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第687章 對外

華夏講究一個落葉歸根,願意留在西域的將士還是少數,只有兩千七百多人。

李躍給他們分了土地,下令將原龜茲貴族的府邸、妻女賞賜給他們。

與王猛在關中一樣,西域都護府也採用嚴刑峻法,樑人殺奴隸,鞭笞五十,沒收一半家產,奴隸殺樑人,車裂之。

總之一個原則,最大限度保證有功將士們的利益,讓他們能在西域落腳生根。

兩千七百多人,繁衍個十幾年,數量也就漸漸上來了。

凡事開頭難,人口遷徙不能一蹴而就。

但令李躍想不到的是,這些利益對黑雲軍沒有多少吸引力,卻讓涼州豪強部曲們垂涎欲滴。

他們久在邊地,本身對關東關西沒多少眷戀,適應胡夏混雜的環境,知道西域之富庶。

涼州地狹人多,一般人家日子過得並不好。

永嘉之亂時,曾有大量關西人遷至高昌,就像很多人從河北避亂至遼東一樣。

高昌四大豪強,闞、張、馬、曲在十六國南北朝的三百年間輪流坐莊,在西域建立了一個漢人國家,高昌國,延續到唐初,公然跟李二大帝叫板,被侯君集攻滅。

關西豪強算是華夏曆史上進取欲最強的一批人。

想要經營西域,絕繞不過這些人。

李躍原本想賞賜些牲畜、錢糧、女人,酬謝他們協助之功,沒想到他們看到李躍封賞黑雲軍的詔令後,主動請求留鎮龜茲,只求跟黑雲軍一樣的待遇。

也就是要地、要女人、要宅邸,還要地位。

豪強們既然能遷徙到高昌,就能遷往龜茲。

李躍求之不得,巴不得他們去禍害外人,世界這麼大,有的是土地讓他們兼併,有的是人口讓他們奴役。

某種程度上,士族豪強其實也是華夏精英的一部分,有錢有糧有人,還有刀,是對外擴張的核心力量。

要知道,秦朝時,涼州還不是華夏土地。

霍去病擊敗匈奴,漢開涼州四郡,幾百年間,關西士族豪強茁壯發展,南北朝時還形成了關隴集團。

很多土地,只有他們先站住腳了,才能漸漸漢化。

“準了!”李躍當即拍板。

“豪強遷至龜茲,只怕百年之後,龜茲非國家所有,不如改爲皇子的封國。”盧青提出一條頗具建設性的意見。

李躍大爲心動,不過龜茲雖然富庶,但受地緣影響,向西發展潛力不大,反而向東兼併焉耆、高昌、鄯善爲其首選,然後窺伺涼州。

封一個皇子在此,只怕不用百年,幾十年後,就會掉頭向東。

地緣決定命運。

“龜茲太小,等慕容垂拿下天山以北,再行封國,朕不但要在西域封國,將來高句麗、漠北亦是如此!”

滅亡龜茲、宿溫、獪胡等國後,李躍雄心萬丈。

十六國雖是亂世,但鍛煉出來了大量精兵悍將,基本壓着周圍勢力打。

有生之年,李躍要竭盡全力,擴大華夏文明的疆域。

就像此次西征,滅亡龜茲帶來的利益完全覆蓋了投入。

錢糧、奴隸都只是短期利益,更長遠的利益是商路,從古至今,東西商路就是華夏的地緣大戰略。“陛下英明。”盧青呆了呆,似乎沒想到李躍的心思這麼大。

“此戰豪強出力甚多,我們吃肉,也要給他們一些骨頭,不然以後以後誰還陪朕玩?”李躍笑道。

“陛下不怕他們發展壯大?”

“你不也說百年之後麼?只要大梁強盛,四面八方就都是忠犬,問題在內而不在外,如今經營龜茲,少不得他們的助力。”

事實上,越是邊境之地,對中樞的向心力就越強。

以唐朝爲例,安史之亂後,河西走廊被吐蕃侵佔,中原各地節度使割據自立,但安西軍抵抗吐蕃四十年之久,少年熬成了白髮,寧死不降。

吐蕃勢力一衰弱,涼州張、陰、索、曹等大族立即起義,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率十一州歸唐……

李躍寧願兩三百年後西域崛起一個華夏國度,也不願全部淪落胡塵。

新詔令一下達,整個涼州的士族豪強都沸騰起來。

出人出力,打生打死,不就是爲了土地和財富麼?

李躍全都給了。

非但涼州豪強,連鮮卑、匈奴、羌部豪酋們也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的進取慾望不在樑人之下。

很多部族不遠萬里從大漠遷徙而來,散佈於秦涼之地。

吐谷渾更是從遼東一路跑到西海……

紛飛的大雪都阻擋不了豪酋們的熱情,一個個趕往姑臧覲見,“我等對大梁忠心耿耿,還望陛下准許我們部族進入西域。”

乞伏、弗斯、出連、叱盧、呼延、獨孤、彭氏等,涼州大半的豪酋都來了。

涼州豪強是自己人,但這幫人雖然最近關係處的不錯,但終究是外人。

一旦在西域西域站穩腳跟,危害不小。

不過也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李躍靈機一動,西域不只是龜茲、焉耆、高昌,天山以北有七河流域,蔥嶺以西,還有富饒的河西,若是將這些鮮卑、匈奴、羌胡組織起來,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能打下七河流域最好,打不下來,這些人死傷慘重,也算是去了涼州一患。

這年頭當皇帝不能太單純。

這一代的豪酋跟自己關係不錯,但下一代兩代呢?

他們在涼州繁衍生息個幾十年,實力壯大,中原一旦動盪,他們還會這麼老實嗎?

諸葛武侯對孟獲七擒七縱,星隕五丈原後,南疆照樣連年叛亂。

щщщ ¤tt kan ¤c o

“龜茲地小,暫時無力供養諸部,不如等明年春暖之後,反攻天山以北,蔥嶺以西,朕將以此土封賞諸位如何?”李躍和藹可親的望着衆豪酋,彷彿望着自家土地裡茁壯成長的韭菜。

用他們的刀子和性命,爲大梁開拓土地,簡直無本萬利。

不過這些人能混到一族之豪酋,肯定不是胸大無腦之輩,一個個大眼瞪小眼,沒人說話。

這年頭韭菜也不是那麼好割的,一個個猴精猴精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怎麼,信不過朕?沒有你們,大梁將士亦可攻下這些土地!”李躍以退爲進。

第94章 接受544.第542章 名士第117章 狂妄634.第632章 謝氏第259章 耕種第418章 密報485.第483章 赤心第163章 怒第122章 病倒第31章 挑釁第127章 守城第160章 門路第454章 死志第349章 停戰483.第481章 響應604.第602章 翻船725.第723章 勸進756.第754章 裝糊塗652.第650章 迫第386章 抉擇第270章 降將第377章 城在474.第473章 休沐603.第601章 討價第34章 誓第447章 投降702.第700章 雲涌第390章 恐懼第447章 投降第359章 讖言第86章 添花第92章 來使665.第663章 仁義502.第500章 挽留第10章 不妙第397章 西進第371章 膨脹505.第503章 秦勢502.第500章 挽留第120章 上架感言第227章 北伐627.第625章 雨第356章 辭官662.第660章 牽連611.第609章 君臣708.第706章 會盟758.第756章 爭執611.第609章 君臣716.第714章 伐交第118章 面見第263章 不退第6章 截殺第224章 身死第332章 虛實第777章 大結局第342章 殺第777章 大結局641.第639章 聯姻528.第526章 戰略第417章 明智505.第503章 秦勢642.第640章 用奇第237章 西進第171章 變第123章 席位502.第500章 挽留第240章 收成第268章 投歸696.第694章 器械第431章 不出第165章 捉生520.第518章 牽扯第109章 謹慎530.第528章 放歸第93章 計略第340章 詭計第393章 拒戰第252章 襄國第341章 攔住689.第687章 對外482.第480章 邀請第437章 迎戰(三)第389章 選鋒第193章 迎戰第234章 陽城第5章 脫困第330章 圍堵610.第608章 就食第220章 妥協第29章 英雄489.第487章 耗586.第584章 掙扎第181章 赤旗第33章 兵書第332章 虛實第22章 戰損588.第586章 海鮮第343章 火612.第610章 挑戰618.第616章 赤壁
第94章 接受544.第542章 名士第117章 狂妄634.第632章 謝氏第259章 耕種第418章 密報485.第483章 赤心第163章 怒第122章 病倒第31章 挑釁第127章 守城第160章 門路第454章 死志第349章 停戰483.第481章 響應604.第602章 翻船725.第723章 勸進756.第754章 裝糊塗652.第650章 迫第386章 抉擇第270章 降將第377章 城在474.第473章 休沐603.第601章 討價第34章 誓第447章 投降702.第700章 雲涌第390章 恐懼第447章 投降第359章 讖言第86章 添花第92章 來使665.第663章 仁義502.第500章 挽留第10章 不妙第397章 西進第371章 膨脹505.第503章 秦勢502.第500章 挽留第120章 上架感言第227章 北伐627.第625章 雨第356章 辭官662.第660章 牽連611.第609章 君臣708.第706章 會盟758.第756章 爭執611.第609章 君臣716.第714章 伐交第118章 面見第263章 不退第6章 截殺第224章 身死第332章 虛實第777章 大結局第342章 殺第777章 大結局641.第639章 聯姻528.第526章 戰略第417章 明智505.第503章 秦勢642.第640章 用奇第237章 西進第171章 變第123章 席位502.第500章 挽留第240章 收成第268章 投歸696.第694章 器械第431章 不出第165章 捉生520.第518章 牽扯第109章 謹慎530.第528章 放歸第93章 計略第340章 詭計第393章 拒戰第252章 襄國第341章 攔住689.第687章 對外482.第480章 邀請第437章 迎戰(三)第389章 選鋒第193章 迎戰第234章 陽城第5章 脫困第330章 圍堵610.第608章 就食第220章 妥協第29章 英雄489.第487章 耗586.第584章 掙扎第181章 赤旗第33章 兵書第332章 虛實第22章 戰損588.第586章 海鮮第343章 火612.第610章 挑戰618.第616章 赤壁