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4 恃才自售

河內地處黃河以北,太行以南,洹水徑其北,沁水徑其西,淇水徑其中,帶河爲固,三川惠流,三代以降便是諸夏先民休養繁衍所在。兩漢魏晉之際,又爲洛陽河北之王宅倉室儲積之地,農桑牧獵,俱有厚出。

然而中朝惠帝元康之後,司馬氏宗王爲亂,河內郡因地緣河洛,又是司馬氏郡望故邸,飽經戰亂摧殘,民生凋零,山河染血。永嘉之後,匈奴、羯胡兩趙互攻,這一片區域又是二胡惡戰焦點,元氣虧盡,生民流離,再也不復往昔之繁榮。

時至今日,河內仍是一片亂世蕭條模樣,竹林雅聲俱杳然,劉賊石逆亦折戟。郊野中荒草綿延,竹木惡生。漫行於這荒蕪之中,偶或可見一些殘垣斷柵,或爲中朝權貴於此圈圍的園林別業,或爲流民集聚離散所留下的生活痕跡。

往年羯國也曾在此擇取水草豐茂的區域大事畜牧,但是隨着趙主石勒身死後,農牧事務也都再次荒廢。生民遊蕩,豪強割據,再次失去了統一的政令節制。

郊野中不失有幾十遊騎飛掠崗陂,也有兇徒遊蕩在津渡路徑近畔,凡在野中發現行者,便如餓狼一般撲食而上。

偶爾也有一些塢壁村寨散落在這一片廣袤的原野上,雖然郊野中荒田無數,但爲了避人耳目,小隱於亂世,也只敢在塢壁周圍小規模的墾荒耕作。值此麥收之際,莊戶男女老幼俱都齊出,丁壯者手持竹木銳器分散於野哨望於外,老弱婦孺則抓緊時間刈割新麥。

若是周遭有強梁呼嘯衝來,那也只能忍痛丟棄眼前這些業已成熟的續命口糧,匆匆返回塢壁,據堡以守。

至於出沒在郊野之間的兇人,既有潰亂卒衆,也有內遷雜胡,這些人雖然兇殘,但往往也只是遊食搶掠一番。

最怕是被境中那些大的塢壁豪宗發現,他們一旦發現這些小型的生民聚地,不只要將麥谷搶光,就連生民也都要盡數擄走,供其馭使奴役壯大自身,生民便再無自由可言,自此後勞息生死都不由自主。

此時在原野中,正有一隊旅人沿着不甚寬廣的河道向南而行。這一支隊伍規模不算太大,統共四十多人,馬匹倒是不少,足足有近百匹。在河內,牛馬畜類倒也不算過分稀缺,甚至在郊野遊蕩久了都有可能遇見規模不小的野馬羣,或許早先屬於官牧民養,戰亂中逃散於野,遊蕩日久野性漸生,集聚成羣。

不過這一支隊伍中那些馬匹卻多有膘狀毛滑,行止間也都馬性馴良,不乏良驥,足堪馭使作戰。如此一來,這些戰馬價值便高了,如此漫行於野,必會招惹盜匪覬覦。

除此之外,馬隊中還有兩副車駕,前面一輛應是座乘,木架圍蓬青幔垂掩,看不清楚內中情形。後一輛則是貨板,車板上堆積極高,以草氈麻繩緊緊捆縛,行駛起來在草地上壓出幾道厚厚的轍印,雖然看不見運載的什麼貨品,但也難免引人浮想聯翩。

這樣一支隊伍行在原野中,必然會吸引鄉野之間多入牛毛的強盜,但卻少有人敢於上前侵擾,原因便是隊伍中那幾十名騎士。那幾十人一個個馬術精湛,體態也魁梧,身上不乏鐵甲披掛,馬鞍上掛着長長的馬槊,腰間懸着牛皮包裹的佩刀,另有抹漆大弓垂掛。

如此精良武裝,以及那種毫不掩飾的悍勇氣息,足以看出這羣人的不尋常,絕非尋常盜匪能夠侵擾招惹。更兼之隊伍中幾匹空乘戰馬上還披掛着許多血肉模糊,用鬚髮編串起來的人頭,更是一種無言的威懾,令人望之便覺心驚膽寒。

這一支隊伍沿着河道行了將近兩個時辰,從日中到日暮,最終在一處河灣淺灘停留下來,騎士中一名首領模樣的中年人撥馬行至隊伍中間的馬車旁,人在馬背上彎腰湊向馬車語調恭謹道:“盧先生,天色將晚,眼下是否要擇地夜宿?”

馬車裡沉默片刻,才響起一個略顯慵懶的聲音:“羅尉自決即可。”

那被喚作羅尉的中年人聞言後便點點頭,先是轉頭吩咐騎士們分散尋找宿營地順便在左近遊弋斥探一番,然後才翻身下馬,攀上車轅然後不乏感慨道:“一路行來,舟車奔波千里,我等寒卒尚覺疲累不支,實在是辛苦先生了。”

車內一陣窸窣聲,然後垂下的青幔便被掀起,一名灰袍山羊鬚、面貌清癯的綸巾中年人從車內探出頭來。其人一手握住一卷竹牘,而後在那名羅尉的攙扶下了車,他轉首望一望荒涼的河灣,眉目之間不乏沉重,而後才嘆息道:“既受陳公雅重,爲其驅用奔勞本就份內事務,只可惜今次鄴都一行終究無功,只盼洛陽一行能有收穫,不負陳公殷望。”

“此處已抵野王,再前行三五日內便可達孟津。只是前途多強梁橫阻,少不了要有交涉衝殺,還請先生稍忍驚擾之苦。”

那羅兵尉講到這裡,忍不住嘆息一聲:“石堪鼠輩,徒負大譽卻內忌賢良,我等遠奔禮進,其人即便內怯不敢過河奔援,如先生之賢,也該禮送一程……”

他們這一行人,乃是困守陳留郡的陳光使者,奉命過河向羯胡魏王石堪請求援助以解淮南軍壓境的兵危,結果卻在石堪那裡遇冷碰壁。求援無果,只能再自鄴城西奔途徑河內前往洛陽,希望能夠在洛陽桃豹那裡求取到一些援助。

兵尉名爲羅根,負責護送身邊這名綸巾中年人。而中年人則名爲盧德,本身乃是兗州寒流野人,幼學縱橫、刑律,鄉中頗負才名,受陳光禮聘引用,屢獻善謀,陳光能夠在淮南軍圍剿下堅持這麼久,也是多賴其人謀力,因而對此人頗爲敬重,甚至將之比作河南右侯。

聽到羅根這麼說,盧德也是忍不住嘆息一聲,指着河灣荒野惋惜道:“石堪其人確是勢大於實,舊年因其武功而被世龍豢作假子,趙國橫亂,其人假於時勢得竊韓魏故地,但卻智淺難爲大謀。徒居河內腹實卻不能施治取惠以壯軍事,一念南返又不得其徑,空擁重兵卻坐望江東小兒逞兇中原,虛大之勢,衰亡不遠啊!”

那羅根倒不關心石堪其人其勢如何,只是回望河南鄉土方向,眸中充滿憂色:“我等離境已有月餘,以先生預見所觀,如今鄉土態勢是否還可稱善?”

聽到這個問題後,盧德又長嘆一聲:“陳公雖是亂起,但卻是深切鄉情以順取治,鄉徒所共望,以此雖然未可權之以勝,但自保但自保應是無困。淮南之軍觀之勢大,終究遠來悖情,難博鄉助,若以強進則阻滯越堅。諸路分進,其勢難久,銳取易折。可是畢竟厚積之衆,遠勝陳公,若無外援相助,陳公薄力負重,未必能夠久持啊。”

講到這裡,盧德心內也是不乏自憐。他雖然滿腹才學,但因出身寒微而不得時流雅重,雖然才情厚積但卻命途多舛,長久寂寂於俗流之中,其實心底何嘗不渴望能夠幸逢明主,一展所學,在這時代留下濃墨一筆。

早前陳光禮聘於他,於盧德而言也是一個機會。他雖然並不看好陳光,但也明白自己實在名微譽淺,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也只能暫時委身於陳光。雖然陳光對他不乏推崇乃至於類比於右侯張賓,但他卻明白陳光終究不是自己的明主。

比如此前他勸告陳光應該出兵救助劉徵,一則可以將劉徵所部人馬引入樹作藩籬,二則可以因此結好於河北的石堪,與石堪取得更進一步的合作,三則可以借重劉徵往東部青兗滲透發展。

畢竟陳光只是託庇於鄉情而暫時苟存,實力上則完全不是淮南大敵的對手。而且陳留傍河地狹,並無奇險,一旦淮南軍強勢北上圍堵封鎖,根本沒有迂迴縱深,只能束手待斃。

可是陳光卻畏懼淮南軍盛兼之眷戀鄉土,不敢輕出,坐望劉徵被消滅。如此一來,一方面取惡於石堪,難再指望河北的強援。另一方面劉徵所部被消滅之後,徐北再無掣肘,淮南、徐州聯合出兵掃蕩徐北青、兗之地,令得陳光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榨。

他主動請求外出求援,一者也是稍盡人事,看一看能否爲這位即將覆亡的恩主稍作拯救挽回。二者也是希望能夠最後借重一次陳光,看一看誰會是未來值得他輔佐的英主。

其實石堪原本是盧德的首選,其人不獨佔據石趙故基的鄴城,更擁衆十數萬,冀州半壁都在其人掌握之中。而且外無強敵,完全可以趁着石趙二君互攻的時候沿着河內繼續往西面發展,掃蕩司、並,下取河洛,西扼關中,稱雄中原。

可是石堪其人坐擁如此雄基,卻根本沒有在河北經營發展的想法,居然時時刻刻都在想着返回淮北舊地,簡直就是另一個沐猴而冠的項羽。當然如果其人肯給予盧德重視的話,盧德也願意痛陳利弊,警示石堪。

可是此人倨傲兼自負,只因陳光坐望他的舊將劉徵被剿滅,使他喪失了淮北舊部呼應而記恨,根本就不見盧德。這也讓盧德在失望之餘,越發見識到石堪其人實在難爲英主,完全沒有機會複製石世龍舊業。

接下來的洛陽之行,寄託了盧德很大的渴望,否則他就只能西進入關了。

稍後還有一更,天氣太熱感冒了,頭腦昏昏沉沉的寫不快

1120 祖宗失德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0978 分饗河洛0640 無恥之徒0017 幣重言甘1210 章法之美1408 恥居人下0724 老奴可厭1135 諸葛伏法0189 能尚公主否要請個假0819 世道表率幾句閒話之於這本書的內核0256 僑居多艱0949 河洛之險0960 光復舊都0137 惡評如潮1277 兄弟異心1100 鄉境動盪0160 佛言0814 試刀1079 畿外逐殺0297 亡命1223 兵臨灞上0341 大風起0045 童子難誅0613 一死難了1489 我亦能爲1111 宿衛譁變0917 魏王石堪0909 速戰速決0105 捨我其誰1251 隴胡代興1373 稚子難謀0282 進退有據0292 宿衛圍府0321 不爭即退0522 家爲國用0205 拜舅姑0734 大防於內1032 與狼共舞0183 海鹽縣男0902 藏奸作祟0493 高樓懸賦0630 整軍待發0594 攔江劫殺1133 獨夫九卿1219 蒲氏入叩1433 奸惡伏誅1347 虎將歸援0365 營大難入0733 大獲歸南0065 知面不知心0047 投我以木瓜0508 禽獸之聲0950 法劍無情0161 塔上觀婿0768 將謀大事1020 樑公舊態1242 隴事難定1413 戴罪立功1430 各自謀戰0872 俱在刀下0402 殊禮厚賞0886 多線開戰0755 王師北探0998 分道揚鑣1358 人間慘事1162 襄陽羣情0713 恥於人後0536 行前殷囑0844 樑郡新墾0445 殺氣盈懷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514 冰火兩重1248 涼事安定1405 相見恨晚成漢篇50209 大興副業0945 徵虜將軍1410 當取則取1423 廣宗順義0965 千金邸1361 難逃一死1310 陣前投晉1375 嘉賓辯賢0051 士族爲家之道0061 子非桃源翁0338 功成在即1036 城破軍危1026 裂權分授0419 賑濟0449 窮寇宜追0624 清水濯芙蓉0383 行臺南歸0692 招募六軍0135 肘腋生患1095 難入石頭0355 歡欣忘形
1120 祖宗失德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0978 分饗河洛0640 無恥之徒0017 幣重言甘1210 章法之美1408 恥居人下0724 老奴可厭1135 諸葛伏法0189 能尚公主否要請個假0819 世道表率幾句閒話之於這本書的內核0256 僑居多艱0949 河洛之險0960 光復舊都0137 惡評如潮1277 兄弟異心1100 鄉境動盪0160 佛言0814 試刀1079 畿外逐殺0297 亡命1223 兵臨灞上0341 大風起0045 童子難誅0613 一死難了1489 我亦能爲1111 宿衛譁變0917 魏王石堪0909 速戰速決0105 捨我其誰1251 隴胡代興1373 稚子難謀0282 進退有據0292 宿衛圍府0321 不爭即退0522 家爲國用0205 拜舅姑0734 大防於內1032 與狼共舞0183 海鹽縣男0902 藏奸作祟0493 高樓懸賦0630 整軍待發0594 攔江劫殺1133 獨夫九卿1219 蒲氏入叩1433 奸惡伏誅1347 虎將歸援0365 營大難入0733 大獲歸南0065 知面不知心0047 投我以木瓜0508 禽獸之聲0950 法劍無情0161 塔上觀婿0768 將謀大事1020 樑公舊態1242 隴事難定1413 戴罪立功1430 各自謀戰0872 俱在刀下0402 殊禮厚賞0886 多線開戰0755 王師北探0998 分道揚鑣1358 人間慘事1162 襄陽羣情0713 恥於人後0536 行前殷囑0844 樑郡新墾0445 殺氣盈懷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514 冰火兩重1248 涼事安定1405 相見恨晚成漢篇50209 大興副業0945 徵虜將軍1410 當取則取1423 廣宗順義0965 千金邸1361 難逃一死1310 陣前投晉1375 嘉賓辯賢0051 士族爲家之道0061 子非桃源翁0338 功成在即1036 城破軍危1026 裂權分授0419 賑濟0449 窮寇宜追0624 清水濯芙蓉0383 行臺南歸0692 招募六軍0135 肘腋生患1095 難入石頭0355 歡欣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