庾條、庾翼兩個尚未出仕的。

將近莊園,一干家人迎出,庾懌卻只看到最小的兄弟庾翼並幾個子侄,卻沒見到三弟庾條,心內有些不悅,問道:“幼序去了哪裡?”

庾翼上前答話道:“三兄不知二兄今天歸家,一早出了門,至今未歸。”

一聽到這話,庾懌更加不滿,他們兄弟幾人,只有這個庾條性情最浮躁,年過三十尚不思進取,交往多浪蕩之人,每日恣遊狂歡,半點不知世道艱難,反而不及庾翼這個最小的兄弟沉穩。

不過因爲有客人在場,庾懌暫且忍下心中不滿,向沈哲子介紹家人。沈哲子一一上前見禮,並着身後的僕從各自奉上禮物,同時觀察這歷史上取代琅琊王氏執政的門閥人物風貌。

首先進入沈哲子視野的便是庾翼,心情不免有些激動,他知道庾翼可是在兄長接連死去後作爲庾氏頭面人物執掌大局,並且率軍北伐。嚴格說來,這是沈哲子見到第一個東晉能夠左右時局的大人物。

只不過此時的庾翼年方十八,未及弱冠,自然沒有後來的威儀氣度,看上去英氣勃勃,並不同於時下士人追求的那種纖弱病態。

而後便是庾家年輕一輩,其中有庾亮的兩個幼子,庾懌的一子,還有那個不曾露面的庾條的兒子,年長者不過十一二,最小的則只有六歲。

這個年紀還不懂收斂情緒,在庾懌監視下一絲不苟與沈哲子見禮,只是雙眼滴流亂轉望向沈哲子並其身後幾名侍女,難掩好奇之色。至於最大的兩個,大概對時局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認知,望向沈哲子的目光隱含輕蔑。

沈哲子自然不會跟這種年紀的熊孩子一般見識,只是將準備給這兩個少年的禮品削減一半,一併送給了庾懌的兒子庾曼之。這小子與沈哲子同齡,大概是當着父親的面有些拘謹,態度最爲端正。沈哲子也學學老爹豪爽做派,讓他明白跟哥混有好處。

庾翼站在兄長身後,也在審視這個吳興豪族子弟,察覺到這一點微小差別,眸中不禁閃過一絲異色。他還沒有跟沈哲子接觸過,因此看到一個八歲小童待人親疏已有方略,不免感覺驚奇。

一行人過了內門拜會內眷,沈哲子雖然年紀小,但也不方便去肆意打量女眷,只看到內府之中奴婢盡着舊衣,就連庾懌的夫人衣飾尚不及自己的侍女華貴。

當沈家僕人將幾大車的財貨禮品並僕役送去庾懌所居分房的時候,在庾氏大宅中引起不小的波瀾。庾家世代冠纓,雖然也有鄉里同僚之間迎來送往的應酬,但渡江之後還沒有見過如此大手筆的送禮。

庾懌的夫人笑臉指揮着僕人安置這些禮品,心中之喜悅倒並非全因財貨入門,更多的還是欣喜於丈夫在外的顯赫。各房聚居一起,雖然有共產,但這些私人的饋贈自然不需要上繳族中,因此其他幾房的家眷便隱有嫉妒之色。

而後庾府擺起家宴,宴罷後,沈哲子便在庾懌家裡住下。庾夫人倒不因他是南人而有冷落,親自安排沈哲子的起居。不過沈哲子身邊有數名侍女隨侍,倒也不必太過叨擾。

原本以爲只是平靜一夜,卻不想沈哲子剛剛休息下,麻煩便找上門來。

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1254 知足之樂1499 無勳不襲0429 前程可期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1453 喋血御階0719 奴事百哀0966 鶴兒苦衷0112 豈能事胡虜【求首訂!】1498 功爵分授0318 殘破臺苑0817 三吳第一門戶0198 鄉土厚望0550 王郎囊澀1407 君父恩重1266 小沈甘糖0585 付予清議1028 鶴塢強弩1285 爲我斬單于1212 刑令之威0789 真命水德0389 冒認祖宗0689 引寇於南0819 世道表率0790 合城歡騰0787 英魂永存0803 意在丞相0468 衆望所歸成漢篇11308 臨清興國1139 土斷歸籍0380 將作大匠0070 當仁不讓1401 典午第一1467 心境曠達1016 物控南北1247 非禮勿論1219 蒲氏入叩0668 人命塞道0667 驚魂於途0472 江表魁首0696 戰前採購0476 坦蕩小人0453 穀米盈倉0908 王者之津0365 營大難入1501 張氏歸國1391 餘波洶涌遼東篇40211 榮辱與共0261 水火際遇0873 通衢大道1443 諸胡霸王1110 太后歸天1281 蘭芷遍野0677 功業之基0918 城下之盟1173 喋血上洛0343 京畿大亂1496 新樑大業0882 攔師於途1501 張氏歸國0272 各具懷抱1377 坑陷強敵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1487 少年情愁1339 少子多謀0443 夜中喋血0717 夜拔敵寨0339 黃泉共爲友0350 交鋒0608 三鎮迫王1284 不負七尺身0350 交鋒1470 祖郎意堅1004 稚恭智淺0543 娘子可愛1388 父子心魔0561 塵埃落定0177 四面楚歌0281 關心則亂1330 奮武叩城0723 重鎮待奴0034 授經之厚0907 淮南俊彥0312 小沈使君1485 人間良緣0948 百萬生民0807 待歸之人1090 青溪殺劫0907 淮南俊彥1061 告羣僚書0232 老朽無恥0553 引兵待變1234 五姓難大1340 番佛法言0827 信仰道統0841 鄉叟閒言0842 江州地重0774 蓄勢待擊
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1254 知足之樂1499 無勳不襲0429 前程可期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1453 喋血御階0719 奴事百哀0966 鶴兒苦衷0112 豈能事胡虜【求首訂!】1498 功爵分授0318 殘破臺苑0817 三吳第一門戶0198 鄉土厚望0550 王郎囊澀1407 君父恩重1266 小沈甘糖0585 付予清議1028 鶴塢強弩1285 爲我斬單于1212 刑令之威0789 真命水德0389 冒認祖宗0689 引寇於南0819 世道表率0790 合城歡騰0787 英魂永存0803 意在丞相0468 衆望所歸成漢篇11308 臨清興國1139 土斷歸籍0380 將作大匠0070 當仁不讓1401 典午第一1467 心境曠達1016 物控南北1247 非禮勿論1219 蒲氏入叩0668 人命塞道0667 驚魂於途0472 江表魁首0696 戰前採購0476 坦蕩小人0453 穀米盈倉0908 王者之津0365 營大難入1501 張氏歸國1391 餘波洶涌遼東篇40211 榮辱與共0261 水火際遇0873 通衢大道1443 諸胡霸王1110 太后歸天1281 蘭芷遍野0677 功業之基0918 城下之盟1173 喋血上洛0343 京畿大亂1496 新樑大業0882 攔師於途1501 張氏歸國0272 各具懷抱1377 坑陷強敵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1487 少年情愁1339 少子多謀0443 夜中喋血0717 夜拔敵寨0339 黃泉共爲友0350 交鋒0608 三鎮迫王1284 不負七尺身0350 交鋒1470 祖郎意堅1004 稚恭智淺0543 娘子可愛1388 父子心魔0561 塵埃落定0177 四面楚歌0281 關心則亂1330 奮武叩城0723 重鎮待奴0034 授經之厚0907 淮南俊彥0312 小沈使君1485 人間良緣0948 百萬生民0807 待歸之人1090 青溪殺劫0907 淮南俊彥1061 告羣僚書0232 老朽無恥0553 引兵待變1234 五姓難大1340 番佛法言0827 信仰道統0841 鄉叟閒言0842 江州地重0774 蓄勢待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