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9 以命搏生

奮武軍選擇在鄴地北側暫駐待援,之後斥候搜索郊野,便發現了一處已經半是廢棄的戍堡。這戍堡傍丘而建,也有水渠繞行而過,倒省卻了郊野露宿的危險和再築營舍的辛苦。

往年鄴地也是羯國當之無愧的核心之際,其地與襄國之間並不乏此類舊年建築的遺蹟,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並沒有太嚴重的破壞,只是羯主石虎近年來更重冀北並邊塞事務,纔多數棄之不用,往往被一些流人或者是盜匪所佔據。

奮武軍所探知到的這座戍堡正屬此列,當斥候發現此地的時候,內中居民自然也被驚擾,乃是一個規模在四五百人之間的羣體。一俟察覺奮武斥候靠近,當即便有百餘壯力越牆而出,各持器杖,神色警惕的打量過來。

奮武軍斥候們也並沒有刻意隱瞞身份,直接道明要徵用此處。對方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混亂後,居然有兩名中年人行出,遠遠抱拳表示希望能夠見一見這一路王師將主。

當然就算他們沒有這請求,沈雲也很快至此,這兩個中年人應該是此處流人首領,待到沈雲到來後,各陳身世,並表示願意爲王師提供幫助。

鄴地周邊的流人們對王師其實並不怎麼排斥,這自然得益於枋頭的謝艾數年以來的經營,雖然並沒有完全佔據住鄴地,但在此境經營滲透也都極深。

這兩個流人頭目態度如此,沈雲倒也不感到意外,派遣兵衆入內查探一番,戍堡規模不算太大,堪堪容納兩千餘衆,除了外面這百數流民壯力之外,裡面還居住着數量差不多的老幼之衆。

河北地境多流人,而想要甄別流人究竟是盜匪還是尋常難民也很簡單,只需要看人員構成,只要多是壯力聚集,那多半是匪寇無疑了。當然這也不怎麼準確,許多的難民其實往往也兼職盜匪,顛沛流離、民不聊生,爲了活下去而已,又能有多高的道德水準?

等待大部向此轉移之際,沈雲便與那兩個流民頭目聊了一番,詢問一下鄴地當下狀況如何。那兩個流人頭目也相當配合,知無不言,但他們也很難接觸到什麼機密,只是知道鄴南地區又起波瀾,枋頭王師重兵集陳。

他們所以瞭解這些,還是因爲旬日之前,駐守鄴地的羯將麻秋再次派兵掃蕩境域,徵募流人壯力以襄軍用,他們好險才躲過去。不過最近一段時間裡,鄴北倒沒有太多羯騎出沒。

對於這一點,沈雲倒也並不意外。今次這場戰事,開始本就在羯國一方,先是冀南大軍集結,之後石宣偷襲碻磝。麻秋作爲鄴地的鎮守大將,雖然沒有直往冀南待戰,但也必須要做好側翼的防守工作,預防枋頭髮難。

而且早在沈牧回攻枋頭之前,便與謝艾傳信約是會師鄴地,算算時間也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沈雲都在羯國腹心的襄國繞了一圈返回來,枋頭的謝艾不可能沒有舉動。所以眼下的鄴地有對峙局勢,並不出奇。

說話間,後路那龐大隊伍也向此緩緩而來。在看到如此龐大陣勢後,那兩個流人頭目一時間也頗有瞠目結舌,繼而不乏警惕的望向沈雲等人,仔細凝望着他們身上的武裝器杖,戰戰兢兢道:“你、你們究竟是南面王師,還、還是國中增援?”

聽到對方將自己等人誤會爲羯國增援鄴地的人馬,沈雲也是不禁莞爾,笑語道:“我等自是南面王師確鑿無疑,只是剛剛攻掠羯都襄國經此歸師。”

那兩人雖然也明白他們還不配被對方虛言欺詐,但臉上仍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這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了。

沈雲不再理會他們,先命人將那些財貨並重要的俘虜送入戍堡中,單單這些,便幾乎將不大的戍堡完全塞滿。之後還有一部分牛馬畜力,則交由劉度等一路追隨的襄國鄉戶們統率部曲、依傍塢壁進行看管,更外圍纔是幾千追隨而來的民衆。

將近兩萬人馬之衆,直接將戍堡所在這一處谷口塞得滿滿當當,顯得十分侷促。但這麼多人衆集合在一起,多多少少能夠略給人以彼此慰藉。

奮武將士並沒有入駐此中,他們還要隨時待戰,因此便在人羣最外圍露天而居,只有兵尉徐無病被沈雲安排率領百數兵卒,於戍堡內部看守那些重要的羯國俘虜並財貨。

他們在此入駐未久,很快便有敵蹤出現,其實早在此前的行進過程中,奮武軍便逐殺數量不少的羯國斥候。鄴地與襄國之間,雖然地勢開闊廣袤,但如此大規模的部伍行動,速度又絕對談不上快,自然也難瞞得住鄴地的麻秋。

更何況,只怕此際襄國的那些追兵們早已經與鄴地的麻秋取得了聯繫,詳情以告,以期將他們剿殺於途。

這一次的敵人不再是零零散散的幾百人衆,而是足足上千騎兵卒衆。他們也根本無需再作探查,一俟出現於郊野中,便直接循着軌跡向此撲殺而來。

“殺敵罷。”

沈雲也不多說,提刀上馬,之後便有五百奮武卒衆跟隨而出,直向對陣衝殺而去,令左右兩翼也分出三百餘奮武軍衆,三路並馳,要將敵軍侷限於正當中一路。

騎兵對陣衝殺中,這樣的配合其實談不上好,騎兵本身便是離合之衆,最重要的便是依仗機動力纏鬥遊殺,這種擺明陣仗正面衝殺太笨了。

但戰術是一方面,實際又是另一方面,奮武軍一路南撤的過程中,可以說每天都在與追兵糾纏對戰,多的時候每天甚至要有十餘起戰鬥。雖然敵衆規模都不算多,但如此頻密的戰鬥,對人力、馬力的消耗實在太驚人!

最開始沈雲也是採取遊騎常規戰法,但漸漸就發現如此一來,即便人還能維持,馬力損耗實在太大。雖然此前攻下襄國一處馬營,得有充足的馬力替換,但一路行來,馬匹沒有足料飼食,再加上還要殺馬充飢,損耗也十分的嚴重。

所以在經過兩日後,沈雲便不再與敵人糾纏遊鬥,直來直去的衝殺,直接殺到敵人膽寒!如此一來,奮武將士們的傷亡也是陡增,過去這幾天時間裡,便有五百多名將士性命永久的留在了河北的土地上。

五百多人的傷亡,這對奮武軍而言絕對是傷筋動骨的損失了,甚至完全不遜於一場旗鼓相當、激烈大戰的消耗。此前於河南迎戰羯國同樣精銳的龍驤軍,奮武軍都沒有這麼大的損失,由此也可見一路行來的辛苦,蟻多咬死象,這規程一路,纔是奮武將士在襄國斬功而歸後真正需要付出代價的地方。

敵方兵衆眼見奮武軍擺出如此衝勢,也是不免愣了一愣,那敵將自然不願意與奮武軍正面對衝,於是便喝令兵衆稍作斜行,直衝對方起跑稍晚的左翼,仍是打算側面遊擊。

但奮武將士並不給他們這樣一個機會,同樣迅速調整,不過兩矢之隙,便直接撞在了一起!而最初進行交戰的奮武戰卒,甚至都談不上與敵人有什麼械鬥角力,投矛甩手射空之後,直接揮刀人馬合一撞入了敵軍軍陣中。如此巨大沖勢下,完全無需別的搏殺技藝,馬匹直接就是頸斷骨折。

而在如此猛烈的衝擊中,馬上騎士自然也難倖免,衝在最前方几十人,能夠生還的機會微乎其微。如此悍不畏死的以命衝殺,能夠給敵軍造成多少傷亡還在其次,最重要的還是給人心帶來的那種震撼!

這一路出現敵軍,自然就是鄴地的守軍,他們常年與枋頭晉軍對峙,自然也是羯國主力精銳,兼有以逸待勞的便利,所以在開戰伊始,對奮武軍這一路跋涉遠行的疲憊之軍也是不乏小覷。

但如此遊騎對衝,彷彿一柄重錘直接當頭砸上,很快羯軍軍陣便因此而崩散開來,他們只是作爲前鋒試探,又是主場作戰,實在犯不上如此直接的以命相搏,自然遵循本能的暫作退讓、稍避鋒芒。

兩軍交戰,論及兵力反是奮武軍還要落在下風。可是當下的戰場上,奮武軍三路兵衆卻如三柄標槍直接扎入敵軍軀幹中,頓時血花四濺!

遊騎自有離合之利,即便軍陣一時間崩潰,對於經驗純熟的騎兵隊伍而言,也能在高速的運動當中再次完成聚集。可是此刻,奮武將士卻完全不給他們再作集結的機會,直衝正面,銜尾於後,不求活命,惟求殺敵!

這一場戰鬥,持續時間並不長,甚至不足一刻鐘的時間,原本氣勢洶洶而來的鄴地敵軍已經消失不見。

而就在這麼短的戰鬥時間內,最起碼有五六百人馬拋屍在此,至於奮武將士們雖然傷亡算輕,但也有將近兩百人傷亡不定。甚至就連將主沈雲都在之後的追擊中因馬力衰竭直接被甩飛出去,半臥土丘之內,脛骨傷損,一直等到將士打掃戰場時,才被人攙扶上馬返回。

“收好那些袍澤遺骸,他們遠襲敵國、直搗賊巢,如今以命搏生,是大壯烈。日後歸葬誥園,該享盛大哀榮!”

饒是以將生死目作尋常,但沈雲仍是不乏哀傷。但眼下的他,真的不敢拍着胸口保證將所有將士俱都完好無損帶回枋頭,途窮之際,唯以窮厲孤膽、壯烈捨生,纔有可能活得下去。遊弋求存,只會死得更多。

0369 法難責衆1362 請使止戈0817 三吳第一門戶0567 庾氏有喜0519 奸邪難誅0630 整軍待發1456 魏州刺史0837 向險而行0901 一網成擒1461 茶藝玄技0659 目若仇寇1002 苑中黯然1116 司空歸來0440 本非弄潮兒0841 鄉叟閒言0972 淮南諸事1346 歸途艱辛0154 待客之道0350 交鋒0143 前朝帝宗0761 殺奴逾萬0246 南苑承詔御製0942 難作相忍1250 咫尺難得0024 殘破建康1160 參謀軍務0324 人才濟濟0451 倚爲柱石1375 嘉賓辯賢1215 郊野獵騎1476 羯主末路1316 轟殺萬軍0930 魏王末路0583 勝負手0121 潛流0915 殊功難捨0315 擲花盈野0973 大日普照0510 肆無忌憚0524 凜冬新芽0733 大獲歸南0661 襄國舊識0350 交鋒0928 奔襲滑臺0976 雲泥之判1108 德不配位0300 密謀琅琊王0101 人至察則無徒0286 溫公有疾1063 以屯代養0985 名爵至極0850 涼州來使0308 誰的大局0500 徙戎論0590 劣跡斑斑1387 豎子平遼1029 騎虎難下0208 商盟成立1003 劣子禍端1295 虎將待用1471 巢中危卵1006 無財難行1010 北藝南傳1277 兄弟異心0055 地主無餘糧1241 復威隴上0533 南北並重0075 生當做人傑1110 太后歸天0916 衛水激戰0551 一拍即合1162 襄陽羣情0325 首戰1276 盛世可望1338 世道極品1297 平陽賊蹤1128 決不姑息1030 萬事無憂0764 淮陰失守0607 不復清白0674 困守孤城0929 淮南連騎1011 獨牛連磨0631 甲田令0203 大婚1348 虎狼際會0461 殺人無算0419 賑濟1048 陷君悖禮0543 娘子可愛0263 玉樹生於江東0757 傾營出動0344 一泄千里0967 父子積怨0615 風水流轉0864 謝艾入府0401 巨財入門0453 穀米盈倉0354 偶遇故人0309 大江浪高
0369 法難責衆1362 請使止戈0817 三吳第一門戶0567 庾氏有喜0519 奸邪難誅0630 整軍待發1456 魏州刺史0837 向險而行0901 一網成擒1461 茶藝玄技0659 目若仇寇1002 苑中黯然1116 司空歸來0440 本非弄潮兒0841 鄉叟閒言0972 淮南諸事1346 歸途艱辛0154 待客之道0350 交鋒0143 前朝帝宗0761 殺奴逾萬0246 南苑承詔御製0942 難作相忍1250 咫尺難得0024 殘破建康1160 參謀軍務0324 人才濟濟0451 倚爲柱石1375 嘉賓辯賢1215 郊野獵騎1476 羯主末路1316 轟殺萬軍0930 魏王末路0583 勝負手0121 潛流0915 殊功難捨0315 擲花盈野0973 大日普照0510 肆無忌憚0524 凜冬新芽0733 大獲歸南0661 襄國舊識0350 交鋒0928 奔襲滑臺0976 雲泥之判1108 德不配位0300 密謀琅琊王0101 人至察則無徒0286 溫公有疾1063 以屯代養0985 名爵至極0850 涼州來使0308 誰的大局0500 徙戎論0590 劣跡斑斑1387 豎子平遼1029 騎虎難下0208 商盟成立1003 劣子禍端1295 虎將待用1471 巢中危卵1006 無財難行1010 北藝南傳1277 兄弟異心0055 地主無餘糧1241 復威隴上0533 南北並重0075 生當做人傑1110 太后歸天0916 衛水激戰0551 一拍即合1162 襄陽羣情0325 首戰1276 盛世可望1338 世道極品1297 平陽賊蹤1128 決不姑息1030 萬事無憂0764 淮陰失守0607 不復清白0674 困守孤城0929 淮南連騎1011 獨牛連磨0631 甲田令0203 大婚1348 虎狼際會0461 殺人無算0419 賑濟1048 陷君悖禮0543 娘子可愛0263 玉樹生於江東0757 傾營出動0344 一泄千里0967 父子積怨0615 風水流轉0864 謝艾入府0401 巨財入門0453 穀米盈倉0354 偶遇故人0309 大江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