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忘川鬼君

卻說金蟬子坐於寶林寺禪堂中,看着窗外月光,只坐到三更時候,聽得門外撲剌剌一聲響喨,淅零零刮陣狂風。?那金蟬子恐吹滅了燈,將褊衫袖子遮住,又見那燈或明或暗。金蟬子身影化作一條金光,飛出禪堂,落在小院之內。

禪院之內,菩提樹下,小白龍一身白袍立在當中,見金蟬子過來,道:“師父,人我已經給你請來了。”

金蟬子點頭,道:“好了,餘下的事情交給我吧,你先去睡吧。”

小白龍點點頭,返回單獨的禪堂睡覺。

金蟬子立在禪院之中,陰風颯颯,樹葉嘩嘩作響,風聲嗚呼哀憫。金蟬子立在當中,任由陰風吹起月白僧袍,他在兀然不動,等了一會,道:“你是無顏見小僧,還是不敢見小僧?”

此話說話,陰風停了停,不一會又起來,陰風中隱隱的有人叫了一聲:“師父!”

金蟬子擡眼看去,只見那樹影之下,站着一條漢子,渾身上下,水淋淋的,眼中垂淚,口裡不住叫:“師父!師父!”

金蟬子道:“你一向好善齋僧,如何會落得此番田地?”金蟬子之言,自然是認識那漢子的。

那人倚定禪堂道:“師父,到了今日,你又何必奚落我?說到根本,都怪我不識……”

金蟬子道:“識得就好,何必說出來?”看到這漢子的狼狽模樣,饒是金蟬子定力過人,也忍不住絮叨了一句。道:“我說你也真不知道享受,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生殺予奪的帝王不做?想上哪靈山做和尚。青菜豆腐,唸經演戲,有什麼好玩的?你瞧瞧你現在,和尚沒做成,反而成了水鬼,弄得一身狼狽,不忍直視。”

金蟬子果仔細定睛看處,只見他頭戴一頂沖天冠,腰束一條碧玉帶。身穿一領飛龍舞鳳赭黃袍,足踏一雙雲頭繡口無憂履,手執一柄列斗羅星白玉圭。面如東嶽長生帝,形似文昌開化君。

縱然落難成了水鬼,也不掩帝王之相。

這副尊容,金蟬子倒也的確相識,在奈何橋邊曾經有過一面之緣,正是那忘川鬼君,上一世輪迴成焦仲卿的便是他。

焦仲卿嘆息了一聲。道:“你當我願意嗎?只因得罪了地藏王菩薩,幽冥界再去不得,只得想法子靠攏佛門而去,卻不料。那西方靈山上的菩薩,竟然也是這般,實在叫人齒寒。”

金蟬子見那忘川鬼君被說得有幾分愧色。還不罷休,故作姿態問。不陰不陽的問道:“陛下,你是那裡皇王?何邦帝主?想必是國土不寧。讒臣欺虐,半夜逃生至此。有何話說,說與我聽。”

忘川鬼君道:“師父啊,這中間的事情,你定然是知道的,何必我多說一次?揭我的短處,捅我的傷疤。”

金蟬子道:“小僧如何知道?”

忘川鬼君道:“你既然不知道,那龍子如何說是你讓他來尋我的?”

金蟬子道:“這事情,本就是那井龍王告知西海龍王,那龍子本是西海三太子,知曉此事似乎倒也不顯奇怪。”

忘川鬼君道:“如此難怪,難怪如此。”

金蟬子道:“說說到底發生了何事?竟然你淪落到此。”

那忘川鬼君這才允諾,邊談舊事,愁攢眉上訴前因,道:“師父啊,我自輪迴之後,追隨劉蘭芝脫胎,我家住在正西,離此只有四十里遠近。那廂有座城池,便是興基之處。”

金蟬子道:“叫做甚麼地名?”

忘川鬼君道:“不瞞師父說,便是朕當時創立家邦,改號烏雞國。”

金蟬子道:“陛下這等驚慌,卻因甚事至此?”

忘川鬼君道:“師父啊,我這裡五年前,天年乾旱,草子不生,民皆飢死,甚是傷情。”

金蟬子聞言,點頭嘆道:“陛下啊,古人云,國正天心順。想必是你不慈恤萬民,既遭荒歉,怎麼就躲離城郭?且去開了倉庫,賑濟黎民;悔過前非,重興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順風調。”

忘川鬼君道:“我國中倉稟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寡人膳食亦無葷。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如此三年,只幹得河枯井涸。正都在危急之處,忽然鍾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先見我文武多官,後來見朕,當即請他登壇祈禱,果然有應,只見令牌響處,頃刻間大雨滂沱。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說久旱不能潤澤,又多下了二寸。朕見他如此尚義,就與他八拜爲交,以兄弟稱之。”

金蟬子道:“此陛下萬千之喜也。”

忘川鬼君道:“喜自何來?”

金蟬子道:“那全真既有這等本事,若要雨時,就教他下雨,若要金時,就教他點金。還有那些不足,卻離了城闕來此?”

忘川鬼君只當金蟬子不知,道:“朕與他同寢食者,只得二年。又遇着陽春天氣,紅杏夭桃,開花綻蕊,家家士女,處處王孫,俱去遊春賞玩。那時節,文武歸衙,嬪妃轉院。朕與那全真攜手緩步,至御花園裡,忽行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他拋下些甚麼物件,井中有萬道金光。哄朕到井邊看甚麼寶貝,他陡起兇心,撲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內,將石板蓋住井口,擁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憐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也!”

金蟬子又問他道:“陛下,你說的這話全不在理。既死三年,那文武多官,三宮皇后,遇三朝見駕殿上,怎麼就不尋你?”

忘川鬼君道:“師父啊。說起他的本事,果然世間罕有!自從害了朕。他當時在花園內搖身一變,就變做朕的模樣。更無差別。現今佔了我的江山,暗侵了我的國土。他把我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宮皇后,六院嬪妃,盡屬了他矣。”

金蟬子道:“陛下,你也太過懦弱了。當年讓劉蘭芝自掛東南枝,你未能從一而終,如今難得有長相廝守之機。你三宮六院不說,竟然還讓別人佔了你妻兒,當真是,當真是,罷了罷了,小僧也不知道如何說你好了。”頓了頓,又道:“即便劉蘭芝認不出你,但也還有其他的出路?如何等到現在?”

忘川鬼君道:“如何這般說?”

金蟬子道:“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變作你的模樣,侵佔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識,后妃不能曉。只有你死的明白,身死之後,記憶必然全部恢復。前世今生,你應該相當明白。你何不在陰司閻王處具告。把你的屈情伸訴伸訴?畢竟十殿閻王也與你有幾分交情,即便不能去陰間申訴。奈何橋頭,孟婆也會替你做主的。”

忘川鬼君嘆息了一聲,道:“身死之後,我記憶盡恢復,如何不知道孟婆的難處?她在奈何橋頭這些年來,苦難已經足夠多了,我又何敢再給她添亂?在地府爲官那些年,我又何曾不明白地府的險惡?說是去申訴,此一去,我又如何能回來?何況,那全身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金蟬子微微蹙起眉頭,道:“陛下,這怪竟然有這般能耐?罷了,今日遇上小僧,小僧便救你出苦難。”

忘川鬼君道:“當年的恩情未謝,如今又要勞煩師父,實在慚愧。千乞到我國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當結草銜環,報酬師恩也!”

金蟬子道:“小僧不便出手。”

忘川鬼君道:“這個我知曉,我雖不明前因後果,半月之前,孟婆也曾找人託信給我,說你會救我出苦難,說了你不方便出手,還請勞煩你手下弟子相助,我聽說,那齊天大聖可是在你帳下,他斬妖除魔最是厲害。”

金蟬子道:“我徒弟幹別的事不濟,但說降妖捉怪,正合他宜。雖是着他拿怪,但恐理上難行。”

忘川鬼君道:“怎麼難行?”

金蟬子道:“那怪既神通廣大,變得與你相同,滿朝文武,一個個言和心順;三宮妃嬪,一個個意合情投。我徒弟縱有手段,決不敢輕動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

忘川鬼君道:“我朝中還有人哩。”

金蟬子道:“卻好!卻好!想必是一代親王侍長,發付何處鎮守去了?”

忘川鬼君道:“不是。我本宮有個太子,是我親生的儲君。”

金蟬子道:“那太子想必被妖魔貶了?”

忘川鬼君道:“不曾,他只在金鑾殿上,五鳳樓中,或與學士講書,或共全真登位。自此三年,禁太子不入皇宮,不能夠與娘娘相見。”

金蟬子道:“此是何故?”

忘川鬼君道:“此是妖怪使下的計策,只恐他母子相見,閒中論出長短,怕走了消息。故此兩不會面,他得永住常存也。”

金蟬子又問道:“你縱有太子在朝,我怎的與他相見?”

忘川鬼君這是覺得奇怪了,在他印象中,金蟬子聰慧無比,如何此時處處掣肘,道:“如何不得見?”

金蟬子道:“他被妖魔拘轄,連一個生身之母尚不得見,我一個和尚,欲見何由?”

忘川鬼君道:“以師父能耐,如何不得見?”

金蟬子道:“小僧不過西行而來的僧人。”

忘川鬼君恍然道:“他明早出朝來也。”

金蟬子問:“出朝作甚?”

忘川鬼君道:“明日早朝,領三千人馬,架鷹犬出城採獵,師父斷得與他相見。見時肯將我的言語說與他,他便信了。”

金蟬子道:“他本是肉眼凡胎,被妖魔哄在殿上,那一日不叫他幾聲父王?他怎肯信我的言語?”

忘川鬼君道:“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表記與你罷。”

金蟬子問:“是何物件?”

那人把手中執的金廂白玉圭放下道:“此物可以爲記。”

金蟬子道:“此物何如?”

忘川鬼君強壓着性子,解釋道:“全真自從變作我的模樣,只是少變了這件寶貝。他到宮中,說那求雨的全真拐了此圭去了,自此三年,還沒此物。我太子若看見,他睹物思人,此仇必報。”

金蟬子看了看天色,道:“也罷,等我留下,着徒弟與你處置。卻在那裡等麼?”

第144章 怒走第193章 罪魁禍首第28章 我佛慈悲第185章 人蔘果樹第2章 靈猴出世第80章 炎雪之山第20章 地藏王菩薩第40章 欺我女人者,死!第39章 開戰第144章 怒走第168章 豬八戒拜師第25章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57章 蟠桃園第118章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166章 嫦娥與天蓬第92章 嘆,衆生悲苦第219章 那個世界做什麼第210章 平頂山蓮花洞第12章 屍臨城下第10章 太上老君的安排第26章 玉帝VS王母第226章 立帝貨第229章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232章 心猿遭火敗第113章 凡人的悲哀(一)第60章 席不成席第45章 招安第164章 高翠蘭非處子?!第124章 陰間計成第53章 巨靈神第163章 高老莊第52章 齊天大聖第116章 漁樵問答第99章 這一局,算我一個第182章 豬八戒入贅第57章 蟠桃園第151章 袈裟楔子必讀第39章 開戰第91章 孔雀東南飛第39章 開戰第67章 被擒第140章 飲一碗孟婆湯第8章 地煞七十二劍第161章 兩儀陰陽傀儡第34章 滿載而歸第229章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122章 唐太宗魂歸地府第189章 局第155章 貪嗔癡第169章 烏巢禪師第6章 孫悟空之根源第18章 鬼哭坳天坑洞第63章 馴化坐騎第195章 白骨模樣的妖精第195章 白骨模樣的妖精第51章 怒返花果山第200章 碗子山波月洞第207章 激怒美猴王第52章 齊天大聖第223章 決裂佛門(下)第174章 戰黃風(中)第58章 情動第115章 凡人的悲哀(三)第112章 陽神離竅第23章 白骨與金蟬第82章 絕情第233章 木母被魔擒第125章 誰似唐王死復生?第185章 人蔘果樹第156章 再戰黑風大王第18章 鬼哭坳天坑洞第48章 緗鳶第73章 誅滅道祖殺過去第155章 貪嗔癡第202章 豬八戒逞強第114章 凡人 的悲哀(二)第71章 琉璃盞第20章 地藏王菩薩第23章 白骨與金蟬第110章 神佛手中棋,不得自由身第127章 借屍還魂李翠蓮第54章 七聖第3章 訪道求長生第176章 流沙河第76章 佛道之爭第107章 魚蛇咪眼,必不是等閒之物第121章 噩夢第108章 若不從時,一刀兩斷第11章 筋斗雲第98章 玉女第178章 降服沙和尚第93章 鬼如來第67章 被擒第213章 遣山第156章 再戰黑風大王第143章 六識第169章 烏巢禪師第228章第166章 嫦娥與天蓬
第144章 怒走第193章 罪魁禍首第28章 我佛慈悲第185章 人蔘果樹第2章 靈猴出世第80章 炎雪之山第20章 地藏王菩薩第40章 欺我女人者,死!第39章 開戰第144章 怒走第168章 豬八戒拜師第25章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57章 蟠桃園第118章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166章 嫦娥與天蓬第92章 嘆,衆生悲苦第219章 那個世界做什麼第210章 平頂山蓮花洞第12章 屍臨城下第10章 太上老君的安排第26章 玉帝VS王母第226章 立帝貨第229章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232章 心猿遭火敗第113章 凡人的悲哀(一)第60章 席不成席第45章 招安第164章 高翠蘭非處子?!第124章 陰間計成第53章 巨靈神第163章 高老莊第52章 齊天大聖第116章 漁樵問答第99章 這一局,算我一個第182章 豬八戒入贅第57章 蟠桃園第151章 袈裟楔子必讀第39章 開戰第91章 孔雀東南飛第39章 開戰第67章 被擒第140章 飲一碗孟婆湯第8章 地煞七十二劍第161章 兩儀陰陽傀儡第34章 滿載而歸第229章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122章 唐太宗魂歸地府第189章 局第155章 貪嗔癡第169章 烏巢禪師第6章 孫悟空之根源第18章 鬼哭坳天坑洞第63章 馴化坐騎第195章 白骨模樣的妖精第195章 白骨模樣的妖精第51章 怒返花果山第200章 碗子山波月洞第207章 激怒美猴王第52章 齊天大聖第223章 決裂佛門(下)第174章 戰黃風(中)第58章 情動第115章 凡人的悲哀(三)第112章 陽神離竅第23章 白骨與金蟬第82章 絕情第233章 木母被魔擒第125章 誰似唐王死復生?第185章 人蔘果樹第156章 再戰黑風大王第18章 鬼哭坳天坑洞第48章 緗鳶第73章 誅滅道祖殺過去第155章 貪嗔癡第202章 豬八戒逞強第114章 凡人 的悲哀(二)第71章 琉璃盞第20章 地藏王菩薩第23章 白骨與金蟬第110章 神佛手中棋,不得自由身第127章 借屍還魂李翠蓮第54章 七聖第3章 訪道求長生第176章 流沙河第76章 佛道之爭第107章 魚蛇咪眼,必不是等閒之物第121章 噩夢第108章 若不從時,一刀兩斷第11章 筋斗雲第98章 玉女第178章 降服沙和尚第93章 鬼如來第67章 被擒第213章 遣山第156章 再戰黑風大王第143章 六識第169章 烏巢禪師第228章第166章 嫦娥與天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