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0 冒進必殃

“下官陳肅,參見駙馬。駙馬清譽滿都,名著江表,下官也是久有所聞,只是一直無幸得見。”

陳肅是一個四十多歲,體態微胖的中年人,身上雖然沒有時人所推崇的那種玄風雅度氣質,但卻透出一股精明。

“陳令真是過譽,陋戶向來門戶洞開,廣待來賓。何謂無幸?良吏勤政無暇罷了。”

沈哲子皮笑肉不笑,面對這個坑了自己一把的中年人實在難有什麼好心情,如果不是褚季野同伴而來,他真是表面的客氣都欠奉。早先扮演幕後黑手的那都是自己,沒想到今次一時疏忽,被別人陰了一把。

那陳肅自然也能感受到沈哲子虛僞的客氣,神態有些不自然,下意識看了褚季野一眼,待褚季野遞給他一個安心的眼神,忐忑的心情才略有平復,又恭聲說道:“良吏之名,實在有愧。早先庸治近畿,未能安民靖土,致使鄉人怨望害命,罪不能辭。今次歸都,押解人犯之外,尚是罪身待責。駙馬職司典選,今日登門也是求教一二良言,以寬惶恐之心。”

沈哲子聽到這話,臉色才略有好轉,說道:“這一樁事,我也耳聞,實不相瞞,陳令所言鄉人怨望,所涉之一,便是我家門生。此事不必多論,言及良言,恪守職任,公繩不偏,已經不愧良吏之名。陳令若能循此,小厄不阻顯途,蒼天不負有心。”

這陳肅以罪身來請教自己,那是表態雖然抓住了卞章,但也不會往死裡整。如果沈哲子再板着臉斤斤計較,反而顯得氣量太少。

彼此稍作溝通,那陳肅便先離開,剩下沈哲子和褚季野相對而坐,彼此都有幾分尷尬。

到現在沈哲子也已經將事情經過理順,無非是王家的王胡之不明利害,將消息泄露給郡府,郡府的褚翜果斷出擊,一出手便將沈家和琅琊王家的痛腳都給拿住。

這件事沒有什麼好說的,無非是洪桐縣裡無好人,沒有一個善茬兒。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是沈家和琅琊王氏彼此較勁的關係,又加入了褚翜這個生力軍,而形勢就是褚翜這個後加入者後來居上,佔盡了優勢。

褚季野乾笑片刻,開口想要解釋:“駙馬,這一件事……”

“季野兄不必多言,我能理解。其實近來我也因此倍感焦灼,無妄之災,讓我百口莫辯,只能閉門不出,以避物嫌。如今既然拾於公繩,以法裁之,我也算鬆了一口氣。”

彼此尚是盟友,結果褚翜招呼都不打一聲玩這一手,沈哲子其實有些不悅。不過仔細想想,他倒也理解,畢竟褚氏豫州門戶,也不是完全仰於沈氏鼻息,有很大的自主性。早先褚翜求任廷尉未果,沈家這裡也確實沒有鼎力支持,畢竟另一個丁潭乃是會稽人家,不好完全視作陌路。

現在人家自己抓住了機會,沈哲子那也就只能恭喜了。畢竟臺子這麼大,不可能只是一兩家玩。況且褚季野隨後就登門來表態,某種程度上來說,褚翜出手也是在幫忙分擔青徐人家的壓力。

“鄉土多強橫,悖法武爭,也真是一樁大害。如今是害到了王家子,引得內外關注,但丘壑之間又有多少流血私鬥,公卿不聞啊!”

褚季野這感慨,沈哲子也是深有同感,並不因爲他家武宗舊體視而不見。宗族的畸形壯大,意味着統治系統底層構架被蠶食破壞,政令很難從上到下一以貫之。世家是國盜,寒門是蛀蟲,都在蠶食這個統治秩序。

如果沒有胡虜外寇,那麼無論怎麼做,或是掃蕩一切從頭再來,或是緩進徐圖從容改革,都可以試一試。但是外部因素的介入,讓問題變得複雜起來,既要維持元氣,又要根除頑疾,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沈哲子一直都在致力於構建統治秩序之外的一個系統,保證人力物力的調度。

眼下彼此尚有些芥蒂,這個問題不好深談,褚季野轉而又說道:“前日郡府已經對人犯先作提審,駙馬你的門生問題並不算嚴重,只是因其家舊逆門戶,眼下官署舊籍又多不存,有此一難,不好裁定。”

沈哲子明白褚季野這麼說是在給他開個方便之門,準備證據給那個卞章脫身之用,對此他也早有準備,聞言後便笑語道:“這倒也簡單,卞七宗家確是逆門,不過其人門戶偏出,並無逆實。年前從我反攻歷陽叛軍,不乏功事,這些舊章稍後我讓人準備好,請季野兄轉呈使君。”

略過這一節,沈哲子又問道:“我這門生秉性純良,我是心知。不過對面門戶又是如何?”

“臭不可當,君子恥於言之!”

聽到褚季野這麼說,沈哲子心內便了然,褚翜這是準備獅子大開口,王導想要壓下這件事,不付出大代價是不可能的了。出來混早晚要還,年初褚翜廷尉之選,便是青徐人家從中有所阻撓,現在落到人家手裡,區區一個廷尉,未必能夠滿足啊。

不過由此,沈哲子也看出來,眼下豫州門戶當中,庾懌的影響力實在遠遜於庾亮。假使庾亮還在世上,且不說褚翜不敢這麼玩,就連他們沈家和王氏也不會有機會鬧騰得這麼歡。

庾懌眼下又沒有主政中樞的資歷,而他們沈家勢位影響也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想要再進一步,彼此所望都在於軍功一項啊!

願賭服輸,下場來玩,輸贏都是尋常,如果輸不認罰,那就太沒有品格了。雖然褚翜已經通過褚季野表態,他的利益攫取點在於王家,但沈家也有把柄被拿出,多多少少總要有些表示。

略作沉吟之後,沈哲子纔對褚季野說道:“日前皇太后陛下傳喚,門戶之內有些閒言,我也不好道於季野兄。”

褚季野聞言便是一愣,沈哲子這麼說當然不會只是賣弄跟皇太后關係好,繼而便想到暗流下不乏議論的皇帝選後之事。他也聽說駙馬在皇太后面前舉薦河東衛氏,但這跟他又有什麼關係?他家雖有小女,年不過七歲。

“皇太后雖是代執國鼎,但也人母之身,舔犢情重。皇帝陛下暫且不論,琅琊王也是日趨年長,將到適齡。我記得季野兄家有瓊芽,不知可有意向?”

沈哲子笑吟吟問道,讓他拿出什麼實際的代價是不可能的,幸在小舅子多,可以拿來做個人情。

褚季野聽到這話,略加沉吟後襬手笑道:“蓬門陋戶,小家所出,豈敢奢幸。”

“季野兄這麼說,那可是讓我愧疚難當。人不隱惡,亦不飾美,若有兩彰之選,又何須言退。我也是庭下聆訓良久,不敢輕負皇太后所遣,此事還請季野兄牢記,深作思慮。”

沈哲子又笑着說道,表示他不是在開玩笑,如果褚家有意,他這裡也會幫忙促成。之所以敢打包票,那也是琅琊王選妃終究不如皇帝選後那麼事關重大。

褚季野聞言後便若有所思,又寒暄片刻,然後才告辭離去。

隨着褚季野的造訪,沈家這裡諸多戒備也都逐步撤去,許多家人卸甲分批出都。有了一個變數的加入,鬧是鬧不起來了,不過撐了這麼久的架勢,沈哲子的意圖也算是達成。以後王導的對手就是褚翜並其身後人,也沒有心情再來找他的麻煩。

隨着沈家的撤防,王家那裡也漸漸收斂起來,甲士散去,原本長街飄蕩的白幡白綾也漸漸縮到門庭之前。

本來烏衣巷裡劍拔弩張的氣氛,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歸於平淡。許多所知不深的人看到這一幕,不免大感詫異,猜不到背後發生了什麼。

琅琊王已經在府上住了大半個月,既然事情已經沒有了僵持喧鬧的餘地,沈哲子也就不再久留他,抽個時間親自送去建平園。

大概是冤家路窄,沈哲子這裡剛剛與琅琊王出門,恰恰趕上王導出門送客,彼此眼望正着,各自都是微微一愣,心內各有幾分意興闌珊之意。眼下這種感覺就像是,彼此已經搭好臺子準備大幹一場,結果本來應該坐在臺下看戲鼓掌的觀衆衝上來給了他們一人一小刀。

沈哲子還倒罷了,輸人而不輸陣,尚能有一個體面退場。可是王導這裡,非但沒有達成對吳人的狙擊,而且隨後還要面對褚翜的敲詐勒索,心情可謂惡劣到了極點。尤其今次危機,沈家安然無恙、絲毫無損的渡過,無異於給時人傳遞出一個明顯的信號!

方方面面的困頓,讓王導在看到沈哲子的時候都難有好心情,只是神色木然站在那裡。

沈哲子作爲下官,自然不能無禮,下車趨行上前,卻不知該說什麼,沉吟片刻才滿臉的歉意道:“病居家中多日,竟不知尊府有喪,實在失禮!”

王導聽到這小子恬不知恥的睜眼說瞎話,真恨不得脫下木屐砸在他臉上,嘴角微顫,深吸了一口氣才說道:“惡豺躥行鄉中,子弟失察不防,因而受殃。”

沈哲子倒沒有身爲惡豺的覺悟,聞言後只是沉聲惋惜道:“客鄉陌路,不能識途,唯以謹慎,冒進必殃啊。”

眼見王導氣得拂袖向門內而去,沈哲子心內不禁一嘆,這一次他是真把上司得罪狠了,看來抽空要去拜見溫嶠,解決一下工作問題。

0942 難作相忍0223 郗公強勢1377 坑陷強敵0919 河洲苦戰推幾本書1259 山河疆土0743 丹陽守國1387 豎子平遼0598 神仙遭災1425 謝公八陣1232 相期大業0251 北地孤忠0439 大崩之兆0606 唯恐天下不亂0199 吳中商盟0968 甜膩入骨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0620 羽衣公卿0288 逃人1007 元子難配0650 無地自容0113 吳人袒右1473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0718 火燒譙南1096 大患在北0276 怒起殺人0157 譙國桓溫0156 騎樹少年0783 奴部相殘0062 蒸甕新釀0661 襄國舊識1286 雄大當國0968 甜膩入骨1022 晉祚必禍0801 一聲嘆息0186 女兒心事1077 歷陽蓄甲0037 南人慾爲大事0073 捧殺不受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0512 貧富懸殊0538 衝營者梟首0882 攔師於途0952 圍殺賊軍0506 探路1002 苑中黯然1084 伐蜀可期0340 擂鼓出戰1239 隴上風雲1373 稚子難謀0032 自取其辱1349 以命搏生1053 在野黨魁0299 苑中橫行0561 塵埃落定0822 一刀之烈0826 火光沖天1305 鄴下約會0842 江州地重0712 功事俯拾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1047 大義獨取1459 財如流水0448 賢者不隱0536 行前殷囑0919 河洲苦戰0622 朝見大典1042 公卿趨迎1352 諸夏雄主0635 苦心孤詣0632 匹夫持戈0749 忠良遭辱0127 情不知所起1282 南來必死1229 兵駐長安0879 誅殺鄉賊0737 壯烈赴戰場0185 妝奩0611 江州大敗0590 劣跡斑斑0847 教化萬衆0001 江東之豪1035 以命相搏0525 倦鳥投林0323 陶公家事1412 烽火諜情1478 告慰諸夏0513 無米難爲炊0910 一步不退1157 關中豪強0549 婦人怨念0624 清水濯芙蓉0346 宣陽門前1107 至死不悟1144 門祭滅絕1028 鶴塢強弩0529 辱人太甚0954 肝膽俱裂1114 江東死局1405 相見恨晚
0942 難作相忍0223 郗公強勢1377 坑陷強敵0919 河洲苦戰推幾本書1259 山河疆土0743 丹陽守國1387 豎子平遼0598 神仙遭災1425 謝公八陣1232 相期大業0251 北地孤忠0439 大崩之兆0606 唯恐天下不亂0199 吳中商盟0968 甜膩入骨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0620 羽衣公卿0288 逃人1007 元子難配0650 無地自容0113 吳人袒右1473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0718 火燒譙南1096 大患在北0276 怒起殺人0157 譙國桓溫0156 騎樹少年0783 奴部相殘0062 蒸甕新釀0661 襄國舊識1286 雄大當國0968 甜膩入骨1022 晉祚必禍0801 一聲嘆息0186 女兒心事1077 歷陽蓄甲0037 南人慾爲大事0073 捧殺不受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0512 貧富懸殊0538 衝營者梟首0882 攔師於途0952 圍殺賊軍0506 探路1002 苑中黯然1084 伐蜀可期0340 擂鼓出戰1239 隴上風雲1373 稚子難謀0032 自取其辱1349 以命搏生1053 在野黨魁0299 苑中橫行0561 塵埃落定0822 一刀之烈0826 火光沖天1305 鄴下約會0842 江州地重0712 功事俯拾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1047 大義獨取1459 財如流水0448 賢者不隱0536 行前殷囑0919 河洲苦戰0622 朝見大典1042 公卿趨迎1352 諸夏雄主0635 苦心孤詣0632 匹夫持戈0749 忠良遭辱0127 情不知所起1282 南來必死1229 兵駐長安0879 誅殺鄉賊0737 壯烈赴戰場0185 妝奩0611 江州大敗0590 劣跡斑斑0847 教化萬衆0001 江東之豪1035 以命相搏0525 倦鳥投林0323 陶公家事1412 烽火諜情1478 告慰諸夏0513 無米難爲炊0910 一步不退1157 關中豪強0549 婦人怨念0624 清水濯芙蓉0346 宣陽門前1107 至死不悟1144 門祭滅絕1028 鶴塢強弩0529 辱人太甚0954 肝膽俱裂1114 江東死局1405 相見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