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已廢,最後一卷完全不能看)
行者道:“我也不用着風雲雷電,只是要些雨水滅火。”龍王道:
“大聖不用風雲雷電,但我一人也不能助力,着舍弟們同助大聖一功如何?”行者道:“令弟何在?”龍王道:“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行者笑道:“我若再遊過三海,不如上界去求玉帝旨意了。”龍王道:“不消大聖去,只我這裡撞動鐵鼓金鐘,他自頃刻而至。”行者聞其言道:“老龍王,快撞鐘鼓。”
須臾間,三海龍王擁至,問:“大哥,有何事命弟等?”敖廣道:“孫大聖在這裡借雨助力降妖。”三弟即引進見畢,行者備言借水之事,衆神個個歡從,即點起鯊魚驍勇爲前部,鱯癡口大作先鋒。鯉元帥翻波跳浪,鯾提督吐霧噴風。鯖太尉東方打哨,鮊都司西路催徵。紅眼馬郎南面舞,黑甲將軍北下衝。鱑把總中軍掌號,五方兵處處英雄。縱橫機巧黿樞密,妙算玄微龜相分。有謀有智鼉丞相,多變多能鱉總戎。橫行蟹士輪長劍,直跳蝦婆扯硬弓。鮎外郎查明文簿,點龍兵出離波中。
詩曰:四海龍王喜助功,齊天大聖請相從。只因三藏途中難,借水前來滅火紅。
那行者領着龍兵,不多時早到號山枯鬆澗上。行者道:“敖氏昆玉,有煩遠涉。此間乃妖魔之處,汝等且停於空中,不要出頭露面。讓老孫與他賭鬥。若贏了他,不須列位捉拿;若輸與他。也不用列位助陣。只是他但放火時,可聽我呼喚。一齊噴雨。”龍王俱如號令。
行者卻按雲頭,入松林裡見了八戒、沙僧,叫聲:“兄弟。”
八戒道:“哥哥來得快啞!可曾請得龍王來?”行者道:“俱來了。
你兩個切須仔細,只怕雨大,莫溼了行李,待老孫與他打去。”
沙僧道:“師兄放心前去,我等俱理會得了。”行者跳過澗,到了門首,叫聲“開門!”那些小妖又去報道:“孫行者又來了。”紅孩仰面笑道:“那猴子想是火中不曾燒了他。故此又來。這一來切莫饒他,斷然燒個皮焦肉爛才罷!”急縱身,挺着長槍,教:“小的們,推出火車子來!”他出門前對行者道:“你又來怎的?”行者道:“還我師父來。”那怪道:“你這猴頭,忒不通變。那唐僧與你做得師父,也與我做得按酒,你還思量要他哩,莫想莫想!”
行者聞言。十分惱怒,掣金箍棒劈頭就打。那妖精,使火尖槍,急架相迎。這一場賭鬥。比前不同,好殺:怒發潑妖魔,惱急猴王將。這一個專救取經僧。那一個要吃唐三藏。心變沒親情,情疏無義讓。這個恨不得捉住活剝皮。那個恨不得拿來生蘸醬,真個忒英雄。果然多猛壯。棒來槍架賭輸贏,槍去棒迎爭下上。舉手相輪二十回,兩家本事一般樣。那妖王與行者戰經二十回合,見得不能取勝,虛幌一槍,怎抽身,捏着拳頭,又將鼻子捶了兩下,卻就噴出火來。那門前車子上,煙火迸起;口眼中,赤焰飛騰。孫大聖回頭叫道:“龍王何在?”那龍王兄弟,帥衆水族,望妖精火光裡噴下雨來。好雨!真個是:瀟瀟灑灑,密密沉沉。瀟瀟灑灑,如天邊墜落星辰;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懸浪滾。起初時如拳大小,次後來甕潑盆傾。滿地澆流鴨頂綠,高山洗出佛頭青。溝壑水飛千丈玉,澗泉波漲萬條銀。三叉路口看看滿,九曲溪中漸漸平。這個是唐僧有難神龍助,扳倒天河往下傾。那雨淙綜大小,莫能止息那妖精的火勢。原來龍王私雨,只好潑得凡火,妖精的三昧真火,如何潑得?好一似火上澆油,越潑越灼。大聖道:“等我捻着訣。鑽入火中!”輪鐵棒,尋妖要打。那妖見他來到,將一口煙,劈臉噴來。行者急回頭,煼得眼花雀亂,忍不住淚落如雨。原來這大聖不怕火,只怕煙。當年因大鬧天宮時,被老君放在八封爐中,鍛過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燒壞,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他煼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煙。那妖又噴一口,行者當不得,縱雲頭走了。那妖王卻又收了火具,迴歸洞府。
這大聖一身煙火,炮燥難禁,徑投於澗水內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裡,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八戒與沙僧聽得呼他聖號,急忙解了馬、挑着擔奔出林來,也不顧泥濘,順澗邊找尋,只見那上溜頭,翻波滾浪,急流中淌下一個人來。沙僧見了,連衣跳下水中,抱上岸來,卻是孫大聖身軀。噫!你看他踡跼四肢伸不得,渾身上下冷如冰。沙和尚滿眼垂淚道:“師兄!可惜了你,億萬年不老長生客,如今化作箇中途短命人!”八戒笑道:“兄弟莫哭,這猴子佯推死,嚇我們哩。你摸他摸,胸前還有一點熱氣沒有?”沙僧道:“渾身都冷了,就有一點兒熱氣,怎的就是回生?”八戒道:“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條性命。你扯着腳,等我擺佈他。”真個那沙僧扯着腳,八戒扶着頭,把他拽個直,推上腳來,盤膝坐定。八戒將兩手搓熱,仵住他的七竅,使一個按摩禪法。原來那行者被冷水逼了,氣阻丹田,不能出聲,卻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須臾間,氣透三關,轉明堂,衝開孔竅,叫了一聲:“師父啊!”沙僧道:“哥啊,你生爲師父,死也還在口裡。且甦醒,我們在這裡哩。”行者睜開眼道:“兄弟們在這裡?老孫吃了虧也!”八戒笑道:“你纔子發昏的。若不是老豬救你啊,已此了帳了。還不謝我哩!”行者卻纔起身,仰面道:“敖氏弟兄何在?”那四海龍王在半空中答應道:“小龍在此伺候。”行者道:“累你遠勞,不曾成得功果,且請回去,改日再謝。”龍王帥水族,泱泱而回,不在話下。
沙僧攙着行者,一同到松林之下坐定。少時間,卻定神順氣。止不住淚滴腮邊,又叫:“師父啊!憶昔當年出大唐,巖前救我脫災殃。三山六水遭魔障,萬苦千辛割寸腸。託鉢朝餐隨厚薄,參禪暮宿或林莊。一心指望成功果,今日安知痛受傷!”沙僧道:“哥哥,且休煩惱,我們早安計策,去那裡請兵助力。搭救師父耶?”行者道:“那裡請救麼?”沙僧道:“當初菩薩吩咐,着我等保護唐僧,他曾許我們,叫天天應。叫地地應。那裡請救去?”行者道:“想老孫大鬧天宮時,那些神兵,都禁不得我。這妖精神通不小。須是比老孫手段大些的,才降得他哩。天神不濟。地煞不能,若要拿此妖魔。須是去請觀音菩薩纔好。奈何我皮肉痠麻,腰膝疼痛,駕不起筋斗雲,怎生請得?”八戒道:“有甚話吩咐,等我去請。”行者笑道:“也罷,你是去得。若見了菩薩,切休仰視,只可低頭禮拜。等他問時,你卻將地名、妖名說與他,再請教師父之事。他若肯來,定取擒了怪物。”八戒聞言,即便駕了雲霧,向南而去。
卻說那個妖王在洞裡歡喜道:“小的們,孫行者吃了虧去了。這一陣雖不得他死,好道也發個大昏。咦,只怕他又請救兵來也,快開門,等我去看他請誰。”衆妖開了門,妖精就跳在空裡觀看,只見八戒往南去了。妖精想着南邊再無他處,斷然是請觀音菩薩,急按下雲,叫:“小的們,把我那皮袋尋出來。多時不用,只恐口繩不牢,與我換上一條,放在二門之下,等我去把八戒賺將回來,裝於袋內,蒸得稀爛,犒勞你們。”原來那妖精有一個如意的皮袋。衆小妖拿出來、換了口繩,安於洞門內不題。
卻說那妖王久居於此,俱是熟遊之地,他曉得那條路上南海去近,那條去遠。他從那近路上,一駕雲頭,趕過了八戒,端坐在壁巖之上,變作一個“假觀世音”模樣,等候着八戒。那呆子正縱雲行處,忽然望見菩薩,他那裡識得真假?這纔是見象作佛。呆子停雲下拜道:“菩薩,弟子豬悟能叩頭。”妖精道:“你不保唐僧去取經,卻見我有何事幹?”八戒道:“弟子因與師父行至中途,遇着號山枯鬆澗火雲洞,有個紅孩兒妖精,他把我師父攝了去。是弟子與師兄等,尋上他門,與他交戰。他原來會放火,頭一陣,不曾得贏;第二陣,請龍王助雨,也不能滅火。
師兄被他燒壞了,不能行動,着弟子來請菩薩,萬望垂慈,救我師父一難!”妖精道:“那火雲洞洞主,不是個傷生的,一定是你們衝撞了他也。”八戒道:“我不曾衝撞他,是師兄悟空衝撞他的。他變作一個小孩子,吊在樹上,試我師父。師父甚有善心,教我解下來,着師兄馱他一程。是師兄摜了他一摜,他就弄風兒,把師父攝去了。”妖精道:“你起來,跟我進那洞裡見洞主,與你說個人情,你陪一個禮,把你師父討出來罷。”八戒道:“菩薩呀,若肯還我師父,就磕他一個頭也罷。”妖王道:“你跟來。”
那呆子不知好歹,就跟着他,徑回舊路,卻不向南洋海,隨赴火雲門,頃刻間,到了門首。妖精進去道:“你休疑忌,他是我的故人,你進來。”呆子只得舉步入門。衆妖一齊吶喊,將八戒捉倒,裝於袋內,束緊了口繩,高吊在馱樑之上。妖精現了本象,坐在當中道:“豬八戒,你有甚麼手段,就敢保唐僧取經,就敢請菩薩降我?你大睜着兩個眼,還不認得我是聖嬰大王哩!如今拿你,吊得三五日,蒸熟了賞賜小妖,權爲案酒!”八戒聽言,在裡面罵道:“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天瘟!”呆子罵了又罵,嚷了又嚷,不題。
卻說孫大聖與沙僧正坐,只見一陣腥風,刮面而過,他就打了一個噴嚏道:“不好!不好!這陣風,凶多吉少。想是豬八戒走錯路也。”沙僧道:“他錯了路,不會問人?”行者道:“想必撞見妖精了。”沙僧道:“撞見妖精,他不會跑回?”行者道:“不停當。你坐在這裡看守,等我跑過澗去打聽打聽。”沙僧道:“師兄腰疼,只恐又着他手,等小弟去罷。”行者道:“你不濟事,還讓我去。”好行者,咬着牙,忍着疼,捻着鐵棒,走過澗,到那火雲洞前,叫聲“潑怪!”那把門的小妖,又急入裡報:“孫行者又在門首叫哩!”那妖王傳令叫拿,那夥小妖,槍刀簇擁,齊聲吶喊,即開門,都道:“拿住!拿住!”行者果然疲倦,不敢相迎,將身鑽在路旁,念個咒語叫“變!”即變做一個銷金包袱。小妖看見,報道:“大王,孫行者怕了,只見說一聲拿字,慌得把包袱丟下,走了。”妖王笑道:“那包袱也無甚麼值錢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舊帽子,背進來拆洗做補襯。”一個小妖,果將包袱背進,不知是行者變的。行者道:“好了!這個銷金包袱,揹着了!”那妖精不以爲事,丟在門內。
好行者,假中又假,虛裡還虛:即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氣,變作個包袱一樣;他的真身,卻又變作一個蒼蠅兒,釘在門樞上。只聽得八戒在那裡哼哩哼的,聲音不清,卻似一個瘟豬。行者嚶的飛了去尋時,原來他吊在皮袋裡也。行者釘在皮袋,又聽得他惡言惡語罵道妖怪長,妖怪短,“你怎麼假變作個觀音菩薩,哄我回來,吊我在此,還說要吃我!有一日,我師兄大展齊天無量法,滿山潑怪登時擒!解開皮袋放我出,築你千鈀方趁心!”行者聞言暗笑道:“這呆子雖然在這裡面受悶氣,卻還不倒了旗槍。老孫一定要拿了此怪,若不如此,怎生雪恨!”正欲設法拯救八戒出來,只聽那妖王叫道:“六健將何在?”時有六個小妖,是他知己的精靈,封爲健將,都有名字:一個叫做雲裡霧,一個叫做霧裡雲,一個叫做急如火,一個叫做快如風,一個叫做興烘掀,一個叫做掀烘興。六健將上前跪下,妖王道:
“你們認得老大王家麼?”六健將道:“認得。”妖王道:“你與我星夜去請老大王來,說我這裡捉唐僧蒸與他吃,壽延千紀。”六怪領命,一個個廝拖廝扯,徑出門去了。行者嚶的一聲,飛下袋來,跟定那六怪,躲離洞中。畢竟不知怎的請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