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來回

第439章 來回

“殿下英明。”張生野拱了拱手,“不過斥候回來時,恰好遇上張瓘使者索振。”

“使者?”李躍不用猜就知道張瓘的使者來幹什麼。

能威懾苻堅的只有樑國。

李躍頗有些心動,苻堅爲了攻打涼州,抽調了蒲阪和潼關的主力,鄧羌、苻飛兩員萬人敵也調走了。

關中前所未有的空虛。

如果此時令河東的王猛突襲蒲阪,機會非常大,如今又是天寒地凍的時節,黃河結冰,形同虛設。

攻破長安,等於斷了苻堅的根基,除掉了將來的一個潛在對手。

再發展個幾年,一樣能滅掉燕國。

悅綰遇刺,其實就是燕國的分水嶺,革新失敗,正式從巔峰開始下滑。

時間拖得越久,燕國矛盾越大。

秦、晉、燕,隨便滅一個,以後都會是樑國一家獨大的格局。

“傳索振入見。”李躍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這年頭哪有什麼真正的盟友?都不過屈從於眼前的利益而已。

索振出身敦煌索氏,乃涼州數一數二大名士,曾力諫張重華,聲名遠揚。

“拜見樑王,如今苻堅精銳盡出,關中空虛,正是天賜之機也,苻氏貪得無厭,一旦壯大,他日必爲樑王勁敵也,樑王若出兵,涼州願歸附,認樑爲宗主!”索振非常急,一句廢話都沒有。

苻堅雖然退兵,張瓘的處境反而更爲艱難。

國中諸郡皆不聽號令,急需得到外力的支持。

而張祚篡位之後,直接稱帝,跟江東已經鬧翻,只能找上樑國。

涼州存在有一定的價值,能牽制苻堅。

不過李躍一番權衡後,還是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張瓘不是那塊料,根本不是苻堅的對手,協助他沒有任何意義。

其二,關中遍地羌氐,氐秦有民意基礎,王猛的五萬新軍或許能攻破長安,卻難以徹底平定關中,到時候陷入兩線作戰,非但滅不了他們,反而與其結仇,既滅不了秦,也滅不了燕。

做人就該踏踏實實,不能三心二意。

“閣下所言甚是,然涼州之危不在外,而在內,樑燕大戰,無暇西顧,孤鞭長莫及,今苻堅已然退兵,貴國當勵精圖治,收拾人心。”李躍婉拒。

涼州實力並不差,苻堅啃不下姑臧就是明證。

這時劉應掀帳而入,瞥了一眼索振,拱手道:“殿下,燕軍傅顏部南下。”

李躍從胡牀上起身,“軍務繁忙,無暇招待閣下,汝等好生招待先生。”

“唯。”劉應拱手。

“在下告辭……”索振一臉失望,但也沒失了禮數,跟着劉應下去了。

李躍旋即招來諸將詢問,“士卒休整如何?”

停戰已經四五日,既然慕容恪不來,李躍就去找他。

山不就,我去就山。

這一戰盯着慕容恪揍一定沒錯,這幾日都是晴天,冬日高懸,不冷也不熱。

“士氣高昂,可以一戰!”徐成拱手道。

“汝率一萬大軍爲前鋒,孤親率四萬大軍殿後,拿下柏鄉!”

“領命!”

徐成步騎先出,李躍在後準備。

一次柏人小勝不行,那就再來幾次,積小勝爲大勝。

剛剛集合了駐軍,斥候就奔來稟報,徐成一出動,慕容恪也動了,捨棄柏鄉,大車拉着小車,分成兩部,一部退往房子縣,一部退往西邊的高邑。 退往房子縣的人馬明顯是抓來的壯丁,足有五萬之多。

退往高邑的則是慕容恪的精銳。

徐成一萬步騎,懼有伏兵,不敢追擊,返回柏鄉。

李躍大軍趕往柏鄉與徐成會合。

“此必慕容恪誘敵之計也!”徐成拱手道。

的確,慕容恪撤退的方向是中山郡,而中山的東面便是范陽,糧草轉運要輕鬆一些,薊城的燕軍隨時可以支援。

而李躍北上,時刻有陷入燕軍四面圍攻的風險,還要防備慕容評、慕容軍、傅顏切斷後方糧道。

“返回任縣,繼續圍攻襄國!”李躍迅速調整戰略。

攻其所必救,守其所必攻。

與其追着慕容恪跑,不如讓他來解襄國之圍。

這幾天天氣不錯,攻城器械能發揮威力,攻破襄國便是拔除鄴城頭頂上的一顆釘子,還可以此地,攻略中山、常山二郡。

大軍剛一退回任縣,燕軍千餘輕騎就到了,在營壘外來回奔動。

李躍不理會他們,翌日,將攻城器械推到襄國城下。

既然穩紮穩打,就要做好一切準備,還未開戰,先令士卒佈置鹿角,挖掘塹壕,堆砌土壘,防備燕軍騎兵衝馳。

近十萬人一起動手,不到半日工事便已成型。

襄國不比柏人城,石勒花費十八年修建而成,堅固無比,慕容軍吸取太豐子城的教訓,在城頭做了很多準備。

“殿下,何時進攻!”張蠔腰上的傷剛好一些,就迫不及待。

李躍掃了一眼身後躍躍欲試的將士,“再等等慕容恪。”

圍城打援,圍城是假,打援是真。

幾乎所有斥候都撒了出去,偵察北面燕軍動向。

但慕容恪卻在高邑一動不動,彷彿吃了定心丸一般,就是不南下。

李躍想圍城打援,慕容恪卻想憑襄國消耗黑雲軍實力,待黑雲軍筋疲力盡時,一擊致命!

交手這麼多次,早已熟悉彼此的風格。

慕容恪在想什麼,李躍能通過戰場形勢預判出來,同樣,李躍在想什麼,慕容恪大致也能猜出。

襄國城牆上,燕軍士卒正在大聲辱罵,各種污穢之聲不堪入耳。

將士們怒火萬丈,紛紛求戰。

李躍望着高聳的城牆,燕軍雖然在辱罵,但也做好了準備,城頭旌旗招展,士氣旺盛,“急什麼,他們會罵,你們就沒長嘴?”

張蠔一馬當先,帶着千餘部曲衝到城下一射之地,朝着城頭破口大罵。

士卒們一邊罵一邊脫褲子,完全不把城上燕軍當人。

但無論如何辱罵,城中守軍死活不出。

李躍倒是無所謂,將不可怒而興師,帥不可慍而致戰,全當消遣,就等着東西兩路的消息。

三日之後,斥候終於帶回李躍想要的,“稟殿下,王都督率六萬大軍北上。”

王猛要攻陷幷州,有三條路可走。

其一,從西面走呂梁山,但山路崎嶇,補給困難,燕軍隨便堵住一個山口,王猛就會進退失據。

其二,溯汾水而上,步步爲營,一城一地的攻上去。

其三,進入上黨,出壺關,與慕容垂正面決戰,畢其功於一役。

(本章完)

第68章 勇者第161章 推脫第52章 賊第39章 圍第32章 立威591.第589章 質子第298章 旱蝗第185章 忽變第54章 瘟起第149章 迎接第6章 截殺652.第650章 迫第173章 許諾第352章 恭事664.第662章 禽獸第129章 圍獵第325章 雞肋第149章 迎接第446章 守勢第116章 合兵第356章 辭官第147章 波瀾第241章 講武461.第460章 忽變第30章 整合第77章 身世第363章 思變第325章 雞肋661.第659章 地六百五十八章 時務第268章 投歸第141章 夷狄第84章 勢第409章 離間第54章 瘟起第9章 糧食553.第551章 決心第149章 迎接第325章 雞肋第767章 老賊第3章 兄弟第4章 吃肉第188章 花明第774章 交易493.第491章 靜氣第158章 擴軍第140章 墜馬第18章 衆志第180章 將亂第13章 殺賊第247章 如晦590.第588章 謀753.第751章 封賞491.第489章 遼東655.第653章 年號第389章 選鋒638.第636章 河套697.第695章 封國第403章 血冷第124章 初戰622.第620章 三秦603.第601章 討價490.第488章 忠血586.第584章 掙扎590.第588章 謀529.第527章 勾結697.第695章 封國493.第491章 靜氣697.第695章 封國531.第529章 伐謀第138章 攻守第259章 耕種第774章 交易第318章 聯姻第777章 大結局689.第687章 對外第455章 正統第227章 北伐530.第528章 放歸第45章 人情第121章 不利708.第706章 會盟第327章 大才第355章 壓力第232章 果實468.第467章 改制第14章 小勝709.第707章 亂521.第519章 跪求668.第666章 商議第303章 交換537.第535章 懼第8章 醫491.第489章 遼東第64章 兵變第129章 圍獵第259章 耕種第248章 名將562.第560章 討價第145章 推脫
第68章 勇者第161章 推脫第52章 賊第39章 圍第32章 立威591.第589章 質子第298章 旱蝗第185章 忽變第54章 瘟起第149章 迎接第6章 截殺652.第650章 迫第173章 許諾第352章 恭事664.第662章 禽獸第129章 圍獵第325章 雞肋第149章 迎接第446章 守勢第116章 合兵第356章 辭官第147章 波瀾第241章 講武461.第460章 忽變第30章 整合第77章 身世第363章 思變第325章 雞肋661.第659章 地六百五十八章 時務第268章 投歸第141章 夷狄第84章 勢第409章 離間第54章 瘟起第9章 糧食553.第551章 決心第149章 迎接第325章 雞肋第767章 老賊第3章 兄弟第4章 吃肉第188章 花明第774章 交易493.第491章 靜氣第158章 擴軍第140章 墜馬第18章 衆志第180章 將亂第13章 殺賊第247章 如晦590.第588章 謀753.第751章 封賞491.第489章 遼東655.第653章 年號第389章 選鋒638.第636章 河套697.第695章 封國第403章 血冷第124章 初戰622.第620章 三秦603.第601章 討價490.第488章 忠血586.第584章 掙扎590.第588章 謀529.第527章 勾結697.第695章 封國493.第491章 靜氣697.第695章 封國531.第529章 伐謀第138章 攻守第259章 耕種第774章 交易第318章 聯姻第777章 大結局689.第687章 對外第455章 正統第227章 北伐530.第528章 放歸第45章 人情第121章 不利708.第706章 會盟第327章 大才第355章 壓力第232章 果實468.第467章 改制第14章 小勝709.第707章 亂521.第519章 跪求668.第666章 商議第303章 交換537.第535章 懼第8章 醫491.第489章 遼東第64章 兵變第129章 圍獵第259章 耕種第248章 名將562.第560章 討價第145章 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