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自取其辱

不同於紀氏土著府外平平,內有洞天,王氏府邸門庭之外便可稱得上是先聲奪人。御賜衡門儀仗,幢蓋旗幡,幾乎已經超出了人臣的規格,更彰顯出王與馬共天下的煊赫家世。其間雜以白紗綾幡,威儀之外,尚有肅殺。

沈哲子行至王府門庭前,便見車水馬龍,賓客盈門,似乎府內正大宴賓客。很短時間內,便見數駕牛車載來士人投帖入門,其中不乏有身穿官袍者,似乎剛離開臺城官舍還來不及趕回家換衣服,就急匆匆趕來赴王家宴會。

如此情形,與沈哲子想象中略有不符,而且似乎也不符合王氏時下的處境。謀亂未果,幾名重要的族人接連亡故,正該偃旗息鼓、晦身喑聲以自處,卻在這時候大宴賓客,唯恐不張揚,於情不符,於禮亦不合。

站在門庭一側觀察片刻,沈哲子發現來者多操北地口音,漸漸也就有所明悟。王家之所以如此,正是在示威,向世人彰顯自家權勢未墜。同時也是各大僑門聯合起來,抱團取暖。

此舉雖然不免有色厲內荏之嫌,但在當下卻是最直接淺顯的自保手段。各家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們仍然惟王家馬首是瞻,並沒有改變現狀的打算。

擺出這幅陣勢,示威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那些想要趁勢而起、洗牌格局的各方勢力,南士、流民帥、宗室以及潛在的皇黨。另一個自然是臺城中的皇帝,眼下還未到變天革命的時刻,如果不想天下復歸動盪,就算是真龍,也得盤着!

沈哲子眼下正身受皇權逼迫之害,看到王氏公然結黨給皇帝上眼藥,可想而知臺城中的皇帝會有多氣急敗壞,因此心情不可謂不愉快。但由此也看得出這些僑族對於維持現狀的決心,爲了維持自身享有的特權,他們是敢於犯禁,敢於拼命的!

如果再往深處想一層,臺城中那位皇帝陛下看似已經佔據優勢,但其實已經成爲真正的孤家寡人。他或許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但卻不是人們所需要的那一種。聖天子垂拱而治,太有作爲本身就是一種罪過,彼此相看兩厭,焉得長久?

屁股決定腦袋,哪怕在沈哲子看來,如今的皇帝英年早逝,是時下各方都樂見的結果,沒人願意陪他折騰。

心裡感慨着,沈哲子讓一名護衛遞上自己的名帖,站在門庭下等待引見。可是名帖投進去好久,始終不得迴應。這期間又有數波訪客全都被引見入府,只有沈哲子站在原地無人搭理,幾名負責待客接引的王氏門生在將名帖遞入後便對其視而不見,冷落之意極爲明顯,漸漸變得醒目起來。

進進出出的賓客看到始終站在那裡的少年,難免會有好奇,便向門庭內負責接引客人的王氏門生打聽少年身份。一俟知曉了沈哲子的身份後,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不屑一顧,有的充滿鄙夷,更有甚者直接啐在少年腳邊,喝罵一聲“欺世之徒”,沒有一個流露出些許善意。

沈哲子早知此行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受此冷遇倒也能處之泰然。他明白自己被拒之門外應該不是王導的主意,況且憑他的身份也驚動不到王導,多半是名帖傳遞過程出了問題,被人截留阻撓也有可能。

站在這裡受人冷眼,沈哲子思忖良久,漸漸有些明白紀瞻讓自己來拜會王氏的深意。

老人家未必能猜到自己根本連門都進不去,但肯定也明白此行不會有好結果。之所以還讓自己過來,一方面大概是要再考驗自己處事應變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要藉此事讓吳興沈家跟王門僑姓做一個了結。

沈家的背景過於複雜,既爲南人,又曾與僑姓王氏勾搭成奸,旋即轉又投向潁川庾氏。看似與諸方都有瓜葛,但其實卻不能見容於任何一方。正因如此,纔會被宗室借勢威逼。

紀瞻就算想出面保下沈家,也要考慮後續的影響,尤其要考慮此舉會給臺城中的皇帝傳遞怎樣的信號。皇帝會不會懷疑南北士族借吳興沈氏爲紐帶,聯合起來向皇權施壓?

所以,沈哲子拜會王家的使命,就是要向外界宣示,沈家已經不再見容於王氏,以此與僑姓劃清界限,完全歸於吳士團體中。簡而言之,就是要送上臉來給人打,被打的越狠則效果越好。

如此一來,紀瞻再出面就是保護吳士的利益,憑其身份名望是理所當然,也能穩定南人人心,讓南人明白關鍵時刻唯有桑梓鄉人才可靠。皇帝就算有所怨忿,也不好因此事借題發揮。

一俟明白這個道理,沈哲子心態便平和下來,就這麼站在王家門外,承受着諸多賓客的冷眼蔑視,務求這一幕讓更多人能看到。同時心裡也是由衷的對紀瞻感到佩服,看似尋常的舉動,卻飽含着深意。跟這些老狐狸們相比,自己的謀劃就未免痕跡太露,用力過猛,還需要修煉。

正如沈哲子所料,他在王家門前雖然備受冷遇,但其實建康城中並不乏人對他關注有加。

作爲沈充的嫡子,這個年紀不大的少年卻是吳興沈家在建康城最重要的成員,他的一舉一動,便可以視作沈充的態度。

沈家雖然清望不著,但卻是江南土著中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其最終何去何從,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影響到動亂後時局的演變。

首先發現沈哲子動向的是南頓王司馬宗安排監視他的人馬,那羣人沒想到少年反應那麼敏感快捷,一俟發現被跟蹤便做出應對,脫離了他們的監視。

一羣人焦急的沿秦淮河畔擴大搜索範圍,過不多久就在烏衣巷裡發現了沈哲子的蹤跡。他們不敢在王家門口放肆,只能一面守住這附近,一面派人返回報信請示。

南頓王司馬宗官居左衛將軍,執掌宿衛,依律應該駐守臺城。此前數年他與兄長西陽王司馬羕雖然有從龍擁立之功,但只居顯位卻無權柄,始終被幹晾在一邊。一直等到新皇登基,有志擺脫權臣鉗制,他們這些宗室處境才漸漸有所好轉。

在剿滅王氏叛亂的兵事中,司馬宗得以執掌禁衛,一朝權在手,益發感到此前人生都是虛度。皇帝扶植宗室以拱衛皇權的意圖極爲明顯,司馬宗自然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來鞏固自身的權位。

司馬宗交好國舅虞胤,但虞胤情況與其類似,本身並非高門,得近幸攫升,暗室相謀則可,並不能給其提供更大助力。旋即又與其兄跟南下勤王的流民帥蘇峻之流暗通款曲,但流民帥驕兵悍將,亦非可靠的外援。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宗將目標鎖定爲沈充。吳興沈氏江東豪首,若能與之聯結,不止能穩住自己的位置,甚至將手伸到三吳之地,錢糧武力俱得取用,想想就覺得興奮!

雖然有了這個念頭,司馬宗也不敢貿然行事。此前庾懌在吳興迫降沈充,皇帝在欣喜之餘,卻隱有憂慮。司馬宗將之看在眼中,適時表示可示好沈充,甚至沈充加號安東將軍,就是司馬宗提議。

皇帝雖然對沈充頗有厭惡,但還是同意了司馬宗的提議。這其中傳遞出的信號不言而喻,其後庾懌臺城奏對觸怒皇帝,將之扣留在臺城中,這無疑是幫司馬宗掃清招攬沈充的障礙。

吳興沈家已是孤木難立,司馬宗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了,當機立斷安排人送出請柬。只要沈充的兒子踏入自己府中,那麼沈充就算還別有懷抱,也於事無補了。

請柬送出後,司馬宗便一直處在亢奮之中,雖然身在臺城,心卻早已經飛向遠處。

當聽手下人彙報說道沈充之子在王府門前求見卻連門都進不去,司馬宗心裡頗不是滋味,認爲自己竟被一個孺子小覷,將自己的示好丟在一旁,轉而去求自身難保的王家。

不過旋即他便冷笑起來:“這小兒能對時局略有所知,已經算是難得了,但也實在幼稚得很。他家先自絕於王氏,現在卻又去王家求援,難道真以爲王門乃是不計前嫌的聖賢之家?不過是自取其辱而已。”

嘲笑過沈哲子的天真之後,未免再節外生枝,司馬宗又吩咐道:“待其離開王家府邸後,即刻將人請到我府中。若是膽敢反抗,不妨給他一點教訓!”

將手下人打發走之後,司馬宗又示意內侍將此事傳進內苑中。雖然皇帝沒有言明,但司馬宗也深知自己若是有所隱瞞,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與此同時,庾亮臉色陰鬱走入少府官舍中,徑直走進庾懌居室,手指擡起狠狠指了指對方。

庾懌尚爲自己臺城奏對出錯而憂心忡忡,又擔心沈哲子無法應對變數,看到大兄這副模樣,心中更覺驚悸,忙不迭問道:“大兄,發生何事了?”

“你還有臉來問我!那沈家小郎正在王府門前求見,這就是你信重的人?”

庾亮恨恨不已,倒不全是因爲失去沈家這一外援,而是對方轉投王氏之舉令其倍感羞辱。

庾懌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驚在當場,腦海中混沌一片。他可是豁出性命纔將沈家從王氏一方拉過來,僅僅只是失聯不足一日,對方卻又轉向王氏。如此一來,他先前那自以爲名著當時的壯舉如今看來,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庾懌低着頭,任憑大兄訓斥良久,始終不發一言。一直等到庾亮離開,思緒才漸漸理順。別人不瞭解沈哲子,只將之當做一個不喑世事的小童看待,但庾懌深知此子之能,絕不是一個眼界如此淺薄的人,此舉必然有其深意!

只是沈哲子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庾懌絞盡腦汁,也實在想不到。

0287 名祿之賊1103 禍及身後0364 償有功0075 生當做人傑1054 不作驕狂0624 清水濯芙蓉0379 江東門戶1427 坐困愁城1283 思玄舌巧0539 江州難爲援1098 畿內連喪1381 專制遼邊0608 三鎮迫王0473 石賊隱患1284 不負七尺身0370 有罪當罰0025 剛愎自用1290 滿廄良驥0190 迎親1490 分陝歸洛0400 沈郎威武1428 傾軋無度1250 咫尺難得0369 法難責衆1039 忠烈之後0605 的盧鎮南1465 社稷大器1134 鷹爪虐臺0401 巨財入門1375 嘉賓辯賢0523 臺中佳居0194 肅家風0288 逃人1326 鬩牆在即0725 季龍之謀0698 季龍南行1298 過境殺賊1282 南來必死0528 氣通神暢0098 老叟自賤1368 天命加眷0578 趁亂而進0737 壯烈赴戰場0069 道途相爭0624 清水濯芙蓉0705 京府何鎮0132 厚禮0140 有口難言0456 室內有決0185 妝奩0734 大防於內1351 救援之計0264 坐論蒼生0554 太保之惑0428 門高難入0189 能尚公主否0423 天子德教0007 軍旅0765 同病相憐0951 虎牢關城0533 南北並重0826 火光沖天0333 曲阿事變0502 南塘可耕0943 老雀厭聲1423 廣宗順義0150 豎子陷我0060 軍法治家0251 北地孤忠1218 弘武之困0889 烏合之衆0213 舟市波折1129 與人無尤0750 石堪歸國0388 狐狸分餅0909 速戰速決0359 嚴令0202 百戲園0770 推食共享0791 功大怯言0583 勝負手1069 人盡其用0474 弓馬邀名爵0522 家爲國用0376 天生權骨0084 不解風情0305 女兒密事0796 木秀於林0255 歸都0958 八關告破0454 留下買路財0933 入彀1250 咫尺難得0214 閩中豪強0337 臺城難近1269 伏氏逆子0090 我家有娘子0366 荊州亂麻0776 敗亡未遠0675 分功飲勝
0287 名祿之賊1103 禍及身後0364 償有功0075 生當做人傑1054 不作驕狂0624 清水濯芙蓉0379 江東門戶1427 坐困愁城1283 思玄舌巧0539 江州難爲援1098 畿內連喪1381 專制遼邊0608 三鎮迫王0473 石賊隱患1284 不負七尺身0370 有罪當罰0025 剛愎自用1290 滿廄良驥0190 迎親1490 分陝歸洛0400 沈郎威武1428 傾軋無度1250 咫尺難得0369 法難責衆1039 忠烈之後0605 的盧鎮南1465 社稷大器1134 鷹爪虐臺0401 巨財入門1375 嘉賓辯賢0523 臺中佳居0194 肅家風0288 逃人1326 鬩牆在即0725 季龍之謀0698 季龍南行1298 過境殺賊1282 南來必死0528 氣通神暢0098 老叟自賤1368 天命加眷0578 趁亂而進0737 壯烈赴戰場0069 道途相爭0624 清水濯芙蓉0705 京府何鎮0132 厚禮0140 有口難言0456 室內有決0185 妝奩0734 大防於內1351 救援之計0264 坐論蒼生0554 太保之惑0428 門高難入0189 能尚公主否0423 天子德教0007 軍旅0765 同病相憐0951 虎牢關城0533 南北並重0826 火光沖天0333 曲阿事變0502 南塘可耕0943 老雀厭聲1423 廣宗順義0150 豎子陷我0060 軍法治家0251 北地孤忠1218 弘武之困0889 烏合之衆0213 舟市波折1129 與人無尤0750 石堪歸國0388 狐狸分餅0909 速戰速決0359 嚴令0202 百戲園0770 推食共享0791 功大怯言0583 勝負手1069 人盡其用0474 弓馬邀名爵0522 家爲國用0376 天生權骨0084 不解風情0305 女兒密事0796 木秀於林0255 歸都0958 八關告破0454 留下買路財0933 入彀1250 咫尺難得0214 閩中豪強0337 臺城難近1269 伏氏逆子0090 我家有娘子0366 荊州亂麻0776 敗亡未遠0675 分功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